书城养生亚健康评估与干预
9198600000018

第18章 各类亚健康的调控方案(5)

3.正确对待荣辱、奖惩、升迁、进退

所有外在的价值都只是短暂的过程,虽然在荣、辱、奖、惩、升迁或进退的当下,会有激昂、羞涩、欣喜、挫折、肯定或否定等情绪与感受。不过这些都是外在环境一时的评价而已,人真正的价值在对自己的认同与肯定,明白自身的定位与存在的意义,一旦确立自己的价值,便能正确的看待荣、辱、奖、惩、升迁或进退。

4.学会与他人相处

人际关系良好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要能够体认包容、妥协与沟通的重要性,并明白个体之间在各方面发展以及先天、后天环境的种种差异,学会彼此尊重、互助共生的真意,以及与亲疏远近等关系不同对象的相处之道,从而学会应对的礼仪,培养对他人反应做出适当响应,以及处理临场状况的能力。

5.主动为他人伸出援手

人际关系良好的诀窍首在“同理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想他人如何待己,就要先如何对待他人。

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平时就要下工夫用心经营,遇到别人需要帮助的困窘情况,要主动伸出援手;而当自己有过错时,不要坚持错误,要主动承认错误,并表现出改过的诚心。使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善意诚心,对于先前所犯的过错亦会随时间经过而逐渐谅解。

6.对自己不要太苛求,更不要走极端

人无完人,对自己的期望与要求应适度适性,不宜好高骛远,将目标定得遥不可及,在立下标准的同时,也要保留失败或结果不如预期时的检讨空间,切莫因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而妄自菲薄,甚至怨天尤人,将情绪以自残或伤人的方式宣泄。

7.与人为善,做个有道德修养的健康人

与人为善,以德报怨,向来为崇高美德之一,同时抑恶扬善,教导旁人看待事物要着重光明面,以乐观正向的态度面对各种情境,体认善也人性、恶亦人性的道理,取其正面之警世意义。

十、公务员如何防治亚健康

(一)公务员亚健康的特点

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和公务员制度改革,特别是干部竞争上岗和考核制度、公务员辞退制度等的实施,明显地促进了机关干部和公务员勤政,但亚健康人群逐年增多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据深圳市保健中心5年来对14万多名公务员的体检统计显示,14万多人中身体健康者仅占1/4。浙江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近期对600多名省直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的体质检测结果表明,有近1/3的人处于“身体特别累、睡眠不好、思路不畅”的亚健康状态。公务员的五大压力:经济生活、人际关系、精神生活、工作压力和家庭生活,使越来越多的公务员步入“亚健康状态”,出现精神紧张、头晕头痛、食欲下降、抑郁悲观、急躁易怒等症状。

(二)干预方法

公务员因其工作环境较封闭,上下级人际关系较单纯,生活模式也较固定,于是在身、心的亚健康防治上便产生所谓“积习难改”的现象。建议应该从比较根本的基础方面来防治亚健康,良好的习惯养成以后,身体与心理都将会在良性循环下保持持续的健康状态。

1.强化健康意识,自觉学习养生之道

公务员在各方面都比其他行业相对要稳定单纯,但也容易在健康的观念上因较少接触到新信息,也没有健康意识的自觉,而去强化健康意识。积极学习保健养生的方法,能弥补公务员健康观念上的缺陷。

2.始终保持乐观情绪,良好心态

心理状态会影响生理状态,一个长期情绪低落、心态恶劣的人,其健康状况必定受到影响;而乐观积极的人,因其心态良好,即使生病,其恢复健康的速度通常也较快。

3.调节、舒缓工作和生活压力

长期处于沉重的压力下,人的情绪势必受到影响,亦因此对工作与生活以及人际关系造成程度不一的冲击,如此反复将形成难以停止的恶性循环。适时有效的调节并舒缓工作与生活的压力,才能中断这种恶性循环。

4.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会带来对身心皆有益的影响,人的身心状态经由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获得调整,并从中得到正向的回馈、成就与满足,使人的身心皆能保持在最佳状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5.选择喜欢能坚持的健身方法

健身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与身体负荷能力,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并长期坚持,因为所有运动的健身效果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发生,正确且持之以恒的运动才是保健之道。

6.定期健康检查,及时诊治疾病

身心若处于亚健康的情况下,多数人几乎都不会有所自觉,而许多疾病初期都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因此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先一步防治亚健康,甚至在疾病早期得以及时诊治,早日恢复健康。

关于办公室的健身方法,参见本书第5章中相关内容。

十一、教师如何防治亚健康

(一)教师亚健康的特点

据广州某医院对广州市2539名大、中、小学教师进行的体检中发现:仅有24.8%的教师显示正常,75.2%的教师处于亚健康或是患病状态。诸如高血脂、心肌劳损等都是威胁教师健康的危险信号。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很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中风)等疾病。让人担忧的是,很多教师缺乏健康意识,即使有病痛也是能拖就拖。很多教师面临较强的工作压力,长年累月地超负荷工作,忽视了体育锻炼,从而导致了疲劳、失眠、头痛、颈部不适、腰痛、焦虑、易感冒等亚健康症状。

(二)干预方法

(1)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膳食结构:顺应生物钟的运转规律作息,进食、工作与休息时间相对稳定,食物选择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薯类、豆类及其制品,饮酒限量,饮食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的体重。

(2)充分利用紧张工作中的零散时间,找一种简单的锻炼方式:如打球、慢跑、做操。也可以找一种怡情的放松形式,如听音乐、绘画、练字。时刻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及健康的情绪,就会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肺部气体交换,有利于脑部轻松。

十二、企业家(白领)如何防治亚健康

(一)企业家亚健康的特点

工作压力递增、都市节奏太快,不是白领不注意健康,而是职场压力太大。有数据显示,这类人在我国约有70%处于亚健康状态。从目前的各项检查结果看,职场压力已成为白领普遍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易生病、脸色不好、沟通越来越少、不愿与人接触、容易忘事、难以专注工作、忧愁、易急躁等。目前有人将职场压力给白领带来的种种症状称为“白领综合征”。

美国每年有3000亿美元的损失都是由压力造成的,欧盟每年也因工作压力大,丧失20%的劳动力。而在我国,根据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对中国1576名白领进行的关于工作压力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人觉得压力较大,21%的人觉得很大,3%的人觉得压力极大,濒临崩溃。

企业家或白领阶层因为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加上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同时社会活动和应酬又多,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从而容易导致亚健康。

(二)干预方法

(1)合理膳食:合理膳食包括有节制的饮食,不暴饮暴食,多摄取不同的食物种类。合理进补,适当选择药膳也对预防和改善亚健康有帮助。

(2)保证按时睡眠、充足的睡眠。

(3)适当锻炼:一是有氧运动,如打球、跑步等;二是有意识地做腹式呼吸;三是做健身操,使全身充满活力;四是自我按摩,适当刺激体表穴位,保持良好的抗病状态。

(4)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善待压力,心胸开阔,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5)尽量改善环境条件:室内和大气污染会让健康的身体感到不适,而且生活中的电脑、移动电话和家电都有一定的辐射。改善环境,除了预防上述因素对身体的影响外,还要注意改善环境,如在室内设置一些绿色植物,以改善室内空气。

十三、大学生如何防治亚健康

(一)大学生亚健康的特点

大学生往往由于年轻而不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彻夜上网、不吃早餐、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从而导致了疲劳乏力、精神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焦虑、抑郁、悲观等一系列的亚健康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不良的症状。“上海市大学生亚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上海市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14.29%,其中理科类学生的亚健康发生率为12.16%,文科为16.25%;男生亚健康发生率为13.26%,女生则为16.07%。而我们对广东省某医科大学学生的调查发现:亚健康现患率为61.71%;其中男生亚健康现患率为53.99%,女生为68.19%。

调查显示,健康人群对自己现有专业很满意的比例最大,很不满意的比例最小。而健康处于“灰色状态”的学生中,对自己专业很满意的比例最小,认为一般的最多;表示很不满意自己专业的比例也较大。由此可见,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与大学生亚健康的发生率有很大的关系。

父母过高的期望,容易引发大学生的身心问题。据统计,在亚健康组中认为父母的期望超过自己能力的占36.4%,这一数字远高于健康组。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越长,亚健康的发生率也越高。

每周上网30小时以上的,亚健康发生率为20%;15~30小时的,发生率为18.18%;5~15小时的为17.95%。此外,每天吸烟5~20支的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达33.33%;不吃早饭、经常熬夜、缺乏体育运动的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人。

(二)干预方法

1.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增强活力,减缓压力

每天的休息时间应包括6~8小时的夜间睡眠和日间的精神放松。在饮食上,可食用一些缓慢释放能量的糖类,它们能提供持久的能量;食用含有蛋白质食物时,搭配一些糖类的食物,能起到很好的抗压效果。尽量不要食用精白面包、糖果、早餐麦片以及其他添加糖分的食品,因为快速释放能量也会在体内刺激皮质醇的产生,制造压力;保证对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无机盐的摄取量都达到最佳水平;避免摄入刺激物和抑制药。

2.坚持经常锻炼

但是运动必须选择合适的种类和正确的方法,适量而不过度。

3.减缓压力,增强信心

大学生因学习、生活、经济压力大,心理亚健康也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

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干预。

(1)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卑心理的危害,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从心理学分析,自卑心理实际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只是这种防御是消极的防御。一个人的自卑心理形成后,对自己的能力评价很低,不敢大胆地、主动地与人交往,从自我孤独发展到自我封闭,与周围的人形成一道无形的高墙;这种状况又会使别人对他形成不良的看法,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他的自卑心理。要让有自卑感的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客观地分析自己,找出自己身上的优点,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在生活和学习上以及与人交往中扬长避短,相信自己,不断发挥、挖掘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2)学会正确看待成败,不断提高自己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遇到失败和挫折后要能够正确分析主、客观原因。虽然有时失败、挫折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和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但是很多时候却是由于设定的期望值不当造成的。适当调整期望值,经过努力实现目标,在此基础上再稍提高些目标,再经努力实现。每一次成功都会带来喜悦、带来信心,这样不断实现目标,不断增强自信,长此以往,自卑心理就能得到逐步克服乃至摆脱。

(3)塑造良好性格。人的自卑有时来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有了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心理负担。如果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可以使自己在面临困难时增加战胜困难的信心。自卑心理较强的学生多数有性格内向、胆小、多疑、处事谨慎、优柔寡断、不善社交、应变能力较弱等性格特点。这些特点,有利有弊,但是对于自卑心理的克服和摆脱,是弊大于利。所以应该指导和帮助这样的学生塑造自己的良好性格,加强积极的心理暗示,将不利的性格特点转化为有利的特点,以强化心理优势。

(4)明确奋斗目标,执着地去追求。一个有远大目标和理想、生活充实的人决不会自卑。那些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自卑感的大学生要树信心、立壮志,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优势获取成功,以成功战胜自卑。所以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更要认识自己的长处,不因自己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而轻视自己甚至完全否定自己,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另一方面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比如目前在各个高校进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各类挑战杯赛是锻炼大学生的极好课堂。只要积极参与,就会不断增强自卑学生自身的能力和自信,最终摆脱自卑心理的束缚,健康地参与学习和社会活动,并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有益于家庭、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