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9198400000048

第48章 外周血管疾病(4)

静脉曲张好发于女性,女性出现静脉曲张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静脉曲张的发生和体质及遗传有关,肥胖、怀孕、长久站立、服用女性激素药物、腹腔压力增加及老化等,也是静脉曲张的诱发因素。据统计,父母亲有静脉曲张问题的下一代,静脉曲张的出现概率是普通人的2倍。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8%左右。除了暴现的青筋外,静脉曲张还会令小腿颜色变深和疼痛,严重的会令皮肤表面发炎、溃烂、出血、足部水肿和夜间抽筋。

长期站立是患上静脉曲张的最主要原因,所以交通民警、教师、空姐、售货员、车工和强体力劳动者,以及孕妇和体形高大粗壮的人最易出现这个问题,加上穿紧身裤和高跟鞋的蹂躏,情况就更加严重。

除上述原因外,家族性遗传、怀孕期间体重上升、体重过胖、长期服用避孕药或雌激素、服用收缩血管的药物如麻黄碱、年纪渐大都容易出现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大隐静脉,由下肢前内侧内踝前,上行至股内侧,在隐静脉裂孔处与股静脉汇合。小隐静脉,由小腿后外侧外踝后,向上行进入静脉。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使静脉压升高而引起静脉血管伸延、扩张和纡曲的一种疾病。

(1)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无论是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还是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究其发病因素是: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导致静脉内压持久升高。静脉壁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静脉管腔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静脉瓣膜无法紧密关闭,发生静脉瓣膜相对关闭不全,血液倒流、淤滞。正常的大隐静脉应有10~18个瓣膜,才能防止来自于下腔静脉(没有瓣膜)和髂静脉(只有1个瓣膜)血液的逆流。小隐静脉有9~10个瓣膜。据报道,约有38.8%的患者一侧或两侧大隐静脉上端没有静脉瓣膜。

静脉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就不能使大隐静脉血液正常的回流。血液回流困难和血液倒流,所形成的静脉压力进一步增高,最终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发生。

解剖学研究表明,68例中有66例发现有髂总静脉间隔,单隔者为多,均为半月形,其游离面凸向下腔静脉管腔内,位于左、右髂总静脉汇合处正中者最多,偏向左侧者次之,偏向右侧者最少,偏向左侧者可使左髂总静脉入口变小,使静脉回流不畅。

(2)静脉内压升高:静脉血液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压力,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压力持续增高时,即可以使原先正常的或有先天性缺陷的静脉壁和瓣膜遭到损害,最终导致瓣膜关闭不全和静脉壁膨出。通常造成静脉压增高的原因较多,如长期从事站立性工作的人,由于血液的重力作用,加重了对静脉瓣膜和静脉壁的负担,持续性的压力增高,故可引发静脉曲张。有研究表明:静脉内压在立位时94厘米水柱,坐位时26厘米水柱,卧位时15厘米水柱,而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可达到140厘米水柱。除此,任何能使腹腔内压增高的因素均可导致静脉内压增高。如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活动、慢性咳嗽、便秘等,闭气用力和腹部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压力均可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因而损伤大隐静脉上端的瓣膜功能而发病。

长时间站立会诱发静脉曲张吗?

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8%,我国约有一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下肢静脉曲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的女性、25%的男性患有下肢静脉曲张,多在25~36岁首次出现症状,而到了40岁以上就进入了高发阶段。

一般说来,下肢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液流回心脏时发生障碍有关,主要出现在肉眼可见、属支较多的浅静脉系统。人在长时间站立后,由于血管内压力持续上升,静脉血液就像浪花拍击海滩一样,不断“试图”从上至下逆流,对血管壁造成冲击,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血管逐渐变粗、延长、扭曲,继而把表面皮肤“撑”了起来。如果患有先天性的静脉壁脆弱或静脉瓣膜闭合缺陷,就无力阻挡这部分“逆流”,也会导致静脉曲张。此外,劳累过度、外伤、重大手术、怀孕时子宫增大压迫血管等也会诱发此病。

紧身衣会加剧静脉曲张的病情吗?

根据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平时的保健预防就应该从缓解血管壁压力、促进血管收缩入手。因此,对于交通警察、售货员、教师、门卫等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们说来,不仅不能洗桑拿、长时间晒日光浴,洗澡水的温度也不宜超过40℃,温热即可。已经出现早期酸痛症状的人最好在洗完澡后再用冷水浸泡腿部。平时应避免久站久坐,每隔半个小时就走动几步。站立时则不要保持笔挺的“立正”姿式,不妨略微叉开腿,以免肌肉紧张,进而加剧血液逆流。

患者可不时把腿部抬至高于心脏平面的位置,多伸展踝关节、伸屈足背,要注意逐步增加活动量。白天工作时可以穿着“医用驱动弹力袜”。这种袜子的特点是比较紧,促进血液从下而上流回心脏,减少血液凝滞。睡觉时则要脱掉弹力袜,用较为松软的枕头把脚垫高30°,孕妇还要避免仰卧,最好采取侧身睡姿。

需要提醒的是,穿着普通的紧身衣物特别是“塑形内衣”反而会加剧病情。这是因为和医用驱动弹力袜相比,紧身衣通过对腿部施加压力起到塑形的效果,但这种压力的分布并不均匀,腿越粗的部位受到的压力越大,造成血液聚积在腿部。出于同样的考虑,女性患者不宜穿着高跟鞋。此外,患者还应戒烟酒和辛辣食物,合理安排营养,以利于伤口的愈合。

对静脉曲张的认识有何误区?

误区之一:静脉曲张是一种病。从医学角度来讲,静脉曲张不是一种疾病的名称,而是一种临床表现。像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动静脉瘘、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先天性静脉无瓣症等等都可以有下肢静脉曲张的表现。

误区之二:单纯的静脉抽剥可以治愈静脉曲张。由于引起静脉曲张的疾病各种各样,因此治疗的手段也各不一样。如果对伴有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施行静脉抽剥,则可能适得其反,加重病情。而对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者,单纯静脉抽剥则有较高的复发率。

误区之三:静脉曲张就是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好发于有长期吸烟史的中年男性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晚期患者常因组织缺血坏死而截肢。

而静脉曲张患者虽常伴有下肢溃疡,但动脉供血正常,截肢可能性很小。因此患者不必有思想上的顾虑。

误区之四:热敷能活血化瘀,有好处。静脉曲张患者除并发浅静脉血栓性炎可适当热敷外,应尽量避免热敷、红外线照射等。原因主要是热敷能导致下肢动脉扩张,血流增加,加重静脉淤血。因此鼓励凉水局部冲浴。

误区之五:患“静脉曲张”要少活动。过去认为长时间站立是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诱因。近几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小腿肌肉缺乏活动是引起静脉曲张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从事长时间办公室工作的人应该定时活动下肢,促进静脉回流。

误区之六:打针吃药能治愈静脉曲张。所谓“打针”指的是局部硬化剂注射,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而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但由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目前国内许多大医院已不再采用。

药物是辅助的治疗手段,不能治愈静脉的病理性改变,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病情。

下肢静脉曲张有何临床表现?

下肢静脉曲张早期除了不雅观外,患者并没有任何其他的症状及疼痛,但如果不及早进行治疗的话,其症状会继续加剧恶化。到了后期,病发部位侧下肢会出现胀、疼痛、痒、易抽筋等症状。患者不耐久站且局部皮肤慢慢会有褐色色素沉淀甚或变黑。此时,静脉就像蚯蚓般爬满大小腿甚至张牙舞爪地膨胀凸出,甚至连袜子都遮掩不住。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出血或溃疡。

下肢静脉曲张发生于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以大隐静脉曲张为常见。多见于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中年人,早期多无明显不适感,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感到肢体沉重、酸胀、胀痛、疲累等。站立过久,小腿、足踝部可出现水肿,有时出现小腿肌肉痉挛现象,至后期,可并发小腿慢性淤血性溃疡,经久不易愈合。

(1)下肢浅静脉曲张:浅静脉曲张多发生于双侧下肢,亦可发生在单侧下肢。较为肥胖的患者,往往患肢曲张静脉隐而不显。较瘦的患者,可见患肢浅静脉扩张、纡曲、隆起,严重者扭曲成团块状,站立时曲张静脉更为明显,当平卧抬高患肢时曲张浅静脉瘪陷。大隐静脉受累时曲张的静脉分布在下肢内侧面,或延伸到患肢的前、后面。由于小腿大隐静脉管径较小,管壁较薄且承受的压力较大,因此小腿部静脉曲张的程度较大腿部更为严重。小隐静脉受累时,曲张静脉分布于小腿的后面,可延伸到外踝和足背。

(2)患肢酸胀和疼痛:由于下肢静脉曲张,静脉淤血,静脉压力进一步增高。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多有患肢酸胀感或胀痛,易疲劳,多发生于久站时。当平卧抬高肢体后,酸胀感迅速消失。

(3)患肢肿胀:单纯性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一般无患肢肿胀,当伴有踝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时,足踝部及小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深静脉瓣膜功能越差患肢肿胀越明显。如淋巴管受累,同时并发淋巴水肿,则患肢肿胀更为明显。

下肢静脉曲张有何并发症?

(1)血栓性浅静脉炎:由于下肢静脉曲张,静脉壁严重变性,静脉血液淤滞,因此常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下肢曲张的静脉出现红肿、灼热、疼痛,沿曲张的静脉可触及硬结节或索状物,压痛。若并发静脉周围炎,则浅静脉周围出现红肿热痛。急性炎症消退后,局部遗留硬结或索状物。

(2)浅静脉出血:由于静脉曲张,静脉压力极度增高,静脉壁厚薄不一,轻微的损伤就会导致静脉破裂出血。由于静脉压力高,有时小静脉可自发破裂而引起出血。

(3)淤血性皮炎:由于患肢皮肤淤血、缺氧,发生皮肤营养障碍,皮肤萎缩、干燥、脱屑,色素沉着,渗液,瘙痒。主要发生于小腿下1/3或小腿下2/3,发生于小腿上1/3很罕见。

(4)继发感染:由于患肢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常见的有血栓性浅静脉炎、丹毒、急性蜂窝织炎等,患者可有高热,恶寒,舌苔黄,舌质红绛。由于丹毒反复发作,淋巴管阻塞,最后发生象皮肿。

(5)淤血性溃疡:患肢皮肤营养障碍加重,轻微外伤,即可发生小腿慢性溃疡(淤血性溃疡),很难愈合。淤血性溃疡有特定的部位,常发生于小腿下1/3的内侧(内臁疮)和外侧(外臁疮)。

如何诊断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常同时伴有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仅占15%,很少见,临床诊断时,应加以注意。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诊断时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等,结合家族史,进行综合分析,即可做出明确诊断。但应了解深静脉情况。根据临床实践总结诊断标准如下:

(1)有长期站立及能够导致腹压增高的病史(妊娠及盆腔肿瘤史、慢性支气管炎、习惯性便秘等),多有下肢静脉曲张的家族病史。

(2)患者下肢静脉明显纡曲扩张,站立时更为明显。常伴有血栓性浅静脉炎,至晚期可发生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纤维化、溃疡等。

(3)深静脉通畅试验示深静脉通畅。

(4)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5)静脉造影显示大隐静脉纡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6)排除其他静脉性疾病。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根据下肢静脉曲张的不同阶段,临床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临床辨证论治、外治疗法、药物静脉滴注疗法、药物穴位注射疗法、手术治疗等。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原则以下。

(1)促进下肢血液回流,消除瘀血状态: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是静脉血液倒流,浅静脉纡曲成团,血液瘀滞。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行气活血、祛瘀利湿法,以及应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等,促进下肢血液回流,消除血液瘀滞。

(2)清热抗炎,控制肢体感染:下肢静脉曲张,常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急性感染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应用抗生素治疗,配合外治疗法,控制感染。

(3)保护患肢,防止外伤:由于下肢淤血状态,轻微外伤,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和溃疡。因此,保护患肢,防止外伤,注意患肢清洁卫生,禁忌在患肢使用腐蚀性药物或注射刺激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