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9198400000028

第28章 高脂血症(2)

(2)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取:判别方式很简单,只要是在室温中会变成固体的油脂类,都含有高量饱和脂肪酸。比方猪油、牛油、奶油、椰子油等。

(3)戒烟:吸烟会损坏血管壁,降低好的胆固醇,并升高三酰甘油。

(4)减重:可以降低三酰甘油。

(5)运动:运动既可减压又能减重,还可提高好的胆固醇。

研究显示,吃对食物、做对运动,两者都可以达到降低9%胆固醇的功效,最近更有研究指出食物降低胆固醇的效果,和第一线降血脂药物史塔汀相当。

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关系吗?

在临床上,患者化验表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时,往往被轻率地扣上“冠心病”的帽子。这是误把高血脂当作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诊断标准。

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高血脂只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尽管高血脂者发生冠心病的机会较多,但我国多数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接近平均水平,而且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胆固醇升高。事实上,在冠心病诊断标准中也未将其列入,而其他血脂指标同样是用作冠心病风险程度的评估,而不是诊断指标。

在临床上,无论医生和患者都习惯于把生化检验项目(如血脂)的检测等当作诊断指标看待,这就导致了两个误区。

一是有不少临床研究论文,在评价一项新的血脂指标时,由于其平均值在冠心病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就轻率地认为这项指标可以用作冠心病诊断。

二是有些人受某些不科学宣传的误导,过分计较血脂的变动,错误地把高血脂与冠心病发病等同起来。因此,有必要纠正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避免把危险因素当作诊断指标,从而使血脂检验分析得到合理应用,恰如其分地评价其应用价值。

瘦人也会患高脂血症吗?

高脂血症有原发的高脂血症,也有继发的高脂血症,原因各不相同,所以在临床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就身体胖瘦而言,最多见的是形体偏胖者,其次是形体不胖不瘦者,而瘦人患高脂血症者也不少见。

因为高脂血症与形体胖瘦间无必然联系,所以不能以形体胖瘦判断血脂高低。

高脂血症的致病原因是什么?

(1)原发性高脂血症:是指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家族性)以及某些环境因素,通过各种机制所引起的。这些环境因素包括饮食和药物等,现概述如下。

①遗传因素:遗传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高脂血症,某些可能发生在细胞水平上,主要表现为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缺陷以及细胞内某些酶的缺陷(如脂蛋白脂酶的缺陷或缺乏),也可发生在脂蛋白或载脂蛋白的分子上,多由于基因缺陷引起。国内临床上最常见的遗传类型是Ⅱ型,即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仅上海地区就已发现了十多个家族的几十位患者。中山医院曾对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死亡病例进行尸体解剖,发现患者主动脉内膜表面到处是粥样斑块,就如同涂上一层厚厚的奶油蛋糕,在患者的心脏中也发现有多处心肌梗死的“遗迹”。有资料报道,国外有这样的患者3岁就死于心肌梗死。这些病例有不少见于近亲结婚者,非近亲结婚可有效地遏制其发生率。

②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作用比较复杂,高脂蛋白血症患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的。糖类摄入过多,可影响胰岛素分泌,加速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易引起高三酰甘油血症。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摄入过多与高胆固醇血症形成有关,其他膳食成分(如长期摄入过量的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膳食纤维摄入过少等)也与本病发生有关。

(2)继发性高脂血症:系指由于其他原发疾病所引起者,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肝病、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胰腺、肥胖症、糖原累积病、痛风、阿狄森病、库欣综合征、异常球蛋白血症等。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在临床上相当多见,如不详细检查,则其原发疾病常可被忽略,治标而未治其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治疗不利。现简述如下。

①糖尿病与高脂蛋白血症:在人体内糖代谢与脂肪代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研究表明,约40%的糖尿病患者可继发引起高脂血症。一般情况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最常出现乳糜微粒(CM)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代谢失调,这与病情的严重度有关。严重胰岛素缺乏,尤其是伴酮症酸中毒患者,上述两种脂蛋白均显著增高,表现为Ⅰ型或Ⅴ型高脂蛋白血症。不伴酮症的轻型患者,血中可无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正常或仅轻度增高(为Ⅳ型高脂蛋白血症)。上述代谢异常,经胰岛素治疗后可见好转。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脂蛋白代谢异常者更为多见,可能与本型患者最常合并肥胖有关。临床观察资料表明,这类糖尿病患者有不少症状并不明显,而仅仅由于出现冠心病、脑卒中或其他周围血管病变以及高脂血症前来就诊,做进一步血糖检查时才被发现。因此,有学者认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是中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综合征。

在控制体重和限制糖类(如碳水化合物等)摄入后,这类患者的脂蛋白异常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②肝病与高脂蛋白血症:许多物质包括脂质和脂蛋白等是在肝脏进行加工、生产分解和排泄的。一旦肝脏有病,则脂质和脂蛋白代谢也必将发生紊乱。

以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脂肪肝为例,在临床观察中可以看到,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均有可能引起血脂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增高,表现为Ⅳ型高脂蛋白血症。及至后期,肝细胞损害进一步发展,血浆三酰甘油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反可降低,甚至出现低脂蛋白血症。

(3)肥胖症与高脂蛋白血症:肥胖症最常继发引起血三酰甘油含量增高,部分患者血胆固醇含量也可能增高,主要表现为Ⅳ型高脂蛋白血症,其次为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

生理和病理(包括滥用药物所致等)变化所引起的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改变以及代谢(尤其是糖代谢)的异常,均可引起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对患者有哪些危害?

(1)肾小球硬化:高脂血症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灶状脱落,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脂蛋白得以进入并沉积于血管壁内膜,其后引起巨噬细胞的清除反应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形成斑块,而导致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可使肾脏发生缺血、萎缩、间质纤维增生。若肾血管阻塞则相应区域梗死,梗死灶机化后形成瘢痕。如此导致肾小球硬化。在肾外则可加速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导致冠心病和增加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同样,其他部位的动脉硬化则致相应的疾病,如脑动脉硬化、脑梗死等。

(2)肾小球损伤:高脂血症可引起脂质在肾小球内沉积,低密度脂蛋白可激活循环中单核细胞并导致肾小球内单核细胞浸润,而引起或加重炎症反应,同时肾小球的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均能产生活化氧分子,促进脂质过氧化,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具有极强的细胞毒性作用,导致肾组织损伤。

另外,高脂血症还能引起肾小球系膜基质中胶原层粘连、蛋白及纤维蛋白增加,这些成分均与肾小球硬化直接相关。

为什么防治高脂血症有利于血管健康?

流行病学的统计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人群快速增长,年龄分布也进一步提前,青年、中年人得高脂血症的人数大大增加。通常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或脂蛋白如胆固醇、三酰甘油的含量超过高限。高脂血症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其本身对人体的危害并不大,但随之并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等则会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人体血液中的脂质主要有两个来源,由食物中直接吸收,或是自身合成。

由于人体内自身合成脂质的原料也来自于食物,且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就是因为饮食不当引起的,所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来调节体内的脂质代谢对防治高脂血症十分重要。控制饮食的原则主要是: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量,调整膳食结构,可以多食用如香菇等蔬菜或苹果、葡萄等水果,这有助于降低血脂。

积极的体力活动对降低血脂含量有很好的作用,调查显示脑力劳动者的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运动能够促进人体代谢,提高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脂质的运转、分解和排泄。运动还可以改善人体的糖代谢,改善人体的血凝状态,改善血小板功能,降低血液黏度;运动能够改善心肌功能,增强心肌代谢,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这些都对冠心病防治有积极的作用。

一般说来,患有高脂血症但无其他合并症的人应保持适当强度的运动量。

运动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及环境来定,可以选择慢跑、体操、太极拳等。

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够达到预防治疗高血脂和降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适当的应用药物治疗将有助于解决脂质代谢失调,可调整血脂至正常范围,也有助于防止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的发展。可以选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和降脂作用的中成药进行防治。

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及适当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高脂血症,保护心血管系统,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高脂血症如何防治?

血脂是血液中所含类脂质的总称。血脂中主要包含胆固醇、三酰甘油(即中性脂肪)、磷脂、脂肪酸等。血脂增高叫高血脂,但在临床高血脂常称作高脂血症。

要避免高脂血症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大防治原则:

一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选择适合于本人的轻中度体育活动,劳逸结合,解除各种思想顾虑,心情舒畅,以静养生。

二是运用饮食疗法。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过多摄入,如动物脂肪、动物脑浆、内脏、奶油、软体类、贝壳类动物的摄入。饮食结构应合理调配,其比例为蛋白质15%,脂肪20%,糖类(碳水化合物)为65%。还要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并进食适当的水果。可多吃茄子、洋葱、山楂、番茄、豆制品、大豆、玉米、核桃和牛奶等。

对病情严重,血脂过高,饮食控制不理想的患者要采用药物降脂。其品种很多,如考来烯胺(消胆胺)、烟酸肌醇、多烯康、月见草油、苯扎贝特(必降脂)、氯贝丁酯(安妥明)以及吉非贝齐(诺衡)等。很多降脂药物多需要大剂量长期服用才能维持降脂效果,因此不可避免带来许多不良反应,尤其对老年人更要慎用,患者应严格按医嘱服药。另外也可选择降脂保健药品服用,如亚麻酸,它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不会破坏人体内的生理平衡,并且无不良反应。

如何自我判断高血脂?

高血脂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及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是否出现高血脂并采取及时合理的治疗呢?可以从下面5个方面加以判断。

(1)常出现头昏脑涨或与人讲话间隙容易睡着。早晨起床后感觉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但夜晚很清醒。

(2)睑黄疣是中老年妇女血脂增高的信号,主要表现在眼睑上出现淡黄色的小皮疹,刚开始时为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严重时布满整个眼睑。

(3)腿肚经常抽筋,并常感到刺痛,这是胆固醇积聚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现。

(4)短时间内在面部、手部出现较多黑斑(斑块较老年斑略大,颜色较深)。记忆力及反应力明显减退。

(5)看东西一阵阵模糊,这是血液变黏稠,流速减慢,使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

血脂检查为何要空腹?

当进行血脂化验检查时,医生会告诉你抽血当天不要吃早饭,必须空腹12小时以上。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人餐后几小时内,其血清脂质和脂蛋白的成分和含量发生了某些变化。如果进食脂类食物,则血液可出现乳糜微粒,同时三酰甘油含量也可显著增高。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此时抽取的血液相当浑浊,测定血清三酰甘油浓度可为空腹时的数倍乃至数十倍,此种现象可持续6~8小时。除乳糜微粒和三酰甘油含量增高外,其他脂质和脂蛋白成分也有变化,一直到12小时以后才慢慢地恢复到原来空腹的基础水平。进食糖类,如米饭、馒头、糕点等,也可引起脂质和脂蛋白含量的变化,但变化的程度不像脂肪那么明显。所以要使检查比较准确,一定要做到抽血检查时已保持空腹12小时以上。

为什么间歇性腹痛要检查血脂?

高脂血症可诱发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一般人不知道,高脂血症还有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而腹痛就是胰腺炎的早期表现。因此,如果总在饭后出现间歇性腹痛,特别是食用油腻食物后出现腹痛,不妨从血脂上找找原因。

高脂血症引发的急性胰腺炎发病率虽然比较低,但也应引起注意。临床中,常见有的患者误把腹痛当成慢性胃炎治疗,药吃了一大堆,却不见成效。

或者进行了胃镜、心电图等多项检查,也没有查出病因。其实,真正的病因可能是过高的三酰甘油堆积在胰腺中,激活的胰酶会使三酰甘油分解为大量游离脂肪酸,损伤胰腺,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出现腹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