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新农村理财实用手册
9197600000030

第30章 收藏品投资,笑纳百金(2)

3.大规模投资。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积累,这个时候就可以放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此时可以根据经验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交易途径。一些在投资收藏品时常会认为收藏品的线路越广,赚钱的机会就越大,但是多线投资的缺点是线路太多,会分散精力,常常出现顾东忘西的现象,哪条鱼都想钓结果一个钓不上。所以在投资时应该有重点,自己比较熟悉且比较适合的途径应该成为关注的焦点。

不仅投资途径要专一,收藏品的种类也要专一。到了第三阶段投资者的收藏品就会有一定的数量。这时投资者就应该分门别类,将收藏品系列化、专业化。对于一些投资额较少的收藏品进行专业化、系列化就可以走出一条路来。如“文革”瓷、酒瓶、钥匙扣、烟灰缸、糖纸……只要走系列化道路,便大有文章可做。河南一位玩家曾经专门收藏各式各样的绣花针,从古到今,已成系列,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位收藏家的收益自然不菲。第三阶段最忌多而杂的投资,投资大家最终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三节火眼金睛去伪存真

现在我国涉足收藏品的人多达7000万人,并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加,如此庞大的收藏者队伍中,只有少数人出于兴趣爱好,以投资为目的占多半壁江山。这也为一些想牟取暴利的机构或个人提供了机会。这些人批量性地开发了仿制品、工艺品,许多不明底细的收藏者在利益驱动和广告的骟动下盲目买进。最后造成高价买进,低价卖出的局面损失惨重。

2000年,收藏界曾刮起一股炒作中青年画家“有限印刷品”的飓风。许多人看到他人购买不进行分辨便纷纷跟进。炒作的结果是成本只有80元的印刷品,上涨到500元至2000元不等。待到事情真相揭穿时,购买这些收藏品的才知道自己上了当。

避免这些情况发生需要投资人有一个冷静的头脑,不要盲目跟从,同时可以掌握根据仿制品的特征来进行判断。

这类仿制品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

借题发挥,一些公司或机构在推出的仿制品或工艺品,一般是以一些较大的事件为题材,比如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

以价格显示珍贵,仿制品的价格一般会很高动辄几千乃至数万元,高出普通百姓的接受能力,以此来表现仿制品的收藏价值。

出具收藏证书为了吸引更多买家购买,藏品制作商往往联手某协会出具收藏证书。

令人失去判断力的广告,制作商为了将商品成功推销会大笔投入,进行广告宣传,很多情况下商品的成本远不及广告的费用,铺天盖地的广告,极度夸张的宣传语是这些仿制品制作商的惯用手段。

除了眼花缭乱的仿制品,赝品也是收藏界的让人躲之不及。据调查现在收藏品市场上90%的藏品是赝品,这就需要收藏者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否则就会被赝品包围。

李先生是靠大棚蔬菜发家的农民企业家。几年的奋斗,李先生手头有了闲钱,便开始涉足收藏界。两年内李先生购买了许多名人字画、陶器、玉器等,还有一些外地的古董贩子登门推荐一些“稀世珍宝”,这些收藏品花去李先生200多万元。

可没让他想到的是,经过专家鉴定李先生所藏的古董,90%以上是赝品,只有几件价值不到500元的玉器,不具备收藏价值。

其实不仅是缺乏专业知识的李先生会买到赝品,就是一些专业人士也有可能被赝品欺骗。

收藏界曾出现过赝品在顶级专家检验下,而堂而皇之走进许多国家的艺术殿堂的笑话。修炼多年的专家尚有疏漏之时,更何况是经验不足的农民朋友。要想识将赝品识破,就需要投资者练就一双像孙悟空似的火眼金睛。那么怎么练就火眼金睛呢?

练就火眼金睛需要兴趣入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投资人从自己感兴趣的收藏品开始,可以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史料等,可以系统的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还可以以收藏品会友,既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也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鉴赏水平。此外经常逛逛市场,参加展览和拍卖会也是学习的好机会。俗话说看的多了自然会懂,参加相关活动时切忌冲动,要多学习少购买。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就会形成自己独到的眼光。

独到眼光不仅要会分辨真品与赝品,还要大致估算出收藏品的投资净值。一些人购买收藏品时常希望以小钱买到好东西,或是只拣价格较低的物品买入,而对有升值潜力,低格较高的精品,不敢问津,这样就会丧失获得大收益的机会。

第四节防范收藏品风险

风险就像收益的影子,只要有收益的地方风险就会出现,收藏品也不例外。大凡收藏的人都尝试过收藏品风险,收藏的风险像一口陷阱,一不留神就会掉下去。那收藏品的风险都有那些,怎样避免呢?

1.价格风险

收藏品中常出现同样的收藏品不同的价格,例如一枚邮票在北方可能卖到200元一张,而到南方就有可能卖到400元,收藏品不能像股票一样让人一目了然,不同的地方同样的收藏品价格就不一样。这就需要投资者了解全国的收藏品的行情,多多比较,以免花掉冤枉钱。

另外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也会导致价格风险。如果对方是行家比较了解收藏品的真实价值,但仍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这样就会使投资人的利益受损。这就需要投资人加强收藏品知识,多多积累经验。

2.保管风险

收藏品绝不是简单的收藏,而是妥善保存。那些花大本钱收回来的物品由于没有妥善存放而报废、贬值的传闻屡见不鲜。

2006年,嘉德秋推出一件由“元四家”之一的倪瓒所作的《霜柯竹石图》,开拍前,这个千金难求的真迹估价为500万至800万元。但是这幅无价之宝最后却无人问津。因为这幅画保管不善,出现了严重的虫蛀、发霉等问题。重新裱的画,只有很小一部分保留画家本人的真迹,其余都为画匠所作。

收藏品对气候与环境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家具、字画、邮票、纸币等极易受潮、发霉。所以投资者要妥善保管收藏品,以免影响收藏品的价值。

3.市场风险

收藏品和其它商品市场一样也面临炒作和泡沫。炒作会让收藏品的价值迅速上涨,出现价值与价格严重不相符的现象。然而炒作之后的泡沫必然会破掉,就像一路飙升的房价,总有一天要将泡沫挤破。投资者要时时关注市场行情,收藏品市场的发展会受到股票基金市场的影响,收藏市场的一些炒作资金很有可能来自股票市场。

4.感情风险

一些投资者购买到自己喜欢的收藏品时,保存的时间久了便会产生感情,舍不得出手相卖,这样很有可能耽误出售的最佳时机,同时也偏离了投资的目的,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收益,如果因为产生感情而舍不得出手,就不是投资了。

5.交割能力风险

有些收藏品具有投资大,变现难的问题。这样就使得收藏者面临出手的难题,如果不能及时找到接盘人,烂在自己手里,就会造成资金积压。不仅不能及时购买其它收藏品,同时也可能耽误其它理财方式。这样会使得收益受到很大损失。所以在交割收藏时,一定注意收藏市场的走俏物品,可以保证尽快变现。

6.政策风险

国家对收藏品专门制定了相关法律,投资者应该认真阅读法律,以免触犯法律。如《中国文物保护法》第五章第二十五条规定:“私人收藏的文物,严禁倒卖牟利,严禁私自卖给外国人。”由此我们可看出私人收藏文物是合法的,同时投资收藏品要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这就需要投资者认真阅读我国法律,不做违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