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学生写过《站在月球上想到的》,条件是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了月球,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只是一颗直径比月亮大两倍的淡蓝色的星体。这时,人与人之间的不愉快、不协调,自然就显得十分微小,越来越感觉到整个人类利益的一致,感到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写这篇文章,学生的感情变得非常深沉,眼界和胸怀顿时觉得非常开阔。
我请学生写过《飞碟发射之前》这篇文章。要求这样展开思路:宇宙中某一个星体上的高智慧动物,发现了地球上生存着人类,于是他们便想访问地球,凭着他们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他们制造了飞碟。在飞碟发射之前,这一星球的领导人召开了一个会议,会上他们对飞碟到达地球之后的情况做了种种设想并分别设计了对策。他们做了哪些设想?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又准备了哪些对策?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写好这篇文章。10年前有一位学习中等的同学,这篇文章竟然写了六千字,到了欲罢不能的程度。
魏书生的教学故事启示我们,语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课堂,因此教师应立足于这块主阵地,在听、说、读、写的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以达到培养开发学生想象力的目的。
综观魏书生的诸多教学案例和相关著述,我们很容易得到如下启迪:
1、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拓展教材,必要时借助于一些现代化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想象能力。
其实,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只要教师能像魏书生一样在教学中稍加设计,稍加点拨引导,原本死气沉沉刻板僵化的课堂教学,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进入开发思维想象的新境界。
(1)朗读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
朗读无疑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材中那些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美诗文,又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设了情境。比如,某位老师讲授《春夜喜雨》一诗,诗中对贵如油的春雨的赞美,春雨适时而降的喜悦心情是教学的重点。于是他播放我国著名播音员的朗读,再配上一段悠远清雅的音乐,模拟春雨的沙沙声,来个配乐诗朗读。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又在耳畔沙沙雨声的陪伴下,闭上眼睛,展开联想和想象。此时,诗中的“野径”、“江船”、“红花”、“锦官城”等仿佛都充满了灵气,向学生们走来,使其具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学生边听边展开想象,就会很自然地沉浸到诗人所描写的诗的意境中,同时也会加深对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和领悟。
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应重视通过创设必要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想象力。
(2)在语文的分析鉴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诗人艾青曾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没有想象也就没有鉴赏活动,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就不会高。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深入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现实。如某位老师在分析《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时,抓住诗中对刘兰芝被逼离开焦家前那一段,对兰芝的妆束,衣履佩饰,姿态容颜的细致铺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勾勒出“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的兰芝形象。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这里不厌其烦地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既为了描绘出一个“精妙世无双”的绝色佳人,也为了更好地突出兰芝在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和镇定自若,进而使学生认识到,焦母企图以所谓“可怜体无比”的“秦罗敷”取代兰芝,不过是为除掉“眼中钉”而玩弄的一种伎俩,以加深学生对扼杀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礼教的憎恶,也加深其对兰芝那种“无言反抗”的理解,即对兰芝坚强性格和反抗精神的理解。
同样,在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如在《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在讲授时,有位老师就让学生利用生活的积累,对作者描写的荷花,从形态、色彩、香气、情韵等方面,进行想象。从而使作者笔下的荷花,活在学生心中,浮现于学生眼前。又进而体会出作者在对此景物描写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变化,即从“淡淡的哀愁”中“偷得”暂时、片刻的“淡淡的喜悦”。这样学生不但培养了想象力,而且更好地领悟了作者写作的心境,从而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2、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开拓学生思路,训练学生的“想象”作文,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作文教学中,近年来兴起的“想象作文”,是语文教改中的一朵奇葩。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想象作文”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结合课本,利用课文的“余韵”或提供的“空白”启发拓展,进行“延伸式”或“假想式”作文训练。
因为想象是利用原有形象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而课文又是学生学习和写作的范例,充分利用课文优势,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以联想和想象去填补那些“空白”,显现那些“余韵”,方式可以是续写、改写、补写和扩写。
中学语文教材上有许多篇目都适宜作这方面的训练。比如《项链》这篇小说的结尾就非常含蓄,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的余地。教授这篇课文时,某位老师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一个结尾。学生中出现了各种设想:有说玛蒂尔德的女友得知事情真相后归还项链的;有说玛蒂尔德及女友得知真相后,一同去寻找,竟意外找回丢失的项链,两人交换后,重成挚友的;有说玛蒂尔德国幡然醒悟,感激这难得的“人生一课”,舍弃虚荣,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有说玛蒂尔德了解真相后,惊呆了,昏倒在地,醒后疯了的;有说玛蒂尔德了解真相后,向女友提出归还要求未果,而对女友起诉的……
(2)进行创造性想象作文训练。
这种训练方式,是在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后进行的。比如某位老师在教学中就曾要求学生以苏轼的《石钟山记》为蓝本,游踪不变,并以苏轼所见自然景物,苏轼与小童、舟子、苏迈的对话为基础,写一篇《我游石钟山》的作文。同学们大多能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想象,使得画面更加具体、逼真。这种训练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而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跳出了教材,进行了创造想象。
作文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想象作文”的训练方法还有不少。例如,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编写,诸如《黑板与课桌的辩论赛》、《大树与小草的对话》之类的寓言故事和童话,进行“寓言童话式”的想象训练;也可以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科技、科幻作品或组织参观科技展览后,写作诸如《假如我是太空侦察员》、《百年后的智能教室》之类的幻想性作文,进行“科幻假想式”的想象训练等。
这样经常反复地进行训练,我们就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逐步使他们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作文题,都能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写出内容充实,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总之,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如魏书生那样,充分利用教学主阵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积极启发引导,激发起学生的思维灵感,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能够飞上蓝天,自由翱翔。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阅读已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能力,许多现代信息都要通过阅读来获取。因此,教师应该端正学生对阅读的认识,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魏书生认为,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使学生会读书、爱读书,唯一的方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们多读书。他曾这样说过:
读得多,学生才可能提高阅读能力。读的机会多,时间多,学生才自己去思考、琢磨、查字典、查资料、问同学,才能形成自己克服阅读困难的能力。只有学生多读书,多划分文章层次,他才可能形成划分文章层次的能力。如果每篇文章都由教师给归纳、讲解、抄录中心思想,学生没有机会自己去读,去归纳,那没学过的文章自然就不会了解中心思想是什么了。即使讲过的,由于没有自己实践,没有亲自去读一读,想一想的过程,过不长时间还是容易忘记。
为此,魏书生一再强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少讲,更不能条分缕析、精雕细刻地讲,一定要节省下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去分析,去思考琢磨。一方面,老师讲得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少,学生没有实践练习的机会,当然不能形成阅读能力;另一方面,老师讲书,讲得再好,也是在讲老师的阅读理解,而具体到学生怎样读一篇文章,怎样理解分析,那情况又是各种各样的,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程度的学生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是很不同的。作为一位教师,如果企图把全班学生的认识程度提高到同一水平上,用意无疑是好的,但实际上很难成为现实。这就是事与愿违,出力不讨好。
给学生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书,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首要和必要的条件,但同时,教师的指导帮助作用是不能少的。教师的指导帮助作用有哪些呢?如在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中,除了有学生的自学,还有第一步的定向,还有自学后的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这六步教学法的设定,就是教师的指导帮助作用,其中的定向、答疑也是要比较多地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多读书,除了读语文课本上的课文,还要让学生多读课外书。魏书生本人就是一位书迷、书痴,是读课外书的能手。他说自己上小学时就常常两三天突击完一部二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以便按时归还。下乡到农村,他财产的一半多是书;在工厂,他顺床四分之一面积上也全堆着书。所以,魏书生一直主张、提倡学生多读课外书。从1979年开始,他就和学生们办起了班级图书馆,书的来源是学生们献出一点,他自己不停地买一点。他给学生们买书可是舍得花钱的,曾经一次买回40多斤书,而那时他的每月工资是45元。他的班级图书馆是一届又一届坚持办的。
总之,魏书生的经历告诉我们,让学生多读课外书是必要的,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学生的一生都是大有好处的。这一点务必引起教师们的重视。
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
写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一直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不能说没有,但大多数学生是不喜欢写作文甚至是惧怕写作文的;语文教师们提起作文也甚感头疼,因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不容易,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文水平更不容易。这些年,我们的写作教学研究得不少,但写作难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大的改变。
然而,写作这件让大家感到很难的事,在魏书生这儿却显得异常容易,异常轻松,简直成了他的一绝,令人无比羡慕。
魏书生是怎么做的呢?在《教学工作漫谈》一书中他这样介绍他的方法:
1、欲擒故纵。
学生普遍怕作文,刚接触一届新学生,他们就更容易怕。为了打消怕的心理,先让学生放开胆子,随随便便地写作文,少批评,少讲一些规矩要求。我常想我自己,有时由着自己的思路,用实实在在的话,写实实在在的事,讲实实在在的心理,反倒能写出一两篇使人愿意读的文章。如果婆婆多了,清规戒律多了,左思右想,弄得左右为难,写得费劲,自己看着都别扭,更不要说读者了。从我自己想到学生,更不能刚一见面,写作文就提一大堆要求。
我跟同学们说:“咱们班第一篇作文就一条要求,格式正确。题目是《童年趣事》。你回忆吧!童年时候哪件事你感觉最有趣,就写哪件事,随随便便地写,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高兴、怎么有趣就怎么由着性子写。”这么一来那些淘气学生也能写出感染人的文章,因为他们口语其实都很风趣,一没顾虑就写出来了。一读,大家还觉得满能吸引人。格式正确就给100分。这样的作文写几篇,淘气学生也不怕作文了。
2、改写仿写。
要将作文水平提高一步可以在放胆写的基础上,来一点改写、仿写。
天下文章一大抄。好文章大多是向前辈名篇学习之后,再加上自己的创作写出来的。《童年趣事》、《真是乐死人》这类文章,学生觉得有兴趣写也有内容写。而有的文章题目就不是每个学生都写得出来的。如有个考试题叫做《谈智力》。这就很难谈得清,因为连智力这个概念的内涵,心理学家都还在争论。但题目出来了,只好谈。怎么谈?只好给学生读几篇类似的文章,让学生仿写。
改写、扩写、续写、听写也是给学生打开思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