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陆氏由于其“佳丽彩”每况愈下,也正急于寻找一家市场开拓潜力大,有实力的公司合作,以保证其在彩电领域的投资得到较好的回报。他们认为TCL集团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能力均属上乘,市场发展潜力大,因而希望TCL兼并其彩电项目。
交易双方“情投意合”,优势互补,自然使合作开展顺利。此次合作总投资2.5亿港元,其中TCL方面出资1.5亿港元,占60%,香港陆氏以其在深圳的有效资产作价1亿港元作为其出资,占40%。
兼并工作分为三部分实施:一是将原陆氏(蛇口)实业有限公司改组为深圳TCL王牌电子有限公司;二是在惠州兴建新的彩电生产基地;三是在香港设立合资公司,负责海外信息收集及市场开拓和原材料采购。
兼并后,TCL的技术力量大为加强,开发速度明显加快。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成功地开发生产了13个系列20多种型号的彩电新品种,已投入市场的新品种款式新颖,价格适宜,深受消费者欢迎。
TCL在兼并“佳丽彩”的同时,还吃进了陆氏在香港及海外的相应彩电机构和市场,成功地拓宽了TCL打进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其产品远销东西欧、中东及南美。
不难看出,此次TCL兼并陆氏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也是市场竞争下的客观需要。它使TCL利用优势互补重组资产,以相对较少的投入迅速获得大得多的可支配资源,使TCL品牌成功地做到了低成本扩张,并获得了一个新的生长点和增长点。
兼并的半年中,TCL彩电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岁末统计,TCL集团实现产值62亿元,销售收入51亿元,均较上年增长28%。彩电全年产销量比上年增长58%,由上年的全国同行第6位上升至第3位。公司另一主导产品TCL电话机仍保持产销量全国第一。兼并使TCL集团实力更加雄厚,品牌声誉进一步提高。
可见,在优势互补的情况下进行兼并,不仅给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使双方的优势得以发挥,从而使企业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此举在企业举步维艰,难以独挡一面时不妨一试。
推陈出新: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
世界上第一个制造速溶咖啡的雀巢奶品公司,曾经风靡欧美,并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却出现综合食品全面滞销的状况,公司业绩一落千丈,被同行称为“沉睡的巨人”。
1982年,拉姆特·极具知名度的大食品工业公司,其能否打回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除了与本公司的产品具有可靠的质量和引人注目的包装外,还与公司能否根据市场的需要推陈出新,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找到症结以后,马歇尔马上着手改革。
首先,马歇尔利用雀巢公司已有的优势产品,增加新品种,开辟新市场。为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他督导公司推出了适合于不同人口味的多种咖啡品种。为此,马歇尔成立了专门的部门,研制了专为特级口味人制作的王牌咖啡,为口味重的人生产特溶咖啡;为不喜食咖啡苦味者生产“咖啡伴侣(用玉米糖浆、植物油、乳脂制成)”;还生产不含咖啡因但留有咖啡真味的无因咖啡等等。
马歇尔在推出新产品后,就在世界各地设厂产销,这种就地设厂产销使得雀巢公司新产品很快成功投入市场。马歇尔又在本土之外设了4个实验室,每年投资5000万美元对咖啡色味品种等进行研究与分析。
马歇尔的竞争战略很快收到了成效,有一项统计数字表明:以前英国人平均喝6杯茶才喝1杯咖啡,而现在的比例则为2:1。英国咖啡市场的一半多由雀巢支撑着。而在东南亚一带,雀巢咖啡被视作一种高级礼品,在众人的心目中,它有着其他饮品所不可替代的地位。
再者,马歇尔认为,在单身职工和双职工家庭日益增多的今天,速冻食品将会有一个很好的市场。在法国,雀巢公司聘请了烹饪大师朱盖尔·盖拉德拉任“芬达斯”系列冷冻食品的监厨。在美国,很快就占领了30%的速冻食品市场。在英国,雀巢则使较昂贵精致的“列克兴”牌速冻食品代替了那些粗糙的速冻餐,到1988年已占领了英国33%的速冻食品市场。
合并与吸收也是雀巢竞争的法宝之一。马歇尔上任后,大举收购海外公司,1985年,他以30亿美元收购拥有2.2万名员工的美国三花奶制品公司。三花奶制品公司成为雀巢在美国的一个大分公司,1988年的销售额就达65亿美元。
此外,西方社会盛行养宠物,有些人对待宠物甚至比自己的子女都要亲。马歇尔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他适时地推出了“宠物”食品,这又使雀巢公司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很快,雀巢生产和经销的宠物食品就占了世界市场的75%。
“作为雀巢公司的决策者,我深知:要赢得顾客的信赖和好感,最主要的还是不断满足顾客的需要。这样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马歇尔并不满足取得的已有的成就,为了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他又将公司的触角伸到了化妆品、旅馆等行业上。
经过一系列激发式的竞争战略,马歇尔终于唤醒了这位世界食品工业的“巨人”,实现了马歇尔前辈制定的“执食品及饮料业的牛耳”的宏伟目标。20世纪末,雀巢的商标几乎遍及全球,它在60个国家拥有工厂及经营网点,员工达几十万人。它一直占据着世界食品业的第2位,在欧、美、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瓜分了市场份额的1/3强。1999年,它的营业额收入近500亿美元。
马歇尔对雀巢的剖析也提醒我们:顾客的需求才是我们行动的方向,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人有我优: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开发出一项新技术,能够在短时期内占领市场,是许多公司梦寐以求的愿望。“真视公司”凭借其精密的计算机电路板,就做到了占领台式视频系统和计算机图形技术这两大市场。
“真视”的主板可以将个人电脑转换为专门用途的、高功率的视频图像系统,电视新闻部也可以用这些主板,把某些专题制作成录像带,摄影棚也能利用它们制造出令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的场景,一些公司的音视部用它们搞有声有色的商品展示,化妆品公司利用该技术使产品特性科学地视觉化,建筑公司通过把“真视”硬件接入PC机可以维妙维肖地显示出建筑物未来的模样。
“真视”主板能让用户获得多种立体视觉形象和摄影图像,比如动态的、三维的,并可用来进行产品展示。但是,制造蓝烟和影像的成本却令人咋舌,一套视频图像系统需115000—840000美元。但把“真视”主板接入个人电脑只需11000美元。价格低廉且能实现同样的功能。
个人电脑最热的领域是多媒体电脑,这也正是“真视”的市场。这些媒介包括声音、动作、图示、视频等,其中“真视”占了很大一部分。
“真视”的成功秘诀是,不但拥有独特的核心能力,而且还善于开拓市场。“真视”公司的企业座右铭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好”。公司主管凯瑟利·艾纳回忆道:“当我在1985年接手‘真视’的时候,人们问我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回答说:‘我们没有任何竞争对手。’他们说我在开玩笑,其实正如我所讲,当时我们正在生产一种高精度的专门系统,别人都没有。从1985—1990年,我们遇到的竞争仍是有限的、断续的,但到1990年人们却看到普通电脑发展为多媒体电脑是一个急速崛起的新市场。”
在视频图像市场充斥众多竞争者之前,“真视”很明智地将公司产品命名为“Targa”,它几乎成为同类产品的代名词,IBM和与IBM兼容的PC机都十分欢迎“真视”的视频图像产品,另外它还为“苹果机”提供视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