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武威通志·凉州卷
9195300000006

第6章 综合(6)

2、照明

民国26年(1937),在东、西、南、北四大街安装了一些电灯,因电力不足,时明时暗。1945年,电厂设备破旧,停止发电。1949年9月武威解放,四大街的路灯又亮了起来。20世纪70年代末,全城区共有路灯230盏。1981年,武威县城建局成立了城市路灯管理队,四大街均改装为琵琶高压水银灯。1989年末,武威城区路灯已达到780盏。2000年城区架设路灯1795盏,专用线路达56公里,遍及大街小巷,凉州成了“不夜城”。到2006年底,城区路灯累计达6450盏。

3、供水

凉州地区和附近没有长年流水的河道及湖泊,历史上一直沿用土井饮水。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打机井,采用电机抽水并修了贮水塔。1980年6月,全城区有机井168眼,水塔104座。1983年,武威县成立了自来水公司筹建处。1984年自来水设施初步建成开始供水。1986年11月,城区建成自来水主管道2.7万米,进户管14万米,共进户7756户(其中单位174户),约5万余人用上了自来水,日供水量达2500立方米。1989年底,供水户达1.72万户,供水人口达6.9万人,日供水量达8000立方米。1999年底城区供水管道达到73.7公里,用水人口达13.1万人,居民自来水普及率达99%以上。到2006年底城市供水管网总长度为170.57千米,日供水能力达10万吨,供水普及率达98%,水质良好,符合国家标准。

4、排水

1974年,武威县城市建设委员会开始着手筹建武威城区排水工程。1976年6月破土建成城区排水管道及污水处理厂。1977年3月完成武威城区排水一期工程,建成简易沉淀污水处理厂一处。1978年到1982年投资79.6万元延伸排水管道16.2公里。1985年铺设完成排水管道30.2公里。日排水量达7200立方米。1989年底,武威城区建成排水管道41.7公里,日处理污水能力达8700立方米。1990年城区建成排水管道49.2公里,日排污水1.5万立方米。1995年城区排水管道总长达62.6公里,日排污水2.4万立方米。到1999年底城区排水管道总长达80公里,日排污水4.5万立方米。截至2005年底城市排水管网总长120.14公里,污水处理率达35%。

5、供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武威城区采暖主要方式为火炕取暖。用柴草煨烧,俗称“填炕”;用煤炉烧炕的称“炉坑”。用火盆、炉子取暖。20世纪60年代,机关、单位开始用铁制炉子取暖。20世纪70年代,武威城区居民普遍采用生铁铸造的“鸡窝炉”、“烤箱”取暖。进入20世纪80年代,武威城区高层建筑物和高层住宅日增,城区试行连片供热。1989年底,全城区连片供热已发展到17处,供热面积达到32.9万平方米,占城区住宅面积的12.1%。有些居民开始安装“土暖气”取暖。但大多数居住平房的居民仍沿用铁制炉子取暖,度过漫长的冬季。到1995年城区供热面积达91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达42.8%。到1999年底城区建成连片集中供热点51处,供热面积达196.5平方米。到2006年,总供热面积256平方米的城南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完成。

6、园林

明清时期,武威城内及近郊有供达官贵人憩息玩赏的园林,大多分布在官署、府第、庙宇之中。有文记载的有姑臧第一园,坐落在西大街凉州镇守使官署内,园内多牡丹,引金塔河水浇灌;澄华园,坐落在东大街甘凉道署(今武威市人民政府)西边;亦园,又称东园、东关花园(今东关生态植物园),原系凉州知府陈润生之花园,内有北极台,花卉甚多;西来寺园(在今武威十八中内),亭台清雅,花木葱茏;东岳台,坐落在城东北一里处,傍有臧春坞,学稼轩诸亭榭,游人憩息,四时皆宜;雷台湖,在城北一里处,溪流纵横,林木参天,为夏日避暑胜地;海藏禅林,在城西北五里处,即海藏寺,后有灵钧台,前有林木湖泊,海藏烟柳为凉州八景之一;城北三华里的平苑,园内奇花异草,果木成林;城东南五华里的牛家花园,为清朝两江总督牛鉴的花园,杏、果、梨、桃样样皆有,还有一些规模名气较小的花园,如李家花园、王家花园、张家花园等。但是,除了寺庙旁的园林为善男信女聚集及其他劳动人民聚会游览外,其余园林都被官僚绅士或军政要员一家一户所独霸。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这些园林大多未更新,已趋衰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这些园林收归国有或集体所有,有的辟为园艺场,有的成为苹果园,有的改建为学校,有的修建成住宅或被机关单位占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县政府把园林规划、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连续兴建了一些园林。西郊公园,1980年8月开始将西郊林场改建公园。海藏公园,位于城西北2.5公里处。

文化广场,1986年4月开工,位于大什字西北侧,实际是一个街心公园。雷台公园,位于城北500米处。沙漠公园,位于城东23公里处沙漠中,是全国第一个沙漠公园。现有各种花果树2.7万余株,人工植树86万余株,梭梭、花棒、红柳、黄茅柴等沙生植物460多万株,绿化覆盖率达80%。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是1987年经林业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位于凉州区境内的东北部,总面积18万公顷。1994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在中心基础上设立,“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园内珍稀动物10余种,180多头(匹只)。

7、绿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武威城区座落在一片沙石滩上,西南高,东北低,地下水位差别很大。地处干旱区的武威年降水量平均值158毫米,既无降水渗透,又无常流水河道。地下水埋藏很深,土法无法提灌。街道旁的树木成活率较低。20世纪60年代初期,有了现代提灌设备,中期,机井普及,街道旁的树木成活率提高,厂区、机关单位绿化状况改善。到1986年全城区成活的各种树木达67.6万株。绿化总面积达152.6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9.1万平方米,人均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13%。1989年底,城区有各类树木143.7万株,花卉3万丛,草坪多处,绿化总面积150多万平方米,覆盖率达13.9%。至1999年底,全城区成活的各种树木达45.9万株,种植草坪18.4公顷、花卉51.1万盆,并完成了胜利街、民族街、北环路23公里渗灌管道工程。绿化总面积达17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13.4%,树种有白蜡、国槐、云杉、刺柏、垂柳等。截止2006年底,城区绿化面积达292.2公顷,建成区绿地覆盖率24.02%,城市人均绿地面积13.6平方米。

六、集镇建设

凉州区乡村集镇的形成、演变同建设与人口密度、交通条件、行政区划等密切相关。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年间,集镇的建设随着行政区划的更替变动甚大。截止1999年,凉州区农村行政建制是9镇39乡。这些基层政权所在地,很自然地形成了农村集镇。截至2006年底,凉州区辖19个镇、18个乡、448个行政村、3762个村民小组,人口约100.82万,城镇化水平约28%。19个建制镇规划区内共建成道路552.6公里,其中70%的路面进行了硬化;黄羊、武南、双城、永昌、高坝等5个建制镇建成自来水水厂5个,供水能力2.86万吨/日,供水管网196公里;排水管道125.5公里;架设路灯1126盏;修建初具规模的专业市场10处,面积8.4万平方米;二层以上楼房586幢、建筑面积100.87万平方米;建成了一批多层建筑、广场、雕塑小品和绿地,镇容镇貌和生态环境较从前有了很大的改观。所辖的19个建制镇中,武南镇及和平、金羊两镇的部分村组划入城市规划区范围,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黄羊、高坝、双城、永昌、清源、丰乐、羊下坝、张义等8个镇总体规划已完成,经区政府审查批准实施。

黄羊镇位于河西走廊东端,距凉州城区35公里,距兰州240公里,位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位置,具有呈东启西、展南拓北的特殊地理位置。黄羊镇亦属交通要塞,国道312线,兰新铁路,干武(干塘—武威)铁路,武黄(武威—黄羊镇)、黄哈(黄羊镇-天祝哈溪)公路横贯全境,对外交通十分便利。镇域东西长17公里、南北宽13公里,面积158平方公里,小城镇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全镇辖1个街道办事处、6个居民委员会、23个村、218个村民小组。有耕地10.3万亩,总人口6.8万人,其中城镇建成区人口2.38万人,是凉州区的主要粮食产区之一。1998年9月,黄羊镇被列为全国首批农村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截至2006年底,黄羊镇镇区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5公里,建成区面积5.3平方公里,房屋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其中楼房面积130幢、28万平方米。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400万元,对镇规划区尤其是黄羊工业开发区内道路、通讯、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进行了重点建设。其中,铺设道路9.5公里,投入1100万元;敷设给水管网10.5公里,投入300万元;敷设排水管网2.9公里,投入80万元;安装镇区路灯205盏,投入32万元;对镇区内的重点地段进行了绿化,投入600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市场一个,投资200万元;建成公铁立交桥3座,投资200万元;架设供电线路10公里,投资300万元;其他各项建设投资320万元。

武南镇镇区位于凉州城区东南15公里处,甘新公路从镇3公里处通过,是兰(州)新(疆)铁路与干(塘)武(威)铁路的交汇点。全镇辖17个村,134个村民小组。

有耕地5.27万亩,人口6.69万人,其中建成区人口4.21万人。2002年,武南镇划入城市规划区范围,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武威市组织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截至2006年底,武南镇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房屋建筑面积136.82万平方米,其中楼房面积235幢、108.17万平方米。镇区内建成道路20.56公里;水厂有杂木、铁路供水公司等两处,铺设给水管网25.84公里;铺设排水管网13.6公里;建成供热站3处(180吨位),供热面积65万平方米;架设路灯298盏。建成武威市城东经济开发区武南小区,面积123.39万平方米,至2006年底,入区单位38家。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9883万元,对镇规划区及市工业小区内道路、通讯、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进行了重点建设。其中,铺设道路16公里,投入6550万元;敷设给水管网18.2公里,投入198万元;敷设排水管网7.8公里,投入390万元;投入95万元,安装镇区路灯298盏;投入850万元,对镇区内的重点地段进行了绿化;建成占地4.8亩市场一个,投资35万元;建成变电所一个,投资2000万元。

双城镇镇区位于凉州区城北30公里处,镇区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5公里,镇域面积77平方公里,小城镇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全镇辖16个村、159个村民小组。有耕地5.89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7亩,总人口3.54万人,其中城镇建成区人口1.3万人。

截至2006年底,建成区面积2.86平方公里,房屋建筑面积28.8万平方米,其中二层以上楼房19幢、面积3.8万平方米。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960万元,对镇规划区内道路、通讯、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进行了重点建设。其中,铺设道路11公里,投入132万元;敷设给水管网20公里,投入240万元;敷设排水管网7公里,投入70万元;安装镇区路灯25盏,投入8万元;对镇区内的重点地段进行了绿化,投入5万元;建设1.2万平方米市场一处,投资800万元;架设供电线路11公里,投资132万元。

永昌镇位于凉州区城北14公里处。东西长13公里,南北宽10公里,面积约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57万亩,是凉州区粮食主产地之一。永昌镇下辖22个村,18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7万人,人均拥有耕地面积1.7亩,在凉州区城郊各乡镇中属耕地面积相对较多的乡镇。截至2006年底,永昌镇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0.6万人。房屋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楼房28幢、面积1.98万平方米。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69万元,对镇规划区及是工业小区内道路、通讯、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进行了重点建设。其中:铺设道路2.4公里,投入60万元;敷设给水管网6公里,投入21万元;安装镇区路灯16盏,投入4.6万元;对镇区内的重点地段进行了绿化,投入2万元;建设集贸市场一处,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投资1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