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武威通志·凉州卷
9195300000033

第33章 文化(3)

7、器乐合奏

器乐合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唢呐为主,配以鼓钗击乐的吹鼓手班;一种是以弦乐为主配以击乐的鼓乐班,都是半职业性的。在民间遇有祝寿、结婚、庆新居等喜庆事和丧事、祭祀时,请合奏班助兴或致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仍有活动。1980年以后,录音机已取代器乐合奏班,乐曲仍取用当地传统曲调,但在边远山区仍有合奏班在活动。近年来,有喜好乐器的中老年人还组成了各种自乐班子,而且由器乐爱好者组成的各种乐队也随着市场的需求迅速发展起来,为各种商业及婚礼庆典提供服务,既活跃了气氛又能即兴表演,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8、歌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唱歌主要在中小学校开展。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战歌曲广为流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革命歌曲遍及城乡,开会、上夜校等群体活动,首先由老区来的同志教唱革命歌曲,以后唱歌成了群体活动的前奏曲。唱歌以青年人为核心扩大到中老年人,在城镇农村,不论是街头巷尾,还是田间地头、水库工地,到处歌声起伏。“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人都会唱毛主席语录歌,是为适应当时的政治气候。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流行歌曲由城市向农村扩散。为推动群众性的唱歌活动,区文化馆曾多次举办以教唱新歌为主的声乐培训班,受过培训的人达万人以上。新时期中,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都把歌咏活动作为单位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区文化主管部门每年都组织开展形式不同的文艺演出活动和各类庆典演唱会及歌咏比赛,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

三、民间工艺凉州的民间工艺主要是刺绣和编织。

刺绣在清朝、民国时期比较普遍,有绣像(神像和人像)、装饰物,如寺观中的伞盖、帏幔、旗帜,商号门前的横幅、竖旗,家庭中的桌裙、椅披;穿着方面的坎肩、马褂、围肚、绣花鞋,直到生活小用品如钱荷包、烟荷包、笔袋子等,也有绣戏装的。到民国后期,大件刺绣已衰落,仅在妇女中间绣一些实用性的小物品,如藏针用的针扎子、袜底子、袜后跟,旧式枕头上的枕顶子、烟荷包、绣花鞋等。群众俗称扎花,会不会扎花是品评妇女针线活好不好的标准。随着时代的演进,刺绣逐渐冷落。1980年以后,刺绣又从实用型转入装饰性,一些普通家庭中,可看到在各色布料上绣有花卉鸟类的枕套、被罩、电视机罩、床围等刺绣品,但工于此艺者已很少,且由手工刺绣转向机绣。

编织在清朝、民国时期很多,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实际是一种农副产品。有麦杆编织品,如草帽、蟋蟀笼等,芦苇编织的炕席,芨芨草编织的炕席、粮囤、担筐、背斗、车圈等。柳条编织的簸箕、柳筐、簸篮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五六十年代仍很普遍。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外地竹编品的流入,生产工具的改进,有些编织品已衰落,如手编草帽、芦苇编织品、芨芨编织品已被外地机制草帽和竹编织品取代,虽未完全停编,但已不普遍。近年来有用高粱杆子编织厨房小用具如蒸蔑子、锅盖子的,但不广泛。

四、曲艺戏剧

凉州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曲艺曲种有说善书(也叫讲圣谕)、说书、凉州贤孝、杂调弹唱4种。说善书是乐善堂居士们通过宣讲因果报应的故事,劝化人们行善作好事的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已经消亡了。

1、说书

在清代末期就有这种活动。据老人回忆,清末有个外号叫樊光光的说书艺人,在道台衙门旁边的土地祠内说书。民国二十几年有个丁□,说书颇有名气。武威说书艺人所说书目不外是演义小说、剑侠小说和公案小说。建国后也有说新书目如《林海雪原》、《新儿女英雄传》的。说书场所在城内广场和茶园。“文化大革命”期间说书被禁止。1978年后取消禁锢,但后继无人,再无职业说书艺人了。偶有出现,不过是几个年老退休的人为打发流逝的岁月,消遣自娱而已。

2、凉州贤孝

“凉州贤孝”是凉州独特的弹唱曲艺,它通过弹唱的故事感化人们为贤行孝,故名“贤孝”。贤孝是自弹自唱、以唱为主、说唱结合的曲艺。基本乐器是三弦,有条件的配以板胡、二胡、撞铃、竹瓦等。贤孝的曲调有甜音、悲音、哭音之分。贤孝艺人多为盲人,群众称之为“瞎贤”。凉州贤孝的形成无考,艺人都说清同治年间武威长城乡红水村的落第秀才盛其玉是凉州贤孝的祖师。明朝人聂谦著有手抄本《凉州风俗杂录》,书中谈到明末就有贤孝。

据调查在我国只有“凉州贤孝”、“河州贤孝”、“西宁贤孝”3种,格调大同小异。“凉州贤孝”的曲目,艺人们概括为24孝、36记、72案。贤孝的行艺方式一是固定在茶园唱,二是被人请到家中唱堂会,水平不高的只能走街串巷、赶集市庙会围地摊行艺。1984年国家民政部、文化部、广播电视部、音乐家协会、盲人聋哑人协会联合举办盲人声乐比赛,叶玉贤的自唱曲目《王婆养鸡》被县、省选拔为参赛曲目,把录音磁带送北京参赛,被评为三等奖。2005年,凉州贤孝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宝卷

宝卷是唐代变文、宋代说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文学,在甘肃河西一带极为流行。变文吸收学习了印度佛经的结构形式,而宝卷则是在继承的同时更加民族化,使之成了地道的中国讲唱文学的一种。它的基本形式是韵白结合,有说有唱。白话是念卷人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经过等,相当于戏曲中的“道白”;而韵文则是为了加强气氛,引发情感的。白话是“讲”或“说”,韵文是“吟”或“唱”。韵文的主要形式是7字句和10字句,要念的铿锵有致,琅琅上口。宝卷在念的过程中原来也是有不少调子的,但大多早已失传,现仅有少数几个民歌俚曲。宝卷的脚本大多是木刻板和手抄本,内容大致有宗教题材、根据历史传说和故事编写以及反映社会及日常生活三类。它以一种朴素的形式,作为一种通俗的审美对象而存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2005年,宝卷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杂调弹唱

杂调弹唱是以眉户调为基调的民间演唱曲艺,有叫十八杂调的,有叫凉州小曲的。自汉开辟河西四郡后,十六国时期,中原等地移民于此,各地民歌小调相继流入,又和本地小曲相融合,形成了以眉户调为基调的杂调弹唱。其曲调有60多种,有自弹自拉自唱的,也有一人唱别人伴奏的。常用乐器有三弦、二胡、竹笛、撞铃、竹瓦等。最少有一件,视条件而增减。

演唱曲目很广泛,以青年男女婚姻爱情的居多数,个别曲目有淫荡色彩。

5、音乐舞蹈

古代的凉州被誉为音乐、歌舞之乡。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统一中国后,把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旧曲雅乐和盛行北方的新声胡乐制定为九部乐。其中《西凉乐》是吕光、沮渠蒙逊先后建立后凉、北凉政权后,吸收龟兹乐形成的,北魏灭北凉后输入中原。《龟兹乐》是吕光征伐龟兹时引入的,北魏时传入中原。唐朝著名的《西凉乐》、《西凉伎》、《凉州曲》以及由此改编的《霓裳羽衣舞》为古代音乐舞蹈史上的稀世珍品。诗人王维的《凉州赛神》,李端的《胡腾儿》,元稹、白居易的同名诗《西凉伎》等诗篇,对凉州音乐、舞蹈有生动的描绘和高席的赞美。唐以后,政权迭变,兴衰交替,音乐、舞蹈方面的活动没有文字记载,活动是肯定有的,如民间的舞狮、跑旱船、耍社火等,就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舞蹈呈现一派生机,尤以1978年以后,更加繁荣。音乐方面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对戏曲音乐的改革和歌剧音乐的创作,有些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些获得好评和奖励。在音乐的普及方面,各中、小学都开了音乐课,通过办音乐培训班、音乐艺术比赛,造就了一批音乐人才,有的进入了音乐专业行列,有的考入音乐院校。一批音乐工作者从1980年开始完成了国家十大文艺集成中有关音乐方面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4种音乐集成的武威分卷。专业剧团演出音乐专场,行业系统和中小学也举办音乐演唱会,这些都反映了音乐事业的可喜成就。

舞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秧歌舞遍及城乡。“文化大革命”中“忠字舞”狂热一时。1980年以后,友谊舞兴起,继而迪斯科流入。传统的民族舞蹈如狮子舞、跑旱船、攻鼓子,在群众中又恢复了原有风貌并有创新。在中小学普遍兴起了校园舞蹈,颇受青年人和社会各界赞赏。

6、秦腔

秦腔是凉州区的传统剧种,演出的剧目很多,无精确数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曾对戏曲剧目进行了审定,对一些宣扬封建迷信、因果报应和丑化劳动人民的剧目,国家明令禁演。还对一些剧目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进行了大量的改编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戏剧舞台上一改过去良莠混杂的局面,呈现出一派新气象,演出的剧目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秦腔创作成绩喜人,曾多次在演出大会中获奖。秦腔剧本发表于省内外多家报刊杂志上。

秦腔在凉州兴起以来,从艺人员大多数是陕西籍人,尤以演员中居绝大多数。随着秦腔在凉州持续发展,凉州籍艺人逐渐增多,演员中也不乏艺技高超的人物。近年来,凉州秦腔艺人创立起多家秦腔演出场所,秦腔演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7、歌剧、话剧

歌剧、话剧是新兴的剧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凉州区没有演出过歌剧,话剧在抗日战争时期传入凉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成立的武威分区文工团是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团体。歌剧、话剧都演,后虽经变革,仍保持演歌剧、话剧为主的风格。50年代以来,由老一代剧作家创作,由全国各大剧团上演的歌剧、话剧在武威大都先后演出过。如歌剧《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窦娥冤》、《江姐》、《洪湖赤卫队》、《刘三姐》等。话剧《西望长安》、《雷雨》、《野火春风斗古城》、《万水千山》、《霓虹灯下的哨兵》、《兵临城下》、《少帅传奇》、《一双绣花鞋》、《十五的月亮》等。

8、半台戏

半台戏是凉州区解放前活动在广大农村的半职业性小戏班,唱眉户调,演折子戏,从艺人员不超过10人,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说。农忙散伙,农闲集中行艺,在广大农村利用草坪、庙台演出,故称半台戏。半台戏可以说是眉户剧为适应旧社会在广大农村演出而形成的一种独特形式。

五、文学创作

凉州区自汉置河西四郡以来,人文荟萃。早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张轨建立前凉政权后,河西地区被史家誉为“衣冠不坠”的“多士”之邦。张轨及其后代都有著述。

南北朝时期的阴铿是跨梁、陈两朝的大诗人,他的诗风格与何逊相近,世称“阴何体”。清张澍在《二酉堂丛书》中辑录的《阴常侍诗集》,有诗25首行于世。

北魏时的阴仲达,据志载“少以文学知名”。同时代的段承根有《赠李宝》7章,每章四言八句,行于世。

唐朝的李益是大历四年(769)进士,也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

元代余阙是元统元年(1333)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淮南行省左丞、都元帅。其诗有阴铿遗风,诗文集称《青阳集》。

清代武威有进士42名,他们大多在功业上有所建树,能文善诗,且有兼长书画者,有少数在功名上不得意,但颇有文才,留有佳作。

民国时期文人的文学作品很少,出现过一些咏诗作文的文人,但作品均散佚无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辟了文学创作的新天地。先后涌现出许多业余创作新秀,写出了不少有水平的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凉州籍的专业和业余文学创作人员,弘扬传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文学创作活动持续繁荣,进入了一个蓬勃兴盛的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全区的长篇小说创作,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较之以往有了突破性的成就。到2006年,由凉州籍文学工作者创作的长篇小说及短篇小说、散文、诗歌集子公开发表、出版共20余部,成为评论界关注、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者作品,当属陈开红的长篇小说《大漠祭》,获冯牧文学奖。陈开红的另一部长篇小说《猎原》也有较大的影响,入选国内长篇小说排行榜。此外,郭开洲的《春待来年》、董堂寿的《独弦操》等长篇小说以及宋振林、赵旭峰等人的文学评论、短篇小说、散文创作也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六、美术绘画艺术早在五凉时期就有很高水平,前凉张骏“于姑臧城南筑城,起谦光殿,画以五色,饰以金玉,穷尽珍巧”(《晋书·张骏传》)。北凉时开凿的天梯山石窟,留有壁画、雕塑,引起当代美术界很大兴趣。亥母洞石窟和石佛崖石窟遗留的壁画,据考证是西夏时的绘画艺术。据碑刻记载,从汉唐到元明逐步建成的莲花山宏伟的寺庙群,有很多雕塑和壁画,还有明代建成的许多寺观庙宇也都留有泥塑佛像和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