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要疫病
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有炭疽布鲁氏杆菌、结核、口蹄疫、破伤风5种。
1956年至1989年,共发生炭疽病28起,发病畜576头(只),全部死亡;发病人63人,死亡8人。口蹄疫,曾发生过,没有造成扩散。布鲁氏杆菌,结合病,破伤风,呈散型流行,全区均有零星发生。
动物传染病
马属动物传染病,有马鼻疽、马腺疫、马流感3种;牛、羊传染病,共有11种;猪传染病,共有13种;猪瘟,1954年至1986年均有发生,死亡猪1.39万头,致死率90%。还有猪丹毒、猪肺疫;鸡传染病共有7种,主要是: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
寄生虫病
羊寄生虫病22种,危害严重的是消化道线虫、各种吸虫、绦虫、绦虫蚴、蜘蛛昆虫。猪寄生虫病有7种,危害严重的是胃线虫、细颈囊尾蛎、棘球蚴、蛔虫。危害大牲畜的寄生虫病,主要是胃蝇幼,发生普遍且严重。危害鸡、兔等小家畜禽的寄生虫病,主要是球虫病,致死率在78.3%以上。
(3)兽医卫生检疫兽医卫生检疫是1978年以后,随着畜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个体屠宰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
1980年,先在城关、武南、黄羊3个较大的集镇进行检疫。后检疫站增加到33个,同时还对城关、黄羊、武南的检疫站配备了“肉品卫生检验箱”,较好地完成了肉品检验、市场运输检疫、疫病监测、兽医卫生监督等方面的工作。2003年,全年共检疫活畜禽107.8万头,检验各类肉品340.11万公斤,消毒运输车辆581辆,检查动物产品经营户540户(次)。2006年以来严格落实疫情快报、旬报、月报、年报制度,充分发挥38个乡镇,448个村的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的作用,常年开展疫情检测普查工作。全年共检疫活畜禽547万头,检出病害肉5600公斤,消毒车辆1530(次),有效地防止了动物疫病的输出或传入。肉品检验,使兽医卫生检疫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5、畜产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富民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畜禽生产的积极性。国家为发展畜牧生产,在农村设立人工配授点和冷授精站等,以方便农民。1989年大家畜比1976年增加6.05万头,猪增加12.34万头,羊增加16.66万只。鸡比1981年增加14.04万只,兔比1982年增加1.81万只。1988年,大家畜适龄母畜达到3.05万头,占大家畜总数的22.6%,当年授配2.47万头,受配率为70.59%,成活幼畜1.42万头。适龄母羊16.67万只,当年授配11.60万只,受配率69.2%,成活羔羊9.21万只,占授配数的79.74%。繁殖母猪2.53万只,肥猪27.43万头,兔肉3900公斤,牛奶72.96万公斤,家禽95.6万只,鲜蛋148.97万公斤,蜂蜜1.9万公斤,绵羊毛21.87万公斤,山羊毛1950公斤,山羊绒1500公斤,驼毛100万公斤。牧业总产值6302万元,较1976年的2029万元提高约3.2倍,出现了畜牧业向商品化发展的好势头。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专业户、组、村的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生产能力增强,产量明显增长。到2000年猪肉产量达36200吨,牛肉4700吨,羊肉3000吨,鸡肉3100吨,鲜蛋5600吨,牛奶2300吨,羊毛762吨,山羊绒8吨,驼毛7吨,蜂蜜13.6吨。2006年猪肉产量达56469吨,牛肉7950吨,羊肉5605.5吨,鸡肉3170.75吨,鲜蛋7269.9吨,牛奶4290吨,羊毛1434.3吨,山羊绒7.02吨。
6、畜牧区划
根据畜牧业生产特点,凉州区的畜牧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区。
浅山沿山羊、牛、猪、驴区本区包括河水灌区的沿水灌区的沿山及浅山地带。有草原80.48万亩,系季节性草场,青草期5个月,放牧时间一般为7个月。根据饲草资源、草场情况以及历史习惯,适于羊、牛、猪、驴的发展。气候较寒冷的张义等乡镇适于发展适量的牦牛。
平川猪、鸡、牛、羊区本区包括沿沙区以外的全部平川农区和太平滩垦殖地带。是凉州区的主要粮食产区,没有草场,畜禽以舍饲为主。畜禽商品率高,适于综合发展,部分水源充足的地方,可发展养鱼业。
沿沙漠牛、羊、猪、驼区本区水位高,水质好,降雨量164~179毫米,干燥度4.5。境内有防风固沙林4.7万亩。历史上是骆驼和羊的聚集放牧区。邓马营湖有草场7.15万亩,常年有3000多头大畜、2000多只羊放牧。
五、乡镇企业
1、行业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凉州区农村只有以家庭为主的手工纺织、造纸、编制、制革、酿酒、制糖、陶瓷、烧砖、挖煤以及制造铁、木农具和加工米面、食油、豆腐、制烟等家庭副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农村集体手工业者自愿组织起6个生产合作社和4个生产小组。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办起各类社队企业1.22万个,浮夸虚报严重。1960年,社队企业大部分停产。“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动乱使社队企业呈倒退局面。据1975年统计,全县有小型社队企业1315户,总产值达540万元。1983年,全县有社队企业380个,从业人员9128人,产值2100万元。1989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4500个,共拥有固定资产4500万元,从业人员4.35万人。2000年,有10022家,从业人员98130人,总产值55.18亿元。其中:荣华集团、黄羊面粉企业集团等几家规模大、效益好,在全省乡镇企业中名列前矛。到2006年,全区乡镇企业发展到10820个,从业人员136100人,总产值达163亿元。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37亿元,上缴税金1.7亿元。凉州区的乡镇企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由少行业逐步发展到多行业,形成了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七大行业门类,并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
2、农业企业
凉州区种植养殖业历史悠久,传统生产经验丰富,主要经营农作物、树木园林、药材和养殖猪、牛、羊、鸡等家畜家禽。到1999年,农业企业从业人数为1658人,总产值3940万元。2006年,共有农业企业152户,从业人员1222人,农业企业总产值达1.9亿元,上缴税金33万元。
3、工业企业
凉州区的乡镇工业企业有4个层次:乡镇办工业、村办工业、联户工业、个体工业。有煤炭开采业、建筑材料工业、金属制品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
1989年,有乡镇工业1514个,其中重工业78个,轻工业121个,其它1315个,从业人员1.07万人,产值5180万元,分别占乡镇企业的33.6%、24.6%、28.4%。到2006年,乡镇工业企业总数发展为2186户,其中规模以上75户,从业人员42061人,总产值达77.6亿元。上缴税金7734万元。
4、建筑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凉州区农村建筑业基本处于个体分散状况。技术水平低、全部系手工操作,俗称“泥瓦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农村建筑业逐渐发展起来。1958年,全县有社属建筑队6个,从业人员269人。1978年,社队有建筑队50个,从业人员3423人。1989年,乡镇各级建筑业306个,从业人员1.55万人,完成建筑面积29.38万平方米,建筑总产值达到5977.8万元。到2006年,建筑企业总数654户,从业人员53452人,总产值达40.45亿元,资产总额达8.56亿元,上缴税金4861万元。
主要建筑单位有甘肃武威建筑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市第二建筑公司、三建公司、四建公司、五建公司,金羊、高坝、和平、金塔、金沙等乡镇建筑公司。
5、交通运输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凉州区农村公路运输主要靠铁木轮大车和畜驮人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逐步由胶轮车和架子车代替了铁木轮车和畜驮人挑。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经济和地方公路的发展,拖拉机、汽车逐渐增多,专业运输业迅速兴起。1978年,有社队运输业户21个,装卸队11个。1989年,共有运输业户1460个,从业人员9504人,投入运输的各类车辆1.381万辆,总收入3160.1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17.2%。2006年,共有运输业户1943户,从业人员11918人,总产值12.5亿元,资产总额54927万元,上缴税金1184万元。
6、商业、饮食服务业
商业凉州区农民参与商业活动有较长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农村的经商活动情况繁杂,差异很大,有大至开办商号的,小到摆摊设点的,还有游村串户的。
1978年后的改革激发了农民经营商业的积极性。1986年,有商业户396家,从业人员2662人。1989年,乡镇商业发展到862家,从业人员3069人。2006年,乡镇企业商业户发展到3980户,从业人员为16091人,年总产值达19.8亿元,上缴税金1866万元。
餐饮服务业凉州区的饮食业历来比较发达,并早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著名小吃,如酿皮子、凉面、饧面、高庄馒头、糖酥饼、卤鸡等,深受顾客青睐。改革开放后,乡镇饮食业才得以迅速发展。1986年,乡镇经营的饮食摊点、餐馆171处。1989年232处,从业人员11425人。2006年,乡镇餐饮服务业已达1940户,从业人员6660人,营业收入达99284万元,上缴税金1217万元。
7、产品
凉州区的乡镇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有自筹资金、自找原料、自主经营、自谋销路的特点,当时比较普遍的情况是经营水平低,产品档次低、质量差,生产门路狭窄,经营效益不高。进入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积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到20世纪90年代,狠抓产品质量,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到目前已形成十三个产业的产品生产体系,40多种产品,一是以荣华公司为龙头的玉米淀粉深加工为主的生化工业,加工能力40万吨,年产玉米淀粉30万吨;二是以红太阳面业集团为龙头的面粉加工业,现有面粉加工企业114家,年加工能力100万吨;三是以威龙公司、皇台集团、莫高公司、青啤集团为龙头的酿造业,年产白酒1万吨、啤酒8万吨、葡萄酒2万吨;四是以金业、顺发、凉州等麦芽厂为龙头的啤酒麦芽加工业,年加工能力25万吨;五是以荣华味精、凉州益民等为龙头的调味品加工业,年加工熏醋1万吨、酱油2500吨、味精12万吨;六是以全圣纸业、天力、华文彩印等为龙头的造纸印刷包装产业,年产3万吨制浆,5万吨中高档文化用纸及包装用品;七是以黄羊河集团药物碱厂为龙头的医药化工产业,年产宣肺止咳露2000万瓶和蒂巴英等特种药品;八是以天马牧村、森泰种羊、金凤凰禽业等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业,建成后将形成5万头牛、30万头猪、30万只羊、200万只鸡的屠宰加工和精细分割能力;九是以祁连、新鲜、平苑等蔬菜公司为龙头的蔬菜储运加工业,年运销加工蔬菜68万吨;十是以德农、金西北种业公司为龙头的制种业,年制种能力7万吨;十一是以甘肃达利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业,年可生产2万吨淀粉和休闲食品;十二是以甘肃高新纺织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亚麻加工业,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锭;十三是以高坝、金羊、全圣等建筑公司为龙头的建筑业。
8、经营管理
凉州区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曾经历了公社统一管理、公社和大队分级管理、乡(镇)村多层次管理等三个阶段。1958年,公社实行一级所有制,当时实行“劳动不计报酬”,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无规章,经济无定额。1959年,开始实行公社、大队分级管理,1962年,人民公社体制进一步调整为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20世纪70年代,实行独立核算,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1982年前,社队企业实行的是亦工亦农劳动制度,企业所需劳动力,由公社、大队同核算单位(生产队)协商,实行“大寨式”的管理方法;社办企业大多数实行月工资制,本人将工资交生产队记工,参加分配;队办企业,一般都实行“厂评等级,队记工分,厂队结算,回队分配”的办法。据当时统计,在1.11万名社队企业务工人员中,有3399人实行工资制,占30.5%,有7750人实行工分制,占69.5%。
1983年后,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基础上,社队企业改变了交款记工分配制度,按工种考核劳动成果,确定工资级别,企业内部推行“五定一奖”、“三定一奖”、“大包干”、“定额管理”、工资加奖励等11种形式的奖赔生产责任制,激励从业人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