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武威通志·凉州卷
9195300000013

第13章 经济(5)

4、粮食作物

凉州是以粮为主的农业区(县),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洋芋、大麦、青稞、豆类、胡麻、油菜、大麻、向日葵、药材、蔬菜、瓜类等。俗有“米粮川”之称。据民国33年(1944)的统计,小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1.42%,谷子、糜子约占16%,青稞、洋芋约占20%,胡麻、油菜、大麻约占16.42%,豆类和其它作物占16.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不断引进高产小麦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大,杂粮面积相应缩小。

1980年,全县种植小麦84.38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3%,谷子占8.9%,洋芋占7.1%,玉米种植面积每年只保持在6~7万亩左右。粮食生产呈曲线上升。1956年粮食单产由1950年的87公斤增长到142公斤。总产由9933万公斤增长到1.98亿公斤。1977年,粮食总产突破了2亿公斤大关,1989年总产达到3.82亿公斤,单产353.4公斤。“九五”以来,凉州区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11.1万亩,总产量49.35万吨,到2006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17.19万亩,总产量63.09万吨。

5、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以前种植面积小,种类少,主要有胡麻、油菜、甜菜、大麻、蔬菜、瓜果等。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2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9.19万亩。到2006年,种植面积达19.30万亩。

胡麻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的油料作物。产量很低,面积逐年减少。

油菜

1974年后,引进新品种,发展较快,成为目前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到2006年,油菜种植面积为13.27万亩,占农作物总面积的7.5%。

向日葵

1970年以后,逐步扩大生产面积。吴家井、长城、清源、九墩、四坝、洪祥乡镇种植较多,一般年份收获达100万公斤左右。

甜菜

民国7~8年(1918~1919),由松树天主教堂引种,1980年后,国家对甜菜种植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甜菜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1989年,种植甜菜4.89万亩,总产10.39万吨,交售5.75万吨。到2006年甜菜种植面积为0.83万亩,总产20003吨。

大麻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引进种植,1980年以后,由于化纤工业的发展,大麻滞销,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目前,只在城郊零星种植,面积不足千亩。

棉花

清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丁春华引进试种。由于气候条件不适宜于棉花种植,再加效益不大,农民不愿种植,20世纪60年代后期,停止种植。

蔬菜

凉州区种植蔬菜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张骞出使西域时,引种大蒜、胡萝卜、黄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技部门大量从外地引进新品种试种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进入90年代初,凉州的蔬菜种植面积为4.76万亩,到2006年,已发展到32.18亩,其中日光温室蔬菜从无到有,发展到4.76万亩,种植品种由原来的大路菜为主的3大类、10多个品种发展为10大类(茄果类、食用菌、薯芋类、豆类、叶菜类、甘兰类、特菜、葱蒜、根菜类、多年生蔬菜类)、37个种类、386个品种,总产量92.48万吨,总产值达10.13亿元,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达856元。

瓜类

凉州区瓜类种植历史悠久。民国年间零星种植黑皮西瓜和甜瓜、香瓜、梨瓜等。高坝马儿村的西瓜最有名,故有“马儿坝的西瓜赛蜜甜”之誉。1989年,瓜类种植面积达1.19万亩,总产4.28万吨。90年代以来,高坝、武南、金塔等地带头引进推广大棚蔬菜,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日光温室有了很大发展,至2006年,日光温室面积达4.67万亩,仅凉州区张义镇的日光温室就达800多座,年产人参果500多万吨。

全区已取得认证的有机食品1个,绿色食品8个,地方名优品牌9个,建成无公害生产基地2个。瓜类品种发展到了大类近百个品种。

6、良种推广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品种也在不断更换。1980年普查,共有小麦品种111个,品系51个,大麦品种2个;青棵品种2个;豌豆品种4个,玉米品种23个;油菜品种7个;胡麻品种5个。自1994年以来,先后从省内外科研院所、种子企业、引进各类农作物新品种(系、组合)650个,其中小麦新品种(系)300多个,玉米新品种(组合)250多个,瓜菜新品种100多个。到2006年,这些新品种已在凉州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达132万亩,并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春小麦

民国时期沿用的主要品种是红光头、红矬麦、红疙瘩、木锹板、佛手板、佛手麦、白尖口等23个。1952年试验推广武功774、甘肃96号等优良品种,比当地老品种增产10%,以上小麦总产值达9090万公斤,1959年以来,先后引进阿勃、阿夫、南大2419、阿明等18个春小麦品种。通过试种,比武功774、甘肃96号增产10%以上,且抗锈、不倒伏、适应性强。1972年,引进甘麦8号、11号、12号、23号、24号、42号、39号等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占小麦面积的85%,总产第一次突破2亿公斤大关。1980年又引进试种陇春8号、陇春9号、晋2148、张春9号等优良品种。1985年种植面积多达40万亩。1986年,推广武春系新品种。1989年,武春系小麦播种面积达38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48%。自1996年,引进了永良4号、宁春18号、陇春17号、武春2号、甘春18号、甘春20号、新春6号等新品种。到2000年仅永良4号种植面积达25.22万亩。2006年春小麦种植面积达42.48万亩。

玉米

旧品种主要是英粒子、紫玉米等。1964年,引进推广白马牙。1968年,引进试种军双1号双交种,替代以上品种。1972年,县种子公司在四坝公社四坝大队建立玉米杂交制种基地,先后配制维尔156、维尔42、军双1号双交种,张单488、凉单2号、京早7号、京黄4~7单交种,生产杂交一代种子80万公斤。1977年,在河水、井泉灌区试种张单488,产量高,成熟早。1981年以来,陆续引进、试种酒单2号、京早7号、庆单32号、中单2号、南斯拉夫SC—704、新疆1702、京黄417等品种。1985年,开始推广京黄417、京单7号。

1986年种植面积已占玉米总面积的60%以上。1987年,试种中单2号、凉单1号,用塑料薄膜覆盖,单产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9年,种植面积达6.4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39%。

1990年后,先后配制维尔156号、维尔42号、军双一号双交种、张单488、凉单2号、京单7号、京单417号单交种,进一步促进了玉米种子的更新换代。到2006年种植面积47.12万亩。

洋芋

凉州区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普遍,以产量高、质量优而闻名,历史上长期沿用的品种有洋白山药(本地群众把洋芋叫山药)。民国二十几年,有一种洋芋叫“白本山药”,很好吃,但产量低,到40年代淘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引进深眼窝。1955年,引进隆安717、西北果、贵州红、甘岷1号等品种。70年代中期,开展了洋芋品种的有性杂交、实生芽栽培等工作,没有培育出定型品种,而且品种多,乱、杂、劣,病虫加剧,产量下降,种植面积急剧减少。80年代以来,引进高原5号、高原8号、四斤黄、胜利1号、渭会2号、牛头洋芋等品种,并繁殖推广小百花、武薯1号新品种,初步扭转了洋芋生产继续下降的状况。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从青海、定西相继引进了丁青薯、渭薯,提高了洋芋的产量和品质。

谷子

沿用的旧品种主要有竹叶青、大黄谷、大白谷、毛毛谷、紫红谷子等。50年代末引进老来变,鞭杆梢,金黄,大、小金钱等32个品种,品质好,抗自然灾害力强,但产量不高。1966年,从张掖引进、试种286品种,早熟产量高,发病少,比大金钱、小金钱、竹叶青、老来变等品种增产8~10%,很快推广,成为70年代初期的主要栽培品种。70年代中期,引进蒙选5819、大同黄、毛谷2号、蒙选1号、缰绳谷、压塌车等品种,产量又有所提高。上世纪90年代,从山西省农科院相继引进了晋谷21号,77-322高产优质新品种。

糜子

主要品种有红糜子、黑糜子、大黄糜子3种。

胡麻

传统品种有红胡麻、白胡麻。1956年后,相继引进雁农1号、甘亚1号、甘亚2号、甘亚4号,试种后,甘亚4号、雁农1号分别比传统品种增产20~30%,替代了红、白胡麻品种。1973年,引进405号、120号、90号、100号4个品系,推广种植1.3万亩。1978年,引进天亚2号,在校尉公社陈庄一队、清水公社白塔11队试种,单产151~205公斤,出油率40%,迅速推广。1987年种植3.8万亩,占胡麻面积的76%。

油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张义山区和沿山地区,种植小油菜、黄芥油菜、大油菜、牛尾梢等品种,产量较低。70年代初。引进胜利油菜在山区水地种植。1980年,引进青油3号、低芥酸奥罗油菜、浩油1号、门油2号等品种,间、套、复种。其中浩油1号成熟早,产量高,深受农民欢迎。2000年又相继引进了青油331、9801、华协1号、双低杂支等油菜品种,平均亩产在200公斤以上。

甜菜

50年代初期,从新疆引进波兰品种。1958年后,相继从东北、内蒙引进15个品种试种后,高产、抗病,推广种植8200亩。1980年后,引进工农2号,在狼墩滩甜菜良种场试种,产量、含糖量均高于原有品种。到2006年引进的新品种种植面积达0.83万亩。

大麻传统品种有大麻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从永登红城子、武山洛门镇、清水县调入大麻种子。

7、施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肥料多用农家肥,而许多农家人厕所无棚畜无圈,养猪又不普遍,终年积肥不多,小麦、洋芋、蔬菜、瓜类播种时施少量底肥。1949年,全县施肥面积仅占播种面积的50%,一亩约2000~2500公斤。山旱地区和边缘地区,谷子、夏杂粮以及歇地小麦均不施肥,称为“白水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政府号召群众改建人厕、畜圈和发展养猪业,增加施肥量,消灭了“白水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武威没有化肥。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使用化肥硫酸铵;20世纪60年代推广过磷酸钙,平均增产30.5%;1970年,推广“五四〇六”、“九二〇”菌肥;1973年施菌肥面积达7.46万亩;1983年,推广微肥,玉米每亩增产32.9公斤,油菜每亩增产16公斤;随着国家工业的发展,施肥种类不断变化,高效化肥硝酸铵、尿素、磷二铵等不断增加,亩施占74.6%。1984年之后,不但推广配方施肥新技术,而且推广叶面喷施技术,平均增产8.5%;到1989年,累计小麦配方施肥面积占小麦面积的73%,平均亩产达342.7公斤;累计增产粮食4250万公斤,新增纯收入1904万元。1995年配方施肥面积达100.8万亩,推广稀土微肥面积28.6万亩。到1998年推广施肥面积达111.2万亩。科学合理的配方施肥对农业增产增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2000年粮食亩产达444公斤,粮食总产量达493494.7吨,农业总产值达86346万元。自2001年到2006年,大力推广测土施肥,既节约了肥料又提高了粮食产量,到2006年,全区粮食总产量已达63.09万吨。

8、植物保护

(1)病虫害防治

据1983年调查,全县内有害虫153种,病害130种。其中普遍发生与经常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小麦腥黑穗病、黄矮病、丛矮病、洋芋环腐病、黑茎病、病毒病、玉米黑粉病、谷子白发病、各类蚜虫、地老虎、金针虫、蛴螬、谷叶虫甲、谷杆蝇、大青叶蝉、潜叶蝇、种蝇、飞虱等;局部地区发生和偶发性病虫害要主要有小麦线虫病、吸浆虫、麦穗夜蛾、土蝗鼠害、草地螟、夜蛾等;外源引入性病虫害主要有粘虫、锈病、玉米象、玉米丝、黑重穗病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农民群众缺乏科学文化知识,把害虫当作“神虫”。一遇灾,便跪拜烧纸、献盘,祈求神灵保佑,在田间地头“撵虫”。结果虫害不能及时防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提倡科学种田,采取化学药物防治、生物防治、引进抗病虫品种、从耕作技术上采取措施消灭病虫、预测检疫、除草等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效果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