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谁敢动中国的奶酪
9193100000031

第31章 经济:成为世界第二不是梦(3)

然而,当对外开放以WTO承诺方式,成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确定而不可逆转的契约时,我们发现对内开放仍然面对种种不确定性,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颇多掣肘。有资料说,在80多个社会行业中,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的有72种,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种,而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只有41种,电信、能源、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工程项目仍限制民间资本进人,保险业、金融业仍是民间资本的禁区。但是,另一组数据却显示,1980年至2000年民间投资7万亿多元,占全社会投资的30%,相当于国有经济投资的50%;在1999年的工业增加值中,民营经济已占2/3;全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800万家,其中民营经济占85%的份额;在国有企业销售额连续4年以每年10%-15%的速度下降时,民营经济却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私营、个体和股份制经济已经成为全社会就业的主渠道。

民营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并注定会成为21世纪中国主流经济。中国经济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民营经济的竞争力,中国以怎样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也取决于中国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而最大程度地激发中国民营经济的潜力和创造性,有赖于更加彻底的对内开放,有赖于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公正的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的确立,有赖于我们更加自觉地认识对内开放对于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决定性意义。

在这样一个日子,我们更愿意指出,就对内开放而言,入世同样意味着机遇和挑战,而确定的不可逆转的开放进程,同样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和维护,我们更愿意把今天看作一个开始;从今天开始为对内开放设定时间表,并且将这一切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如果入世之后的中国是一架加速飞行的庞大的喷气式飞机,那么,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就是它的双引擎,在21世纪的蓝天下,它们提供的能量缺一不可。

二、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跨入21世纪,面临着经济知识化和经济全球化洪流的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将进入大调整、大转折、大变化、大发展时期。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已进入全面、快速工业化阶段;但也存在不少困难问题,集中表现为明显的、多侧面的二元现象。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进行超长期预测,到2050年,中国GDP总量可能达到15万亿左右,人均约为10万元,经济总规模居世界各国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1世纪中国的经济将会是什么情景,其发展趋势怎样?

21世纪中国:民营经济的天下

谁都不会忘记,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所有制结构,曾经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差距谁都不会怀疑,民营经济的“牌位”一旦被扶了正,又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莫大的活力。

不管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就其本身来说,更需要发展民营经济而不是国有经济。到底是发展民营经济还是发展国有经济,这里面没有什么姓“社”姓“资”的问题,只有一个如何对待客观规律的问题。原因很简单:第一,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也存在不少国有企业,直到普遍民营化的今天,在一些特殊领域还存在国有企业,但我们不能把它们看作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二,从美、英、德、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到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再到东欧的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通过企业民营化而满打满算本国经济都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可以这么说,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还是民营经济。因此,我国下个世纪初经济发展计划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要通过发展民营企业,或者说发展非国有企业,来培育和塑造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只有使非国有经济真正发展起来,社会资本真正能够发挥它的作用,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市场调节才能够真正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点击21世纪中国的“.com”经济

始于上世纪末的一场因网络技术而引发的大变革,正剧烈地震撼着这个崭新的世纪。经济领域尤为如此:财富的急剧积累,传统经济规律的失灵,不同国家经济权利的更迭,企业的崛起、兼并和消亡的频繁发生等等。往日的经济学理论已无法对所发生的变革做有效的解释。网络时代的到来呼唤着新经济学的诞生,认识网络、了解网络、使用网络、改造网络,已经成为新世纪赋予经济学的艰巨使命。

互联网的核心不全在技术,技术之外的服务和商务才是互联网的灵魂。传统的行业,典型的如电信、金融、电子,一经网络的整合,将发生质的飞跃。我们有理由相信,互联网将摧毁各个产业间的界限,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网络经济=光速经济

新时代的最初显露是在上世纪末九十年代,从美国的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中就可见端倪。1991年,美国的人均收入要比其他主要的工业国家高出10%,然而,当网络时代刚刚到来之时,1999年,这个差距已达22%。欧洲著名的经济专家LUCSOETE说:“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因为这是战后第一次出现增长失衡——科技领先的国家远远走在了最前面。”

随着网络在全球的迅猛发展,美国股市中的网络股不时上演一幕幕惊人的奇迹:1995年网景公司公开上市,这个投资仅1700万美元的公司一夜之间变成市场价值20亿美元的巨人:1997年5月,亚马逊公司公开上市到次年11月30日,其股票涨了2300%,三个月后再涨400%,达400亿美元……人们把这种由电脑和网络发展带动的经济现象称为——网络经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说:去年网络经济给美国经济增加了5070亿美元的产值,增加了230万个就业机会。网络经济已经超过了电信(3000亿美元)和民航(3550亿美元)等传统产业的规模,并在追赶出版业(7500亿美元)和保健产业(1万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它还在以68%年增长率飞速发展。

互联网将诸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并将让所有人最终心服口服。从电子邮件到IP电话,从浏览器到搜索引擎,互联网将使任何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它:从综合门户到垂直门户,从B2C电子商务到B2B电子商务,互联网同样使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它的冲击。

究竟是什么吸引着诸多的商家积极地投身于这场网络风暴之中呢?答案是网络自身的魅力。

INTERNET作为经济活动的平台具有三大特点:(1)时空压缩,任何一个网络用户当他拥有一台终端连上互联网时,地理因素的作用对其活动的限制便大为缩小。(2)双向互动,网络上的消费着和生产者之间存在着交互的联系。(3)虚拟空间,厂商、消费者、政府、非赢利机构甚至个人都在建设自己的网站,这些站点联系在一起便形成了虚拟空间。

正是由于上述特点,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新经济表现出许多优势:(1)交易费用大大降低。消费者和生产者在互联网上直接交易,可以避免流通的无序和中介层次,互联网的时空压缩效应将在电子商务中反映出来。经济活动中有关空间和时间隔离造成的成本将大幅度降低,从而使交易费用降低,经济活动的效率提高。(2)交易时间延长。1周五天,每天工作8小时,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劳动制度。但如现在到亚马逊网上书店去买书,不论白天黑夜还是周末工作日,肯定不会吃闭门羹。最重要的是,如将纽约、东京、香港等市场连接在一起,交易将是24小时连轴运行。(3)光速经济。互联网上,信息传播是以光速进行的,这也将带动整体经济运行的速度加快。(4)大小不分。需求决定供给,需求决定了厂商的规模的大小。然而在网络经济中,需求有了新含义:需求是消费者的点击率和忠诚度之积。由于互联网是互动的,每天都有新站点诞生,顾客有很多的选择,要保持较高的点击率和忠诚度是非常困难的。不管这个站点是个人或机构所建,只要点击率和忠诚度高,它就是一个大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