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上最伟大的犹太商道
9192700000030

第30章 犹太人的生活哲理(1)

何为幸福?流行的观点是:“幸福,就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满足”。

知足者常乐

犹太人常说:“谁才是真正的富人?唯有从对自己满足的人中去寻找。”

从前有一位作家,在他的寓所附近有一个卖油面的小摊子。一次,这位作家带孩子散步时路过,看见这个小摊子生意相当红火,所有的椅子都坐满了人。作家和孩子驻足围观,只见卖面的小贩把油面放进烫面用的竹捞子里,一把塞一个,眨眼的工夫就塞了十几把,又把叠成长串的竹捞子放进锅里烫,将十几个碗一字排开,放作料、盐、味精等,最后他捞面、加汤,做好十几碗面,这前后下来竟只用了5分钟,而且还边煮边与顾客聊天。

作家和孩子都看呆了。在他们从面摊离开的时候,孩子突然抬起头来说:“爸爸,我猜如果你和卖面的比赛卖面,你一定输!”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断言,作家莞尔一笑,并坦然承认自己是一定会输给卖面的人的,他说:“不只会输,而且会输得很惨。我在这世界上是会输给很多人的。”

他们在豆浆店里看伙计揉面粉做油条,看油条在锅中胀大而充满神奇的美感,作家就对孩子说:“爸爸也比不上炸油条的人。”

他们在饺子馆,看见一个伙计包饺子如同变魔术一般,动作娴熟,饺子个个精致,作家又对孩子说:“爸爸还比不上包饺子的人。”

如此下来,在孩子的眼中,爸爸已经快一无是处了。但事实真如小孩所想的那样吗?他的父亲不还是一名作家吗?若是反过来,其他人是否都能够像他父亲那样能舞文弄墨呢?

孩子的父亲并没有直接反驳孩子的论断,而是沿着他的思路继续下去,一旦继续下去,问题就可以引向深入了。

最后作家告诉孩子:“爸爸也许都比不上他们,可是他们和爸爸并不一样啊。孩子你可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也许适合干这个,也许适合干那个,每个人都不过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罢了。一个人如果找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或真正想做、真正能做好的事,那么他就是幸福的。孩子,你必须记住,一个人应该满足于自己的所为,才能拥有快乐的心境,这一心境是需要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作为前提的。孩子,这话你也许现在还不能理解,不过你看看这些人,他们也是快乐的啊,他们因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而满足,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可能并不是有钱人,可是他们拥有快乐,因内心的知足而成为或许比有钱人更加快乐的人。”

决不自怨自艾

两个有着特殊背景的人都是亚洲血统,后来都被来自欧洲的外交官家庭收养。两个人都上过世界各地有名的学校。但他们两个人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别:其中一位是40岁出头的成功商人,事实上他已经可以退休安度余生了;而另一个是学校教师,则收入微薄,并且总是觉得自己很失败。

有一天他们一起出去吃晚饭。晚餐在烛光映照中开场了,他们谈着谈着,便聊到了各自在国外的生活。在座的几个人都有过周游列国的经历,所以他们很快就谈开了在异国他乡碰到的趣闻轶事。随着话题的渐渐深入,那位学校教师开始越来越多地讲述自己的不幸:她是一个如何可怜的亚细亚孤儿,又如何被欧洲来的父母领养到遥远的瑞士,她的孤独是多么地让她难捱。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表示出同情。随着她的怨气越来越重,人们都缄默不言,那位商人也变得越来越不耐烦了。他终于忍不住在她面前一挥手,喝道:“够了!你说完了没有?你一直在讲述自己有多么不幸,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养父母当初在成百上千个孤儿中挑了别人又会怎样?”

教师直视着商人说:“你不知道,我不开心的根源在于……”然后她又开始了她的絮叨。

商人朋友于是回应道:“我不敢相信你还在这么想!我记得自己25岁的时候无法忍受周围的世界,我恨周围的每一件事,我恨周围的每一个人;感觉所有人都在和我作对。我伤心而沮丧。我那时的想法和你现在的想法一样,要抱怨,我们都有足够的理由!”

商人越说越激动:“我劝你不要再这样对待自己了!想一想你有多幸运,你不必像真正的孤儿那样度过悲惨的一生,实际上你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你负有帮助别人脱离贫困旋涡的责任,而不是找一堆自怨自艾的借口把自己围起来。在我摆脱了顾影自怜,同时意识到自己究竟有多幸运之后,我才走到了今天!”

那位教师哑口无言。这是第一次有人打断她的凄苦回忆,第一次如此尖锐地否定她!

商人朋友其实并不是出于不耐烦,也不是因为不满,而是他的思想观念,他的处世态度与那个自怨自艾的教师截然不同。他因为关心自己的朋友,而毫不避讳地道出自己的想法。他想让他的朋友知道,他同样遭遇了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但他却挺了过去,用积极的行动克服了重重障碍和阻挠,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换句话说,商人正是凭着勇气和毅力,而不是自我埋怨、顾影自怜、自怨自艾,才走出了泥沼。相形之下,商人更懂得什么叫做善待自己。

追求幸福的人生

何为幸福?流行的观点是:“幸福,就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不难看出这个定义是把幸福与快乐、不幸与痛苦完全等同起来的。而在明白人看来,这些词语的含义并不相同。幸福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快乐则更偏向于对一种情绪的形容。不幸是对负面的一种指认,痛苦则是纯粹的内心感受。

幸福往往包涵着某种深刻的意味,而快乐只是对于外界的情绪反应,不幸并不一定不能获得幸福感,痛苦的其他时刻也可能是幸福或快乐的。

大多数人其实都能分辨出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物质与精神,金钱与贫穷,苦难与幸福,快乐与痛苦,等等。就幸福而言,幸福并非一定与金钱或物质的满足有关,但又绝不是没有一点关系。幸福,大概也是每个人所最渴望得到的事物了。他们甚至愿意把幸福看做一种可以持续下去的东西,一种作用于人的外力。不论禁欲主义者,还是享乐主义者,其实都是在追求内心的幸福,并竭力避免不幸。

传统道德之所以是一种经典的道德模式,就在于它是先人对人生经验的提炼,是关系到人之根本存在的哲学认识。它们的价值就在于能为人们追求幸福避免不幸提供深刻的建议。按照道德的原则,人们活动的目的不外乎利他与利己两种,因此人们的幸福也就不外乎两种:一是利他目的的实现,叫做“为他人的幸福”或“集体幸福”;一是利己目的的实现:“为自己的幸福”或“个人幸福”。为他人的幸福符合道德最高标准“纯粹利他”,因而是最高的正当幸福。为自己的幸福,如果用利他的手段达到,便符合道德的一般标准:“利己与利他统一”,所以是一般的正当幸福;如果用无害于人的手段达到,就符合道德最低标准“不损人”,所以是最低的正当幸福;如果用损人的手段达到,就不符合道德标准,就是不正当的幸福。

集体幸福和个人幸福并非彼此存在、互不相干的两个东西,而是融为一体,成为一个人活动的不可分割的双重目的,构成一个人全面幸福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完善。

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不一定就是情操高尚的伟人。一位著名学者说:“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谋取幸福的人,则是最幸福的人。”这是因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是属于千万人的。”

如果不以利他和利已而以物质和精神为根据,则幸福又分为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两个层次。物质幸福是物质方面目的的实现。它又分为创造性的与享受性的两种。创造性的物质幸福也就是创造物质财富的目的的实现;享受性的物质幸福也就是消费物质财富的目的的实现。诚然,物质财富创造是人们种种活动的目的,但是当一个人使自己的创造物质财富的才能和天赋得到充分的社会利用和发展时,他会感到无限的幸福。这种幸福显然远远高于消费性的物质幸福。

精神幸福是精神方面的目的的实现,也分为创造性和消费性两种。创造性的精神幸福如著书立说、作曲演唱、雕刻绘画等;消费性的精神幸福如对文艺作品和表演的欣赏等。不言而喻,创造性的精神幸福远远高于享受性的精神幸福。

幸福并不是很复杂的东西。宽泛来说,幸福常常表现为某种内心感受,由于它与个体的现实行动紧密相连,因此它时常又获得道德的含义,或文化价值上的含义。不管怎样,若一个人的目标是追求幸福,那么他的价值观便必然高出凡俗者的追求,因为幸福是超越名利的。或许名利可带来幸福,幸福本身却高于名利,名利仅仅是作为一项诱因而存在。而最为伟大的幸福是只有为实现众人幸福而行动的人才能体验到的。

快乐来自懂得感恩的心

现代文明已经给现代人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各种精神满足的方式,其目的便是给人提供幸福和快乐的外在保障。但是,这一切即使再丰富,也并不一定能够促发人们的幸福感。

举例来说,以写《达到经济自由的9个步骤》一书而成名的奥曼,在成为富翁之后,她已无需担心自己渴望得到劳力士手表、名牌服饰、豪华跑车,并且她还拥有足够的人身自由,她随时可以旅行,到私人小岛度假。然而,当她实现了这些愿望之后,却仍然坦白地承认:她没有满足感,甚至好友在旁她也难逃寂寞:“我已经比我梦想的还要富裕,可是我还是感到悲伤、空虚和茫然。钱财居然不等于快乐!我真的不知道什么东西才能带来快乐。”

像奥曼那样,为钱奋斗了大半辈子才悟出“有钱不一定快乐”这一道理的人不在少数。而普拉格的《快乐是严肃的题目》则给出了值得每个不快乐的人关注的论述:感恩之心是快乐的秘诀。

普拉格的书中引述了一个观点,就是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人自身出了问题,外部因素会产生作用,但人之内在才是问题的根本。普拉格说:在人的向度上,一个人需要做的是把有问题的地方改善过来就行了。进而普拉格提出他的看法。他认为,不知感恩是造成我们不快乐的一大原因!特别是在布施礼物的“快乐假期”里,他提醒做父母的应该好好教导孩子知道感恩与满足:“如果我们给孩子太多,使他们的期望不断增长,就等于把他们快乐的能力给剥夺了。”因此,做父母、做长辈的有责任要求孩子们学会从心里说“谢谢”。

知足也是快乐的重要因素之一。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人类的不快乐是欲望得不到满足、期望得不到实现而造成的。普拉格则把“欲望”与“期望”作了详细的区分。根据他的分析,虽然欲望也许有碍快乐,却是“美好人生”不可缺少和无法消除的成分;期望则是另一回事,例如,我们期望健康,但得付出代价。例如,某一天你发现身上长了个瘤子,你忐忑不安地去看医生。一个礼拜后,当你收到良性瘤的诊断结果时,你会感到这一天是你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事实上,这一天和你怀疑身上有瘤的那一天一样,生理上的健康情形并没有改变,如今你却快乐得不得了,为什么?因为今天你并没有期望自己会很健康。

因此,他说我们能够也应该“欲望”健康,但不应该“期望”健康!就好像我们不应期望人生当中的许多事,如求职口试顺利、投资策略成功,甚至所爱的人长命百岁。他说,如果我们分不清“欲望”和“期望”,我们便会感到“失望”。期望得不到实现,不但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也会破坏感恩的心。所有快乐的人都是心怀感恩的,不知感恩的人不会快乐,期望越多的人,感恩之心往往也越少。在期望获得满足的一刹那,个体必须想到那绝不是必然的事,只有这样,感恩之心才会激发出愉悦,避免在抑郁中长期“服役”。

犹太教和佛教都教人心怀感恩。犹太教徒凡事都要感谢上帝:为了盘中的食物、清晨醒来、休假,甚至见到美丽的彩虹,都有感激上帝的颂词。佛教徒“上报四重恩”(三宝恩、父母恩、国家恩和众生恩)。想想吧,我们之所以拥有一切衣食器具与避寒取暖的屋舍和衣裳,正是来自人们在各行各业里的工作和劳动,我们从小便享受到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便利,而天下各种动物、植物、矿物的生存,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赏心悦目的景象。即使从最基本的层面上来看,犹太人也曾感悟到:“要随时心怀感恩,感谢上帝赐给我们的一切。”而对于生活在非宗教民族的我们,也应该觉悟到,自己之存活于世,便是上苍的赐福,我们应该去体认天地之创化,感激生我养我的父母和大地。

在理性的自觉中追求快乐

中国有“适可而止”“得意忘形”“否极泰来”等成语,用以概括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矛盾辩证法。犹太人的传统里面也有类似的说法,例如,他们相信:“适度享乐,并不忘善行者,方为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