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9192300000090

第90章 亚里士多德(2)

不求仕途、专心学问的学者,其著作、学术成就就是他的历史,他追求的结果。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是:“求知是人的本性。”这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历程。亚里士多德终其一生都受一个不可遏止的欲望——求知的欲望所支配。他的整个生涯和各种活动都表明他最为关注的是发现真理、增加人类的知识量,同时他认为求知不只是他个人的欲望,他真诚地认为爱好知识,寻求真理乃是人所共有的本性。在他看来,理智的活动即是生活,“获得智慧是愉快的;所有人都在哲学中感到自由自在,希望花时间研究它而将其他事情搁于一旁”。这就是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并不是在学园中所研究的抽象科学,而是对知识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亚里士多德正是这样理解哲学的。他坚信,人类光辉灿烂的未来,只有通过持久不懈的学术研究,逐渐积累知识才能达到。他告诫人们说,按求知的欲望行事,实现自我乃是人生最崇高的目标,从事理智活动,进行思辨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都喜好感觉,因为它最能使我们识别事物并显示出区别。比感觉高一级的认识是记忆。感觉是一切动物都有的,记忆只是部分动物才有,这些动物更为聪明,更善于学习。由记忆获得经验,经验产生技术。技术高于经验,懂技术的人“之所以更有智慧并不是由于实际做事情,而是由于懂得道理,知道原因”。(《形而上学》)这个一级比一级高的认识阶段,还不是真正的智慧,还没真正体现出入的本性。智慧是关于原因的知识,是关于第一的、最普遍原因的知识。它不像技术是为了实用,而是为知识而知识,是理性。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理性,不受任何限制和束缚。这种思想发展到黑格尔那里就成了“绝对理性”。所谓绝对,就是无条件,不受限制。

什么样的知识才是智慧?亚里士多德指出:①通晓一切;②知道最困难的东西;③最明确地讲述原因;④为自身而求取,而不为结果而求取;⑤在诸科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哲学。追求这样的知识必须是在有了温饱,有了闲暇之后才能进行。由于对某些事物好奇而去探讨,开始是对身边不懂的东西感到好奇,继而是对重大的事情,如月亮的盈亏,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事物的生成等表示惊异。一个感到困惑或好奇的人,会觉得自己知识不足,为摆脱这种困境就要进行哲学思考。显然,这是为了知识而去追求知识,而不是为了其他的效益。

为求知而求知,这是最纯正的古希腊精神。它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做学问为手段,以做学问为当官的敲门砖是大不相同的。为求知而求知,是显得单调,因而有人就此说哲学枯燥无味,谴责哲学无用,甚至把哲学作为贫穷的代名词,搞哲学求学问就意味着贫穷。亚里士多德反对这种观点,他在《政治学》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明搞哲学同样可以富有。故事说,米利都学派创始人、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通晓天象,有一年还在冬天的时候就预测到来年橄榄要大丰收,于是他将自己的钱租来了丘斯和米利都的全部橄榄榨油器。由于当时没有人和他争价,所以租金很低。到了第二年收获季节,橄榄真的大丰收,自然需要很多榨油器来榨油。泰勒斯就按自己定的高价转租榨油器,从而他获得丰厚的利润。这样他就向世界证明哲学家要富起来是极容易的,如果他们想富的话,然而这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西方世界第一个哲学家就这样严肃地把哲学与钱分成互不相干的两件事。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识”,把“知”与“德”、“无知”与“恶”相等同,认为人的头等大事就是“认识自己”,这样就会达到“我自知我无知”的境界,从而舍弃世俗,心无旁骛,专心求知。柏拉图推崇哲学,说哲学家是那些喜欢洞见真理的人,同样把知识看作比一切都重要。亚里士多德在先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求知是人的本性”这一响亮口号。他把人生的意义归结为知识,把求知当作人性的表现,人格高低的象征,这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的求知态度。无疑,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对西方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柏拉图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他学识渊博,在哲学、政治、经济、教育、伦理、美学等方面都有重要论述。他在20岁时拜年逾6旬的苏格拉底为师,专心致志学习哲学。师生之间感情深厚,出入形影不离,直到苏格拉底遇害,他们一起度过8年。他对老师非常敬仰,曾激动地说:“我感谢上帝,使我生活在苏格拉底时代,使我做了苏格拉底的学生。”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学说的继承人,并加以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成为与老师齐名的古希腊哲学大师。他对青年人很厚爱,他曾说:“青年人好像一匹献给神明的战马,人们要任凭他们在草场上随意游荡,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寻找智慧与真理。”

现在,柏拉图的最优秀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对于老师的理论提出不同意见的事情发生得愈来愈多了。柏拉图学园里隐隐出现一种不安的气氛。有人好心劝说亚里士多德,不要再和老师过不去了,总是和老师这样辩论是不好的。也有风言风语,说亚里士多德学了柏拉图的学问,现在回过头来那么无情,故意非难老师,这不是做人的正道。

亚里士多德是一个把追求知识看成生命一样的人。他只是喜欢研究学术问题,对于老师,丝毫不存半点芥蒂,所以听了这些传言,觉得很无聊,但他还是很诚挚地对他的朋友们说:

“虽然柏拉图和真理都是我所尊重的,但神圣的职责使我更尊重真理。”

这句话传播开来以后,就是我们后来所熟悉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

亚里士多德怀着这种坦荡的精神,继续孜孜不倦地在吸收老师学说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

柏拉图最著名的作品就是流传千古的《理想国》。这是一部长达23万字的著作,用对话体的形式,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他的政治理想。

当时希腊有200多个城邦,一个城邦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互相间经常征伐攻打,经济和政治的矛盾很深刻,社会动荡不安。柏拉图对此非常不满,希望建立一个没有贫穷,没有暴虐,没有战争的社会。他认为国家的兴衰主要靠人的品质,主张根据人的不同智慧、意志、欲望分别担任不同职务,组成国家。他反对当时希腊的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主张贤人政治,造就一个至善至美的正义城邦。依照这个中心思想,他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家庭都有许多具体的设想。

亚里士多德对老师这样一个精心设计的“理想国”也发起了“诘难”。

他像柏拉图一样,真诚希望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社会。他系统考察了国家的起源、希腊已有的各种政体。他认为,人类的历史最初是由两性结合成为家庭,再由家庭组成村社,最后发展成为城邦国家。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人不能离开社会单独生活,城邦比个人更重要。他主张最好由中等阶级掌握政权。人的因素固然应当重视,必须由贤明的统治者来治理国家,但还要制订法律加以限制。因为法律是按照理性来规定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亚里士多德对于理想国家的设想基本上是小国寡民的思想,反对城邦的联合,只求每个城邦自身合理的治理。

他把自己这些看法在柏拉图学园演讲。“人天生是政治动物”的名言更是传播久远,引起后来学者的重视。他公开批评柏拉图的政治理想不切实际。因为把一个城邦搞成完全公有的划一的社会是不可能的,搞财产公共和共妻共子的制度必将引起纠纷和争斗,出现各种罪恶,城邦就会不得安宁。

柏拉图听到弟子们的报告,感慨极了。他一向主张让青年像战马一样去自由驰骋。这次,他却说:

“如果齐诺克拉特斯需要马鞭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需要的却是缰绳。”

显然,柏拉图认为亚里士多德走得太远了。

公元前348年的一天,柏拉图高兴地接受一位弟子的邀请,去赴婚宴。柏拉图已是80岁高龄的老人了。柏拉图年轻时很注意体育锻炼,还曾参加过科林斯地区运动会的摔跤比赛,得到优异成绩。现在年纪虽大,但平时身体还很健康。许多弟子看见老师到来,都很兴奋。于是在向新郎新娘祝酒以后,又纷纷来向老师祝酒。

“‘学园的智慧’,你过来!”柏拉图是一位充满幽默机智的学者,平日戏称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学园的智慧”。这时,他看见亚里士多德端着酒杯站在旁边,想到一件事,就说道:“我最近正在写一部新的作品《法律篇》。我已考虑了你的一些意见,放弃了以前《理想国》中的财产公有、妻子公有等观点。马驹踢母马,总是因为吃饱了奶水之故吧!”老师的宽容、谦虚和真诚,使全场的人都非常感动。亚里士多德更是激动:心想,“多么高贵的人啊!在他身上,善良和德性体现得多么完美啊!”

也许因为过于兴奋,多喝了几杯酒,年老的人经受不住,在大家的嘻笑声中,柏拉图发出一声窒息的呼喊就倒下了。一代宗师就此与世长辞。

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写了一篇动人的挽歌,称颂“柏拉图的一生与他的思想成就证明他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完人”。他是真心爱戴自己老师的。

可能由于财产继承的原因,柏拉图学园由柏拉图的侄子斯皮优西帕斯继任第二任主持人,斯皮优西帕斯的学术观点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不相同,他按照自己的设想,要把学园改造成数理流派的场所,亚里士多德很不同意这样的做法。

就在柏拉图去世的那一年,传来了马其顿王腓力南下占领了奥林图斯的消息。腓力将当地居民变为奴隶,将人和财产或卖或赏赐给自己的部下。这对希腊各城邦是很大威胁。雅典与马其顿的矛盾由来已久,这时雅典城内反马其顿与亲马其顿两派势力的对立十分尖锐。由于腓力大军压境,作为希腊的中心城邦雅典,城中反马其顿的空气更为紧张。

亚里士多德面临自己前途的选择。

有些亲近亚里士多德的同事和学生对斯皮优西帕斯继任学园主持人很不满意。从学术成就来说,无疑应该由柏拉图的高足亚里士多德来担任。因此也有人劝亚里士多德不要退让,要争取。

另外也有些谣传,说亚里士多德出身北方,家族与马其顿国王关系较深。现在马其顿成了希腊诸邦的敌人,亚里士多德的态度很可疑。

亚里士多德对于这些议论和传说都不以为然。他很平静地对朋友们说:

“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适当的度,过犹不及,都不可取。在情绪方面的道德是勇敢,它的不及是怯懦,过就是鲁莽;在欲望方面的道德是节制,它的不及是寡欲,过就是纵欲;和荣誉有关的道德是高贵,它的不及是自卑,过就是虚夸;和社交有关的道德是友谊,它的不及是乖僻,过就是吹捧。一个人的幸福可以有诸种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灵魂的活动,理性的沉思,以达到一种优闲自适、持久不倦的境界。现在,担任不但任柏拉图学园的主持人对我并不重要。我不同意斯皮优西帕斯的观点和做法。我可以另去别处研究创造。马其顿侵入希腊与我无关,但是如果很多人暂时不理解我,我也可以离开雅典。只要我坚持对于知识的追求和理性的沉思,我总是快乐和幸福的。”

亚里士多德又说:“一只燕子并不代表整个春天的到来。一天或一段时间的行善,也上不了天堂,得不到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朋友们听到他这番胸襟开阔的话,都很钦佩。这时有一位同学对亚里士多德说:

“当年学园同学赫米亚斯回到故乡小亚细亚后,听说现在已是阿塔尼斯的国王了。既然你现在有离开柏拉图学园和雅典的意思,何不去投奔他。”

亚里士多德考虑以后,觉得在雅典住了20年,现在出去开拓一下视野也好,既能接触更多的社会实际,又可摆脱眼前的困境。于是就派人先去联系。赫米亚斯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马上派特使专程邀请亚里士多德去阿塔尼斯。

亚里士多德要去阿塔尼斯的消息传开后,许多同学和朋友要求同去。亚里士多德只选择了少数同伴,其中有他的同学齐诺克拉特斯等。

在柏拉图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元前347年,亚里士多德和同伴们从雅典启程,东渡爱琴海。像透明的蓝宝石一样的海水,在船尾飞舞追随的海鸟,纯净浓密的海雾,使长期住在雅典城里的学者,不由豁然开朗,感到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希腊的航海事业那时已相当发达。从雅典到小亚细亚这条航线经常有船只往返。沿线的岛屿犹如露出浅水之上的一块块形状怪异的宝石。天气晴朗的时候,几乎随时可以看得到海岸。

在爱琴海飘泊了数天之后,到了阿塔尼斯,赫米亚斯用很高礼遇来接待亚里土多德一行。赫米亚斯对亚里士多德尊重而恭敬,因为当年在学园时就是好朋友,赫米亚斯还听过亚里士多德讲课。赫米亚斯本人既是马其顿的朋友,又是哲学爱好者,对亚里士多德的学问和为人从来就是非常敬仰和钦佩的,阿塔尼斯又与亚里士多德的家族有渊源关系。由于这许多原因,赫米亚斯对于亚里士多德的到来显得特别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