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9192300000158

第158章 莎士比亚(1)

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英国1564~1616)

天才的成长

在英国中部、伦敦西北面的沃里克郡,有一个古老的小镇,名叫斯特拉福。它表面看来很普通,然而在漫长的三个半多世纪中,斯特拉福一直是个举世闻名的小镇。每天都有许多世界各地的游人来此造访,这不仅是因为斯特拉福风景如画、绮丽宜人,更因为有一个人曾经出生、成长、辞世并安葬在这里。这个人的文学作品三百多年来,一直激荡着生活在地球上的世代人们的心灵和智慧,他就是伟大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斯特拉福是莎士比亚的故乡,这使它成为一个名城。

1564年,世界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廉·莎士比亚就诞生在这里,因此人们称他是“埃文河畔的天鹅”。他在历史大转折的时期到来,又以自己的作品反映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因而又被后人称誉为“时代的灵魂”。

威廉的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本来住在离斯特拉福3英里以外的斯尼特菲尔德,家里原是自耕农。约翰是一个精明能干、雄心勃勃的人,他眼看着斯特拉福日益兴旺,许多青年人学手艺、经商,都变得富裕起来,便放弃农活,离开斯尼特菲尔德,来到斯特拉福学手艺。几年以后,他成了制作软皮手套的能手。后来,他攒了一笔钱,自己开了一家铺子,做皮手套生意,同时兼营谷物、木材、肉类、麦芽一类买卖。他的生意越做越兴隆,成了斯特拉福的一个富裕市民。1556年,他在当地买了两栋带花园的房子。1557年,他娶了当地乡绅罗伯特·阿登家的玛丽小姐为妻,又得到一笔为数不少的陪嫁(60英亩土地和6英镑现款),增加了他的财产。他是一个为人正直、热心公益的人,因而受到市民的爱戴。1557年,也就是他结婚的那年,他开始参加市政委员会的工作。起初,做麦芽酒检查员,后来,被地方民事法庭陪审团指定为治安官,1561年,又成为市里两个财务官之一。

约翰和玛丽共生了8个孩子,4个女孩,4个男孩。前两个都是女孩,而且都夭折了。1564年4月23日,正是英国守护神圣乔治的节日,他们得到了第一个男孩,这就是未来的作家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的童年,正是他父亲生意兴隆、飞黄腾达,在斯特拉福的地位不断提高的时期。1565年,约翰当选为市参议。按照习俗,他平时可以戴特制的戒指,教堂里有为他专设的座位,他的住宅门口可以挂上特制的灯笼。在星期日和节庆的日子,他还可以穿着镶皮裘边的黑袍上街。人们见到他,都尊敬地称他是“莎士比亚先生”。在正式文件上,他的名字下都缀有“阁下”的称呼。这副派头,在当时的小城里,真够神气的了。

1568年,约翰当选为斯特拉福市政委员会执行官(相当于后来的市长)。这时,他所穿的镶皮裘边的袍子,也按规定由黑色改为绛紫色,每当他去市政委员会开会的时候,一路上有卫士为他开道。他变得更加神气了。在那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封建势力正在崩溃,新的资本主义势力正在成长。约翰·莎士比亚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他乘着时代的机遇,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努力,从一个农民变成富裕市民,而且登上了政坛。

作为市长的儿子,威廉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他的童年。他性格活泼、好奇,好听故事,好幻想。他喜欢市郊的大自然,喜欢从乡亲们那里打听各种事情。他听到许多关于花草树木的知识,还听到许多民间故事。譬如,森林里有仙王、仙后,他们俩喜欢打打闹闹。森林里还有许多小精灵,有一个最调皮的精灵叫迫克;另外,还有发生在古堡里的历史传说和骑士故事,亚登森林里侠盗泰戈尔汉劫富济贫的故事,他都听得津津有味。

在童年时代,最使他难忘的,是发生在1570年夏天里的一件事。那年,他5岁,有一个剧团来到斯特拉福。他父亲正当市长,热情地接待了剧团,还准许剧团在市里演戏。这在斯特拉福是破天荒第一次。当时英国有些城市的执政者信奉清教,主张清心寡欲,讨厌一切娱乐,不准剧团在他们管辖的地方演戏。约翰比较开明,所以接待了剧团。按照惯例,剧团每到一地,首场演出是专门招待当地市政委员会的头面人物和他们的家属的。他高兴地接受了剧团的邀请。

演出在圣十字互济会教堂举行。剧团早已为官员们准备好舒适的座位,安排在最好的位置。那天下午,约翰带着妻子和威廉,穿戴得整整齐齐,来到教堂看戏,威廉坐在父亲的身边,聚精会神地观看演出,他完全被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吸引住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过。散戏之后,他也不知道是怎样跟着父母回家的,脑子里满是舞台上演出的情景。这次看戏的经历,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一颗戏剧的种子。

1571年,威廉7岁,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父亲把他送进了斯特拉福的文法学校“爱德华六世国王新学校”。在中古时期,英国只有天主教教会办学,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一般平民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16世纪以来,英国进行了宗教改革,从欧洲大陆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也传到了这里。天主教的神学统治被冲垮了,学校教育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世俗性的学校,即所谓文法学校。这类学校不是由教会开办,而由城市自治机构主办,免费招收市民子弟;它不是培养神职人员,而是为市民服务。文法学校的学习课程以拉丁文为主,此外还有会话、修辞、写诗等。总之,这是不同于中世纪神学教育的一种新学。威廉上的就是这种新学。

斯特拉福文法学校是一所办得比较好的学校,历任校长都是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的毕业生,学校的校规也比较严。校址设在当地市政办公处的楼上,楼下就是他父亲的办公室。入学那天的清晨,父亲把他领到学校,托付给老师,这位老师叫西蒙·亨特,是牛津大学的学生。他看到威廉长着高耸的前额,炯炯有神的双眼,一副聪明机灵的样子,高兴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顶,把他接受了下来。

文法学校的纪律很严。每天早上6点钟上课,11点钟回家吃午饭,下午1点钟返校,一直到5点钟才放学。在学校,学生天天要背课文,学习拉丁文法。学生必须严守校规,老师手里拿着教鞭,督促那些不守规矩的孩子。小威廉入学以后,感到这种学习生活枯燥无味,实在没有兴趣。每天早上,他总是一边呜咽,一边像蜗牛爬一样拖着缓慢的步子,从家里走向学校。下午放学时,却像鸟儿一样撒开两腿往家里飞跑。

几年之后,情形就不同了。那时,他学完了拉丁文基础,已经可以自己看书了。老师也开始让他们学习一些较为复杂的课文。课本里有古代罗马作家的一些作品,像西塞罗的演说词,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与《牧歌》的片断,奥维德的《变形记》节选等。为了让学生练习对话,老师也让他们学习古罗马戏剧家普劳图斯、泰伦斯的剧本。这些课文本来是作为语言规则的实例来学习的,但是对于威廉来讲,它们更适合他爱幻想、爱听故事的口味。他从这些古典文学作品中,找到了极大的乐趣,尤其是奥维德的《变形记》和普劳图斯的剧本,他读得爱不释手。太阳神阿波罗与女神达英尼斯的爱情故事,爱神维纳斯与美少年阿童尼的故事,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等,他都读得津津有味,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一直到几十年后,仍然记得。他如饥似渴地读着古典文学作品,认真地练习写诗、写文章,于是,学校生活再也不是枯燥无味而变得十分有趣了。他当然也不会想到,多少年之后,他从这些训练和阅读中获得的丰富营养,成为他接受人文主义新思想和进行诗歌戏剧创作的极其重要的文化基础。

学校里有一门课程是威廉十分感兴趣的,那就是雄辩术。老师教他们演讲词的写法,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论辩才能。有时还组织讲演比赛、戏剧表演等活动。他的写作练习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有一次,亨特老师组织学生排演普劳图斯的剧本《孪生兄弟》,他担任主角之一。他演得很认真,相当不错。亨特老师意外地发现他有一副好嗓子,发音响亮,吐字清楚,而且有节奏感。不久,学校举行节庆活动,邀请家长参加,亨特老师让学生给家长表演《孪生兄弟》。威廉还担任原先排练的角色,他演得比上次更加精彩,得到了家长们的称赞。演出结束,亨特老师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你表演得不错,想不到你还会演戏。”他不好意思地回答说,自从5岁那年看过一场戏以后,他就喜欢戏剧,老想看戏,这几年来,差不多每年都有剧团来斯特拉福演出,他每次都看,一场不落。他还和剧团里的一个演女角的男孩子交了朋友。出于好奇,他让那个孩子教他念台词,做动作,有时真想自己能上台试一试。老师让他演戏,正好给了他这个机会。

1577年,威廉·莎士比亚13岁那年,父亲在生意场上遇到了挫折,家里的经济境况一下子跌落下来,几乎到了破产的境地。他经常看到有人登门来向父亲要债,父亲只得把一批产业抵押出去,借债度日。艰难的处境使父亲顾不上市政委员会的工作,连市政会议也不常出席。

家庭经济情况的剧变,使他无法继续上学,只得留在家里帮助父亲干些活儿,或者找一些临时的工作,挣些钱来贴补家用。他学会了宰牛,学会了做羊皮手套,还当过助理教师教小孩子认字母。

离开学校,放下书本,曾经使威廉感到沮丧。但是,当他经受了一段磨炼,熟悉了城里一切的时候,他感到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得到了锻炼,感到了生活的充实,也懂得了在生活中要脚踏实地,面对现实。生活的变化在他好幻想的性格中增添了求实的精神。

威廉在18岁那天,与安妮·哈撒薇结了婚。新娘比他大8岁,婚后的生活并不美满。再说,家里不断增添人口,收入却入不敷出。心情郁闷的他很想离开斯特拉福,到外面去谋生,为父亲分担一下家庭经济重担。

一天,他在路上偶然碰到了文法学校的同学理查·菲尔德。他记得菲尔德比自己大两岁,是一个鞘皮匠的孩子,住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几年前,菲尔德离开家乡去了伦敦,此后,他俩就一直没见过面。两人巧遇,亲热地攀谈起来。原来他到伦敦之后,在一家印刷所里当徒工,老板是法国移民,叫托马斯·服道利尔。他和老板、老板娘都处得不错,前不久,老板去世,他便和老板娘结了婚,现在成了这家印刷厂的老板。他的印刷厂出版了一些好书,在伦敦已经有了一些好名声。菲尔德还告诉他,伦敦地方大,工厂店铺多,什么活儿都有,许多青年人在那里学徒、干活儿,都过得不错,有的碰到好运,当上小老板,开一家店铺,雇几个工人,可以挣不少钱。不管怎么样,伦敦总比斯特拉福强。他一再劝威廉到伦敦去碰碰运气,还说,到了伦敦,他一定会尽力帮助威廉。

与菲尔德邂逅,使威廉看到了生机,他的耳边不断地响起菲尔德的声音:“到伦敦去吧。到伦敦去总比待在斯特拉福强。”他几次想要开口与父亲商量,但是,一看到父亲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便知道自己不该离开困境中的父母,也就放下了去伦敦的主意。

1587年是奇怪的一年,斯特拉福成了剧团热衷的地方。往常,这里每年有一个剧团来演戏,这一年,女王供奉剧团、莱斯特伯爵供奉剧团、艾塞克斯伯爵供奉剧团、斯塔福德勋爵供奉剧团等5个剧团相继而来。有的剧团因为缺少演员,一边来演戏,一边还招募演员。莱斯特伯爵供奉剧团已经是第三次来斯特拉福了。这次,来的人不全,因为有些演员渡海到大陆去演戏了,剧团感到人手不足。威廉在看戏时,认识了剧团里的一个演员。在交谈过程中,他说到自己远走他乡的想法,那演员就告诉他,剧团现在正缺人,不妨趁此机会参加剧团演戏,到各地走走,秋天,再跟着剧团到伦敦。那里的人最爱看戏,新近城外盖起了剧场,天天可以演戏,不像在外地演戏要临时搭台。伦敦还有好几个剧团,大家比赛着演好戏,哪像这小城里这样冷冷清清。那演员还对他说:“你嗓子不错,又懂戏,上台准能演好,将来成了正式演员,可以做剧团的股东,每年不少挣钱。你还读过书,会写诗,要是能写写剧本,可以额外得一笔酬金。”

威廉被他说得动了心。他原本就爱好戏剧,至今还记得亨特老师的鼓励,自信能当个好演员。但是,一想到家里的状况,实在难以下这个决心。自己是长子,父母正需要帮助,他们是不会同意自己离家出走的。几天后,莱斯特伯爵供奉剧团离开斯特拉福,去往别处演戏。威廉送走了那个演员朋友,自己仍然留在斯特拉福。

但是不久,人们看到威廉背着简单的行囊,匆匆地离开了斯特拉福。他父亲流着泪把他送到城外去伦敦的大路上。关于他这次出走的原因,他家的人守口如瓶,谁也打听不出来。后来,街上传出这样的新闻,心情郁闷的威廉为了解闷,到郊外去打猎,无意中闯进了托马斯·路西爵士的庄园。这位贵人有权有势,为人霸道,他家的庄园是禁止外人进去打猎的。威廉不但闯了进去,而且在里面射死了一头鹿。这一下闯了祸。家丁们把他抓了起来,送到路西爵士那里。爵士命人把他毒打一顿,他怒不可遏,便写了一首讽刺诗,把路西爵士平时的恶行丑事痛痛快快地揭露了一番。这一来,祸闯得更大了。路西爵士扬言要进行法律追究。他见势不妙,只得逃离斯特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