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史玉柱最有价值的商场博弈
9192000000011

第11章 机遇与信誉皆不可失(1)

有一个故事,说有个人在等待机遇,当机遇老人和他打招呼时,他却视而不见。史玉柱不是这样。在机遇初露端倪时,他就看到了机遇背后的财富。他牢牢抓着,直到把这种机遇发挥到极致。信誉亦然,信誉是企业的脸面,更准确的说,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第一节包装印刷需求带来的机遇

有句话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史玉柱超出旁人的,正是发现机遇与抓住机遇的本事。史玉柱当然善于运用价格攻势,但更重要的,还是当时经商潮带来的包装印刷需求的机遇。

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第二轮经商热潮中,出现了大批民营企业,这些初具市场意识的企业明白“好酒也怕巷子深”的道理,知道产品需要包装、需要宣传,这样的需求为印刷业创造出一个巨大的市场,大大小小的印刷厂应运而生。以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温州为例,80年代中期,温州苍南县钱库镇在外经商和采购的农民供销员得到了印刷包装行业的信息,许多经营百货、食品的商户也看准了印刷包装业的发展前途,纷纷把资金投向印刷包装行业。至90年代初期,全镇拥有国外生产的电子分色机,单、双色胶印机,富士八色凹版印刷机,激光全息图像印刷机和国产的各种胶印机等现代印刷先进设备达到了1000余台。到1994年,全镇印刷工业产值达4.2亿元。

印刷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型印刷厂大量出现,自然带动了对印刷排版系统的需求。这个时候,史玉柱产品的价格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巨人在1991年到1992年间的高速发展,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除了印刷业的爆炸式增长,史玉柱的成功还得益于当时个人电脑的落后。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在计算机方面采取对华禁运的政策,国内个人电脑相对落后,对中文的支持还很成问题,由于处理器和内存等方面的限制,电脑还不能支持软字库,必须借助外挂设备,这也是史玉柱的M-6401为什么要制作成“汉卡”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个时代持续的时间非常短,随着1993年西方16国组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和对华禁运取消,以及个人电脑硬件、软件技术的突飞猛进,中文支持已经不再是一个瓶颈,而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微软Office办公软件已经可以满足基本的排印需求。这个时候,不论是汉卡还是装在汉卡里面的M-6401,都已经失去了意义。

可见,机遇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假若当时史玉柱再迟一点。M-6401可能就会胎死腹中,而我们也不能见史玉柱这段创业传奇了。

第二节珠海机会

1.珠海市长的“礼物”

由于深圳注册受阻,史玉柱被迫将巨人,这个他神往已久的名字带到了与深圳一水之隔,位于南海之滨,地接澳门、水连香港的珠海。史玉柱略带遗憾地离开了深圳这座他曾经学习过、奋斗过的城市,心中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深圳这个在当时还较为荒凉的小渔村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到处是如火如荼的施工土地,机器的轰鸣声让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不由自主地想象着未来的繁华景象,一种失之交臂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也许正是应验了那句著名的英文谚语:“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也许使史玉柱看重的是珠海所坐拥的优越地理环境,也许是珠海这块风水之地给了史玉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运气,对于这个起初显得有些迫不得已的选择竟然在不经意间给了史玉柱一个巨大的意外之喜。

自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珠海市政府对于科技的重视被提上日程。这一年,史玉柱也正式出任巨人高科技集团的总裁。觉察到政府这一议程的史玉柱颇有心机地将巨人集团注册头两年的经营业绩,包括在珠海巨人公司账簿记录上的往来账目和纳税记录等,通过当地的新闻界进行公布。这招投石问路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史玉柱和巨人集团一经媒体的渲染,便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于是,史玉柱很快地便如愿见到了珠海市经济协作办公室和巨人集团所在的香洲区的领导们。良将爱才,良帅惜才。正是由于这种惺惺相惜,使得史玉柱的投石问路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和结果。

1992年,巨人集团当时的销售额已经上亿,这样的软件公司在全国也不多见。对于史玉柱来说,他深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古训。于是,史玉柱没有太多的犹豫,下了决心,放弃深圳,决定将公司总部,也就是巨人集团的管理运作和开发中心全数移至珠海。可以说,史玉柱从在珠海注册公司,再到珠海落户公司的两年里,已经完全结束了巨人集团“异地分隔”的局面,巨人集团从此完成了“一统”。

珠海政府对于巨人集团的来到,并非只是尽一种礼节上的地主之谊,当时许多当地媒体不约而同地用到了这样一个形容词——“沸腾”,足见巨人的影响已经开始辐射开来!

珠海对巨人特别重视,给了很多“厚礼”,包括解决科技骨干人员特区户口调动、公司高层领导赴港澳长期往返通行证、税收减免等诸多问题。比如,高科技企业所得税全免,当时也没有增值税,结果要交的税特别低,由于软件业的规律,复制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候巨人的利润几乎就等于销售额,净资产也已经上亿了。

此外,有很多现实的照顾。比如,可以破例审批出国:户口一时转不过来,可以新办一个珠海户口。史玉柱的户口当时也是迁不过来,安徽不让迁,政策不允许,这样的话,按照定义就成了无业游民了。珠海看到这种情况,就给重新另办了一个。这在当时的确是开了风气之先。香洲区领导在巨人落户珠海之后便紧锣密鼓地造访与视察,区领导视察之后的巨人竟迎来了时任珠海市市委书记、市长的梁广大定期的现场办公。正是在一次现场办公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巨人获得了珠海市政府无以复加的“厚礼”——一块按当时地价减免50%,并可分期付款先行使用的土地。珠海市政府的这一份份量十足的大礼,令史玉柱在短短的一夜之间由一介书生变身成为“地产大王”。

2.朱镕基参观巨人

1992年9月27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在梁广大的陪同下参观了巨人集团。王建在《谁为晚餐买单》一书中记录了当时的情况。

朱镕基:哦,这么多技术人员,你们的人才是从哪里来的?

史玉柱:是从人才市场招来的,都是刚毕业一两年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特区的人才很多是从内地来的,他们一般都带来了已研究出的成果、项目,而我们是一边开发项目,一边培养人才。

朱镕基:他们都结婚了没有?他们都住在哪里?

史玉柱:少数人结了婚,家也不在珠海,大部分人是单身。公司给开发人员租了招待所,两人一间,现在公司人多,已开始自由组合租房子,等下一步公司再统一盖房子,盖公寓。

朱镕基:很好!很好!

朱镕基走到题词台前,签了一个名,然后详细观看巨人项目简介。

对于巨人的失败,史玉柱总结的教训是:“以前很少想输赢,经历了一次挫折,现在会知道做任何事不能太浪漫,成功、不成不败和失败三种情况都要想到。成功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失败了,我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应对。比如巨人那一次,我应该预计到有没有钱去填窟窿。现在我做一件事,三种情况都会想到。这是摔一跤摔出来的。出事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毛泽东的传记和《毛泽东军事文选》,体会更深。毛泽东在任何战役之前在电报里都会做几种可行性的分析,比如进军大别山,每种应对方案他都会写出来。”

朱镕基:这项目是谁下达的?

史玉柱:自选的。根据市场需要选的。

朱镕基:风险谁来承担?

史玉柱:由自己承担。

朱镕基:好!好!

这时,梁广大见朱镕基环顾巨人布置紧凑的办公区域,就在一旁介绍说,巨人在珠海买了地,要盖一座38层的大楼。朱镕基显得有些惊讶。

朱镕基:他们自己用不完这么多吧,准备搞些房地产?

梁广大:让他们搞房地产。我们政府准备用一些政策支持企业发展。

朱镕基:高科技企业搞房地产?要注意发挥优势呀!

史玉柱:我们搞智能化的大楼。

参观完毕之后,朱镕基在上车之前,还对巨人集团的员工说:“你们汇集了很多人才,你们都是精英。”他特别对站得稍远的史玉柱说:“你也是精英。”

史玉柱从来没有对外界讲过他在接待中央领导人之后的感受,但从在深圳时“泯然众人”的一家小公司,到珠海立时成为国家领导人参观的对象,这个巨大的提升无疑会让史玉柱肯定自己弃深圳择珠海决定的正确性。

3.李鹏与巨人

1993年1月5日,李鹏自深圳来珠海考察工作,在渡船上,梁广大向李鹏提到,有几位年轻大学毕业生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在珠海办了一个以计算机软件开发为主的高科技实体,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李鹏听后说:“要为科技人员,包括出国留学人员,创造一个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梁广大提到的这个公司,李鹏很感兴趣,一到珠海,他就临时增加了一个考察项目:参观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

在巨人集团,史玉柱介绍了他们创业时的艰难和后来的发展,当然,重点是巨人1992年的业绩:2.8万套销量1.6亿元销售额和3500万元净利润。

李鹏对巨人取得的成绩非常赞赏:“时间这么短你们就取得了这么好的效益,真是了不起!”他接着问道:“产品都是自己销售的吗?”史玉柱回答:“对,我们公司在深圳、北京、上海、沈阳、西安、成都、武汉和香港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和销售网络。”

这时,广东省委书记谢飞问:“你们公司的名字为什么叫‘巨人’?”

史玉柱回答:“我们想在开发计算机软件方面成为东方的巨人。”这样的回答又获得了连连称赞。

在巨人集团,李鹏看了正在开发的手写识别电脑,他颇有兴趣地在手写板上写了几个字,说:“现在看来还不太灵敏,如果能把这个软件开发出来,使各种手写体汉字都能输入,那是一个突破。”一直到参观结束告别时,李鹏还对史玉柱说:“什么时候手写识别软件开发成功了,来个电报。”临行前,李鹏应邀给巨人集团题词:“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的希望。”

史玉柱一直认为,巨人集团的成绩是巨人抓住了市场机会,和产品符合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政策的结果。“现在正是中国一百年来发展经济最好的时候,因为国内正由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这个时候,旧体制并不可以适应经济新形势的发展,而新体制又还未形成,这正好促进了巨人的成长。”史玉柱当时接受采访时说道。他坚决否认巨人的成功是背后有政府官员撑腰。

第三节机遇与知名度

虽然有这么多国家领导人参观巨人,巨人集团并不是一个有政府背景,有官员撑腰的企业。巨人同珠海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说史玉柱同梁广大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梁广大需要史玉柱这样一个具有“传奇”创业经历的企业家,作为珠海高科技城市的“形象代言人”。从1992年重奖科技人员以来,珠海已经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作为重点,严格限制兴办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此,珠海拒绝了不少加工型工业企业。不过,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从国外向中国转移,广东大多数城市都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梁广大还需要向人们证明选择高科技产业给珠海带来的贡献,远比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得多。巨人公司每年翻几番的增长无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而珠海政府对巨人的支持,梁广大一次次向中央领导介绍巨人,必然会极大地提升史玉柱和巨人集团的知名度。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国家领导人的参观和题词,会增加人们对于巨人集团的信任程度,人们会认为,巨人集团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大力支持的企业,它可以获得其他企业难以获得的资源——尽管事实上,除了珠海政府给巨人的那块土地之外,巨人集团并没有从政府手中获得其他资源。人们会自然地认为这是一个拥有政府资源的企业,而在转型期的中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几年之后,在史玉柱出售巨人大厦楼花的时候,有那么多人倾囊而出,其中的原因除了史玉柱允诺的诱人回报,还有人们对巨人集团的信任度,人们相信这家经常在媒体上出现,总有国家领导人去参观的企业具有足够的资金,也具有足够的偿债能力。

王建在他的书中曾提到一个小故事,可以作为“参观效应”的注脚。

负责过巨人集团企划的宋军在珠海居住时,有一天遇到联防队员入户查暂住证。由于宋军没有暂住证,又留着满脸络腮胡子,看上去像个江湖人物,联防队员要把他作为嫌疑人带走。谁知宋军不慌不忙地说:“我还有一张照片,你看看符合不符合良民的标准。”他拿出的照片让联防队员大吃一惊,原来,这是一张江泽民总书记参观巨人时的照片。照片上,宋军也陪在一旁。

巨人集团同珠海政府之间相互借势的关系为巨人带来了知名度、信任感和一些便利,甚至现实的利益。但是,随着巨人集团和珠海市之间绑得越来越紧,可以用来借势的平台就变成了巨人的一个沉重包袱。巨人大厦地块的获得和其后大厦的建造计划可以清晰地勾画出巨人的政府资源从优势转变为包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