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道核裂变:现代经商新观念
9190700000056

第56章 市场经济以义取利(14)

而被称为永不屈服的老板、先后任过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的艾科卡,对于他成功的管理之道却轻描淡写地说:“不外乎就是处理一大堆人际关系而已,让人们——从顾客员工到银行主都信任你,觉得亲切。因为人与人之间总在不断打交道,关心的只是我在于什么,他在干什么,我可以给你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你又能给我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诸如此类的事情。”他认为:“当你事事严肃认真,并且友善地与善良的人们一道工作时,制定一些规章制度,经常与雇员与顾客交流,并不断地鼓励他们,他们取得进步时,奖励他们。另一方面,如果老板对人冷淡,迷信地位和权力,不拘礼节,举止随便,不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只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那他就会被一群唯唯诺诺的惯于阿谀奉承的人包围,陷入危险的境地。”他讲到其工作作风的养成得益于年轻时他父亲的一次谈话。

小时他对其种族背景异常敏感,到11岁时他才知道自己是意大利人而非意裔美国人。这在当时美国的阿伦敦这样民族歧视意识很强的城镇,意大利人是雇工类中低人一等的。他有一次开始学做推销员,礼拜天的上午,眼看时间就要到了,于是他衣冠不整地冲出门去。父亲把他叫住,让他好好修整。听话的艾科卡一边梳洗打扮,一边抱怨着说:“这个顾客根本就不会买的,何况才3美元的东西。”父亲尼古拉·艾科卡对儿子说:“你错了,儿子,这个人现在和我们一样在社会底层,但你知道吗?有一天他可能是你的老板,可能是你最大的主顾,甚至可能是美国总统。即使就是你未来的员工,或者什么也不是,难道你不认为你与每一个人的交往都是无比重要的吗?你要小心谨慎认真地与每一个人交往微笑,严谨礼貌,耐心给他们讲解你的产品、你的工作,但要如实讲述,因为未来你能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取决于你与第一个人交往的开始。”

艾科卡的为人处事之道后来证明堪称典范。

世界船王包玉刚这样认为:“成功一事在人为。”人怎样为呢?他说:“一个人规规矩矩地干事,老老实实做生意,对人不能欺骗,与人为善认真对待每一个人不管是顾客还是合作者甚至路边不相干的人,这样别人就会对你有信心。”他还说商业虽然残酷,对人不能无情,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无怨无悔地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力所能及地为自己的亲人朋友员工、自己的民族做些福祉,则你就会成功。”

著名的HP公司的“H”彼得普瑞尔讲一个老板之必需修养时说:

老板要有追寻真理的毅力;

待人不可有偏见,要热衷于创新;

对人观察人微,恭敬诚恳,培养相互之间的信任与信念;必须将企业目标精确地告诉大家,并获得认可,他应该常常鼓励员工而不是批评指责;他应该谦逊、幽默而客气,不可自大而蛮横;他需要的是民众的敬爱而非敬畏,他必须具有创造福祉的能力并带给民众愉悦的生活。

这些从浩如烟海的企业人中摘取的零星言行,应该足可以让我们理解孔子讲老板“仁”的修养的那段文字,而更多的则是希望我们的老板能从中看到些于己有益的借鉴。

以义统利

儒学主张“以义统利”的管理原则,在义与利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方面,儒家要求将义放在第一位,事不得已,甚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义统利”的另一表述是“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孔子把义看做是人的立身之本,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义以为上”(《论语·季氏》)。孟子也主张先义后利,非义不取,他强调:“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后受之”(《孟子·万章上》)。

儒学重义,自无疑问,但若以为他们主张不要利或忽视利,那就是天大的误会了。孔孟都承认“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都主张富民、惠民“因民之利而利之”。由此可见,儒家也是非常重视“利”的,更多的时候,“重利轻义”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要求他们以仁义为重,不与民争利。孔子就十分痛恨统治者为私利去搜刮民脂民膏,驱赶民众打仗,他称之为“苛政”,并说“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孟子把陷民于饥寒的统治者骂为“率兽而食人”《孟子·离娄下》)。他还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爱人者,人恤爱人”。这些话无不从统治阶级立场出发,告诫统治者以民为本,重义轻利,体现儒家王道政治的基本要求。

先贤尚且如此,我们今天的共产党更应秉承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谋福利,切实减轻人民负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作为一种道德圣人的规范与自觉,虽然不易达到,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任何利益的取得均不能以牺牲广大人民利益为代价。

当然儒家也不反对谋取私利,因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正当的利益该取而不取,也是不义。孟子就说过:“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好其道,则舜受其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膝文公下》)不合道义的即使一筐饭也不能接受,合乎道义的即使像舜继承尧的天下也不过分。这话准确地表述了儒家“以义统利”思想的内涵。

那么,现代企业经营老板应如何处理义利关系呢?

老板需处理好企业盈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为企业提供了所需的原料、资本和人力资源,使得企业能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同时企业的盈利必须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如污染环境,从而损害社会利益。在这里“义”和“利”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老板需处理好与商业伙伴的关系。企业处在残酷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互间的理解支持和合作显得尤其必要。但要获得这种理解、支持与合作,必须靠企业的“投入”。而这种投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利他,应属于“义”的范围,只有将这个“义”处理好了,才能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这个“利”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老板需处理好企业盈利与顾客利益的关系。追求利润需占有市场,而是否占有市场的重要标志即是否拥有顾客。离开了顾客,企业的经济效益又从何谈起。所以说“顾客就是上帝”。此话不假,只有企业的产品、价格、质量、外观以至售后服务为顾客所称许,企业才能真正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从顾客那里去取得“利”益。因此,企业要有“先予后取”的义利统一观念。先予,就是在调整顾客需求、购买动机的基础上,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通过媒介广告将产品的相关信息告诉顾客。同时应加强售前、售中和售后的相关服务,以最大限度的努力来刺激和满足顾客购买产品的需要。这些对企业而言是“利他”的,不过,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利己”也难以实现。

松下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先生名言有“服务第一,销售第二,销售就是服务是老板必须有的体会,而服务是以质为重,并不以量取胜”。松下的话充分说明,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消费者。从儒家角度来看,就是先取义与而后取利,强调“义”第一位、“利”第二位是“以义统利”思想的体现。

松下幸之助的话证明了孔子《论语》的智慧,而《论语》精神也确实值得企业界重视。现今社会,物欲横流,道德素质大大降低,很多老板眼里只知道挣钱,而忘了人还应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就此而言,现今的企业界应该以涩泽荣一为榜样,重视孔子的“尚德”精神。古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创建一个公司的目的确实是为了盈利,但盈利也得讲究手段,讲究道德。西方许多成功老板创办的公司均是以赚钱为特色的,但他们并非只为赚钱而赚钱,在经营管理公司的同时,他们也注重价值意义及人文关怀,在这样的一种理念指导下,他们的公司深具道德形象,蒸蒸日上。

人们总认为孔子讲德重在人格修养,旨在修身,殊不知孔子的这些准则精神对企业界同样适用,只要肯用心地研究采纳,对企业管理及营销一定大有裨益。经营事业者,本身即应该有庞大的道德理想及深刻的人文关怀。只有把企业生产经营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统一起来,才能赢得社会的满意与消费者的信任,才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才能使企业更好地生存发展。

老板不器

这是为什么?

先提一个问题,但条件是:你是一个梦想挣大把大把的钱成为富翁的人。

“你挣钱是为了什么?”

“养家糊口呗!”

“当你成了百万富翁呢?”

“朝千万富翁努力吧!”

“当你成了亿万富翁呢?”

“继续挣吧!”

“钱多得来用不完了,你挣那么多钱来做什么?”

我不知道你该怎么回答。但我似乎看到一则材料,某某世界著名的老板,他讲的一番话太精辟了,以至于我记住了他的话,却忘记了他是谁。

他说:“没钱的时候拼拼命想挣钱,挣得多来用都用不完了,却还收不住手了,还要经营下去。我都几十亿美元的个人资产了,若存在银行里,我们子子孙孙都用不完了。一年用多少钱?最多几百万而已,我别墅有了,度假村有了,车子也有了,还追求什么呢?我现在才想通了,没钱的时候想为社会做贡献,却做不到,整日说着要为国家出力,现在想来觉得太空泛。现在有钱,真正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你想,数以万计的人民在我的公司里工作,我每年上缴上亿的利税,我的事业不能停下来,就因为它现在对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

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说过这样的话:“辉煌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刷新自己的过程,即便不是为追求辉煌,人生也应该是在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和发挥自己最大潜力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经营企业应该要赚钱,这毋庸置疑,但是有远见的老板却不以赚钱为惟一目标。企业尚有其他的社会使命,譬如促进社会繁荣,促进地方和谐进步,做环保、安全的带头示范等等。这都是有远见的大老板所向往与追求的。

孔子曾说过:“君子不器。”意义是说,君子不像有形的器物只有一定的用途。

的确,术德兼备的人,他的才华、修养是不能像器具一样被限制的。而圣人的智慧更是遍及万物万民无所限止。

我们在谈到儒家义利观时已经讲得够多的了。归结到底几句话就是:儒家重义,但也并不轻利,而是主张以义为先,因利得义。当代日本老板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涩泽荣一所著的《论语加算盘),书中强调“道德与经济”、“义与利合一”的原则。日本学者长幸男评述这一思想指出,它充分反映了实业家的儒教伦理在资本主义形成中的民族精神和气质。他说,企业经营尽管实行近代资本主义的竞争,但必须受“道德经济合一”即“义利两全”经济理论的制约。个人、企业追逐利润与竞争,应以“公利”、“国益”至上为前提,这样才是真正合理的财富。这一思想真正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最佳契合点。

儒家的义利统一,不只是以义取利,还要求以利行义。孔子的弟子子贡就是一个既“为富”又“为仁”的典型,陶朱公范蠡在19年间曾3次赚得千金财富,他就有两次分散给贫穷的朋友和远房兄弟,司马迁赞扬他“富好仁德”(《史记·货殖列传》)。李嘉诚也正是将中国传统儒家,“君子不器”的理念融入其经营管理之中,显示出他报效祖国的赤子之情和老板的独特风范。

20世纪50年代初,李嘉诚在亲友资助下,办起了长江塑胶厂。在他“处事识为先,预测是经营决策的前提”信条下,其企业开发出多种塑胶产品,在同类产品生产行业中奠定了“霸主”地位。此后,他又投资房地产和股票经营等,他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更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逐渐成为海内外华人推崇的华人实业家。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李嘉诚倡导香港各大公司与海外华人投资大陆,为内地的改革开放提供条件。他本人在香港和大陆投资占其总投资80%以上,海外投资还不到20%。

作为世界华人首富(《财富》杂志的排名)的李嘉诚,个人生活上却很俭朴,他历来反对铺张浪费。然而他对支持教育事业和发展残疾人事业等却慷慨大方,每一出手均不惜万金。

早在1984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刚成立不久,李嘉诚就捐赠100万港元。

李嘉诚多次捐巨资帮助国内高校的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捐资6亿港元兴修了享誉海内外的汕头大学。前不久,他又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来到“西南第一学府”四川大学,投资数千万港元帮助建设四川大学研究生院,此举让四川大学师生感动不已。

此外,李嘉诚还为广东潮州捐献2100万元,兴建潮州、潮安两家大医院。每年提供20万港元作为医疗福利基金经费,专门为穷困者提供医疗费用。在潮州,他捐赠了人民币180多万元,兴建了10幢住宅,安排近300户居民,他还捐巨款修建韩江大桥……李嘉诚说:“支持国家建设,造富苍生,报效桑梓,这是我的夙愿,是我应尽的天职!”

李嘉诚的高风亮节是老板“君子不器”的楷模,也足以让那些惟利是图不择手段的“老板”汗颜羞愧。

最近几年,环境恶化资源短缺,贫困问题加重,很多企业在满足个体消费者方面做得很出色,但他们的生产经营未必与广大消费者与社会的长期利益一致。请看下面各种批评:

汉堡包快餐店提供了可口的但不营养的食品,汉堡包脂肪太高,餐馆出售的油煎食品与肉馅都含有过多的淀粉与脂肪。在出售时采用方便包装,导致过多的包装废弃物,污染了环境。

美国汽车业历来为迎合公众需要而提供各种类型汽车,但它却导致了燃料的高消费,严重的污染,更多的车祸。

软饮料行业为了满足公众对方便的需要,增加了一次性使用的瓶子,这种一次性瓶子的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许多瓶子都不能进行还原或分解处理。于是瓶子常常被扔得满地都是,严惩污染了环境。

清洁剂与农药业的使用,常常导致饮用水的不卫生,江湖河流受污染、鱼虾死亡,破坏了自然界的再生系统。

上述情况表明,当今企业应我们树立一种新的经营管理观念。生产老板要让自己企业的产品不仅满足消费者的胃口,而且更应当关心自己的产品是否与社会的长远利益相一致,使企业的价值要求与社会的利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