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方妙用
9182200000046

第46章 眼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1)

一、急性结膜炎

结膜易受外界刺激,又富于神经和血管,故此病占结膜病的首位。为一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流行结膜炎症,俗称火眼、暴发火眼等。症见结膜充血,红肿,流泪,畏光羞明,酸涩疼痛,分泌物增多如稠脓状,多由染有细菌的手、手绢、毛巾等物直接接触而受染或传染给别人。

方一祛风消赤汤金银花、菊花、防风、荆芥、生地黄、赤芍、板蓝根、黄连、蒺藜、木贼、蝉蜕各10克,薄荷5克(后下),甘草5克。水煎趁热熏蒸双眼,至药凉后即饮,熏眼时将口鼻露于蒸气之外,否则影响效果。加减:①发热不甚者,可改金银花为桑叶;②充血重者,加红花6克,茜草根10克;③症见头痛者,去木贼,加蔓荆子、钩藤各10克;④双眼水肿明显,小便不利者,可酌加木通、茯苓、车前子各10克;⑤便秘者:加大黄10克(后下),芒硝10克(熔)。疗效:用本方治疗46例,均在1~5剂痊愈,有效率为100%。

方二红眼消炉甘石100克,硼砂50克,冰片20克,炼蜜少许。先将前两味分别研细末,过100目筛,冰片掺入适量95%乙醇(酒精)研碎,蜂蜜用铝锅炼至滴水成珠为宜。前三味药加入生理盐水3000毫升内,充分摇匀,浸泡2小时,后入炼蜜至液体呈橘黄色为度。然后用3层消毒纱布过滤两次,去渣,待药液沉淀后,取上清液装入若干10毫升塑料眼药瓶内,封口即可。保存1周,不宜过久。用时每2小时滴眼2~3滴,重者每小时滴眼1次。疗效:用自拟的红眼消液治疗红眼病2000余例,治愈率达100%。本方具有药源充足,制作方便,疗效好,疗程短,且无副作用等特点。

方三矾黄冰片洗剂取白矾10克,黄连素4片(无糖衣者),冰片3克,共擂细,加凉开水300~400毫升(1日量),每日洗眼5次。应用本方治疗火眼,最多3天即可治愈,屡用皆效。

方四桑叶、菊花各10克,红花3克,置杯中,开水泡后先熏患眼,熏后温服,每剂连泡2次,亦可1日数剂。用药期间禁食刺激、辛辣之品。疗效:治疗31例,除1例误食鱼、酒、辛燥刺激物改用其他方药外,其余30例均服用上方1~4剂痊愈。

方五生姜9~12克,食盐适量,共捣烂,薄布包住,蘸新汲井水擦上下眼皮,屡蘸屡搽,以搽至眼皮极热为度,搽完用温水将眼皮洗净。轻者1次即愈,重者1日擦2次,亦可愈。搽时须紧闭其目,勿令药冲入眼内。极效。

方六枯矾、胆矾(绿矾,亦称蓝矾,即硫酸铜)、川椒、炉甘石、杏仁、乌梅各少许,水煎(文火),水量约300毫升,煎取其汁约150毫升过滤,静置后取上清液,露霜1宿(亦可放冰箱内1宿),以退其火性,用时以此液滴患眼2~3滴,点时眼部灼痛,但片刻即消失,一般点1~2次即可痊愈。作者于儿时全家染此眼疾,家父用本方治疗全家11口人所患火眼,皆于1天左右痊愈。

方七鲜蒲公英120克(干者60克),煎汤两大碗,温服1碗,余1碗趁热熏洗。

方八苦瓜或癞瓜藤全草煎汤,浓缩后熏洗或湿敷患眼,疗效极佳。

方九生地黄30克,大黄15克,水煎服。

[附]红眼方黄连6克,水煎取汁10毫升,加入鲜人奶汁30毫升,混匀后点眼,每日5~6次。

二、睑缘炎

睑缘炎俗称烂眼边或红眼边,是眼边皮肤毛囊的慢性炎症,多发于沙眼患者,其主要症状为眼睑边缘红赤溃烂,自觉眼痒、涩痛、发干,视物后加重,易疲劳。重者可致睫毛脱落,甚至睑缘变形。

方一除湿汤防风、荆芥、黄连、黄芩、连翘、木通各10克,车前子、茯苓各12克,滑石15克,枳壳9克,陈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药渣复煎外洗。加减:①睑缘红赤甚者,加生地黄15克,赤芍12克,牡丹皮10克;②睑缘赤烂或疱疹多者,加金银花10克,地肤子12克,苦参、土茯苓各15克;③眼睑痒甚者,加蝉蜕、乌梢蛇、地龙各10克;④眼分泌物多者,加苍术、黄柏各10克;⑤黑睛生翳者,加柴胡、夏枯草各10克。疗效:本方治睑缘炎6例,睑皮肤炎、眼睑带状疱疹8例,一般服药10~15剂而愈,总有效率为100%。

方二大黑枣20个(去核),明矾末1.8克,共捣成膏,用湿纸包裹,于火内煨半小时,取出去纸,用水两碗将枣膏煎汤,去渣,取汤洗眼。

方三五味子、蔓荆子各适量,煎水频洗患眼。

方四黄连9克,研细末(黄连素片数片更佳),用香油调敷患眼,每日3次,一般患者用药2天即愈。

方五万金膏黄连、防风、芥穗各25克,苦参20克,铜绿2.5克。共为极细末,用薄荷煎汤作丸,弹子大,临用时以开水化开,趁热熏洗。日3次,神效。

方六蜂蜜涂患处,每日3次,治疗76例,平均3.5天治愈。

方七蚕沙用香油浸3日,取出研细,搽眼上,1宿即愈。

三、电光性眼炎

所谓电光性眼炎,是在烧电焊时,未戴防护眼镜,眼睛被电弧强光刺激而发生的炎性反应,症见两眼疼痛红肿,睁眼则流泪不止。

方一熟地黄洗净切片,每片约2毫米厚薄,长和宽都在3~4厘米,4片即够用。患者取平卧或头向后仰,将熟地黄片贴于眼,约2分钟换1次,轮流重复使用。此法简单方便、药源广、收效快、花钱少,易于推广。疗效:应用上方后30分钟后疼痛消失。1小时后即能工作。如仍见充血,当晚再贴1次,次日可完全恢复正常。

方二取瞳子髎穴(即在两眼外眦外5分处),按常规消毒后做奴夫卡因皮试,呈阴性反应后,用注射器吸(每毫升含盐酸奴夫卡因0.02克,肾上腺素含0.025毫克)1~2毫升,垂直刺入穴位,直达眶骨,每穴各注0.5~1.0毫升。若有高血压或心脏病,则不加肾上腺素,仅用2%奴夫卡因即可。穴位注射后给病人口服异丙嗪50毫克,一般1次可愈。疗效:用此法治疗42例,40例封闭一次痊愈,多数病人在12小时内症状全部消失。

针灸法取穴①丝竹空:向太阳穴方向沿皮针刺5分;②阳白穴:向鱼腰方向沿皮针刺5分;③攒竹:向睛明方向沿皮针刺5分。治疗时令患者闭眼后进针,均可用平补平泻法,一般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捻针刺激1次,起针后一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多数患者几小时后症状完全消失。疗效:用针刺治疗20例,均获1次治愈。

偏方

方一鲜人乳汁点眼,每只眼点2~3滴,每5~15分钟1次,一般点后2小时痛止而渐愈。或以鲜牛奶加2%普鲁卡因(或1%丁卡因液)0.3毫升混合点眼,数分钟点1次。

方二青茶或一般茶叶适量,以开水泡湿,将此茶叶湿敷患眼,可迅速止痛,炎症速消。

四、睑腺炎

睑腺炎(麦粒肿)俗称偷针眼。是睫毛毛囊部皮脂腺或睑根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是葡萄球菌)。本病初起时有痒感及微痛,继而局部红肿疼痛,形成硬结,严重者眼皮红肿明显,眼裂变小,甚至出现发热和附近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待破溃出脓后症状迅速缓解,溃口愈合,不留瘢痕,但易复发。

方一蒲公英100克,菊花25克或金银花40克,水煎,头煎内服,再煎熏洗患眼,1日数次,治疗132例,均在2~3日痊愈。

方二雄黄研极细末,溶于75%乙醇(酒精)内,用纱布块蘸雄黄液局部湿敷,不宜过饱和,以免乙醇(酒精)浸入眼内加剧灼痛,敷后以塑料薄膜和敷料块覆盖并固定之,干后可由纱布边缘滴入数滴,以保持其湿润。或用干净毛笔蘸药液涂患眼眼皮亦可。

耳尖放血法本病初起时,可取耳尖放血少许,不得少于7滴,急性宜此法治之,均收良效。注意:所用之针为消毒的三棱针,刺入应稍深,每日1次。已化脓者应加用眼药水、眼药膏,患眼不可用纱布封贴及挤压,病情较重者,可加施健侧耳尖穴,见效更佳。疗效:用此法治睑腺炎属早期炎性渗出阶段者58例,均1~3天治愈,属已成脓而未溃者16例,配用氯霉素眼药水、红霉素眼膏,一般3~5天治愈。

扎中指法用丝线或棉线扎患眼对侧中指,松紧适度,扎至中指感到麻胀痛后,即可去线。疗效:用本法治疗71例,全部治愈,一般1次即可(在治疗后4~6小时症状减轻乃至痊愈)。

足趾放血法取双足中趾尖部,用三棱针点刺放血3~5滴,刺前刺后行常规消毒。疗效:用本法治疗10例,1次而愈者9例,2次治愈者1例,对睑根腺囊肿(霰粒肿)亦有效。

灸法艾灸后溪穴,病人握拳,掌心向上,在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凹陷中即是。治法:用艾绒捏成麦粒大的艾柱,患左灸右,患右灸左,连续灸3炷。疗效:经上法灸后,如未成脓者,可于次日开始溃脓,3天后排清,不留瘢痕。一般患者施灸1次可愈,反复发作者,施灸2次可根治。

偏方

方药食盐12克,明矾8克,开水一大碗,将两味泡化澄清液装瓶内。每日用棉花蘸洗3次,每次3~5分钟,温凉均可。一般用药2~3天即愈。

五、角膜炎

角膜是没有血管且质地透明的组织,因此炎症反应比较迟钝。角膜上轻微的病变,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角膜的上皮损伤如发生继发感染,可形成局灶性灰白色隆起,如感染未得到很好控制并不断发展而形成角膜溃疡,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方一消毒饮柴胡、蝉蜕、薄荷(后下)各10克,菊花、蒲公英、夏枯草、赤芍、菊花各15克,板蓝根、钩藤(后下)各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本方可选加木贼10克,谷精草15克,密蒙花10克,羌活3克,以加强祛风、清肝、明目之效。疗效:以本方治疗3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全部治愈。服药最少者3剂,最多者73剂,平均9.5剂。随访观察,1个月至2年,其中有3例复发,但用本方再次治愈。

方二桑菊祛风汤桑叶15克,菊花15克,金银花2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黄连6克,水煎3次过滤。一半留作内服(2次分服),一半留作洗眼,每日2~3次(每次均须煮沸后才能使用)。主治:初发者用。

方三病盛期可选用:①龙胆草100克,煎服浓汁,熬炼成膏点眼,每日3次。注意:点眼药必须过滤或澄清,不可有渣。②蒲公英100克,白蒺藜2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便秘者,加大黄10克。

方四生地黄35克,白芍15克,当归10克,菊花25克,谷精草15克,川芎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外用0.5%金霉素滴眼。治角膜损伤后继发感染,甚至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