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这样一个看似世态炎凉的世界里,你多注意人们之间的沟通自然会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子。所以把握这点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要让自己融入到生活中去,不能够一味地去追求个性,而忽视团体,多与人们接触即是避免这种“独行”的好办法之一。
事实上,我们所要做的并不多,只是有时间有心地去朋友家走一走,也许只是随意地寒暄几句,也许进行一次长谈,总之,我们在加深对方对自己的印象,让他们认为我们越来越熟悉,这样深入下去,我们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
一般来说,当我们初识一群人时,交际中进展速度跟接触的频率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你跟某位刚认识的朋友刚开始时总是有机会接触的话,你们的关系很快就会变近,形成比较亲密的群体。道理很简单,为什么你会跟你同办公室的同事、同班的同学很快形成亲密关系而跟其他同事或同学关系就远一层了呢?就是因为你们常常见面、常常接触,彼此很快就认识了、了解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经常互通信息、互相交流,才能保持良好的关系。亲戚之间、朋友之间,甚至刚认识的朋友,都要想办法常常联系。
为什么中国人有那么多礼节,碰上婚丧嫁娶等大事,亲戚朋友就要参加,有许多场合还得送礼,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亲朋好友经常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如果一户人家常年关闭门户,既不“出去”,也不欢迎别人“进来”,那是孤立了自己。
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必须跟你现有的人际保持经常联系。有空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朋友打打电话,通通信,询问一下对方近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互相交流一下,这是很有必要的,这点时间绝对不能节省。碰上亲戚、朋友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尽量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最好也得写信或托人带点什么,不然,怎么算得上亲戚朋友?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许多人总是喜欢向别人、朋友汇报自己的喜事,而对于困难却不好意思开口,应去掉这些顾虑。
当自己的父母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自然不用多说,而当听到叔叔、阿姨、舅舅等亲戚或朋友家有人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学习而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亲人朋友有困难鼎力相助或打声招呼,才显出你们间的深厚情谊来。“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
另外,常常保持联系对你自己会有许多好处,和亲戚中的长辈经常联系、谈心,一旦你碰上什么事情,如找工作、找对象等听听长辈、朋友的意见,或者找他们帮忙,对你是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如果平时没有联系,需要时很难找上门去,即使找到,别人也不会乐意帮助你的。
5.交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原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大意:子游说:“服侍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
有人向孔子问做大臣的事,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子贡向孔子问交朋友的事,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两方面合在一起,正是子游在这里所说的:“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说起来也是,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君臣之间也好,朋友之间也好,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会走向真正的和谐。所谓“远香近臭”;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其实都有这种意思在内。
比如说,作为下级,作为朋友,你当然有义务劝谏你的上级,你的友人,但如果他们不听,不采纳你的意见,那也就算了。你的话说到了,义尽到了嘛,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你硬要一厢情愿地强迫他们接受你的意见,非要显示自己的忠心,显示自己的友情不可,每次见了面就说,唠唠叨叨,情急辞切,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其结果是上级讨厌你,朋友疏远你,效果适得其反,弄得不好,真会自取其辱。
这方面的例子在历史上多得很,就是魏征那样杰出的大臣,又遇到唐大宗那样宽宏大量的皇帝,不也好几次因为劝谏唐大宗而差点丢掉性命吗?遇到那些平庸的皇帝,即使你忠臣拼死一谏,也不外乎是白丢性命一条罢了,根本不起作用。
所以,还是保持一点距离为好。能行则行,不行别止,不要自取其辱。
“一见如故”是很多初见面的人习惯使用的一句话,意思是,虽然是初见面,可是彼此的感觉就好像已经认识很久了那般。
的确是有“一见如故”的情形发生,这是很难用科学来解释的现象,只能说这彼此“一见如故”的人上辈子有过约定或交往了。能碰到“一见如故”的人是人生中的一种幸运,因为彼此可以少掉“试探”这个过程,而可直接进到“交心”的层次。可是以人性丛林里的法则,一见如故固然是“幸运”,但有时却也是“不幸”的开始。
在人性丛林里,人会呈现他的多面性,在不同的时空,善与恶会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也就是说,本性属“恶”的人在某些状况之下也会出现“善”的一面,本性属“善”的人也会因为某些状况的引动、催化而出现“恶”的作为,而何时何地出现“善”与“恶”,甚至自己也无法预测及掌握;例如,一辈子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就有可能因为一时缺钱而忽然浮现恶念,这是他过去所无法想象的事,但就是发生了,连他自己都感到不解。
因此之故,当一个人和你初见面,并且热情地向你说和你“一见如故”时,你可以不必拒绝他的热情,甚至也回他一句“一见如故”。但人一定要理性地看待这句话,思索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因为这可能纯粹是一个客套话,也有可能是一颗裹上糖衣的毒药,他是要用温情来拉近和你的距离,好从你的身上获得某些利益。如果这是一句客套话,你的热切回应不但无法对对方产生效用,自己也会为对方随之而来的冷淡而“受伤”,更有可能暴露了自己,反给有心人以可乘之机;而最有可能的是,你把对方吓跑了。如果对方真的另有所图,你的热切回应,正好自投罗网,结果也就不用多说了。
6.在哪个山头唱哪个歌
原文:孔子于乡党,恂向如也,似不能言者。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闵闵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大意:孔子在父老乡亲面前非常恭顺,就像不能讲话的样子。
在宗庙和朝廷之上,讲话明辨,但也很谨慎。
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与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而正直。在君主面前恭恭敬敬,但威仪郑重而自然。
俗话说:“到哪个山唱哪个歌。”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应该用适合那个场合、那种人的不同语言方式和仪态。这不是庸俗,而是待人处世恰如其分的问题。
孔子在父老乡亲面前恭敬而近乎羞涩,很少说话,而在庙堂和朝廷上却明辨且侃侃而谈,显出雄辩的样子。与作为政府高级官员的上大夫说话,与作为一般干部的下大夫说话,以及与作为国家元首的君主说话,都有不同的语言方式和仪态。
其实,不仅孔子如此,我们今天的每个人也都应该是如此。否则,在儿女们面前说话像跟你的上司说话一样;或者反过来,当你向上司汇报工作时,用教训你的儿女一样的口气和态度。那全有什么样的后果?当然是不堪设想的了。
所以说,到哪个山唱哪个歌,在什么人面前说什么话是人之常情,只不过要把它与那种专门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张三面前一套,李四面前一套的两面派行为区别开来罢了。
子路问孔子:“听到了是不是要马上见诸行动?”
孔子回答说:
“有父亲哥哥在,怎么能不向他们请示就贸然行事呢?”
过了些天,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冉有也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说:
“听到了当然要马上行动!”
这两次谈话,孔子的学生公西华都听到了。对同一提问,孔子却作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公西华疑惑不解地问孔子:
“先生,子路问您听到了就行动吗?您回答说要征求父兄的意见,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吗?您说听到了就马上行动。您的回答前后不一致,我弄不明白!”
孔子回答说:“冉有办事畏缩犹豫,所以我鼓励他办事果断一些,叫他看准了马上就去办;而子路好勇过人,性子急躁,所以我得约束他一下,叫他凡事三思而行,征求父兄的意见。”
孔子的说话艺术让人钦服,“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其积极意义而言,就是攻心说服他人,首先要把握对方的个性,据此采取不同的攻心方法。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实施作战计划要随着敌情变化而灵活地变化。
要攻心说服一个人,首先要弄清楚情况,摸准个性,包括这个人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孔子根据学生们的不同脾气,秉性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攻心方法,在今天仍有其广泛的借鉴意义。
191年初秋时节,彭湃戴着一顶“白通帽”,穿着一身白斜纹的学生服和一双胶底鞋,到的一个村子去开展农民运动。但是农民看到他这模样,以为他是来勒税的官儿,都远远避开他。
彭湃经过反思后,改穿旧粗布衣服,戴着小斗笠,赤着脚,拿着一支旱烟筒,装饰和农民一模一样,然后进行宣传。可是效果仍不好。彭湃很奇怪,就找当地的李老四和教书先生林沛讨教。
林沛答:“因为日间农民都不得空闲,况且先生的话讲得太深奥,有时我也听不懂,再加上没有熟悉的人带你去,农民都不相信你……”
李老四说:“先生到乡村去宣传革命,切不可排斥神灵。”这之后,彭湃进一步改进宣传方式。
先是经林沛等熟人引荐,农民们对彭湃的疑虑排除了,敢和他讲真话了。
彭湃每天傍晚七八点钟到附近几个村子里去宣传,农民有空闲与他交谈了。
他宣传时,改用问答式的讲法,还夹着粗浅的谚语,他还用留声机放唱片给农民听。这样一来,听他讲演的人一天天多起来。
后来,每当彭湃来村之前,农民们自动摆好了桌椅,点燃灯火等着他。
为了鼓励农民起来向地主作斗争,彭湃亲自编了一些新歌谣,教给牧童唱。
白天,他常常满头大汗地帮助农民车水,边干边聊。
他还帮助农民排忧解难,兴办学校。
有一天,彭湃把租种彭家土地的佃户们召集起来,当众烧毁地契,宣布土地归佃户所有,并对围观的群众做了一番演讲,那场面十分壮观。
在彭湃等的艰苦努力下,农民被发动起来,终于在193年元旦成立了拥有一万人的“海丰县总农会”。
用兵作战没有固定的打法,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者,称得上用兵如神了。
攻心犹如用兵。俗话说:“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攻心必须看对象,要针对不同对象,采取相应的攻心方式。
彭湃对农民的宣传,由不信任到信任,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攻心过程。
攻心者自身的不断反省,做到入乡随俗,是获得被攻心者信任的基本条件。
宋代文豪苏询在《谏论》中举了个有趣的例子:
现在有这么三个人:一个人勇敢,一个人一半勇敢一半胆小,一个人完全胆小。
将这三个人带到渊谷边、对他们说:“能跳过这条渊谷的才称得上勇敢,不然就是胆小。”
那个勇敢人以胆小为耻辱,必然能跳过去,那个一半勇敢一半胆小和完全胆小的人不可能跳过去。
如果你又对这两个人说:“能跳过这条渊谷的,就奖给他一千两黄金,跳不过则不给。”
这时那个一半勇敢一半胆小的人必然能跳过去,而那个完全胆小的人却还是不能跳过去。
突然,来了一只猛虎,凶猛地扑过来,这时,你不用告诉那个完全胆小的人,他一定会很快跳过渊谷就像跨过平地一样。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要求三个人去做同一件事——用了三种不同的条件激励他们,才使之都能跃过渊谷。
反之,如果用同一种条件来激励,显然是不能使三个人都动心的。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三个人的心理素质和性格不一样,所以就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性情采用不同的条件才能打动各自的心,这就是因人施法。
《孙子兵法·九变篇》中说:“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将帅有五种致命弱点:只知死拼会被杀,贪生怕死会被俘,急躁易怒则经不起刺激,廉洁自爱则受不了侮辱,爱护居民则可能会因掩护居民而导致烦忧。
因人施法,就是对具有不同心理特征的人,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刺激,使之动心的方法。
攻心和兵战一样,使用因人的办法时,关键在于真正掌握各人不同的性格心理特征,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刺激方法,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打动人心。
因为人们性格迥异,就要用有针对性的语言或行动去激励才能唤起感情,使之动心动情。
一般说来,在言谈中,对头脑简单的人,可采用激将法;对沉默寡言的人,应以多方开导为主;对性情急躁的人,说话要简单明了,直来直去;对性格倔强的人,最好从他最感兴趣的话题慢慢引入;对优柔寡断的人,则应以坚决果断的话语对待。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