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孔子学院
9176300000031

第31章 开开心心的生活——孔子思想与现代人生活的态度(2)

商品竞争的激烈,使每一个做着发财梦的商人不得不绞尽脑汁,不至于沦落到破产的境地。于是,一些心术不正的人便不惜瞒天过海,坑蒙顾客。在美国费城西区有两个挨得很近的廉价品商店,两个店的老板是死敌,一直进行着无休无止的价格战。“出售爱尔兰亚麻床单,甚至连有鹰一样眼睛的瑞伯女士都不能找出任何疵点,不信请问她;而价格却低得可笑,只需6美元50美分。”当一个橱窗出现了这样的手写告示时,两小时后,另一家橱窗就会出现这样的告示“瑞伯女士该配一副近视眼镜了,我的床单质量一流,只需5美元95美分。”而且,两店的老板常站在店外,尖声对骂,几乎每次都发展到拳脚相加。最后,总有一方的老板败下阵来,咒骂另一个是疯子,买他东西的顾客也是疯子。这时附近的每一个人都会拥入获胜的廉价品商店,将床单和枕套抢购一空。直到后来,两个廉价品商店各换了一位新老板,他们各自对两店前任老板的财产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有一天,他们发现两店之间有条秘密通道。并且在两店的楼上两个老板住过的套房中发现了一扇连接两套房子的门。后来才知道:这两个死对头原来是兄弟俩。所有的诅咒、谩骂、威胁以及一切相互间的人身攻击全是在演戏。一个微妙的邻里关系制造了所有的骗局,他们所卖的商品全是二流货。

兄弟俩为了赚钱,不惜天天施展苦肉计,手足相残,其手段确实高明,但终究只是小本经营的雕虫小技。只有经营者设身处地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以诚待客,以心换心,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诚实的企业形象,以此换来顾客对产品的信任和青睐,才是企业生财的长远之计。

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且又尚未建立的过程中,一些人利用经济生活尚未完全有序的空隙,合法或非法地获得了与其劳动付出不成比例的财富。这种经济发展中不能反映本质的“泡沫经济”现象,再加上国有企业至今尚未完全理顺的分配机制等因素,就容易出现这样的误导;劳动未必是致富的可靠手段,才能未必是获取社会报酬的必要条件。于是社会上掀起新的读书无用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地发育、成熟和有序,社会的劳动报酬也将不断地趋于公正和合理,“一夜暴富”的梦想将越来越难以成为现实,这必能使真正的能人能够通过合法手段富裕起来,实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5.生活优越时更须宁简勿奢

原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大意: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就一般礼仪而言,与其奢侈,宁可节俭;就丧礼而言,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悲哀过度。”

孔子虽然十分重视礼仪,但却反对形式主义的排场,而强调内心和感情上的符合礼仪要求。

以我们今天的社会风气对照圣人的要求,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一般礼仪不从简而尚奢,越奢侈越有排场就越体面越风光。丧礼更是铺张而无真正的悲哀。所谓“红白喜事”,那“白喜事”本是为避讳而言,现在对很多人来说倒成了名实相符的喜事了,比如说家里老人寿终正寝,一喜少了一个负担,一个拖累;二喜可以收礼钱,借此发一笔不大不小的财;三喜有遗产;四喜可以借机聚赌,麻将直打到丧事办完。这样的丧礼,有几个人内心里是真正的悲哀呢?

假若圣人活到今天,眼见我们今天的排场,真不知道要感慨到什么程度哩。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讲奢侈排场的人常希望胜过别人,因而常有大款斗富的故事。而过分节俭.便事事不愿与人互通有无,容易陷入固陋。两者均不可取,但比较起来,宁可简陋。

瑞士是世界首富之国,但瑞士人的节俭却是出了名的,有时显得近乎“抠门”。欧洲有一句谚语,大意是说瑞士人有两个钱袋,装钱少的钱袋是准备请客的。即使是为自己购物,他们那种认真、耐心、掏钱时的谨慎,也使人叹为观止。比如选购一张价格低廉的普通中国画,常常是戴上眼镜看,又摘了眼镜看,放远了看,又拿近了看,仔细端详,反复比较,就是这样的功夫花过,有时也还是终于搁下不买了,这似乎也为瑞士民族平和、闲雅的气度作了一个注释。

真正靠劳动致富的人是很少挥金如土、奢侈淫逸的。李嘉诚是世人皆知的华人首富,而他至今仍住在30年前的老房子里;他担任公司总裁,可对自己的年薪的发放有严格限制。台湾塑胶大王王永庆,不仅自己克勤克俭,而且严格限制子女的零花钱,每项花费都要有详细的记录,花一块钱也得有所交代。因为他们“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创业维艰。”1994年7月,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出任白俄罗斯首届总统,直到就职前一天,他还住在农村,他的夫人和小儿子至今还生活在那个偏远的村子里,他们的家是一座极普通的两层砖楼,还是集体农庄分给的。勤劳的总统夫人说:“我从不追求什么荣华富贵和显赫地位。”

“奢则不孙”,一旦陷入奢侈糜烂的泥坑,就会互相攀比,就像穿上有魔力的红舞鞋,身不由己,欲罢不能。不如节俭一点,好比吃精美点心,每次津津有味地吃一点,你对点心便总怀有美好印象。如若吃得太饱,甚至吃伤了。点心的魅力便会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永远消失了。

6.好色不见得就是错

原文: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大意:孔子说:“我没见过喜爱道德像喜爱女色一样的人!”

“食色性也”。这句话流传千古,它表明:每个人活着都有自然本性,别人应当尊重这种本性;但是,人之所以为人,还应当克制这种本性,故必须爱好做人的美德。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叹息没有看见过一个真正好德的人,言下之意就是人应该好德如好色。

孔子这话可谓石破天惊,用“好色”来比喻“好德”,将历来信奉禁欲主义的理学家们一棒子打晕。

真实的孔子是个真实的人;所谓圣人就是说真话的人。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孔子既不主张禁欲,更不主张纵欲,而是主张人在顺其自然的大前提下应该努力自寻所爱。

我们知道,先天本能,谓之元气。人的元气是直接决定生命的巨大因素,元气一散人就死,元气一少人就衰。因此,巩固先天元气乃是人长寿长乐的一大法宝,更是洞察宇宙玄机的智慧所在。

色就是性欲。孔子说“食色,性也”,将之直接归于人类本性。既然是本性,就应该固守。性欲产生性冲动,性冲动产生性结合,性结合产生性快感与性高潮,作为实相实有的万色之色的人便因此得以实现生命的真与美,实现人性的爽与乐。

说白了,世界上真正让人高兴的事并不多,而两情相悦与和谐高亢的性生活就是人生最美的乐章。圣人贵生,因此不可能不好色。

美女是天地的精华,是山川自然的精灵。歌德赞颂:“伟大的女性。引领我们飞升”。

鲁迅说:“我可以爱。”

于是,我们看到本来灰暗一片的街头向我们迎面走来一位又一位绝代佳人,让人真正地感受到生在盛世。

美女之美,全在天然。

李白写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杨贵妃太胖,出浴之时不像荷花,倒像一节藕。

西施浣纱于香溪,玉臂轻扬,雪肤掼露,这才是清水出芙蓉。

杨贵妃虽美,不过是贵妇人。

西施之美,却是天真无邪的村姑。

世界上最美的美女是村姑,绝不是贵妇人。将村姑夺去当贵妇人是最大的亵渎。但不想当贵妇人的村姑少之又少。

美女时刻面临变质,少女时刻面临失贞,美是脆弱的。

所幸的是,人世间的女孩子一批又一批成长了起来,永远有超凡脱俗的西施出现,安慰世间所有热爱美女的人。

也许,对有些人来说,只有多一份性情,人生才有快乐。

深情美好的爱情让人感叹。古今情圣都是先知先觉者,其不朽的传奇将继续鼓舞人们为追求至臻至美的圣洁爱情去奋斗。而孔子的性情主张与快乐主义将沐浴更多的人,使我们的人性全面复苏。

李白那两句著名的诗旨在揭示最美是天然。孔子当然也深知此理,他在与弟子子夏论诗礼时说“绘事后素”,用绘画(即“绘事”)打比方,说白描(“素”)最美,由此揭示最美是天然、没有天然不可能美的真谛。

孔子说:“食色性也。”这句话是说好色是人的本性,应该固持。人不近色,则人性无有;人性无有,则不能为人。孔子说过人要“戒色”,但并没有说禁色。“戒色”是无为,不是不为;同时,孔子更提倡与“色”相关的一个字“德”,即提醒做人的道德。

孔子说“好德如好色”,肯定了好色是为善。同时,好色也是好美,“美”引领世人向善。俞心焦的诗作《她的美惊醒了死者》,意思就是说美能使死者“复活”,美是一种大善。

7.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大意:孔子说:“我15岁立志学习;30岁学成自立;但很多事情是至40岁时才明白;50岁时,我知道万事都有天命;60岁时,什么话都能够听得进去;到了70岁,就是随心所欲也不会超越法度和规矩了。”

孔子用简单的几句话勾勒了自己的一生。从中也大体显示了一个成功的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少年时代发愤学习;30岁左右成家立业;40岁前后应该有坚定的信念;50岁上下就要明白世上的当然之故和必然趋势;60岁时要达到声人心通的境地,对各种意见都能正确地理解和对待;70岁时对社会的法则运用自如,精神进入自由王国。

儒家把实践仁、义、礼、智的价值观念视为顺“天命”,即看成自己必须承担而绝不能推卸的做人的责任。能知天命,就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处,就不会产生失落感、忧愁感,不会因为一时一事的得失成败而烦恼,不会因为社会的动乱、生活的甘苦、个人的荣辱、生命的安危而扰乱自己的人生追求,孔子的一生都在向这个目标奋斗。睿智超常的孔子尚且“五十而知天命”,世间凡夫俗子大概只有徘徊于知与不知之间了。

与其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不如说“人到七十万事休”。表面上看,圣人似乎说人到70已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但实际上,这种“自由”,这种“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以欲望的消退为代价而换来的。也就是说,人到了70岁,还有什么呢?即使随心所欲,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更不要说有什么超越法度和越轨的行为了。

当然,夫子自道,也许说的是圣人的境界,或至少是古典君子的境界。对于现代人来说,物欲横流,奢望无穷,到70岁的古稀之年仍穷奢极欲,贪婪不止的仍大有人在。如若不信,只看那些经济犯罪和政治犯罪的大盗即可一目了然。

回到夫子自道的话题上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鹊踏枝》)

圣人回顾生命历程,饱含人生的品味和慨叹,言有尽而意无穷,令千古读者读之,莫不感慨万千。

当然,“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也。”(张潮《幽梦影》)不同读者根据自身的人生历程和体验来品味圣人的微言大义,必然是酸甜苦辣皆不同,各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你是什么滋味呢?

生活的艺术就在于知道何时应该紧紧抓住生活,何时却又该放弃,这因为生活是复杂的。生活既让我们依赖它的许多赐予,又限定了我们依赖的程度。犹太先知说过:“人紧握着拳头来到世上,却松开手离去。”

的确,我们应该抓住生活,因为生活是奇妙的,到处都充满了美好的事物。而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在回顾过去并突然意识到它再也不会出现时,我们才认识到这一真理。

有些人毫不珍惜这样美好的生活,而是太注重琐事,有时甚至拘泥于小节,以至于对美好的生活没有反应。的确,生活的赐予是珍贵的,但我们太不注意它们了。我们应该不为创造生活的奇迹或慑于生活的威胁而奔忙,应虔诚地对待即将到来的每一天,拥抱每一个小时,抓住珍贵的每一分钟。但又不能抓得太紧。所以生活哲学的另一方面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要有所失,并且应该学会怎么放弃。

要掌握这门学问是不容易的,尤其当我们还年轻,并天真地认为这个世界是受制于我们的,只要我们有充满活力的热情和期望,就一定能够实现。

在生命的各个阶段,我们都有过挫折,并从中得到了锻炼。只是在我们离开了家并失去了它的保护时,我们才开始了独立生活。我们被关进学校接受教育,尔后我们离开爸爸,妈妈和童年时代的家。我们结婚,生育子女,最后也得让他们去开创自己的事业。我们要面临着父母和配偶的死亡。我们也面临着我们自身力量缓慢地或较快地衰弱。最后,我们必须面对自然死亡,失去我们自己就像我们没有出现过一样,同时也失去我们过去得到的和梦想的一切。

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听从于生活矛盾的安排?为什么美好的风行一时的事物不能长久持续?为什么当我们所珍爱的一切最终将离我们而去时,却让我们付出了爱的代价?

为了解开这些疑团,我们必须通过通向未来的窗口观察我们的生活。一旦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将认识到,虽然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