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颈肩腰腿痛奇效良方
9174600000030

第30章 腿痛(8)

【经验心得】骨性关节炎发病缓慢,起病隐匿,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与天气变化有关,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其病因《证治准绳》曰:“有风,有寒,有湿,有闪挫,有瘀血气滞,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故临床治疗时需注意标本兼顾,补肝肾、强筋骨、补气血治其本,祛风散寒胜湿、通络宣痹、活血止痛治其标。益肾祛痹汤方中重用桑寄生为君药,以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鸡血藤、骨碎补与君药相合,更增强其疗效;独活善能祛下焦与筋骨之间风寒湿邪:威灵仙通经络,止痹痛;防己、秦艽祛风散寒胜湿;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黄芪固本扶正;细辛温中散寒;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使寒湿除,筋脉通,肝肾强健而诸症愈。

【方剂出处】张红.益肾祛痹汤治疗骨性关节炎25例.河北中医,2005,27(11):821

19.益肾壮骨丸

【药物组成】黄芪、地龙、赤芍、威灵仙、生地黄、山茱萸、杜仲、枸杞子、补骨脂、当归、熟地黄各10g,砂仁5g。

【治疗方法】将上药共研细粉末,水泛为丸,烘干或晾干备用。每次口服6~9g,每日2~3次,2周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肝益肾、强筋壮骨、通经活络、理气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75例,显效54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

【经验心得】益肾壮骨丸具有补肝益肾,强筋壮骨,通经活络,理气止痛之作用。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脾健气旺则新血生瘀血祛而不伤正,地龙、赤芍、威灵仙、生地黄补血行气、化瘀通络,山茱萸、杜仲、枸杞子、补骨脂补肝肾强腰膝以固其本,当归、熟地黄补血活血,以纠其耗血、伤阴之弊,砂仁辛温以养胃益肾,为和气之品。全方配伍得当、标本兼治,能使髓腔压力分流,修复软骨,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软骨内充血,达到治疗效果。

【方剂出处】王心亚,等.益肾壮骨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5例分析.吉林中医药,2004,24(6):19

20.乌红酒

【药物组成】炙川乌、草乌各10~20g,虎杖30~60g,红花10g,炙全蝎20g,土鳖虫20g,续断30g,50度以上白酒1000ml。

【随症加减】若畏寒、腿冷、脉缓、舌淡等寒象明显者,重用川乌、草乌,轻用虎杖;若无以上寒象者,轻用川乌、草乌,重用虎杖。

【治疗方法】将上药纳入容器中,加白酒1000ml,密封,浸泡7日,每日摇晃容器1~2次。如气温较低,宜置于室外曝晒。冬春季可在容器四周略加温,以利药汁析出。浸泡后第8天,挤净药渣,过滤,约可得药酒700ml。每次20ml,每日3次,饭后服。不善饮酒者,可分4~5次服完。均停止其他任何治疗。1剂药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功效】搜风除湿、温经通络、定痛克痹。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26例,治愈107例,占84.9%;其中服1个疗程治愈者48例,占治愈率的44.9%;显效14例,占11.1%;有效3例,占2.4%;无效2例,占1.6%。总有效率98.4%。

【经验心得】《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坐骨神经痛隶属于痹证,每因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经络,血脉泣而不通,不通则痛,日久则邪气蛰伏于筋骨,内舍于脏。

方以川乌、草乌温经散寒,逐痹止痛;虎杖苦寒祛湿,活血通络,一以制乌头骠悍辛热之性,二以增红花活血之功,是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也;全蝎、土鳖虫能“搜剔络中混处之邪”,以助上药逐瘀定痛;续断补肝益肾,强筋健骨,以固其本;白酒辛香走窜,俾药力直达病所。诸药合力,共奏搜风除湿,温经通络,定痛克痹之功,故疗效较佳。据临证所见,该药酒对病程较短者,不论疼痛程度如何,效果均佳。一般在服药第3天疼痛即可减轻,1个疗程后,疼痛基本消失。这时可“中病即止”,停药观察1周左右,大都可至痊愈而无需再续第2个疗程。有2例无效者,病程均在2年以上。服药中,不善饮酒者常有面红、口干表现,仍继服无妨,可渐次减轻。

【方剂出处】刁述言.乌红酒治疗坐骨神经痛126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1,15(1):31

21.蛇蝎药酒

【药物组成】白花蛇3g,川乌、草乌、何首乌、紫草、威灵仙各15g,桂枝10g,透骨草12g,全蝎6g,白酒2000ml,红糖500g。

【治疗方法】上药放入坛中密封口7日后服用,重者可每日服2次,每次10ml;轻者每晚服10ml。

【功效】温经活血、舒筋通络、宣痹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68例,显效54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2例坐骨神经炎中显效39例,好转3例;腰椎骨质增生23例中显效15例,好转8例;3例腰椎间盘脱出症好转1例,无效2例。疗程最短7日,最长62日,平均治疗20日。

【经验心得】本药酒方来自于民间验方,特点是疗效快捷,效果满意,价格低廉,服用方便。白花蛇是药酒中主药,甘咸,温,有毒,功用祛风湿,透筋骨,定惊搐,治风湿瘫痪,骨节疼痛,是传统中医治疗痹痛良药,药理研究,白花蛇主要成分为蛇毒,有镇静止痛及扩血管的作用。全蝎功效祛风、止痉、通络,对痹证不但有止痛作用,而且对麻木感亦有治疗作用。

白花蛇与全蝎配伍加强了治疗痛证的作用;川乌性辛热有毒,功效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草乌辛热有毒,搜风胜湿,散寒止痛消肿,治风寒湿痹。川乌与草乌加强祛风散寒止痛作用。药理研究川乌与草乌作用基本相同;何首乌苦甘涩,微温,补肝益肾,养血祛风;紫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作用,药理研究有消炎作用,同时可以减轻川乌、草乌的辛热作用;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走十二经;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药理研究有抗炎作用;透骨草有祛风止痛作用;白酒有加强诸药作用,并有舒筋活血的作用。本方白花蛇及全蝎、川乌、草乌均有毒性,配伍红糖可减轻毒副作用,并有补益气血,扶助正气的作用。

【方剂出处】邹方昕,等.蛇蝎药酒治疗坐骨神经痛68例.内蒙古中医药,2001,(2):4

22.蠲痹洗剂

【药物组成】威灵仙15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乳香10g,芒硝15g,红花15g,苏木15g,刘寄奴15g,五加皮15g,海桐皮15g,秦艽15g,独活15g,制川乌头10g,穿山甲15g,豨莶草15g,寻骨风15g。

【治疗方法】水煎煮沸20min,取汁加食醋100~150ml,用以洗熨膝关节。每日洗熨2次,每次20min。夏季每日用药1剂,秋冬季2日用1剂。连续治疗1个月为限。

【功效】活血行瘀、疏通经脉、行气散滞、散寒除湿。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26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

治验:魏某,男,67岁。患者于2年前劳累兼涉凉水后双膝关节疼痛,尤以起立或上下楼时痛重,活动不利,关节作响,逐渐加重,甚则关节肿胀,不能下蹲,喜暖恶寒,遇寒湿阴雨天症状加重。舌质淡红而黯,舌苔薄白,脉弦。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凹凸不平,致密,边缘呈唇样,髁间突变尖,髌骨内缘致密,有不规则赘生物。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辨证属肝肾不足、血络瘀阻、寒湿留滞。用蠲痹洗剂洗熨治疗15日,双膝关节肿痛基本消退,继续治疗15日巩固疗效,活动已无明显障碍,随访至今无复发。

【经验心得】蠲痹洗剂具有活血行瘀、疏通经脉、行气散滞、散寒除湿之功效,使邪祛而正复。通过中药洗熨给药,药物经皮肤吸收及温热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能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利于炎性物质的吸收,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同时能提高疼痛阈值,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方剂出处】淳于文敏.自拟蠲痹洗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6例.中国民间疗法,2004,12(8):18

23.活血消痛液外用

【药物组成】马钱子1g,川乌头20g,草乌头20g,雷公藤20g,细辛10g,透骨草20g,伸筋草20g,威灵仙25g,木瓜25g,苍术25g,红花20g。

【治疗方法】上药用纱布包裹后加水1000ml,煎取600ml药液,趁热熏洗患膝并按摩患处,每日2次,每剂5日,5剂为1个疗程。

【功效】舒筋活络、消肿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25例,治愈65例,显效30例,好转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