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9173500000029

第29章 追求卓越,实现自我——价值(6)

教师读书的过程,也必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的过程。现在,许多教师在空余时间不读书,不思考,每天上网看一些没用的东西,讲课时凭着感觉走,跟着时尚跑,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干什么,是一部分教师的真实生存状态。没有人思考过什么是“真理”,更没有人会考虑如何才能得到“真理”。

我们说苏格拉底伟大,是因为他对于名利的淡泊,对于世俗的不屑和对抗,宁愿死,也不愿放下对真理的追求。他热爱真理,爱到可以牺牲生命去维护,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真理的可贵,也证明了自己选择的正确。

作为古希腊最杰出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真理的热爱,是诚心诚意的,对真理的追求,也是用尽心力的,他并没有在研究中掺杂私心杂念。他也根本不会为了一点个人眼前的私利虚名而臆造真理,伪造学术,甚至想当然地去编造真理,他是在始终孜孜以求的,用自己的努力,去一点点接近真理,走向真理。

真理的价值高于一切,这就是这位古希腊智者的崇高心灵。

3、对知识的不倦追求

知道自己无知,敢于承认自己无知——这是苏格拉底求知的第一步。他认为,只有认识到自己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才会有极大的求知热情和求知兴趣,才会孜孜不倦地去求取知识。如果一个人总是很自满,认为自己拥有一切知识,那他就会因自满而拒绝去主动求知,因为求知会让人看出他很无知,因为求知的过程漫长而无止境,一个人只有虚怀若谷,才能感觉到自己的无知,才会不断努力,不断奋进,在求知的路上获得知识和真理。

苏格拉底将自己形容为一只牛虻,每时每刻都要找昏昏欲睡的懒牛叮上一口,试图唤醒沉睡的群众。苏格拉底喜欢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发表演说并与人辩论问题。他与别人谈话和探讨问题时,经常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谈话形式。

有一天,苏格拉底和平时一样,一大早就来到市场上。他抓住一个行走的路人说道:“对不起,有一个问题我想不清楚,想要请教您。我们每个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我们要怎样做才算是有道德的人?”那人看了他一眼,回答说:“我认为一个人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就是有道德的。”苏格拉底想了半天,装作没听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当我们和敌国开战时,我们的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制造谣言,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规范的,但欺骗自己人就显得不道德了。”苏格拉底立刻反驳道:“当我军被敌人重重包围时,将领们为了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就会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了,我们要坚持下去,努力冲出包围,和援军一起打击敌人。于是大家有了精神,奋力向前,努力杀敌,最后突围成功了。您刚才说欺骗敌人是道德的,欺骗自己人则是不道德的。那么将领们的做法也是不道德的吗?”那人想了想,终于说道:“那是在战争中出于无奈的一种选择,日常生活中如果也这样做就是不道德的行为。”苏格拉底紧接着又追问道:“假如你的儿子得了很重的病,又哭着闹着死活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孩子,这不是药,而是一种你从没吃过的美味,要不你先试一下。于是孩子相信了你的话,把药吃了下去,病很快就好了,难道这也是不道德的吗?”那人只好耸耸双肩,无奈地承认:“这种欺骗是合情合理的,也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对于这种回答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证明。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判断一个人做事是不是符合道德呢?这个问题请您告诉我吧!”那个人低头想了会儿,说:“如果一个人对于道德是什么也不知道的话,他是不会做一个道德的人的;只有那些知道了道德是什么的人才能真正做到道德。”苏格拉底这才非常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真诚地说:“说得太好了,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什么是道德的知识,让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长期以来困惑我的难题,我非常感谢您!”

苏格拉底就这样每天乐此不疲地找人问难、与人辩论,运用这样的问答的方式,把人们引到求知的路上,使人们获取知识,也促进了自己的进步。

同时,自我反省与沉思,也是他求知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他认为:“只要人们能够时时倾听发自心灵深处的‘内在声音’,把握住那稍纵即逝的灵感,通过自己的层层思考,自可形成一套稳固的观念体系。人的知识的多少,主要是靠自我沉思的努力程度而定。”

实际上,自我沉思和反省不仅仅是苏格拉底一个人这样,我们所知道的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们都有沉思的习惯,他们的那些思想,也是大多来自自己的沉思。曾子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实际上就是在做自我反省,也正是有了这种反省精神,才成就了曾子的伟大。海涅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周国平说:“一个人是不是能独处,我觉得这是一个检验,检验他有没有灵魂生活。没有灵魂生活的人,他是不能独处的,他自己待着受不了,他必须到别人那里去,或者必须有一件事情要做,他如果没有事情要做,旁边又没有别人,那个时候他是最难受的。”沉思,就需要反观自己,检验自己,就像用镜子照出自己的外表一样,沉思,可以照出我们精神深处的缺点,让我们反省和改正;反省也需要独处,在孤独中才能享受生命,才能感悟到平时想不到的东西。不独处,就难以沉思,也就很难使自己的思想有所提升。这里的独处,并非仅仅指与外界隔绝,不与他人交往,更多的是指心灵的独处。这样,即便是身处闹市,只要心灵不烦躁,也仍然是独处的、沉思的。

独处,让苏格拉底虽在人群中思考着自己的问题,却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沉思,也让这位大哲学家能够不断发现真理,铸造辉煌灿烂的思想。其实,这样的独处与沉思,也很容易使人身心疲惫,苏格拉底作为一名沉思者,经常会感到空虚和疲乏,这时就要有一股猛劲,一股向前冲、不回头的坚决和勇敢。如果像王阳明格竹子那样,在书院里一连七天静坐,不吃不喝,观察(就是“格”)竹子,想从中悟出竹子的道理,目不转睛地一直看着,绞尽脑汁地一直想着,最后实在支撑不住,就病倒了,也没有悟出竹子的道理来。

当然,苏格拉底的沉思与反省,与王阳明“格竹子”的精神实质是有很大差别的。苏格拉底对事物和人生的沉思,并不像王阳明那样整日地坐在那里冥思苦想,最后什么也没得到。苏格拉底是一个思想开放、乐观积极的人,他的思维相当活跃,当一个问题想不出来时,他就会放下,找人谈话,从与他们的对话中寻找灵感。因为“苏格拉底既深信自我沉思的功能,本不必经由他人讨论或者对话来寻求真知。但是与他人讨论或对话,也是自我沉思的一种。将自己及别人的沉思过程做一种公开的陈述,由此而刺激自我的沉思范围与性质。”这样的沉思,就是一种开放交流式的对话,是自己与他人心灵碰撞的结果。这样的对话,就完全属于开放的范畴了。所以,苏格拉底的大多数沉思,就是在与他人的这样一种交谈当中完成的。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所有成就大事业的人所必备的一种需求,孔子曾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并且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主张向他人学习,这与苏格拉底的学习主张和学习精神是异曲同工的。对知识的渴求和执著,是苏格拉底求知的一种态度。由于苏格拉底对知识、对真理始终充满热情,只要能够得到知识,他不管请教的人是什么身份,也会放下身段,虚心向人求教。

三、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喜欢和人辩论。在辩论中他通常采用问答的形式对一个问题提出多种假设,让被提问者充分思考并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从而帮助人们产生新的思想,也使自己的疑问得到全面的解答。这种问答法通常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反讽,通过提出一个哲学命题,来与人讨论,不断提问,穷追不舍,不断抓住对方的破绽,使对方对问题有更全面的认知。这就是苏格拉底式的讽刺。苏格拉底认为要使人变得聪明,必须要先经过这么一个步骤,否则他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知识。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逐步明确所讲的定义和概念,使人对问题有一个全新的认知。第三步叫助产术,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助产婆,受到这一职业的启发,苏格拉底发明了自己的“助产术”,通过不断地提问,引导学生对某件事有了明确的定义,再一步步把他们引导到自己的观点上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并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这种教学就像助产婆一样,不断进行引导和鼓励,最终使新生命诞生。

在教学过程中,苏格拉底从不给他们预先制定好的标准答案,而是在不断地反问与反驳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找答案,使他们在不知不觉间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仍然有其可取之处,它能够把人的思想调动起来,使人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他用课堂讨论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氛围活跃,而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讲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教学

一、生平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也说过他是古代的黑格尔,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降生于巴尔干半岛北部色雷斯的小镇斯达奇拉。他的父亲尼各马可是当时马其顿国国王阿敏塔斯二世的御医。出身于医学世家的他,自小就对医学、生理学,甚至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亚里士多德17岁那年,他到雅典,成为著名哲学大师柏拉图的大弟子,和老师一起学习和研究长达二十年之久。他经常能发现问题,不耻下问,对自己不明白的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同时还担负着若干教学工作。他的思想深受老师柏拉图的影响,但并没有全盘接受老师的哲学思想,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选择那些对自己有用的思想,对于老师的有些思想,他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的意见和见解,深得柏拉图的喜爱。后世的研究者一般将亚里士多德的学术生涯分为三个阶段,而把早期和柏拉图在一起学习研究的阶段称为第一阶段。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到小亚细亚,受到接见,在阿索斯讲学。当时的统治者赫米亚斯非常推崇亚里士多德,并把自己的侄女皮西亚斯许配给他。在阿索斯生活了三年后,亚里士多德移居莱斯波斯,公元前342年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二世接见他,并让他担任太子亚力山大的家庭教师。研究者们将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到在马其顿的这12年划为他学术生涯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处于游历讲学阶段,因此有人称这一时期为“旅游时期”。

到了公元前335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亚里士多德离开马其顿,回到家乡雅典,在那里他创办了一所吕克昂学院,开坛讲学。人们将公元前335年到他去世的322年这13年称为第三个时期,又称为“吕克昂时期”或“第二次雅典时期”。在这一时期,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开始成熟,并趋于稳定。他的一些学术思想见解及著述,都是在这一时期留下来的。

公元前323年夏天,亚历山大大帝病逝的消息传到雅典,亚里士多德在政治上开始不得志,许多人对他进行攻击和迫害,亚里士多德隐居于欧比亚岛的卡尔息底斯,并于次年逝世,享年61岁。

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如《工具论》、《形而上学》、《尼各马科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研究成果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当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构建了西方哲学的框架,对于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教育学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但我们先要明确的问题是:什么是教育。面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对教育的理解。那么,在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呢?他的理解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又有什么启发呢?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是一种以自身为目的的“实践活动”。亚里士多德的这一定义就将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使教育学成为实践之学,教育学也因此而扎根于实践并获得了生机与活力。同时又强调了教育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既然实践这一概念如此重要,那就要求我们对它的内涵有所认识和理解。

二、追求善的活动——自然目的论视野中的教育实践

纵观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逻辑是其进行哲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又被称为分析学;理论哲学;实践哲学以及诗性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