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吸烟,不饮酒,病魔见了绕道走。
能忘烟酒,活到九九。
防病胜于治病,忌烟胜于吃药。
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酒坏君子水坏路,烟草害人不长寿。
吸烟对人类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是人人尽知的事实。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全球约有11亿烟民,每年因与吸烟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达400万之多,吸烟浪费了本该用于营养、教育等的家庭开支,并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破坏,更是火灾、走私、青少年品德败坏、社会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发达国家,香烟被称之为现代社会最可怕的“瘟疫”。我国的吸烟现状不容乐观,烟民平均年龄在降低,女性烟民和青少年吸烟者在不断增加,现今至少有3.2亿烟民,吸烟人数及吸烟增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位。
当一支香烟被点燃,随着烟草燃烧温度的变化,可产生4000多种物质。研究表明,其中许多物质对人体有害,仅目前查明的致癌物质就有40多种,如烟草中的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氰化物及芳香烃等是主要致癌物。吸烟时这些有害物质可在7~10秒钟内达到大脑,引起大脑兴奋。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会造成人体缺氧,心脏在缺氧的情况下持续工作,可促使冠状动脉内膜损伤形成冠心病;缺氧亦可造成血管内环境的异常,增加血小板的聚集,使血黏稠度增加,形成血栓。一氧化碳到达肺脏时有与煤气中毒相似的毒性,一旦其进入血液后,会迅速“掠夺”并挤掉氧气,“强行”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全身血液循环的供氧不足。尼古丁是一种剧毒物质,每支香烟中约含1.5毫克,如在短时间内吸入40~60毫克即可使人死亡。尼古丁不仅毒性大,且易致人成瘾,它在血液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使人产生吸烟的欲望。它刺激心脏、大脑、肺,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诱发心脏病,还会破坏胃肠的正常活动,引发溃疡,并使溃疡久不得愈。尼古丁还有抑制男子性激素分泌、杀伤精子,及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的“高招”,可导致男性阳萎,大大降低女性的受孕机会。对女性的生理影响更为突出,会致月经紊乱、流产、早产、胎儿体重不足及婴幼儿期免疫功能降低,畸形儿发生率增高,增加妇女心脏病发作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使绝经期提前,并加重骨质疏松等。除此之外,尼古丁还会对解热镇痛类、平喘类、抗心绞痛类、抗酸类及口服避孕药物的吸收、起效,产生不利的影响。焦油是香烟中第三大杀手,人体呼吸道表面有一层纤毛,正常情况下从下到上运动,主要起排除异物、尘埃的作用。长期吸烟会使烟中焦油像胶水一样把纤毛表面粘住,影响其正常摆动,纤毛摆动不畅会使排除有害物质和异物的功能减弱,加之长久因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导致供氧不足,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均会受到影响而形成慢性炎症,久之会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甚至癌变。另外,香烟中所含的苯丙芘、氰化物、砷、汞、镉、镍等,进入血液循环后经肾脏过滤,最后均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由此又对肾上腺分泌、血小板聚集和膀胱细胞的正常运作造成破坏。这些有害物质对皮肤的损伤,如同在酷夏午时的阳光下爆晒一样,会使皮肤蛋白质变性和弹性纤维变粗或断裂,氧气供应量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加快皱纹的出现。另外,它们会降低血中抗氧化剂浓度,使维生素E及β-胡萝卜素浓度降低,促使黄斑发生变性,视网膜微血管收缩,引起视网膜血流不畅,有导致失明的可能。
吸烟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而且还殃及周围人。被动吸烟者受到的伤害甚至超过吸烟者本人。有研究表明,吸入他人吐出的香烟烟雾可致婴儿急性死亡,婴幼儿呼吸道疾病及中耳疾病,成人肺癌及心脏病。父母吸烟会把孩子置于危险的境地,也会增加他们未来吸烟的可能。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看戒烟后有哪些变化。戒烟8小时后血液的氧合作用恢复正常,患心肌梗死的风险开始降低;口气清新,肺开始排泄黏液和焦油,患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的风险开始降低;味觉、嗅觉得以改善;48小时后血液中检测不出尼古丁;3~9个月后咳嗽、气喘得以减少,肺功能提高5%~10%;1年后患心脏病的风险减半;5年后患脑卒中、口腔、食管、膀胱等癌症的风险减半;10年后患肺癌的风险减半,患脑卒中的风险与不曾吸烟者持平……所以,选择戒烟等于选择了无咳嗽、气喘、疾病困扰、慢性自杀的健康生活。
成功戒烟要求吸烟者有决心、有意志、有毅力。自己确定一个停止吸烟的日期,并告知周围的人,且自己严格遵守,将所有的烟缸、未开封的香烟、火柴、打火机等全部扔掉;改变生活习惯,避免和吸烟者在一起,少到卖烟的商店,加快生活节奏,多找些活干,力争少轻闲。戒烟之初总觉有心烦意乱、手足无措、烦躁不安等不适感,这时千万要控制“再吸一支”的想法,坚持15~20天后,这些不适便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