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有氧运动指南
9171800000018

第18章 最传统的有氧运动——太极拳(1)

太极拳的起源和近代发展

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和实际考察,多数专家认为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它沿袭并发展了明代各种拳术,包含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经络学说,是一种内容稳定、兼容并蓄的拳术。

太极拳的习练者将各种不同的攻击型技巧方法(如踢、摔、拿等)吸收在太极拳之中,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造发展,由此产生了两人推手练习,这种练习方式可以训练人的内在和外在的感觉灵敏性。

太极拳吸收了我国古代的阴阳学理论,遵守“刚柔相济”、“静中触动动犹静”的原则,讲求开合虚实,所以练习太极拳可以使人心态平和,使其精神状态达到很高的境界。

太极拳很好地应用了中国古代医学中的经络理论。传统医学讲求“运行气血”。太极拳通过圆弧形的运动,以意识为引导,使人体的气血循环,从轴心脊柱到腰肾再到踝骨四肢。

练习太极拳要求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共同运用,太极拳是一个讲求整体和统一的运动。太极拳具有非常大的兼容性,将我国古代的各种优秀拳术、优秀理论融会贯通,并不断发扬光大。

太极拳从起源到现在,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沿革过程。最初的太极拳直接吸收明代各种拳术,是技击型拳术,不用于强身健体。这个时候的太极拳,包括大量腾空、蹬踢等高难度动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太极拳由技击转向健身。逐渐抛弃原有技击型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并创造出一套小巧紧凑、稍微复杂的架式。像这种不断对传统的架式进行改造创新的新拳式有武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等。

不同的太极拳模式,虽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但是一些基本纲领和锻炼原则是一致的。首先,它们都要求刚柔相济。而且,新发展的拳术不再注重技击,不再采用按脉截脉的擒拿之法。

新开创的推拿手法,着重练习皮肤的触觉和人体内部的感觉灵敏度。因而太极拳发展到这个阶段,主要就是用于强身健体了,当然也可以用来进行竞技。

综上所述,太极拳经过多年的发展,主要完成了由技击向医疗保健、竞技、游戏娱乐的转变。在地理位置上,完成了由河南向北京的转变。太极拳从内容到形式开始稳定下来,目前已成为备受我国大众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尤其受到老年朋友的欢迎。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积极推广太极拳,特别推广了太极拳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作用。显著的疗效引起了国内外普遍重视,国家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如编撰图书、开设课程等对太极拳进行大力宣传,这样就使太极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

太极拳自起源到发展到基本稳定,一直坚持一个最宝贵的原则:批判吸收传统,兼容并蓄其他。正是由于这个原则,才使得太极拳历经这么多年仍然焕发着无穷的魅力,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喜欢。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广大习练者仍然要坚持这个原则,使太极拳与时俱进。

太极拳的有氧保健作用

太极拳广为流传和推广根源于强身健体作用。

1.练习太极拳可增强骨骼、肌肉的活动能力 数据显示,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人脊柱畸形的发生率只有25%左右,而不打太极拳的老人发生脊柱畸形的可能性要大得多,约为50%左右。可见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能够促进脊柱的结构、组织良性发展。练习太极拳还能减缓一些衰老的退行性变化,防治骨质疏松等疾病。

道理很简单,练习太极拳讲求动作虚实结合、动中有静,要求连贯轻盈,身体整体和谐一致,因而活跃了身体内的成骨细胞,产生大量的骨质蛋白基质,这样骨生成多、流失少,骨质就不容易变松了。

2.练习太极拳可以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因为太极拳作为一种要求全身参加的有氧运动,包括了各肌肉、关节的活动,因而可以大大加强体内的血液循环,并且有效减少人体内的淤血现象。太极拳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气沉丹田”,要求练习者将气往下引,膈肌和腹肌不断收缩扩张引起腹压的变化,利用呼吸运动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此外,长期练习太极拳,追求“动中有静静触动”,可以使人体内各个器官、各个部位得到协调发展,并给各个器官提供了充足的血和氧,使心脏有力收缩,保持血液的良好运行,这样也促进了人体的新陈代谢,防治高血压以及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数据表明,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动脉硬化的发生率仅为不练习者的50%。

3.练习太极拳可以使人呼吸更加畅通 打太极拳时,要求自觉引导呼吸,使呼吸的节奏和身体的动作相一致。这样就使得胸廓得到了开拓,吸气不再受到限制,因而增加了呼吸的效果,加速了血液的循环,并避免在练习时出现面红耳赤、血管弩张的情况。

经常练习太极拳,坚持均匀呼吸,可以增加肺活量,促进肺的通气功能和代谢功能,也有利于保持人的体能。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的人在进行一定运动之后,喘气很轻缓,而且恢复起来非常快,他们的肺活量要比不练习太极拳的人大得多。

4.练习太极拳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会增加人体内脂肪、蛋白以及钙的代谢。调查表明,胆固醇高的人坚持练习太极拳,血液中的胆固醇会大大降低;动脉硬化的人坚持练习之后,血液中蛋白的含量增加,胆固醇的含量相应减少,病情均可得到缓解和控制。

5.练习太极拳可以促进消化,改善消化功能 练习太极拳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因而它可以防治因为神经系统紊乱带来的各种消化系统疾病。此外,练习太极拳要求腹式呼吸,这样对肠胃起到了积极的刺激作用,也改善了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自然能促进人体的消化。

由此可见,太极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有氧健身运动,一方面它促进了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另一方面也大大加强了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并有效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

练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枢神经系统在人体内处于统帅的地位,它支配和指导其他所有的系统和器官的活动,是整个人体的司令部,将人体内部和外界的环境合理调节、有机结合。神经系统运行正常,整个身体就能保证正常运转,神经系统出现紊乱,后果则不堪设想。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尽量确保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这点,习练太极拳不失为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1.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集中意念来指导自己的动作和行为。这点在现代社会尤其难得,处在越来越繁杂喧哗的都市,要想保持心灵的安静平和非常不容易。打太极拳时保持内心平静,使心情得到放松,大脑也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大脑的功能自然能得到改善。

2.打太极拳时要求整个人体动作和谐完整,用劲运力连绵不断,这样使全身上下,从眼睛到手,从肩到脚,从腰到腹全部得到锻炼,身体各个部位全部照顾到,这样就合理调整了全身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功能,同时加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统帅”能力。

3.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紧张度,加强大脑的指挥功能。太极拳中各个动作相互联系,但又各不相同,有的动作虚,有的动作实,有的动作慢,有的动作快。要真正练习好太极拳,就必须在大脑的宏观指导下认真进行,发挥个人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这样也间接刺激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功能。

4.练习太极拳能够提高人的情绪。练习太极拳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艺术,一旦迷恋上,便会觉得兴致盎然。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在做太极拳各种推拉蹬踏动作时,会觉得神清气爽,精神百倍。提高人的兴致和情绪可以活跃多种生理机制。太极拳讲求“意在先”,这样练习者可以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得到很好的锻炼和陶冶,并能由此引起体内血液循环加速,甚至还可以促进人的新陈代谢。

什么是太极拳的锻炼要领

掌握正确的锻炼要领有利于练习者把握太极拳的精髓。虽然太极拳有多种流派,但它们在锻炼要领上是基本一致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要领是保持心平气和,坚持“心静”。保持心情平静是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前提,只有心态平和才能学习好太极拳的各个动作、各种变换。所谓的“静”是指摒弃杂念,思想集中。这样才能做到虚实结合,刚柔相济。

第二个要领是集中精神。练习太极拳非常重视意念的指导作用,尤其强调“意在先”,用意念来指导动作。太极拳运动是一个虚实、动静、刚柔、快慢辨证统一的复杂整体,要求用力适度,连绵不断,讲求呼吸顺畅,并能自觉调节,所以就需要练习者百分之百地集中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其中复杂微妙的东西,才能掌握太极拳的规律和技巧,达到至高的境界。

第三个要领是注意身体各个部位姿势的正确性。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练习者应该依次注意下面种种姿势。

1.一定要以腰为轴心展开全身运动,腰部要保持放松直挺,切忌疲塌、摇晃、力度不足。

2.头要端正挺直,虚灵上顶。眼睛有神,并随着手的转动改变视线。颈项随着目光的转动而转移,既要保持端正,又要灵活,能够运动自如,切忌僵硬。嘴应该闭紧,不要张开嘴大口呼吸。呼吸时,尽量用鼻,这样可以使喉咙长时间保持湿润。

3.肩膀要求放松下沉,同时肘部要松弛,关节稍微弯曲。手腕灵活自如,以便完成一系列轻盈变换的动作。胸部要放松,胸腔稍微向内。背肌也要相应放松,并要使背脊中间的骨节有向上提的感觉,这就是太极拳中所谓的“含胸拔背”。

4.太极拳对于腿部的要求比较高。腿的动作讲求虚实结合。

胯部要适当放松,膝关节保持稍微弯曲。做动作的时候,将重心放在一条腿上,胯跟随着向内收,身体向下蹲,另一条腿则慢慢伸出,然后身体再随之慢慢伸高。如此循环,重心不断转移,全身达到平衡和谐。

第四个要领是正确把握各种不同姿势和动作的要义。对于练习者而言,把握各种动作的微妙之处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做每势的定式动作时,腰应该稍微向下按,脊柱也随着往下沉,大椎则要往上提拉,产生上下对拉的感觉。同时胯跟上面应连接指尖,下头要顺应脚尖。胸部宽松舒畅,腹部充实。手臂往外伸展并稍微往下压,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增加劲力,沉着不失轻灵,飘逸不失稳重。

在每个姿势转换过渡的时候,练习者应该集中意念,认真体会其中规律,然后将上个动作和下个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连贯起来,切忌出现中间脱节的现象。动作一定要保持前后一致,一气呵成。

而且太极拳讲求连贯和连绵不绝,一个姿势应该紧扣下一个姿势,自然圆活。

此外,练习者还应该学会“三尖相对”和“外三合”。前者是指在练习过程中,手指尖应该对准鼻尖和脚尖。后者是指肩和胯要保持和谐,肘与膝以及手和足都要保持和谐一致。

最后一个要领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练习的强度。不同的人体能和身体需求不同,练习太极拳时,也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运动量,确定架子的高低快慢,而且一旦选定了适当的运动量之后,就要保持,不可随心所欲,忽高忽低。要想提高运动量,也应该循序渐进,切忌心急浮躁。

练太极拳对身体姿势的要求

太极拳是一种涉及全身的有氧健身运动,练习太极拳要求全身各个部位能够保持和谐一致,因而,锻炼者在练习过程中应该掌握身体各部位不同的姿势要求。

1.太极拳对头部姿势的要求非常严格。练习过程中,练习者应该尽量将头往上顶,不要东倒西歪,晃来荡去,同时还要保持颈部肌肉的灵活自如,切忌僵硬。在做动作时,头颈应随着身体运动的方向不断变化,与整个身体上下的动作保持和谐一致。嘴应该闭紧,不要张开嘴大口呼吸,呼吸时尽量用鼻,这样可使喉咙长时间保持湿润,此外还可以将舌头抵住上颚,这样可以增强唾液分泌,也自然能保证口中湿润,不干燥。眼睛一定要有神,并随手的转动而改变视线。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反应在眼神上就是要求眼中有光,神情自然,不皱眉怒目,也不能精神涣散。

2.躯干是参与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这一部分的姿势非常重要,而且难度较大。

①太极拳讲求“含胸拔背”,即是说胸部要放松,胸腔稍微向内,避免外挺,一切顺其自然,背肌也要相应放松,并随着两臂的伸展尽情舒展,直到使背脊中间的骨节有向上提的感觉。“含胸拔背”有利于“气沉丹田”,使腹部处于放松状态,同时又感到充实。

②一定要充分利用腰部脊柱的力量。腰部是身体端正稳当,不偏不倚的保证,所以练习者一定要以腰为轴心展开全身运动,腰部要保持放松直挺,切忌疲塌、摇晃、力度不足。尤其在做由虚到实的动作时,无论是进退还是旋转,腰部都要自觉向下垂,同时又要保持轻松,这样才能帮助气力下沉。切忌腰部和腹部往前挺,这样会使动作笨拙。正确利用腰部的力量可以使动作既稳定充实又轻盈飘逸。由此可见,“腰脊为第一主宰”的说法千真万确。

③在练习太极拳时,还应该保持“垂臀”状态。垂臀即指保持臀部自然下垂,不可左右摆动。为了配合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如腰部的松弛和脊柱的正直,臀部肌肉一定要加紧收敛,保持整体躯干的正挺,切忌臀部突出而破坏了整个身体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