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
心理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病人会有各种不同的症状。下面就几种常见症状做一简单介绍:
1.身体不适 心理疾病的患者经常会感觉到眩晕,身体不同部位疼痛、发胀,如果去医院检查,并不能发现机体有器质性改变。
除此之外,大部分病人的肠胃消化吸收能力都不太好。这种症状的具体特点是病人描述不清到底身体如何不舒服。
2.记忆力降低 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常会感觉到记忆力下降非常严重。其实这是因为病人不能使自己像以前那样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从而使得自己不能将看过的、听过的事物记忆在脑子里。
3.睡眠质量降低 心理疾病的患者大多都有睡眠质量方面的问题,并且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其中一些人是难以入睡,躺在床上感觉紧张有压力;另一些人醒来较早,且很难再次入睡;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出现睡眠间隔,常会一个晚上惊醒好几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大部分病人睡眠中多梦,睡眠质量很差,严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质量。
4.工作质量降低 大多数心理疾病的患者会有明显的情绪波动,容易出现兴奋,但短时间后就会感到劳累。由于这个原因不能长期专心致志的工作,工作质量受影响。另外一个原因是病人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降低。
5.情绪问题 大多数心理疾病的患者都有情绪问题。具体表现是紧张焦急、烦躁易怒、过分忧虑、无法平静、易受惊吓。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心理疾病患者会有不同的情绪问题,其问题的程度和表现形式多有不同。
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种类非常多,患者的不适感和异常现象也是各具特点的。对于同一个病人而言,同一时期可能会出现多个生理系统或若干个身体器官的病症,也可能会在不同的发病期发现完全不一样的表现症状。另外相同类型的心理疾病患者也会有完全不相同的发病症状。所以心理疾病的患者要相信医生的诊断,不要仅凭症状来判断病症的类型。
如何克服心理疲劳
人有疲劳感是很正常的。在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疲劳,也是生理疲劳;在生病后感到十分疲劳,这是病理疲劳;而心理疲劳则是一个人的神经系统由于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或紧张程度太高而引起的疲劳。
心理疲劳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并由此引起工作效率降低,错误增多等现象。在身体上则表现为体力不支,头痛,头昏失眠,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及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
心理疲劳比生理疲劳更难恢复,因为生理疲劳主要发生在活动之中或之后,而心理疲劳在活动之前就可以发生,会过早产生厌倦烦躁的情绪,而更无心参加活动、工作或学习。
心理疲劳,从本质上来说是大脑皮层受抑郁情绪影响所导致的。例如,对事物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兴趣而抑制大脑皮层;或是因某种原因而忧郁,情绪十分低落;或是由于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枯燥的活动而产生心理饱和;还有就是大脑皮层的活动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过低。
对于因为对事物缺乏认识和兴趣导致的心理疲劳,首先要弄清活动是否与自己的爱好相符。然后要明确目的,确立各项具体行动目标,以提高效率,使神经活动维持一种较兴奋的状态。因为,兴趣的培养对克服心理疲劳是十分关键的。如果培养不了这方面的兴趣,那么也可以培养对活动最后结果的兴趣,使大脑皮层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对于从事长期单调、重复、枯燥工作的人,要努力使活动多样化,通过多种活动的交换来刺激大脑皮层,保持心理上的愉快。在工作学习方面要劳逸结合,不要不间断地太长时间工作,必要时休息一下,睡睡觉,听会儿音乐,喝点饮料,或是做适当的体育锻炼,都可以调节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之平衡,让人的心情愉悦放松。通过这样的调节,心理疲劳的症状就会减轻,并最终消除。
睡眠障碍分为哪些类型
在每个人的生命中,睡眠大概占去了1/3甚至更多的时间,睡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在现代高度紧张的生活中,许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谈到睡眠障碍,绝大多数人会认为是躺在床上无法入睡,翻来覆去难以进入睡眠状态。但事实上,睡眠障碍包含很多类型,下面就常见的几类作一简单的介绍。
1.难以入睡 这是睡眠障碍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具体表现为躺在床上心情紧张、着急、烦躁多疑、满腹心事、压力大,回想白天与同事、上级的磕磕碰碰,平时工作中的挫折与不顺,气愤、无助由此而生。并表现为经常性的神经功能紊乱,具体表现是易出汗,紧张,遇事心慌,呼吸无规律。有以上这些症状的病人通常上床后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睡着,因此睡眠时间不足,从而导致睡眠质量差。
2.容易醒来 这种情况指的是睡着后很快就醒来,身心都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而且醒来后一般都难以再次睡着。长期这样会导致身心疲惫,精神委靡不振,工作学习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容易疲劳,对生活工作兴趣不大,特别是工作效率明显降低。
3.睡眠惊醒 这指的是睡眠过程中常常会很多次无原因地醒来,并且醒来后就如同第一种情况所说的难以入睡。这种情况因为病人整体的睡眠过程被打断,所以根本就不能进入良好的熟睡状态。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全身无力,精神状态不好,想睡却又难以入睡。
4.醒觉不完全 指的是睡眠后醒觉不完全,其原因可能是改变了生活规律。具体表现有工作和学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整个人很懒惰,处于一种昏昏欲睡的状态,严重者可能导致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5.嗜睡状态 这是指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病人经常处在抑制性睡眠状态,并非生理性缺乏睡眠,具体原因有过度忧郁等。
6.梦游症 是指病人在睡眠过程中下床走路、穿衣服,严重者可能做出更复杂的行为,但是睡醒后患者多会忘记自己所做的事。
7.噩梦惊醒 多在晚上入睡后突然惊醒,同时感到惊慌害怕、紧张、心情不宁,并且会大量出汗,心烦气躁,还会感觉刚做了噩梦,很恐怖。
8.浅表性失眠 这种类型比较特别。病人自己觉得整个晚上都没有睡着,但别人若是观察就会发现其实病人整个夜晚睡得都很香,而且还会打酣。实际的情况应该是病人睡觉时警惕性较高,对外界的刺激如声音等比较敏感,他们自身的感受确实是没睡着。
9.做梦较多 所有人晚上都会做梦,但是大部分人第二天醒来后就会忘记梦的内容。而有睡眠障碍的病人却对自己做的梦记得很清晰,还会将自己的梦延伸到现实中,情绪也会大受影响,睡眠质量自然不好。
对付失眠的心理疗法———自我催眠
在现代社会中失眠是常见的病症。自我催眠就是一种治疗失眠的心理疗法。它与一般的药物疗法相比,具有见效快、易操作、无副作用等特点。
自我催眠的本质是利用一些特殊的动作和方法使被催眠者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完全彻底地放松,通过这些来消除患者睡眠前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进而产生睡意,较快进入睡眠状态。
自我催眠的具体步骤如下。
1.放松阶段 病人进入安静舒适、灯光轻柔的房间内,调整好心态,平躺在一张柔软舒适的床上,两只手平放于自己的腹部,适当的调整呼吸,使呼吸速度逐渐减慢,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腹部。做完这些后,深呼吸,尽自己最大努力屏气,直到全身的肌肉都处于紧张状态,最重要的是两手用力,接着将气缓缓呼出,放松全身的肌肉。做到此时应该认真感受肌肉紧张和放松的感觉。做完了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后,把意念转移到双脚,像刚才两手一样,再一次重复两脚的放松和紧张的感觉。时间大概持续到两脚放松软绵绵直至没有感觉。紧接着应该从脚逐渐向上放松,依次是脚踝、腿部、臀部、腰部、胸部、肩部、肘部、颈部、面部、头部。
这个时候,可以微闭双眼,慢慢地、轻轻地放松头部,沉沉欲睡。通过上述方法,病人大都会进入一个全身都非常放松的状态和感觉。
2.入境阶段 入境实际上就是指患者想像自己进入一个特殊的场景。在上一个阶段的基础上,不停在脑中想像自己以前说的某句话,经历过的某个场合,或是进行无边无际的幻想。举例来说,想像自己身处在一个风光秀丽的山间树林中,在这儿只有自己,如同身处世外桃园,与鸟儿同歌,和花草共舞,与蓝天大地融为一体;或者是设想自己在海边漫步,夕阳西下,微风抚过脸庞,阵阵海浪涌来,打湿了双脚,自己边慢跑边唱歌,惬意地呼吸着大海的气息。身体柔软的漂浮着,宛如进入了一个美妙的地方。
3.命令阶段 经过上一个阶段,被催眠者已经完全放松并非常舒适,这时候就应该给自己的身体发出命令了:此时此刻我正在一个优美、舒服、清新、愉快的林间小屋中,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房间。现在,我将忘记所有的烦心事和重重忧虑,围绕在我周围的只有鸟语花香和新鲜空气,我好想舒舒服服地睡一觉。等我醒来后,我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状态,进入乐观积极的生活中,失眠和噩梦将从此远离我。
通常情况下,经过上述几个阶段的自我催眠后,病人会很快进入良好的睡眠中。但要注意,若是一开始效果不明显,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多练习几次就会达到理想的状态。练习期间病人要细心、认真,体味自己的感受并加以总结,以使自己在以后的练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另一种对付失眠的心理疗法———音乐疗法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放飞人的想像,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心理学上来说,音乐还是一种治疗失眠的好方法。因为不同的音乐,它们的韵律感、节奏感,以及音色、速度、力度都各具特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因此也会使失眠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放松下来,感觉到平和、舒心、宁静。通过音乐疗法,失眠者能够排除杂念,进入音乐的意境中,消除烦脑忧愁,睡眠质量也就提高了。下面是国内外流行的可以当作催眠音乐的一些曲目。
1.古典曲目 古代的曲目一般都具有舒心、轻缓、柔美、宁静、清新、雅致等特点,失眠者听后会感觉心情平静,没有了烦躁紧张,轻松自然进入甜蜜的梦乡。如《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金陵十二钗》、《双飞燕》等。
2.现代抒情曲目 抒情曲目大都具有优美、高雅、引人入胜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而失眠者多是心情压抑多虑,整天忧郁不快乐,这些曲目可以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排除睡前的紧张烦恼,从而进入良好的睡眠状态。如《江南好风光》、《真挚的爱》、《小城故事》、《轻轻地告诉你》、《天涯》、《朋友》等。
3.国外经典曲目 这些曲目流传已久,能够形成恬静淡雅、舒适平缓的音乐氛围,对失眠者的病情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如《致爱丽丝》、《划船曲》、《雪绒花》、《摇篮曲》、《亲爱的妈妈》等。
4.其他类型曲目 这类曲目包括各种宗教音乐、流行的瑜伽音乐、各种轻音乐以及专门制作的保健音乐等。
失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睡眠情况、身体状况、性格特点等选择适合的曲目,以达到改善睡眠的效果。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心理改变
痴呆是由于大脑功能严重衰退所致的疾病,它是指患者心理、情感和智力的全面下降,并无法完成日常的社会活动。这种病经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特点,会出现大脑功能的全面紊乱,包括记忆、思维、理解问题、判别方向、数字计算、学习能力及语言运用和是非判断能力。病人的意识虽有保留,但是日常生活能力却严重衰退,并可出现人格改变。
老年痴呆症的种类很多,有许多种疾病可能会出现类似痴呆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医学界将老年痴呆症大体分为以下几种:①阿尔茨海默病,②血管性痴呆,③混合性痴呆,④帕金森病性痴呆,⑤酒精中毒性痴呆等。
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症患者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智力缺损程度非常严重,以致影响病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造成生活不便;②患者会有短时期内的记忆缺失,常常会忘记最近经历的事情,但是对以前发生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楚;③接受新知识新科技的能力会有很大下降,学习的效果大不如从前;④总结概括方面的能力会下降得更加明显,具体情况可能是不会用常见的谚语警句,说不出类型相近事物的总的特点,阅读报刊杂志的速度减慢好多,不理解文章大意;⑤心理多出现障碍,如情感、兴趣、认知、人格等发生明显变化;⑥判定能力有所丧失,如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认识朋友同事,心爱的物品弃之不顾等等。
下面对几种常见的老年痴呆症做些介绍。
1.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是进行性智力减退并伴有语言及认知能力方面的障碍。病理检查有脑萎缩、神经元纤维改变等。
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表现是痴呆综合征。这种病发病比较缓慢,病情会出现进行性发展,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清楚。此类病人的主要特点是:
(1)广泛性痴呆,如出现较明显的心理改变,记忆力减退,思维缓慢而且迟钝,计算能力下降,对一些常识性问题严重失忆。
(2)患病早期就会失去自我的认知力。对自己的了解程度以及爱好方面好像知道得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