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家庭心理健康小顾问
9171000000017

第17章 处事人际职业(1)

如何给自己在社会中定位

人的自身素质和思想意识决定了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即社会角色。

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并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由生活中不同的现实和文化氛围所赋予的。①社会角色由特定的社会关系决定,如家庭中叔叔的角色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②社会角色由各人的身份和地位决定,如公司里上级和下级的关系。社会角色由个人所履行的权利和义务决定,如父亲在家庭中有抚养子女的义务。

另外必须强调的是在不同场合人的身份地位是不同的,个人的身份也在随时变动。在特定社会场合人的言行举止应该符合当时的身份和地位,以免影响自己的工作和个人生活,出现不良的结果。

如何给自己在社会中定位,首先取决于自己的心理定位,在认知感觉上不出现偏差。第二,就是了解自己在特定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这两点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成败和生活状态。

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积极发挥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为社会做出贡献,与此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何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人际交往中不应该以貌取人,但是,当初次见面别人对你不了解时,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1.注意服饰穿着 这里的外表主要指的是着装、打扮。人的穿着、打扮要符合个人的特点,还要根据场合而定。与人第一次见面时,通常别人都会先观察你的外表,如果穿着整洁、得体、正式,可以让对方有受尊重的感觉。切忌穿着过于怪异或是不修边幅,这样并不能很好地展现你的个性,反而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2.注意言谈举止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直接反映了其本身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讲究文明礼貌是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有些人有许多小毛病、小动作,往往给对方带来不快,例如习惯性地不断眨眼睛、抠指甲、咬指甲、搔头和托腮等。在和别人谈话时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距离,对于初次见面者,相隔不宜过近或过远,由于相互不熟悉,过近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过远又会产生距离感。还有,要认真聆听对方的话,做出得体的回答。避免要求对方重复。

也有一些人面对陌生人会感到害羞,难以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主要是源于缺乏自信。如果无法克服这个障碍,就会影响到整体印象。所以,无论你的想法是什么,或对或错,都要勇于表达出来。

3.注意语言的运用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主要依靠语言。语言是一门艺术,如何做到说话得体,正确地表达情感、看法,并且让别人明白呢?要正确、适时、适度地用词,避免用一些口头的感叹词、粗话。说话语气要平和,给人留下随和、亲切的好印象。

4.注意谈话时的态度 说话的态度可以很好地反映人的性格。在头一次见面时,大胆地阐述出自己的想法是很好,但在表达时语气要谦虚,三思而后行。在与对方的想法产生分歧时,要持谨慎的态度,不可武断地批评别人,这样会给别人留下极其不好的印象。

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工作以及思想交流中建立起来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内容广泛,包括朋友之间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等。

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关系中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决定人际关系的产生,反过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际关系影响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主要包括自我感情、对社会的认识、个人的行为三方面。

自我情感是指对交往的朋友、同事的喜好或对彼此的行为的认同。自我情感是人际关系形成的主要因素,起主导作用。在非组织关系中,情感成分承担着主要调剂作用,人情问题往往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对社会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形势的了解和正确把握。对自我的认识体现在一个人的自信、自强、自立方面。在正式的社会活动中行为因素是调解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

个人的行为是指一个人言谈举止、处事方法以及所有的受心理支配的行为等。

什么叫人际关系中的相互吸引

所谓人际关系中的相互吸引,简单地说即是人际交往中的个体之间相互喜欢的现象。而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发挥出的吸引力也正体现了他的个人魅力。人际关系的形成与人的相互吸引有密切的关系,要做好人际沟通,必须了解人际关系中的各个影响因素。

1.第一印象吸引 虽说“以貌取人”不可取,但是第一印象的好坏与人的外表长相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人在判断别人时,往往受其外表的影响,并无法从心理上根除这些影响。

2.相似性吸引 人际交往中人的心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地位等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大因素。若人与人之间有相似点,例如有共同的态度和价值观,相互就容易产生共鸣,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互补性吸引 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会被别人身上一些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吸引,若双方在人际需求方面恰好能够相互获得满足,那么就容易使彼此互相喜欢了。

4.情感上吸引 男女交往中有“一见钟情”的情况,这便是出于情感上的吸引。同性之间的交往一般不如异性之间的交往来得顺利,也是因为异性之间较多有情感上的吸引。

5.仰慕性吸引 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受到公众的欢迎,这就是一种仰慕的心理,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能更好地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培养自己独特的吸引力,当然还要掌握一些技巧。对于以上各影响因素,一般不易做到面面俱到,但可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如何做好人际交往与沟通

人际交往是人们为了彼此表达感情、传递信息、满足需要等目的,运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以及肢体语言等方式,在交往个体之间实现交流与融通。

人际交往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要,通过人际交往,人们互相学习知识、交流经验、交换信息等,这种正常的人际交往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与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不总是顺利,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

1.受教育的程度 个人受教育水平不同,他表达以及接受信息的能力和方式就不一样,这样在人际交往中就有可能产生彼此误解、曲解等沟通障碍。

2.社会地位、个人出身 社会地位和个人出身会在人的潜意识里留下痕迹,而这些常常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3.思想和心理因素 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在人际交往中影响也是明显的。有人因害羞而不敢与人交流,这算是个性上的一个障碍。个性的孤僻、封闭等也都会给人际交往带来障碍。

如何避免人际关系中的冲突

“距离产生美”,这在人际交往中也不失为一句真理。人与人无论多么亲密无间,都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交往中若能把彼此的距离把握得很有分寸,那么必然有益于增进交往双方的感情。反之,若不能把握好度,则容易引起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必然影响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国外的学者分析认为,人际之间的距离可分为四种。一是亲情距离,这种距离只存在于家人或是情人之间。二是个人距离,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距离,个人与自己的朋友之间,或是其他一般交往者之间都存在有这样的距离。三是社会距离,例如你与上司、老板,或是你的同事之间存在的距离。四是大众距离,它比个人距离范围要来得大一些,任何不熟悉或不是很熟悉的人之间的距离都归为这一类。人际交往中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距离,这不由个人的意愿决定,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要做到有分寸。

人际交往中,若是个人之间目的不一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差异比较大,那么必然会引起一些观点、看法上的不一致或是情感上的不和谐,这种现象即为人际关系中的冲突。

人际交往中若是出现了冲突,必然会大大影响交往个体之间的感情,尖锐的冲突还可能使双方反目成仇,产生不健康的心理,或是导致心理失常,甚至互相伤害对方。

要避免人际关系中的冲突,重要的是要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合适的距离,同时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有健康理智的心理。即使有冲突产生,也要放宽心胸,不应有记仇的心理。

人际交往也是心理健康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保证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具有合群性,人与人之间通过彼此间交换信息、情感交流等,分享和分担彼此的快乐和忧愁,这样就培养了相互之间的感情,让彼此关系更加亲密,相互之间就会有依恋感。这种人际交往在老年人当中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调查研究,与别人有较多往来关系,并能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老人比没有什么人际交往的老人要少许多的悲伤和寂寞感,并体验到更多的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因为过于清高,或是有过度的“自卫”心理,导致不喜欢与人交往,也有人因为过于自卑,而不敢或不愿与人进行交往。这样就容易离群,产生寂寞孤独感,进而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将有可能造成情绪紊乱,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做出一些危险的事情来。因而,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或是不愿与人交往的人,一定要学着调整自己的心态,要勇敢地敞开自己的心扉,积极培养多一点的兴趣爱好,在交往中寻求乐趣,才能有益于自己的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难免要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关系。懂得如何正确与他人交往,交际技巧以及在交往中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将对工作、学习、生活有重要影响。尤其对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好的人际关系将使你更快融入社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下面就谈一谈人际交往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1.选择交往的对象 与他人交往总是有目的的,不同的交往需求,决定了交往的对象也不同。所以这就要求在交往之前,明确自己为何交往。审慎地对待交往对象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若别人主动与你接近,要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再把交往的频度提高,程度加深。对于“不良分子”,要杜绝来往,与其划清界限。

2.使用双方理解的交流方式 根据不同的交谈对象,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但一定是双方所能够接受的。不要对别人大吼大叫,怒眉瞪眼,颐指气使。尽量让自己所表达的意思简单明晰,不要让他人误解。选择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这样能拉近双方的距离。

3.待人要真诚热情,不撒谎 一个满嘴空话,甚至怀着某种不良心态的人,是无人愿意与之交往的。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这样就会给别人留下一个可以信任的印象。待人热情主动,说一不二。信誉,是一个人交往的标签,没有一个人愿意让其受到玷污。所以要拿出自己的真诚与他人交往。

4.讲究礼仪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接受的教育等都不相同,所以在交往中,双方难免产生分歧。此时,要充分尊重他人,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能盲目自大。

5.虚心求教他人,乐于帮助他人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要积极地学习周围人的优点和特长。也许有些人你认为不如自己,但也要“不耻下问”,毕竟每个人都有他的发光点。当别人有求于你时,一定要全力以赴,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对你的考验。如果实在无能为力,也要给他善意的回答。

6.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他人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这时你要有一颗宽容的心,给他人一次改过的机会,不能一棒子将他打入十八层地狱。不要与他人在无关痛痒的问题上争执不休。对自己的不足之处,一定要认真对待,努力改过。

人际交往中,不仅要时刻关注你的交往对象,也要时刻调整自己,要从心理上真诚地接受对方。不要过于急躁,也不要对别人不冷不热,要从心理上真正拉近交往双方的距离。只有当自己与他人在交往中达到一种和谐的关系时,生活才会快乐、融洽。

怎样进行职业选择

青年人跨入社会,去开创自己事业的第一步,就是职业选择。

如果没有明确的职业意向,一味地跳槽,又何谈去创立自己的事业呢?

职业意识,即是指个人在自己意识中对职业的了解、兴趣与对择业的要求等。对于不同的人,这种意识是不尽相同的。有些人有着强烈的要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理想,而有些人则对职业没有什么大的要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满足了。

有了职业意识,才能谈到职业选择。职业选择同时具有突发性和累积性。有时一个人的职业选择是在某一特定时刻决定的,而有时则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和筛选的过程。经历这样的过程就要综合对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期的各个方面进行评定,最终选择出合适自己的职业。职业定向就是个人选择了什么样的职位,这也就意味着你选择了担当何种的社会任务,扮演何种社会角色。

现在不少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职业志愿选择上把学习成绩放在参考的第一位,认为分数的高低决定职业选择的方向,完全忽略了孩子的职业意识。这种光凭成绩择业的现象与现代学校教育有很密切的关系,学校老师往往过多地注重学生的成绩,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忽略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以及除功课之外的各方面素质教育没有重视,这对个人的发展是很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