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货币政策研究
9168900000002

第2章 序(2)

四、货币政策的基本命题

(一)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1.广义的“货币非中性”

笔者认为,如果广义地将“货币非中性”理解为“货币广义的社会经济影响”,那么,货币非中性客观上则具有绝对性。货币非中性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

(1)货币社会关系的非中性。这是就社会关系角度而言的货币非中性,即如果最为广义地,从货币的经济功能乃至社会功能、生产关系角度而言,货币关系的社会影响是极其深刻和复杂的,货币广泛地反映着货币社会关系的非中性,货币社会关系的出现相应地引起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因为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货币的产生与出现,本身就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媒介的出现,人类的社会关系从此开始逐渐演化和体现为以货币为基础与纽带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这种货币社会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既不断地孕育着积极向善的社会成长因素,这便是人类所追求的方面,当然也会滋生出一些消极堕落的因素,但是,人类总是在趋利避害中不断地发展、更新和完善这种货币社会关系,从而在这种货币社会关系的媒介中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的。

(2)货币经济系统的非中性。这是就经济系统角度而言的货币非中性,即随着货币的产生和发展,经济系统相应地发生的货币性演变,例如不同于物物交换的实物经济,在货币经济形态下,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的相对分离,金融市场、衍生金融交易等虚拟经济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等。

(3)被动冲击下的货币非中性。这是就外生性因素引起经济冲击的角度而言的货币非中性,即在意外的经济冲击(例如供给冲击)下导致经济失衡,这种失衡通过市场供求机制表现为货币的非均衡,即货币失衡问题,从而反过来派生出货币对真实经济的制约性,即反证出货币非中性。

(4)货币政策的非中性。这是就现代货币政策角度而言的货币非中性,即指货币政策能动的宏观经济调节作用,这是现代意义上通常而言的货币非中性,笔者认为,可谓狭义的货币非中性。

2.货币中性

既然广义而言,货币非中性客观上具有绝对性,那么,作为与“货币非中性”相对而言的“货币中性”,则只能具有相对性,即货币中性是相对于“货币政策的非中性”,也就是“狭义的货币非中性”而言的,狭义货币非中性具有相对性。所谓货币中性,通常是指货币数量的变动只影响经济中的绝对价格水平(即名义变量),而不影响相对价格和利率,从而不影响实际产出(即实际经济变量)。反之,狭义的货币非中性则是指,货币数量的变动(或者说货币政策)可以影响实际经济变量。

3.狭义的“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命题

这里的狭义,是针对“货币非中性”的狭义而言的。狭义的“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命题,也就是现代意义上“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命题的通常所指。总体而言,“货币中性”论命题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认为货币只是覆盖于实物经济之上的一层面纱,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数量变化(货币政策变动)仅仅影响名义经济变量,而不会影响实际的利率水平、投资、消费、就业和产量等这些实际经济变量。“货币非中性”论者则是非货币数量论者,因此,“货币非中性”论命题的观点就与“货币中性”论命题的观点是相反的。

(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无效性

在现代的一般货币理论文献中,对于“货币中性与非中性”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无效性”,通常在内容上并不加以区分,尽管二者的称谓有别,但实际上二者所指相同。不过,笔者认为,如果广义地、历史地考察,在内涵上,“货币中性与非中性”要远远大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无效性”,因为“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命题是经济学的一个基础理论性命题,如前所述,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除了关于“货币对实际经济变量的影响”这一主旨论题外,在广义上还会涉及货币职能、货币功能、经济基础层面上货币的政治经济学与货币社会学的内容,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无效性”则是一个现代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理论命题。

在本书中,按照现代一般货币理论文献中的基本做法,“货币中性与非中性”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无效性”,在内容上也是不加区分的,都是针对相同的内容(或者说研究对象)而言的。无论“货币中性与非中性”,还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无效性”,在内容上都是指前面所述的狭义的“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命题;“货币中性”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无效性”,“货币非中性”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离不开货币思想,货币政策思想研究离不开货币思想发展史的考察,离不开关于货币基础性范畴的探讨,因此,笔者在本书中关于货币政策的探讨,更是从货币学说理论发展史这一角度所做的一种历史性探讨。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无效性”,实际上所指的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命题,因此,笔者对于现代意义上“货币政策”范畴产生之前(大致就是宏观经济学产生之前)的货币思想理论的考察中,主要运用的是“货币中性”、“货币非中性”的表达术语,而对于现代经济学产生之后(凯恩斯经济学之后)的货币思想理论的考察中,笔者则更多地运用“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政策无效性”的表达术语。

五、笔者理论立场的一点说明

(一)尊重人文主义理论精神

尊重社会人文精神是制度分析方法的方法论价值的灵魂。在关于一些理论的简评内容中,笔者尽可能凸显应有的人文精神意识,不是狭隘地、传统地就事论事,而是力求点出货币理论、货币政策主张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这种理论努力也是一种很可贵的理论品质,因为这样更有利于体现理论评价的时代性、客观性以及彰显一种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精神。经济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在经济理论的评价中,这种方法论思想应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也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和理论品质的重要思想内涵。我们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每一个时代的,我们应当坚持,每一位理论研究者首先必须是一个积极真诚的、有着向善价值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倡导者,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如此;否则,没有这种理论品质,在价值观上就会缺乏人类主义思想这一理论发展的主心骨,甚至可能就是反人类的,脱离这种理论精神,科学就没有生命力和社会使命感,科学就会失去灵魂。

(二)充分认识马克思货币经济理论的价值意义

我们知道,不同于起源较早的货币制度概念,一般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概念,实质上仅仅是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或者说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个宏观经济概念范畴。为此,这里需要针对马克思货币经济理论做出以下一点说明。马克思在关于货币发展史、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流通规律、货币供求规律、货币的社会经济功能以及信用经济、虚拟经济等货币理论方面,有着非常系统而深厚的理论造诣和杰出的理论贡献。但是,从纯经济学的视角考量,马克思不属于市场主义论者,而是远远超越市场思维模式的制度主义者,马克思关于货币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并非是站在“市场经济一般”的理论立场上阐述现代一般意义上的市场货币关系,而是历史地、批判地从资本主义固有的制度出发,将货币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深刻融入职能资本运行过程的生产关系解剖,因此,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经济学使命在真正的归宿上更是属于一种资本化的货币政治经济学分析,而不是服务于现代一般意义、中性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本能需要的货币理论范畴。有鉴于此,在本书中,从货币政策角度关于货币思想理论的梳理中,笔者就没有包括马克思的货币思想理论。不过,需要进一步说明和强调的是,渗透在马克思货币理论中的宏观经济思想,以及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货币社会学理论,却是需要货币理论研究者不断地深入系统研究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意义的货币经济理论体系。

六、本书的主要特点与内容结构

关于货币政策的理论研究,一般都是从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各个不同角度,以及货币政策内容体系中的基本要素进行研究的,很少从货币理论的基础性范畴出发,从经济学说史、货币思想发展史、货币理论演变的角度去阐述货币政策思想、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以及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演变,笔者在本书中关于货币政策的研究,可以说正是在这方面、这一角度上的一种努力,力求从货币的本质、功能等货币基本属性范畴的角度去寻根货币政策的思想与理论渊源。当然,由于时间、理论积累以及理论研究深度的制约,笔者的这种研究还谈不上系统与深入,仅仅是一种初步的尝试而已。但是,就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范式而言,笔者的这种研究努力,对于货币政策方法论体系的理论构建,具有一定的、积极的尝试意义,笔者认为,这也是本书在理论方法上的最大特点。

在内容结构上,本书分为上篇“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货币中性与非中性”与下篇“货币政策的共识与规范: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则基础”两部分;上篇(第一、二、三、四章)考察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理论基础,下篇(第五、六、七章)探讨货币政策的现代争论与共识,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实现的原则基础。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是关于货币政策性质的基本命题,在上篇中,第一章(货币数量论)、第二章(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与古典经济学宏观模型)阐述货币中性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累积过程理论)、第四章(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方法论)阐述货币非中性思想的理论基础。

下篇中,第五章(货币政策的现代争论与共识)通过“货币政策的现代争论”部分的内容,介绍“货币中性与非中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无效性”)的现代理论观点,尽管在现代理论观点方面存在着争论与分歧,但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事实上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阐述争论与分歧的基础上,第五章在“货币政策的基本共识”部分,就现代关于货币政策的基本共识作出基本总结;在“货币政策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成为各国在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领域的一个基础性课题,本书最后在第六章(保障中央银行独立性)、第七章(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集中探讨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两个重要方面,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透明度。笔者认为,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首要的是必须重视和加强货币政策主体、货币政策决策、货币政策传导这三个基本层面的有效性或者规范性,这三个层面是一个系统,构成货币政策基本的功能体系;相对而言,前二者即货币政策主体(即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决策(在行为准则上集中体现为货币政策透明度)在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方面更具基础性意义,因此,笔者在本书中仅就这两个最为基础性的方面做一般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