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货币政策研究
9168900000011

第11章 货币非中性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方法论(2)

(3)流动偏好

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凯恩斯认为,出于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或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的需要,人们在心理上更喜欢以现金形式来保存自己的一部分收入或财富,这就是人们的“流动偏好”。其中: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日常交易活动;谨慎动机是指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投机动机则是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凯恩斯认为,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投机性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利率,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当利率极高时,投机性货币需求等于零;反之,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于是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就是“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凯恩斯把利率看作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既然人们普遍存在流动偏好,利息便是人们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利率水平是由货币供求均衡决定的。流动偏好形成人们的货币需求,当货币供给不变时,利率取决于流动偏好;当流动偏好一定时,利率取决于货币供给量。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利率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流动偏好“规律”。

凯恩斯关于流动偏好与有效需求之间作用关系的论述,在此笔者称之为流动偏好的经济效应,该经济效应是凯恩斯经济理论中货币非中性思想最为直接的一种实证表达。凯恩斯从以下角度剖析了流动偏好的经济效应:

(1)流动偏好的存在减少和放缓了货币收入向储蓄和投资的转化,直接压低了社会总需求水平。

(2)流动偏好的存在使得利率不可能降得太低,而为了鼓励人们部分地放弃流动偏好,又需要抬高利率,因而流动偏好通常造成迫使利率提高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趋势,从而使得资本边际效率相对于利率而言,总是呈现趋于偏低的态势,于是又直接制约投资需求的扩大。

(3)利率的下降会有限度,而资本边际效率甚至可以为负,一旦资本边际效率等于甚至低于“流动偏好陷阱”,即“资本之边际效率突然崩溃”,人们的投资信心随之崩溃,整个社会出现严重的经济萧条。

3.货币非中性的货币数量观

不同于货币数量论者,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通过流动偏好首先影响利率,然后对物价水平发生间接的影响,因此,货币对物价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并非货币数量论者长期以来所坚持的那样一种直接的相关关系。对于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凯恩斯分析的过程逻辑为:货币数量的增加→流动偏好尤其投机性货币需求得以满足→利率趋于下跌,资本边际效率相对提高→投资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存在乘数效应)→消费需求随之增加→随着需求的增加,如果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其它未被充分利用的社会资源,则刺激总供给增加→这样,货币数量的增加,一方面伴随着需求的增加,可能促使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可能伴随着社会供给的扩大,促使价格下降。

因此,当总产量和就业量增加时,物价是否随货币量的增加而上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程度如何,这主要取决于有无多余的或未被充分利用的社会经济资源。据此,二者之间这种间接影响的最终结果总体上可归为三类不同情况:其一,最初当有未被充分利用的生产设备、资源和失业存在时,因货币量增加而增加的有效需求,只会使就业量、国民收入和总产量增加,并不影响物价;其二,当未被利用的生产设备、资源逐渐减少而就业量逐渐增加时,受经济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失调性因素(包括社会需求结构、还有社会供给方面的产品、产业结构以及生产要素结构等等)、工资成本增加的压力以及其它各种原因的影响,物价就会随有效需求的增加而逐渐上涨,只不过物价上涨的速度会小于货币量的增长率;其三,当充分就业一旦达到后,则物价会随货币量的增加而作同比例上涨,这种情况就是绝对的、真正的通货膨胀。

4.基于货币非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

在寻证资本主义社会非自愿失业普遍存在的根源即有效需求不足这一实证前提,以及阐述货币非中性的货币数量观的基础上,凯恩斯从有利于提高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以及消解流动偏好的角度,相应地提出自己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既然心理规律作用下的有效需求问题客观上是外生于市场调节机制的,那么就只能依靠国家干预经济来补充解决。从比较静态和比较短期的角度来看,总需求决定着总供求的均衡状况,因此,国家干预经济主要体现为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

(2)由于消费倾向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函数,以及大萧条经济下货币利率“陷阱”的存在,因而财政政策尤其是政府投资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国家干预经济主要就是扩大财政支出,通过举办公共工程等方式增加投资需求。

(3)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改变货币供给量和影响利率。在经济衰退时期设法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在经济高涨时期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

(4)保持低利率,增强资本边际效率的投资吸引力,刺激私人投资。低利率有利于消除食利者阶层,提高社会总体需求水平,因此,中央银行应通过调节货币数量来影响利率,使之有助于扩大投资需求,扩大生产和就业量。

(5)主张半通货膨胀政策。货币价值稳定本身是凯恩斯理论分析过程中坚持的目标之一,因为通货膨胀有违社会公正,通货紧缩则更具双重危害性,但是,在大萧条经济下,通过权衡利弊轻重,凯恩斯主张半通货膨胀倾向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发行和降低利率尽可能地促使产量和就业量的增加(待经济高涨后,可以反向回笼先前增发的、实际多余的货币量),这样可能还会起到降低实际工资的作用。凯恩斯指出:“如果货币供给量(用工资单位计算)充分,20~30年以内之平均就业量即可相当过得去,若问题只是如此,则19世纪便可以找出一条出路;若这是现在仅有的问题,换句话说,假使我们所需要的,只是适度的通货膨胀,则我们今日一定可以找出一条出路。”

第三节广义地理解凯恩斯的货币政策思想

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当时严重的失业问题,凯恩斯提出货币和财政两种政策,并且认为在当时的经济萧条背景下,财政政策更为有效。针对凯恩斯的这一强调,早期的美国凯恩斯主义者便不适当地夸大宣扬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因此而被视为财政主义学派,由此引起货币主义学派的出现及其与凯恩斯主义的斗争。这种斗争与争论反映出在对待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因此,现在看来,在正确对待凯恩斯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二者孰轻孰重的问题上,在正确理解凯恩斯当时关于财政政策的强调上,笔者认为应当坚持以下两点基本立场:

第一,财政政策的相对性。

(1)在当时背景下,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已经崩溃,利率的作用空间消失殆尽,因而政府应当担当起直接投资的责任;(2)凯恩斯当时所谓的财政政策,不是仅凭财政工具如租税等来解决就业问题,而是主要通过政府出资兴办公共工程以及通过中央银行运用信用、利率等方式来实现,其中大部分仍然是属于货币性质的措施;(3)货币政策通过利率而间接地起作用,不如财政政策作用来得直接有力,而且根据过去的经验,仅凭货币政策来解决这样严重的经济危机,通常收效缓慢且力量有限;(4)凯恩斯所谓的财政政策更为有效,其内涵旨在强调经济干预中的政府主体性或者说政府的有为性,强调政府直接投资的重要作用,并非笼统地强调现在一般意义上所谓的财政政策,在这里中央银行事实上也已经权当是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而已;(5)政府投资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不仅可以弥补私人投资之不足,以维持国民收入的原有水平,而且可使国民收入倍增;政府重点投资公共工程项目有利于减少财政行为的“挤出效应”,同时可为经济复苏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第二,货币政策的广义性。凯恩斯虽然强调财政政策,但是货币因素是凯恩斯分析宏观经济均衡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即使财政政策最终也要通过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利率、货币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等货币因素而影响消费、投资、储蓄、产出等实际经济变量,因此,财政政策实际上具有必然联系地成为凯恩斯货币政策及其货币非中性问题的论证范畴,我们研究凯恩斯的货币政策思想时,不能脱离财政政策联系,不能先入为主地站在今天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严格划分的立场上加以诠释。

因此,对待凯恩斯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孰轻孰重问题的观点上,既不能把凯恩斯的这种特殊强调一般化,也不能局限于这种强调而不完整地理解凯恩斯的货币政策理论,我们应当历史、客观而辩证地看待和理解,不能脱离具体的时代背景。正是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之下,凯恩斯主张把实施调控政策措施的当务之急落到政府扩大投资上,由此相应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更应注重发挥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即使这样强调财政政策,其理论基础依然离不开凯恩斯以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为基础所建立的经济均衡分析体系中的货币分析理论,凯恩斯的货币分析就是在着力论证货币、利率对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重要作用,财政政策则通过影响宏观金融变量而必然联系着货币政策的作用范畴。

基于上述基本认识,笔者主张,从货币政策角度研究凯恩斯经济理论时,应当坚持最为广义的货币政策范畴,在内涵与外延上不能拘泥于现代一般意义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划分的窠臼,即应将凯恩斯的财政政策主张作为理解其货币政策范畴的必然的逻辑组成部分,唯有如此,才能准确而系统地把握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的逻辑体系以及货币非中性思想,否则在凯恩斯货币经济理论的理解上,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凯恩斯毕竟是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体系的创建者,在他那里,当时对于货币政策的界定区分,与我们今天关于货币政策在政策主体、政策功能、政策目标以及政策机制诸方面的严格界定,客观上是存在着相当的差别的,这也就是“特殊”与“一般”之间的差别,因此,尊重理论的时代性,我们就不能以当今“发展了的”理论标准反过来去“对号入座”那些“曾经的”理论思想经纬,不能以关于特定理论的评价来改造、歪曲特定理论本身,这是科学的理论态度应该具备的历史观。坚持这一历史态度,对于全面理解和客观评价凯恩斯的货币经济理论,对于系统理解现代货币政策理论的作用机制及其政策效应,都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的。

第四节凯恩斯经济理论思想的货币政策评述

凯恩斯是现代宏观经济理论宝藏的思想发掘者,是现代货币政策理论的播种者。在此,基于非中性的货币政策角度,通过“基本的方法论、货币政策启示、分析方法之局限性”三个部分,笔者对于凯恩斯理论思想加以货币政策评述。

一、确立现代货币政策基本的方法论范畴

(一)货币非中性的论证及其方法论

传统经济学(或者范围缩小一点说新古典经济学)着重个量分析或微观经济分析,论证过程更加关心相对价格的决定、价格变动引起的“替代效应”、价格波动的供求决定力量以及价格自发调节机制的绝对性。在传统经济学那里,价格成了反映那些建立在需求和供给函数基础上的主观因素的稀缺性的指标,于是价格和商品数量同时被决定;至于价格总水平及其变动率,传统经济学则运用货币数量论来加以解释。因此,传统经济学总是假设市场持续出清,视货币为实物经济运行中的一层面纱,货币成为中性的,因而将价值论与货币论作为两个独立方面的过程加以考察,二者之间是彼此割裂的,从而形成经济分析过程中的传统“二分法”。

凯恩斯虽然并未从价格的供求理论中完全解脱出来,但是,凯恩斯却更关心经济中的总量变动行为,特别是总支出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强调有效需求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否认相对价格短期变动的重要意义,通过收入效应表达着货币非中性的理论思想;另一方面,凯恩斯以自己提出的宏观的“收入支出理论”,与20世纪30年代前资本主义世界盛行的“货币数量论”相抗衡,他开始运用货币数量与有效需求的关系来解释物价总水平的变化,在物价水平变化的分析过程中通过收入效应同样论证与表达着货币非中性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