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方法教出好孩子
9166600000006

第6章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5)

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这个人在无意中发现,天堂和地狱里的人用来吃饭的餐具都是二米长的勺子:地狱里的人用勺子盛了丰盛的饭菜给自己吃,但是,由于勺子的柄太长,怎么也吃不到勺子里的饭菜;而天堂里的人呢?他们舀起饭菜不是给自己吃,而是给别人吃。这样,每个人都乐于把自己勺子里的饭菜给别人吃,每个人都吃得红光满面。

原来,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就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不是合作。天堂里的人个个愿意与他人合作,生活过得非常美好;而地狱里的人,个个非常自私,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只想到自己,结果过得非常凄惨。

其实,合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际交往,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结成的互助互利的双赢关系。合作的力量总是大于每个部分个人力量。因此,作为家长,应该从孩子懂事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别人合作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1.教孩子学会欣赏和接受别人

父母要常给孩子灌输这样一个思想:任何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要学会真诚的欣赏别人。世上人无完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切不可因为别人有这个缺点或那个毛病,就嫌弃他、疏远他。要教育孩子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真诚地加以肯定与赞美。

2.教孩子学会关心,学会善解人意

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任何个人对他人的关心都是形成其合作能力的前提,而合作能力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让孩子学会关心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责任,更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因此,父母在给予孩子关心的同时,必须让孩子也学会关心别人,让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学会爱。

3.让孩子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行为必须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合作才能完成,只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做到的。父母可以利用这种机会让孩子体验一下个人无法完成的挫折感,从而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父母可以在家庭生活中玩一些需要合作的游戏,或是做一些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才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如,家里的家具需要挪位置,父母可以让孩子一个人先来试试,孩子肯定是搬不动的。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适时对孩子讲解与人合作的重要性,然后与之一起搬动家具。

4.让孩子体验合作的乐趣

成功的合作可以让孩子产生良好的体验,这种体验能够带给孩子无穷的乐趣,进而促进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在生活中,父母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些合作竞赛,让孩子们尽力通过合作去完成任务。如果孩子们一时没有完成任务,父母也不要责怪孩子,而是应该让孩子明白,成功的合作不一定要达到现实的目标。虽然有些合作的结果是失败的,但是,在合作过程中,参与者都尽了自己的努力。同时,每个参与者都感到非常愉悦,这就是一种成功的合作。

5.在游戏中学会合作

不少游戏是集体进行的,许多孩子分成几组,按照规则以小组为单位争胜负。这时,同一小组的孩子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取胜。如果孩子自以为是,不顾别人,其他孩子就不愿意再与他一起玩,他就会感受到不合作的滋味,从而想方设法与其他人去合作。

6.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人与人之间,合作与竞争是并存的。许多父母总是教孩子与人竞争,希望自己的孩子超过他人。确实,竞争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但是,也不要忽视了培养孩子合作的精神。其实,不管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孩子不会与人合作,对其将来是非常不利的。

7.让孩子了解一些合作的规则与技巧

在合作中既要尊重对方,服从大局,讲统一,又要有自己的立场。容忍和随和是有尺度的,也就是说在合作过程中不能唯我独尊,只想着自己,要充分顾及到他人的要求与需要,哪怕必要时做出一定的让步与牺牲;与此同时,迁就与让步是有限度的,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在合作中要有自己的立场与个性,要知道取得同伴的信任与尊重是合作成功的前提。

教子心经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学会合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可见,让孩子学会交往与合作是多么重要。孩子总不能跟爸爸妈妈一辈子。只有让孩子逐步适应外界环境,学会与同伴的交往合作,他才能健康、活泼地成长。

让孩子选择他自己想要的

自主选择这项能力是许多孩子都缺乏的。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工作者去一家中学调查中学生的自主性状况,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当被问到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难题,一时解决不了,该怎么办时,所有被调查的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回答:有困难当然是找父母解决。他们当中没有一名学生回答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找父母帮助;当被问到今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时,竟有70%的学生说要等回家问过父母后才能回答。

这位心理学工作者在总结他的调查结果时,不无忧虑地说:缺乏自主性,对自我选择冲动的麻木,已是当代一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弱项。

其实,对于孩子不会自主选择这种现象,父母要负主要的责任。由于各种原因,许多父母对孩子非常宠爱。他们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做得最好,但是对于孩子的能力又不放心。于是,当遇到该选择的情况时,干脆就以自己的选择来为孩子代劳。因此,很多事情孩子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久而久之,在孩子观念中就会认为自己的选择总是没有别人的好,凡事都由父母决定好了,也就不爱思考、没有主见了。

让孩子学会自主选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有很多父母都会错误地认为,孩子只有长大懂事后才能够做自主选择,殊不知自主选择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1.父母要相信孩子能处理好自己的事

很多父母不放权给孩子自由选择,就是因为对孩子没有信心,害怕他们会做错事,也就导致孩子对自己也没有信心。不少父母对孩子照顾得十分周到,从早晨起床、吃饭,到上学、回家、做功课,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替孩子包办了。从表面来看,这是关心孩子的表现,实际上却“培养”了孩子的依赖性。其实,对孩子来说,他们也都希望父母能够信任他们,能够让他们自主地选择。如果父母对孩子管束太多,或者经常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去做事,就会使孩子的精神负担过重,心情受到压抑,个性发展受到阻碍,从而缺乏独立自主性。

2.父母要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父母要知道,孩子也一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观念和判断。或许他们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在某些事情上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判断,但这种错误是可以理解,也是必要的,他们需要从这些错误中吸取教训。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没有足够的实践,那么,将来他们在需要做出自主选择的时候就很可能会束手无策。毕竟谁也不会一开始就能自主选择。

3.父母要及时为孩子提供帮助

自主选择并不是让孩子进行盲目的选择,在孩子进行重大决定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收集资料,了解和熟悉各个选项,这有助于孩子进行科学选择。如果孩子没有很强的自主选择能力,父母也可以和他一起分析资料,找出各个选项的利弊,最后了解孩子做出选择的动机。如果孩子有较强的自主能力,父母则可以让他自主完成选择。父母只要在重大的事情上帮助孩子把好关,防止出现重大的错误即可。

4.父母要教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帮助孩子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就要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一些个性、特点、习惯、兴趣爱好,等等。因为选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需要了解自己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好决定取舍。常会听到有些孩子说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和爱好,或者今天的兴趣是这个,明天又变成另外的了。这都是父母平时很少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造成的。

5.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现在他的选择上,但由于父母怕孩子自己选择错了,总是不敢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可是,如果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力,他也就永远学不会选择,永远没有自主性。有的家长在把某些选择权交给孩子时,会事前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并且还要教育他如果是自己选错了,自己就要负责任。事实上,在选择过程中,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分析各方面的情况,让孩子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再作决定,但不是取代孩子的选择。如果孩子认真考虑后做出了决定,父母就应该尊重孩子的决定。

教子心经

多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对自己的事做主,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需要。同时,在选择过程中,又能培养孩子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形成遇事冷静、有主见的良好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