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9162300000002

第2章 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和尝试的机会(1)

小鹰不离开妈妈,永远也不会飞翔;小鸭不去下水,永远也捉不到鱼虾!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永远也无法自主。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吧,也许他摇摇摆摆起步会摔跤,但经受了磨炼他才会更聪慧!他的羽翼才会逐渐丰满,最终成为一只搏击长空的雄鹰!

1.给孩子一个“表演”的舞台

茜茜拿着小梳子坐在妈妈侧旁的高凳子上自言自语地说:“洗好了菜,切菜……”然后拿着小梳子在桌上乱剁一下,开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在切菜,你等一下再来吃哦,我先炒了。”

只见她把桌上的瓶瓶罐罐都打开,手象征性地在空中捏一下算是放佐料,然后就用梳子在桌子上乱炒一气。妈妈一边晾着的开水,变成了酱油和醋,一支签字笔被当作筷子,直接在水杯里面搅拌。望着杯子里黑色的凉开水,茜茜把自己扎头发的橡皮筋也丢了进去。然后,用梳子搅了再搅。

看茜茜所做的一切,妈妈只是静静的观看,没有阻止,也没有谴怒,任由她自在地发挥。看着茜茜忙活得差不多了,妈妈笑问:“亲爱的厨师,可以喝了吗?”茜茜说:“亲爱的妈妈,可以吃了,你试试。”妈妈拿起杯子凑到嘴边假装要喝,茜茜睁大眼睛惊恐地说:“不要喝妈妈,这里面很脏,我下次做好了再给你吃。”妈妈哑然失笑,原来小家伙心中有数!

“怎么不可以吃宝贝?我想尝尝。”妈妈笑着问茜茜。

“里面很脏,吃了肚肚疼的,不卫生。”茜茜认真地回答。

看着茜茜那认真且懂事的样子,妈妈知道孩子有自己的世界,需要家长给她机会和实现梦想的舞台。家长只有让孩子创新、大胆尝试,孩子的童年才能充满快乐的童话。

延伸阅读

让孩子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

现在的孩子每天通过看电视、听故事、浏览网页、同学聊天等活动,不经意间就能接受很多新的东西。这也是如今的孩子多才多艺,有着强烈表现欲望的一大原因。

表现欲是因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且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而发展,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反应。看到新鲜事物或学到新的知识,孩子们往往会迫不及待地让父母知道,以获得表扬和赞赏,这就是孩子的表现欲。孩子越高兴,其表现欲就越强。

父母要对孩子的表现欲适当加以保护。当孩子有这种心理需要时,就应适当地满足,并教会孩子懂得社会规范及人际交往规则,即什么时候可以表现,什么时候不能,为今后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那么,家长怎样做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其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呢?具体来说,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在家里举办小竞赛

家里随时随地都可以设置舞台。父母可以组织家庭成员举办一些“歌唱比赛”、“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猜谜语比赛”等等,为孩子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这不仅能还能活跃家庭气氛,还能增强亲子关系,使父母更了解孩子。

创造机会让孩子出门表演

能够得到外人广泛的认可,孩子的自信心会不断得到强化。带孩子走出家门,鼓励他迎着外人的目光勇敢地展示自己,这个过程可能较长,孩子的表现也会有反复,家长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不妨先从孩子较为熟悉的环境入手,亲友聚会是个不错的选择,面对熟识的人孩子会比较放松。比如家长可以看准时机,轻声对孩子说:“今天是外婆的生日,如果为外婆唱首歌,她一定特别高兴。”

要注意的是,此时家长的声音一定要小,不一定非得当众大声宣布,要给孩子留有余地,众人期盼的目光或是善意的笑声都有可能加重孩子的排斥心理。如果孩子还是拒绝,家长不要再施加压力,给孩子个台阶下:“是不是今天没有准备好呀?那下次准备好时再唱吧。”

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不要刻意对孩子搞定向培养,孩子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小浩读幼儿园时嚷着要去学画,妈妈顺着他。学画很辛苦,一年到头没有星期天。一次他抱怨自己真累,妈妈赶紧说,“还是激流勇退吧”。他说:“妈妈好奇怪,人家都要激流勇进,你却相反。”他不肯前功尽弃,始终坚持。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成绩,却画出了自己的乐趣。父母不要强求孩子去学什么做什么,但孩子做好了父母要先夸奖一番,孩子有难处了,父母要鼎力相助。

做孩子的忠实听众

孩子每天接触很多事物,但能倾诉的对象却很少。饭后茶余,甚至妈妈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孩子都可能会跟在后面转,滔滔不绝地叙述见闻。孩子渴望家长听他倾诉。只要孩子开心,愿意说,无论他是说学校的生活、老师、同学,还是他对生活的爱、对同学、老师的爱,父母都要用心倾听。这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有一个很大的舞台叫做世界;有一个很小的世界叫做舞台。作为父母,即便你能给孩子富足奢华的物质生活,也要尽自己所能给孩子精神财富,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梦想的舞台,自己的单纯且快乐的童年。当然,相信这也是所有父母们最简单的心愿。

教子故事

支公爱鹤

古时候,有一个十分喜欢仙鹤的人叫支公。一次,一位老朋友送了他一对仙鹤,支公便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般精心喂养这对仙鹤,仙鹤也经常跳舞给支公看。随着时间的流逝,支公和仙鹤的感情也逐渐加深了。

不久,仙鹤长大了,它们天天扑棱着翅膀,想飞到遥远的地方去。支公实在舍不得仙鹤离开,便用剪刀把仙鹤的翅膀剪短了。仙鹤因此再也飞不起来了,它们总是先扑打一阵翅膀,然后又回头看看自己的翅膀,接着就沮丧地低下头,无精打采地走来走去。

支公对这一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后悔极了,告诉自己说:“既然仙鹤有直上云霄,去见识更广阔的天空的志向,我又怎么能强行把它们留在我跟前,供自己观赏呢?”

从此,支公饲养两只仙鹤更加用心,终于仙鹤的翅膀又长齐了。这次,支公带着它们来到野外,把它们放到地上,依依不舍地对它们说:“仙鹤啊,快飞吧,去实现你们的理想吧!”仙鹤似乎听懂了支公的话,鸣叫着在支公头上盘旋了几圈,然后拍打着翅膀飞上蓝天。

支公虽然舍不得仙鹤,但他理解仙鹤的志向,最终放了仙鹤,这才是真正的爱鹤。

将孩子拘禁在一片狭小的圈子里,除了剥夺他们施展才能的空间,起不到别的作用。而真正爱孩子的家长,会放开自己的手脚,还他们一个恣意发挥的平台。

2.给孩子一点权利

“佩佩,赶紧吃饭,吃完饭先写语文作业,再写数学作业,然后上床睡觉。知道了吗?”妈妈对正在吃饭的女儿说。

“知道了,天天都那几样,谁忘得了。”佩佩小声嘟囔着。

吃完饭,佩佩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写作业。

妈妈收拾好房间之后,到女儿的房间看了一眼之后开始看电视。

电视中,一个小女孩正在跟自己的朋友说着自己的打算,“放学回到家之后,我要先写作业,然后吃饭,然后开始看《天眼》,你都不知道,我最爱看《天眼》了,我也好想和香凌一样幸运……”

她的朋友,另一个小女孩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她,“琳琳,你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间干什么呀?真好,我就不一样了,一回到家,妈妈就告诉我应该怎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什么,一点自己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都没有……”

看着电视中的两个小女孩,佩佩的妈妈不觉地看向女儿的房间。

第二天,佩佩放学回到家,妈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吩咐她做什么。这样一来,佩佩反而不适应了,她来到厨房,问:“妈妈,我要先做什么?”

听到女儿的话,妈妈暗暗叹了口气,然后微笑着对女儿说:“你自己安排吧,只要在睡觉之前把作业做好就行了。”接着,她继续做饭。

自己安排,佩佩抠抠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但是看妈妈的神情自己好像并没有听错。带着疑惑的心理,佩佩走出了厨房。

既然妈妈让自己安排时间,那就先看电视吧!佩佩兴奋地来到客厅,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来。

当妈妈做好饭之后,招呼佩佩吃饭。吃完饭之后,佩佩正习惯性地想要听从妈妈的安排,没有想到,妈妈还是什么都没说,直接去收拾厨房了。

没有了妈妈的安排,佩佩不知道该先做什么好,她来到妈妈的身边,“妈妈,我该做什么啊?”

“妈妈没说吗?你自己安排,只要写完作业就行了。”妈妈重复着自己刚才所说的话。

“可是,我不知道先做什么,你……”

“佩佩,不管先做什么,妈妈说了,自己安排,你想先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等佩佩说完,妈妈又重申了一遍。

没有办法,佩佩只好自己安排了。

过了几天,妈妈发现,佩佩已经可以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了。

延伸阅读

爱孩子,就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尽管父母是孩子最亲爱的人,尽管父母已经很注意了,但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依然不平等。父母常常会“欺负”孩子的弱小,嘲笑他的无知,无视他的选择,怀疑他的智慧。并且,很多人做这些事情时还常常感觉颇佳。

都说现在的孩子幸福,其实,这幸福更多地指向物质。如果我们承认,孩子不是吃饱穿暖就高兴地呼呼大睡的小猫,我们就得承认,他们有他们的痛苦,只是,和我们的痛苦不同。

现在的孩子大都没有随意发泄情绪的特权。一两岁时还可以大哭大闹,三四岁渐明事理,就会控制了。尽管有时候非常想哭,但遇到大人不高兴,就忍着。“哭什么哭?就会哭!最烦你哭!”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训斥孩子。其实想想,遇到不顺心的时候,我们自己也是想哭的,哭不见得就是要求什么,宣泄一下没什么不好。干嘛不让孩子哭呢?

孩子的痛苦还有很多。有时父母斗嘴嗓门一高,孩子就会很惶恐,跑到这个跟前逗个笑,跑到那个跟前讨个巧,乖巧得让人心酸。父母心情不好时,孩子问什么都懒得搭理,他只好一个人躲到一边儿去。但是,如果孩子心情不好对父母爱答不理,父母往往就会狠狠教训他一番。

孩子也是情感的个体,也需要有自己的权利。所以,父母爱孩子,就给他一点权利,让他自己做出选择,选择他自己最想要的玩具,选择他现在最想表达的感情……

让孩子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有些孩子晚上睡得很晚,第二天很迟才起床,有的在星期六晚上到深夜才睡,星期天上午起床已经吃午饭了,这样生活缺乏规律,既浪费了光阴,又不利于健康;有的孩子考试前通宵看书,这是一得不偿失的安排,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这样才是最正确的做法;有的孩子边做作业边吃零食、边看电视,这样一来,电视未必能够看好,作业也一定不会做好。合理安排时间,这是一门不小的学问,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就试着接触,长大后他才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给孩子“犯错”的权利

孩子犯错误,是他成长中必经的体验。管教孩子,不等于竭尽全力不让孩子犯错误;孩子犯错误,不等于父母教养失误,更不等于孩子的成长有问题。

如果孩子从来不犯错误,我们倒要担心,孩子是否真的知道这个世界的深浅。每个孩子都会面对成长的烦恼,每一个年龄段,孩子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相似的问题:

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像一盘录像带,需要预演与体验所有情绪(快乐、痛苦、悲伤、骄傲、自满、受挫、爱恨等)与行为,留下适当的印痕,在今后成长的道路上,这些印痕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孩子可以通过“心理反刍”,找到较为合适的应对方法。这个过程很像人体免疫系统的形成:1~3岁是一个最佳的时期,过了这个时期,要形成有效的免疫,肌体就要付出应激与发炎的代价。孩子小时候犯一些错误,通过错误来确知与外界或他人的关系,也可以获得对错误的部分免疫。

人类的孩子与哺乳动物小时候一样,要在游戏中预演攻击与防御,残忍与仁慈,捕获与逃避……才能获得生存的能力。一直遭受贴身看护,就得不到行为与情绪实践的时机。小时候未曾体验的东西,长大后就欠了债,内心总有些不安宁、不踏实,有时会以冲动般的行为或异样的举动来补偿那些未竟的“事”。

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现在他的选择上,但由于父母怕孩子自己选择错了,总是不敢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可是如果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他也就永远学不会选择,永远没有自主性。

有的父母就能把有些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但是要在事前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并且要教育他自己选择了,自己就要负责任。他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选择错了,也是一次学习机会,是很值得的。如有一位父母想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到少年宫报名时,发现孩子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再也不走了。于是,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但要求他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把舞蹈学好。

选择和责任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孩子的事情,件件都让父母去做主,决定之后,孩子不会想到自己对这个决定有责任,因为不是自己选择的嘛。如果把权利交给了孩子,他的选择反而会比较慎重,因为他知道,一旦选择了,就要由自己负责,是好是坏,后果都要自己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