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9162000000019

第19章 欲望无边,适可而止(2)

公元前5世纪,在尼泊尔和印度交界的一个释迦族部落里,王子乔达摩·悉达多离家修行,7年后觉悟成佛,开始在恒河流域布教,广收门徒。佛教认为,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苦难的,只有断除一切烦恼修行成佛,才能达到永恒的幸福。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5人说法时,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和尚剃发有三重含义:一是按佛教的说法,头发代表着人间的无数和烦恼和错误习气,削掉了头发就等于去除了烦恼和错误习气;二是削掉头发就等于去掉人间的骄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牵挂,一心一意修行;三是为了区别印度其他的教派教徒。当时的印度,教派林立,可人们一见到剃光头的就知道是佛教徒了。后来,剃头就成了加入佛门的一种仪式。

佛教在刚刚传入中国时,其他仪式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只要剃掉头发,披上类似袈裟的粗布衣服,就可以当和尚了。

过分贪婪的行为,是在葬送自己

佛陀格言

不要贪婪,尤其不要过分贪婪,否则谁也救不了你。

从前,波罗奈国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善求,一个叫恶求。善求性情善良,乐于助人。恶求性情暴劣,常做坏事,有极强的贪婪心和嫉妒心。

两个孩子长大成人以后,想去学做生意,入海采宝。他们各带五百位侍从,差不多同时出发。到海洋的路途遥远,要翻山越岭,过江渡河,还要越过人迹罕至的荒漠。

善求带的人马走到半途,粮食和水都不够了,勉强支撑了七天,实在是支持不住,已经到了垂死的边缘。于是善求和其他商人,诚心诚意地共同祈祷佛陀保佑,希望佛陀救他们脱离险境。

他们祷告以后,就看见荒漠上忽然出现一棵树,枝叶茂盛,郁郁葱葱,他们立即挣扎着走到那棵大树下,顿时觉得清凉舒畅极了。树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溪,他们喝了许多水,口不渴了,但肚子却越来越饿,又找不到任何可以充饥的东西,他们只好又跪下来祈祷,请求佛陀,在这个生命攸关的时刻拯救他们。

佛马上出现在他们面前,说:“你们去砍树枝吧!所要的东西一定会出现。”

大家听了都非常高兴,连忙去砍树枝,果然,马上就有各种可口的饮料流出来;接着砍第二枝,出现各种食品,咸甜酸辣、各种风味样样俱全。

大家赶紧用衣服接住这些食物,坐在树荫下,拣自己最爱吃的东西吃起来。

再砍第三枝,各种漂亮、舒适的衣服和种种日常用品出现了;砍第四枝,出现种种宝物,金、银、宝石,应有尽有。

善求等人正各自取宝,恶求一伙人也来到这里,他们也同样从这棵树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恶求吃饱喝足以后,暗自盘算:“这棵树实在是妙不可言!既然砍去它的枝条就会出现这么多不可思议的好东西,那么如果把树根挖开,岂不是能得到更多更好的东西?”想到这里,他立刻找人来伐树。

善求十分气愤,连忙制止恶求说:“我们在漫长的旅途上,缺吃少喝的,命在旦夕,多亏有这棵树,救了我们大家。它是我们的恩人哪!你怎么怀着这样恶毒的念头,要伐倒它呢?”

恶求理也不理他,仍然不停地刨树根。

善求气愤极了,见制止不住,又不忍心见这棵树被恶求毁掉,就转身带领他的同伴回家去了。

恶求仍然一个劲地挖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伐倒了大树,挖出树根,就在这时候,树根下突然冲出五百恶鬼,恶求等人完全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结果。

那些恶鬼抓住恶求和他的同伙,把他们一个个撕碎,吃得一干二净,财物也都被收走了。

这伙人由于贪心,招致了这样的结果。

哲理与智慧

“贪”字头上一把刀,人一旦入“贪”,就会被其毒害。因此,佛说,贪婪会使人葬送自己。贪婪就是一种无穷无尽地想要拥有的邪念,而贪婪的人最终也将会一无所获。在生活中,我们切忌:不要过分贪婪。

放纵自己的贪欲,最后往往什么都没有了

佛陀格言

任由贪婪作怪的人,必会失去一切。

佛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木匠,娶了一个妻子,生了一群孩子,因为年头的生意不太景气,加上孩子又多,所以生活得非常清苦。木匠每天清早起来,就要跋涉遥远的路程,带着赖以为生的家伙,到村上找活儿,希望借着辛勤工作,换来一家的温饱。而家中大大小小、琐琐碎碎的事情,也都交给妻子一手包办。本来年轻貌美的妻子,因为过度的操劳,原本红润的双颊,很快便失去了光泽,乌黑的头发平添了点点星白,看得木匠又心疼又不忍。

有一次,木匠又一大早进城去工作了。他卖力地把顾客的门槛窗棂钉好,得了一点碎银子,心中很是高兴,就想着要给心爱的妻子一个惊喜。便一路狂奔回家,黑暗中,一脚踩进了一个大窟窿里,跌得金星闪烁,浑身湿透。木匠踉踉跄跄回到家后,因为风寒侵身,终于卧病不起,走完他了他贫困的一生。

临终时,他泪珠簌簌地对妻子说:“这一辈子我不能让你享清福,害你跟着我吃苦,来生我再报答你。”

于是,他幽幽的一缕神识,飘飘荡荡来到了地府,请求阎君老爷让他投胎为一只金鹅,以报答他妻子一世贫贱的恩爱情缘。刚毅冷峻的阎罗王为他的至情所感动,终于满足他的心愿。

妻子正在为丈夫的逝去而伤心欲绝,夜里却梦见丈夫化为一只金鹅,投入自己的怀抱,并且以曼妙的音声对她说:“我是你的丈夫,为了报答你对我的情,我特地化身为一只金鹅,陪伴在你身边。今后,你只要每日拔去我身上的一根金毛,换取银子,一家大小生活便没有匮乏。”

果然,妻子从睡梦中醒来一看,家中的母鹅真的生了一只晶莹剔透的小鹅,浑身的羽毛闪耀着黄金的光芒。妻子喜出望外,每天把巴掌大的金鹅捧在手心里,小心翼翼地拔掉一根小鹅身上如寸草一般的金毛,变卖银两,刚好仅够一家人糊口所需,但是也没有多余的金钱可以攒聚下来。而那只金鹅则每天都要忍受着被拔毛的痛苦,但心它心里却很快乐。

日子就这样慢慢地过了很久,终于有一天,妻子不耐烦起来,眼前虽然有金鹅的羽毛,可以解决暂时的生活困窘,但是金鹅长得实在太小了,纤细的毫毛换不到许多的银子,无法满足妻子贪婪的欲望。于是妻子转念一想:“何不将小金鹅的羽毛一次拔光,这样就可以卖到许多的银子,那我不就可以发财了吗?”

她主意一定,便抓住金鹅,不顾它的嗷嗷哀鸣,把小金鹅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下来。小金鹅泪水盈眶地开口说道:“我本来是为了报答你相知相惜的夫妻情义,想不到你今日因为贪欲,如此残忍地对待我,我与你恩爱已绝,你自己善自珍重吧!”

金鹅说完,便拍振一身雪白无瑕的羽翼,朝高阔的苍穹飞去,留下妻子无尽的悔恨。

哲理与智慧

有的人往往因为一时的贪念,而做出了一些愚蠢的事情。其实,生活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的东西,我们应该有所节制。过有节制的生活,才不会失去现有的东西。

远离贪婪的欲望,才能知道真正所需的东西

佛陀格言

拔除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恼。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去沙漠寻找宝藏。可是宝藏还没有找到,身上所带的食物和水却都已经用完了。没有了食物和水,他感到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只能静静地躺在沙地上等待死神的降临。

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年轻人向佛祖做了最后的祈祷:“佛祖啊,请你帮帮我这个可怜的人吧!”

这时,佛祖真的出现了,并且慈爱地问他:“你想要什么呢?”

年轻人急忙回答:“我想要食物和水,哪怕只是很少的一点也行啊!”

于是佛祖便满足了他的要求,给了他不少的食物和水。

他吃饱喝足后,犹豫了片刻,决定继续向沙漠深处进发。

最终,他终于找到了宝藏。他把宝藏装了重重的一袋子,临走时还贪婪地把身上所有的口袋也都装满了。

然而,这时他又没有多少食物和水了。他带着宝物往回走,由于体力不断下降,他不得不扔掉一些金银珠宝。他一边走一边扔,后来不得不把身上所有的宝物都扔掉了。最后,他躺在地上,再次等待死亡的临近。

年轻人临死之前,佛祖又出现了,问道:“年轻人,你现在还想要什么东西呢?还想要宝藏吗?”

他有气无力地回答:“食物和水,更多的食物和水!我不再想要宝藏了。”

哲理与智慧

人们常常会忽视那些稀疏平常的幸福与快乐,并去追逐一些不该有的名利,在欲望面前越陷越深。如果不节制自己对名利的欲望,最终就算抛尽一切,往往也悔之晚矣。珍惜平日点滴的幸福与快乐,才是真正的惜福。

禅机妙语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人,一生信佛,日日积德行善,天天诵经颂佛。他有一件宝贝从不离身,就是他念经时的佛珠。那不是一串普通的佛珠,年轻时因缘而得,得到后如获至宝,由于历史久远,佛珠颗颗光润亮泽,传为佛门一宝。后为一贼人所觑,夜半入室行窃,欲取佛珠,老人拼死护珠,大声呼救。贼人情急之中举刀杀之,夺珠惊慌而逃。老人身中数刀,不治而亡。

众人目睹惨状,质问佛既慈悲,为何不护其生灵,任由歹徒胡作非为。

佛答曰:“难舍身外之物,佛能奈何?”

事事锱铢必较,是占不到便宜的

佛陀格言

在家人应该把财产分为四份:一份供日常使用,两份做为储蓄或施舍之用,另一份留做紧急备用。

有一位虔诚的老居士,专修净土法门,一心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一天,他感到大限之期即将来到,便把儿子叫到床前,殷殷嘱咐说:“我就快要死了,谢谢你们平日对我的尽心孝养,我希望你依照佛教仪式送我最后一程。我死以后,你一定要礼请寺院的法师来为我诵经助念,引导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说完就安详地溘然而逝。

儿子哀恸欲绝地办理父亲的丧事,并且遵循老父的遗言到寺院请来法师为父亲举存佛事。儿子悭吝成性,想到这丧葬佛事一定得所费不少,赶忙问法师说:“超度亡灵的佛事要念诵什么经?需要多少钱?”

法师一听,原来是个一毛不拔的守财奴,有意地对他说:“接引亡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念诵阿弥陀佛经,要花费一千钱。”

“这么贵呀!能不能给个优待,打个八折怎样?”儿子听了,满脸舍不得的神情,极其为难。

那法师就说道:“咦?请人诵经做佛事是心甘情愿的事,又不是买东西打折扣,绝对不能讲价。”

“拜托,拜托!无论如何请你行个方便,打八折好不好?”儿子拿出平日在市场与商贩讨价还价的功夫,一本正经地和法师杀起价来。

“好!好!打八折就打八折。”法师拗不过他的缠功,只好妥协。

一切准备就绪后,法师开始举腔诵经超度亡者。诵经前要礼请诸佛菩萨来加被往生的人,只见法师不急不缓地念道:“南无东方的诸佛菩萨,请你们慈悲降临坛场,把亡者接引到东方世界去往生。”

如此举腔三请,一次比一次声音洪亮,字字撞击在儿子的心坎上,儿子连忙打断诵经的程序,一脸疑惑地问:“且慢!我父亲交代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师父您却请东方佛国的诸佛菩萨来接引他呢?”

法师笃定地回答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需要一千钱的费用,你坚持要打八折,八百钱只能到距离近一点的东方世界了!”说完,还一派若无其事的样子。

儿子想:“为了自己吝惜二百钱,连累父亲往生不了西方极乐世界,只能到东方佛国,实在大逆不孝。”

于是他咬咬牙,终于破釜沉舟下了最大的决心:“师父!我愿意多加二百钱,请您重来还是接引家父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吧!”

法师举手振铃,重新祝祷道:“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请你们手持金台来接引亡者往生彼国。”

佛事正庄严地进行着,突然躺在棺椁中的父亲一骨碌地坐了起来,指着儿子的鼻子大骂:“你这个不肖子!为了你要节省二百钱,一会儿东方,一会儿西方,害你老子东奔西跑,忙坏东西方的佛菩萨,累散我一身的老骨架,你知道吗?”

说完,整整衣襟又安详地躺回了棺中。

儿子早已吓得噤若寒蝉,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哲理与智慧

有句俗话说:“吃不穷,省不富。”大钱都已经花了,如果在小钱上还锱铢必较,反而会弄巧成拙,让人贻笑大方。当然,钱不多的时候,自然要节省一些,应该有计划地去花钱。但在某些事情上,该花的钱是一定要花的,否则会因小而失大。

富贵和贫穷,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佛陀格言

有再多金钱也不算富有,即使没有金钱也不算贫穷。

佛陀曾给弟子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在某地有一个富豪,堪称全国首富。平时,富豪家的红门总是紧闭的,即使打开,也会站两个门卫,不要说是衣着破烂的乞丐,一般人也难以靠近。但是,富豪是一位仁慈的长者,只要他出门时看见可怜的乞丐,总会叫门卫拿一些东西送给他们。所以,在富豪家门口远远的地方常有乞丐和穷人守望。

这一天,有个乞丐也像平时一样,带着磨得光亮的钵,到富豪家门前碰运气。乞丐没想到的是,富豪家的门虚掩着,没有紧闭,也没有门卫看守。于是,他便大胆地从门缝里钻了进去。

门里是一座大宅院,宅院的周围是美不胜收的花园。当时正是春天,各种美丽的鲜花都在花园中盛放。乞丐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景象,他立刻被这非凡的美迷住了。

“喂,你想干什么?”

乞丐被喊声惊醒而回过神来,转头一看,原来是那位仁慈的富豪。

“我,我,我……我只是想来乞讨一些东西。”乞丐说着,捧起他手中的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