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在中国曾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动物,由于猛虎伤人,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打虎就是一种公认的英雄行为。但华南虎和东北虎却有不同的遭遇,早在1959年,林业部门就把华南虎与熊、豹、狼等划为害兽,号召人们大力捕杀;而东北虎则被列入与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同一类的保护动物,可以活捕,不能杀死。这样,华南虎就遭遇了灭顶之灾。
新中国建国初期,野生华南虎的数量估计有4000多只,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由于虎对人类的威胁,政府号召打虎,甚至还组织专门的打虎队,想尽千方百计对其赶尽杀绝。例如,1956年冬,福建的部队和民兵联合作战,捕杀了530只虎、豹。在这场运动中,江西的南昌、九江、吉安等地捕杀了150多只老虎。有一个专业打虎队,在1953~1963年的10年时间内,转战粤东、闽西、赣南三省,共捕杀了130多只虎、豹。在围歼华南虎的运动中,涌现出许多打虎英雄。
贴士:“华南虎”一词源自我国。其实华南虎远不止分布于我国的华南地区,过去就连华东、华中、西南地区也有广泛分布。它是我国独有亚种,称为“中国虎”会更加合适。
我们再看看同时期虎皮回收的情况,大体可以看到虎的种群消亡过程。
例如,1956年全国收购虎皮1750张,江西省1955~1956年捕虎171只,湖南省1952~1953年共捕虎170只。1960~963年河南省至少捕虎60多只。广东在50~60年代捕虎数量约为70只。进入70年代后,江西的华南虎年捕猎量少于10只,1975年后再没有捕过虎。河南省在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7只,浙江每年捕虎3只。70年代广东猎虎不到10只。湖南省最后捕到野生虎是在1976年。1979年我国全年只收到一张虎皮。湖北最后捕到的野生虎是1983年。
谁也没有想到,30年后,华南虎会在中国引起再次关注,关注的焦点是希望恢复一个走向绝灭的动物种群,为保持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做一份努力,但为时已晚。
就在我国号召大规模猎杀华南虎时,一些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开始对华南虎的处境表示极大的关注。1966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哺乳动物红皮书》中将华南虎列为濒危级。
而我国在1973年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中,还把华南虎列为三级保护动物,仍允许每年控制限额的捕猎。4年之后的1977年,终于将华南虎从黑名单转入到受保护的红名单,它和孟加拉虎同属于禁止捕猎的第二类动物。东北虎仍然位于保护兽类的首位。到1979年,才将华南虎列为一级保护动物。据估计,到1981年,野生华南虎的数量大约只剩下150~200只。
鉴于华南虎的濒危状况,1986年在美国举行的“世界老虎保护战略会议”上,把中国特有的华南虎列为“最优先需要国际保护的濒危动物”。1989年,我国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终于将华南虎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单。1996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华南虎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华南虎成为最需要优先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1993年,鉴于中国野生虎数量已极为稀少,国家禁止了虎骨贸易,禁止虎骨入药。同时,东北虎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大量繁殖,在东北最大的繁殖基地中,数量已超过900只。虎在动物同中也迅速繁殖,仅北京动物园饲养的东北虎,从50年代到现在已繁殖了120多只。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在捕获野生华南虎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人工饲养。华南虎作为一种观赏动物,进入了动物园。有6只华南虎传留了后代,至今共有300多只。在动物园中饲养的这些虎,由于人们缺少对动物的爱心,有些不同程度地受到虐待。1996年,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物种,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最需要优先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
华南虎,这一悲剧性的物种,终于成了举世瞩目的明星。只是聚光灯下空空落落,主角缺席。我们不知野生华南虎身在何处,甚至,不知道它们是否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白鳍豚的消失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于流全长6300余千米,流经六省二市,历来就是沟通我国西南腹地和东南沿海的交通运输大动脉。
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长江沿岸又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进入21世纪,长江航运迅猛发展。2005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达到11.23亿吨,是密西西比河货运量的2倍和莱茵河货运量的3倍。
通过长江货运量的不断增长,可以知道沿岸经济的发展是快速的,但同时,滚滚不息的江水,也为沿岸的排污提供了方便。水上载运的是各种各样的物资,水中流淌的是难以计数的污染物。
2005年,90%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直排到长江中,1秒钟污水排放量达3吨,全年污水排放量达256亿吨。
长江干流共有21座城市,重庆、岳阳、武汉、南京、镇江、上海6大城市的垃圾污染带,占长江干流污染带总长的73%。
长江流域最主要的污染源就是工矿企业产生的废水和城镇的生活污水。来自农田的化肥、农药污染,是长江的另一主要污染源,由此造成的污染不亚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长江上常年运营的机动船舶多达21万多艘,它们每年产生的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高达3.6亿吨,生活垃圾也多达7.5万吨,这些都随着江水排入大海。污水造成长江干流60%水体不同程度的污染,危及沿江500多座城市的饮用水。
长江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专家和媒体一直发出这样的警告。长江水逐年变浑浊,主要是由于上游不断加重的水土流失。作为上游的水源地区,长期的采伐导致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历史上曾达到60%~85%,到80年代一度降至10%左右。沿江两岸有的地方只剩5%~7%。目前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超过66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面积的1/3,年土壤侵蚀总量达22.4亿吨。这么多的土壤最后差不多都成为长江里的泥沙,并由此加速了湖泊的沼泽化和萎缩消亡进程。
长江水的严重污染和泥沙含量的增加,使鱼类捕捞受到严重影响。1954年长江流域天然捕捞产量达42.7万吨,目前只有10万吨左右;1960年长江四大家鱼苗产量达300多亿尾,目前不到10亿尾。长江渔业资源严重枯竭。
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受到极大破坏。1985年,在长江口观测到126种底栖动物。到2002年,只剩下52种。珍稀水生动物濒临灭绝,其中白鳍豚已被宣布灭绝,江豚、中华鲟甚至普通的刀鱼等也处境艰难。
2006年,来自中国、瑞士、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6国的鲸豚类专家,从武汉出发沿长江到上海,历时38天,往返航行近3400千米,考察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所有支流,经过大规模高精度的搜寻,没有发现白鳍豚。随后,考察组发表报告,宣布白鳍豚已经“功能性灭绝”,意思是就算还有极少数个体存在,也不能维持一个物种的延续了。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考察组的英国专家杜维说:“人类损失了一种独特和充满魅力的生物品种。白鳍豚在地球上消失,表示进化生命树上有一条旁枝完全消失,显示我们仍然未做好保护地国后,由动物学家米勒进行了研究。米勒根据与亚马逊河中亚河豚标本进行的比较,于1918年,确认白鳍豚是一个动物新种。至今,仍没有一个国外的专家见过活着的白鳍豚,白鳍豚的标本只在美国华盛顿、纽约和英国的一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中有收藏。
贴士:成熟的白鳍豚的大脑每天有7至8小时(近似成人睡觉习惯)属于半睡半醒状态,其余时间全脑觉醒。半睡半醒状态下,白鳍豚会保持时速1至5公里的度在水面漂浮。白鳍豚跟其他的哺乳动物一样能够做梦,而特点是它们的大脑能够大脑一半觉醒一半做梦。
1956年,南京附近的渔民在长江中捕到一条奇怪的“大鱼”,被送到当时的南京师范学院制作成标本,但没有人叫得出它的名字。1957年,当时只有25岁的动物学家周开亚,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习归来,见到了“怪鱼”标本,他也不认识。由此周开亚开始研究这种陌生的动物,一年后他的论文发表,国外的动物学家才有了白鳍豚的新消息,并称周开亚是白鳍豚的重新发现者。
后来,这位著名的白鳍豚研究专家不无遗憾地回忆说:“当时国内还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我对白鳍豚的初期研究,只是给动物学文献修正了一处失误,没有给濒危的白鳍豚提供任何帮助。它依旧默默无闻地生存着”。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周开亚得到了1000多元的研究经费,一个人用3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沿江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寻找白鳍豚。他发现,白鳍豚的分布范围,比原来知道的要大得多,可以从洞庭湖长江段向西推进200千米以上,直至三峡;向东,白鳍豚不但可以直达长江人海口,甚至还曾在浙江省富春江一带出没过。由此开始,中国的白鳍豚研究进入了研究与保护并举的时期。
1980年,湖北省嘉鱼县的几位渔民在长江与洞庭湖交接处,捕获了一头雄性白鳍豚。这头白鳍豚被武汉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收养,测量它的体长为1.47米,体重36.5千克,年龄约为两岁,并取名为“淇淇”。1986年,“淇淇”差不多8岁时,达到性成熟年龄。研究人员开始给它找“对象”,先后3次找来4只捕获的白鳍豚,但都因为受伤等原因,没有养活多长时间。就这样,“淇淇”自己一直生活到2002年死去,年龄约为25岁,大概是高龄了。
被人工饲养了22年的“淇淇”,成为人类认识白鳍豚唯一的活标本,它为一个物种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白鳍豚的死亡,主要原因是人为伤害。几十年来发现的白鳍豚,都是被轮船的螺旋桨所伤害,频繁的水上运输严重干扰了白鳍豚的声呐系统,导致误撞在船舶上致死,或者是被非法渔具所伤,也有的是因为遭受污染而死。据统计,1973~1985年间,共意外死亡59头白鳍豚,其中被渔用滚钩或其他渔具致死29头,被江中爆破作业致死11头,被轮船螺旋桨击伤死亡12头,搁浅死亡6头,误进水闸死亡l头。
这就是关于白鳍豚的一般历史。
动物学家周开亚在听到6国调查组宣布白鳍豚灭绝的消息后,他没有惊讶,只是平静地说:“我们未能预见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速度有这么快,规模有这么大,对白鳍豚栖息地的破坏有这么剧烈,因而没有估计到消亡的时间来得如此之快,快得来不及实施更有效的保护措施”。这是物种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单凭动物学研究者一方之力,很难调和。
白鳍豚消失了,长江之水还在继续遭受着污染和交通运输的巨大干扰。长江中还有大约1000只江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还有中华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鱼类,数量稀少,由于个体大,更易受到伤害。不知这些动物能支撑多久,是否会重蹈覆辙?球的责任。”参与考察的另一位专家不无遗憾地表示:“我们来得太晚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悲剧,我们失去了一种罕见的动物种类。”
藏羚羊的悲歌
藏羚羊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种群数量约在7~10万只。
藏羚羊历经数百万年的优化筛选,淘汰了许多弱者,成为“精选”出来的杰出代表。许多动物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不要说跑,就连挪动一步也要喘息不已,而藏羚羊在这一高度上,可以60千米的时速连续奔跑20~30千米,使猛兽望尘莫及。藏羚羊具有特别优良的器官功能,它们耐高寒、抗缺氧、食料要求简单而且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疾病所表现出的高强抵抗能力也已超出人类对它们的估计,它们身上所包含的优秀动物基因,囊括了陆生哺乳动物的精华。根据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还培育不出如此优秀的动物,然而利用藏羚羊的优良品质做基因转移,将会使许多牲畜得到改良。
由于藏羚羊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他地方人工饲养过藏羚,而对于这一物种的生活习性等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开展甚少。
可是突然有一天,刺耳的枪声划破了藏羚羊家园的宁静,厄运降临到它们头上,仅仅是因为它们身上轻软细密的绒毛,可以用来制造一种叫做“沙图什”的披肩。无数藏羚被非法偷猎者捕杀!昔日茫茫高原上数万只藏羚一起奔跑的壮观景象,如今再也见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