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动物的危机与保护
9160300000014

第14章 动物需要我们的保护(4)

动物的福利和保护,饲养和繁育涉及众多行业,不仅农业部门饲养动物,建设园林部门和大学研究部门实验室、私人家庭等都在越来越多地饲养动物,使得动物的数量极其庞大。而针对当前我国动物生存和保护的现实状况,对野生动物与驯养动物的饲育和利用,都应该在新的伦理眼光下重新审视。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动物福利的宣传和教育,逐步提高人们的动物福利意识,更重要的,是亟待加快这一领域的立法,制定出适合国情的动物福利法律、法规及标准,使得动物福利和保护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提高我国的动物保护水平,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动物保护的实在理由

正因为环境正在被破坏,大量的动物种类正面临着消失,所以动物保护就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如果要给出足够的理由说明为什么要保护动物,尤其是濒危动物,大致的理由是:

维护生态平衡。因为每种动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食物链的关系让物种之间起到互相依存而共同牵制的作用。如果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崩溃。比如,因为无节制地猎捕蛇类,蛇类资源的枯竭会导致森林、草原和农田鼠害在局部地区猖獗。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猎捕活体用作宠物贸易,会让食虫鸟类的数量飞速地减少,出现松毛虫、蝗虫等森林和农作物病虫害大面积发生。鼠害和病虫害给农林牧业造成的巨大损失难以估量——生态失衡的代价之大让人类必须要保护动物。

保障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的资源需求。许多动物尤其是濒危动物正是科学研究的试验材料,在动物学、进化学、生态学、遗传学、现代医学、仿生学等学科领域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中国驯养的数万只食蟹猴和猕猴,其中绝大多数是用来做实验动物、生产抗病防病的疫苗。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动物园以及博物馆收藏或展出濒危动物的标本,这对科研教学、宣传教育、执法活动等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贴士: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单独生存,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联系、共同生活的。生物学家指出,在自然状态下,物种灭绝的种数与新物种出现的种数基本上是平衡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受到破坏。

药用价值。中国传统医学大多是在研究和利用野生动植物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虎骨、豹骨、犀牛角、麝香、穿山甲片、赛加羚羊角、熊胆粉、海龟壳、蛤蚧、眼镜蛇毒、蟾酥等都是中医药不可或缺的原料。

食用和衣用价值。今天,许多动物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或衣用原料。如鹿肉、黄羊肉、紫貂皮、黄鼬皮、豹猫皮、水獭皮、藏羚羊绒、燕窝、飞龙、鳄鱼肉、鳄鱼皮、鸵肉、蛇干、蛇皮、蛇粉等。仅仅在蛇类方面,1997年中国利用各类活蛇约9000吨,价值就达4亿元以上。

观赏价值。大部分动物具有观赏价值,是动物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的主角,是马戏表演的主角,也是部分家庭的宠物。赴国外展出和合作研究一对大熊猫,每年至少可为国家筹集到1000万元大熊猫保护基金。象牙、河马牙雕刻而成的工艺品以及孔雀、鸵鸟羽毛,蝴蝶、盘羊头骨制成的装饰品,也是艺术珍品。

外交价值。中国特产的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等,它们既是世界级濒危物种,也是全球都喜爱的珍稀动物。对外赠送或赴外展出这些动物可以有这些作用:提高国家知名度、发展国家间政经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间友谊、宣传濒危动物保护管理成就、开展濒危动物合作研究、筹集濒危动物保护绎费等。

动物保护,从我做起

既然有必要保护动物,那么目前主要采取哪些方式来进行呢?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动物的根本性措施一般是保护其栖息地,保护栖息地的主要方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让濒危动物获得栖息地,也还可以使其他种类的野生动植物得到较安全的保护。中国已建立了数百处濒危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让一部分濒危动物得到保护,如野驴、野牛、亚洲象、白唇鹿、羚牛、马鹿、金丝猴、大鸨等濒危物种的数量已有明显的增加。

驯养繁殖。驯养繁殖是保护、发展和利用动物资源的有效途径。因为发展人工繁殖种群,可以防止、延缓物种的灭绝,也能满足资源需要,这对于减少野生种群的猎捕压力,天然放还与重建、壮大有关物种有着良好的作用。中国为拯救大熊猫、扬子鳄、东北虎等极度濒危动物而设立了多处繁殖研究中心;为实施野马、麋鹿的野生放还也建立了人工繁殖基地。

野生放还。这是壮大极度濒危动物野生种群的必然手段,在某个物种曾经分布但现已灭绝的地区,再引入该物种的活体用于建立新的种群;或者是向某物种现存的极小的野生种群补充新的活体,以充实该野生种群并促进其发展壮大。中国已成功地实施过拯救麋鹿的再引进工程,正在着手实施野马、赛加羚羊的再引进工程。

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通过资源监测以了解濒危动物野生种群数量的消长、分布区的变迁,可以为制定有关保护管理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已先后设立了数所濒危动物研究所,许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以及濒危动物繁育中心也承担了濒危动物的研究工作。

禁止或限制商业性开发利用。通过法律方式以规范濒危动物保护管理和经营利用行为,而对于那些目前尚未濒危但开发利用强度很高的一般保护动物,需要将它们列为重点保护动物,并限制对它们野外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而对市场需求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濒危动物,要禁止或限制开发利用野外资源,鼓励开展驯养繁殖活动。

贴士:保护野生动物最重要的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不要乱砍乱伐,破坏草坪,不要随意堆放垃圾,不要滥用农药和杀虫剂,保护水源和空气也是保护宝栖息地的一部分。不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不参与非法买卖野生动物,见到违法者立即向野生动物协会反映。

开展国际合作。动物,尤其是濒危动物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其保护管理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如果离开了国际合作,某些保护管理和科研工作就难以开展,有些种类的濒危动物也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个人能做什么呢?我们应该认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自觉保护动物及其栖息环境;主动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拒绝利用野外来源的濒危动物,做到不吃、不用、不养野外来源的濒危动物或其产品;要坚决揭发破坏濒危动物资源的不法行为,向动物保护部门或单位献计献策。

动物保护的兴起

人类有史以来不断地调整着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关系的态度。动物学家认为,自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脊椎动物和人,人类经历了采集渔猎时代、畜牧农业时代、无限制利用时代,最终进入动物保护时代,祈望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进化。

动物保护是指对动物物种和种群进行保护,其基本目的是对人类生活、生产以及生态、审美功能满足的保护,这是目前国际社会动物保护立法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动物保护”一词中,“保护”的含义实质是“保存”,或“保育”的意思,动物保护是指为了挽救濒临灭绝的动物种类、种群数量控制以及使动物个体免受伤害,由人类社会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和手段,从而使动物得以安全、健康地生活和繁衍后代。广义的动物保护应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人类社会为了保存物种资源或保育生物的多样性而提供的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如各国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以保护濒危的野生动物;建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用以保护动物的生活环境;对有特色的畜禽地方品种保种,从而丰富可利用的遗传资源;等等。在这个意义上的动物保护,包括野生动物、家畜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等,是以物种资源或种群为保护对象的。这类保护的科学理论是以遗传学、动物行为学和动物生态学为基础的。第二层含义是,为了使动物免受身体损伤、疾病折磨和精神痛苦等,从最大程度上减少人为活动对动物造成的直接伤害。在这一视角下,也可以认为是动物的福利、动物的康乐。萨姆布朗斯和古亦特分别对动物保护的这一含义予以了概括。萨姆布朗斯认为,动物保护是指使动物免受或者减轻痛苦、折磨及损伤;古亦特认为,动物保护是指避免对动物的残忍行为,改善对动物的处置方式,减少动物的应激反应和紧张,并对动物的试验进行监督。在这层含义之下,动物保护的保护对象主要是指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驯养动物,包括关养的野生动物。它是动物福利学及兽医学和动物卫生学交叉形成的新领域,且包括伦理、道德等社会科学的内容。根据上述动物保护的含义可知,动物保护的对象包括野生动物和驯养动物两大类。

贴士:世界上61个热带国家中,已有49个国家的半壁江山失去野生环境,森林被砍伐、湿地被排干、草原被翻垦、珊瑚遭毁坏……亚洲尤为严重。如果森林没有了,许多林栖的动物就无家可归了。

现代动物保护运动的兴起源于环境伦理学的兴起,体现在人与动物关系的实际状况和相关法律规范的微妙变化上,主要的发展历程如下:

一、现代动物保护主义兴起的渊源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问题是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亦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是“由于文化本身的不成熟而引发出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一个人类问题”。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进行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而环境伦理学正是要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研究和探索,把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生态环境领域,从而为人类保护自然,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新的价值导向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在这些新的价值思考和导向之下,人类对于动物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一)丰富的自然也可能被穷尽的事实以及“熵学说”的提出,促使人类调整对待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包括对待动物的态度

1.生产力的发展,让人类意识到自然资源并非永不枯竭

长期以来,由于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和进步,人类曾经一度以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向自然界的索取可以永无止境,然而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断深化,人们发现原来自然资源并不是永不枯竭的,它终会有被穷尽的一天。尤其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二战”的结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和平而稳定的发展空间,人类补偿性消费惯性和年轻一代及时行乐心态,极大地刺激了对物欲的追求,这些都为社会生产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内在需求动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相对被动的自然界和自然资源面前,人类的行为几乎达到了疯狂和忘乎所以的程度。被科学技术发展带动的巨大社会生产力,已经接近可以穷尽某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地步;人类生产过程中和狂热消费过程中释放出的负能流——废水、废气、废渣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已有了从整体上威胁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可能性。然而,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人类能达到的空间活动,还是建立在地球表面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上的,我们不可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于是,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整个世界的关系。

2.“熵学说”的提出使人类意识到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是一个客观规律

牛顿所揭示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是永恒的,它们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有形式的变化而没有本质的变化。近300年来工业社会的确立和进步,也正是基于这一原理。社会的发展,其实就是人们以各种科学技术手段来改变各种能量载体的存在形式。然而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要往后却一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981年,美国杰里米·里夫金和特德·霍华德两人发表《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给了陶醉于对自然改造成果中的人们当头一棒。

早在1868年为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所揭示的熵学说原理,即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一定律告诉我们,物质和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在表现形态上它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序到无序”。“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在宇宙任何地方建立起任何秩序,都必须以周围环境里的更大混乱为代价。”因为“宇宙的能量总和是个常数,总的熵是不断增加的”。熵就是最后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无效能量的总和。这种情况在封闭系统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当熵达到最大值时,表示一切有效能量均消耗殆尽。当有效能量和无效能量完全相等时,则意味着整个系统的全面崩溃。

这一学说的出现,让人类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开始观察和思考人类日趋恶化的生存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