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带教医案实录
9158500000073

第73章 痰热咳嗽兼阳气不足(1)

咳喘是肺系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外感咳嗽是邪气直接伤肺,致肺气不利,首先需要辨清外邪的性质。主要以风、寒、燥、热为主,或有兼挟之邪,初感多易治疗,若有迁延或肺之气津被伤,邪气即易伏留,苦寒之药应当慎用。慢性咳喘多是邪气留恋,已成伤损,治疗时重点要恢复肺的宣利功能,治疗的时间较为漫长,不可急于求成。邪气入肺,即易化热,宣利失职,即是气伤,故治肺疾,常寒温并用,寒以清化,温以宣利,肺为娇脏,药性皆宜取柔和之品。

(一)伏邪蕴肺,化热咳嗽

【病例1】

周某,女,28岁。感冒半个月,近2日加重,咳黄痰,胸闷,上身热,面赤,少腹冷,下肢酸,大便可。舌暗苔白,脉细。

辨证:痰热内结,阳气不足。治则:清肺化痰,补气通阳。

处方:黄芩25g,泽漆20g,桂枝5g,党参20g,白前15g,半夏15g,黄芪30g,拳参25g,甘草15g,炮姜5g,7剂,水煎服。

【按语】

素体阳虚,感受外邪,表证已解,热邪内结,故应清热化痰散结而不伤阳气,补气通阳以助祛邪,方用《金匮要略》泽漆汤最为适宜。方中泽漆为大戟苗,辛、苦、微寒,泻肺化痰散结,入煎剂则毒性分解,但仍宜饭后服药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痰饮较重者可用至30g。拳参代紫参微苦、凉,清热解毒散结而不伤阳气,黄芩助二药清泻痰热,阳虚重者不可多用,以防其苦寒伤中则热易清而痰饮难去。半夏、白前燥湿化痰降气止咳,党参、黄芪补脾益肺,桂枝温通阳气,不可多用以使热结加重。炮姜温中散寒,甘草健脾和中。诸药合用使痰热化而肺气复,则咳喘自止。

【病例2】

方某,男,71岁。行急气短,初春感冒咳嗽未予重视,致咳嗽、咳痰逐渐加重半年,现咳嗽痰多,黄少白多,不易咳出,住院治疗后未好转,畏寒,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下肢丹毒多年,反复发作。CT示:肺大疱肺间质纤维化,X线胸片示:气管炎,左下肺炎,平素血压偏低。舌暗红苔少,脉弦数。

辨证:痰热内结,精阳不足。治则:清肺化痰,补气通阳。

处方:泽漆30g,拳参25g,生石膏5g,黄芩25g,沙参30g,桔梗10g,甘草20g,桂枝5g,党参25g,功劳叶30g,7剂,水煎服。

二诊:咳轻,痰易出,晨起咳痰多色白,偶有黄痰。舌红苔薄黄,舌中心少苔,脉滑。

处方:上方减石膏、黄芩加半夏10g,陈皮15g,生牡蛎50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例感受风寒束肺,痰饮内停,郁久化热,痰热互结,以痰饮为主,故用泽漆汤清热化痰散结,而不伤正,养阴润肺,生石膏清饮郁所化之热,功劳叶清热润肺化痰。二诊症轻,故去黄芩、石膏之寒,痰饮未化故加二陈燥湿化痰,生牡蛎和阴理脾止泻。

【病例3】

马某,女,73岁。主诉:感冒7日,咳,痰多色黄,口干,乏力,舌暗红苔白,脉细数。

辨证:痰热内结,气阴不足。治则:清热化痰,益气养阴。

处方:拳参25g,泽漆15g,黄芪30g,沙参20g,枇杷叶30g,杏仁15g,黄芩20g,瓜蒌10g,陈皮15g,半夏15g,桂枝5g,7剂,水煎服。

二诊:舌红苔白,脉滑。咳轻,有痰。处方:上方加桔梗15g,7剂,水煎服。

【按语】

新感时气与素有伏饮不同,病情简单易治易愈。感冒已7日,无表证,为邪气在肺,痰多色黄而苔不黄,知其外感并非热邪,其热由转化而来,口干,乏力,肺之津气已伤,故于清热化痰药中加益气和阴之品,少佐桂枝以和其阳。二诊病缓,加桔梗开提肺气以利痰出。

【病例4】王某,男,86岁。主诉:咳,白痰,午后发热,食不下,乏力。舌暗淡苔白,脉弦。辨证:痰热内结,湿郁气分。

治则:清热化痰,清热利湿。

处方:泽漆20g,半夏15g,陈皮15g,豆蔻5g,生薏苡仁20g,甘草15g,枇杷叶20g,拳参20g,桂枝5g,黄芩15g,7剂,水煎服。

二诊:不咳,不热,但乏力,口干,舌暗苔白。上方加黄精30g,沙参30g,太子参30g,减泽漆、桂枝、黄芩,7剂,水煎服。

【按语】

邪在肺,主症为咳,又午后发热,气分有郁,故以泽漆汤消化痰热,豆蔻、生薏苡仁开利气分之郁热。二诊已安,减攻邪之剂,加扶正之品。

【病例5】

杨某,女,52岁。主诉:自幼麻疹合并肺炎后遗症,平素多咳,冬重夏轻,发现支气管扩张1年,曾咯血,现咳嗽,黄痰量多,畏寒,汗多,口干。舌淡红苔白,脉细。

辨证:肺伤热结。

治则:清化痰热,理肺。

处方:泽漆30g,生牡蛎100g,杏仁15g,黄芩25g,拳参25g,桂枝5g,连翘30g,细辛5g,五味子5g,陈皮15g,半夏15g,知母20g,7剂,水煎服。

二诊:痰量减仍黄,咽不利,舌淡红苔薄黄。处方:上方加炙麻黄3g,7剂,水煎服。

三诊: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处方:上方加百部20g,款冬花20g,7剂,水煎服。四诊:咳轻,舌红苔薄黄,脉细。处方:上方加乌梅5g,减泽漆15g。

五诊:舌淡红苔薄黄,微黄痰。处方:上方加麦冬30g,黄精30g,7剂,水煎服。

六诊:舌暗红苔黄,脉细,咳重。处方:黄芩25g,泽漆20g,连翘30g,甘草15g,知母15g,桂枝5g,拳参25g,平贝母15g,7剂,水煎服。

【按语】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一证与肺痛相类似,于北方实为难治,寒热不调,肺脏虚损,虚实相结,往往稍见疗效又因不慎而加重,故临证时,常支持患者区江南居住,以利调养。本案即是如此,诊疗过程中虽有痰热蕴结而不可过于苦寒,并时时顾护开提肺气,导痰外出。

(二)风燥咳嗽

【病例1】

高某,女,56岁。主诉:感冒后咳嗽,咽不利,痰不多,色白,不易咳出。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弱。

辨证:风邪伤肺、化燥生热。治则:理肺、清热、养阴止咳。

处方:枇杷叶20g,桑叶20g,拳参20g,黄芩20g,甘草20g,桔梗10g,款冬花20g,紫菀20g,沙参30g,百合30g,7剂,水煎服。

【按语】

肺之所以为娇脏,是以气阴为本。感受外邪,气阴易伤,故易成虚,治肺之疾,要适其宣降,更要不伤其气阴,气阴一伤,肺气更为不利,逐邪即难。风善行而数变,善行者,传变快,说变者,转化多,从本案症状看,初起当是风邪,故痰不爽,苔薄黄是化热伤阴,风气已少,故治以润肺理肺,清热化痰。

【病例2】王某,女,28岁。主诉:感冒后咳嗽,少痰,咽痒。舌淡红苔薄,脉细。辨证:风邪入肺,化燥。

治则:润肺理燥。

处方:生石膏10g,沙参30g,麦冬20g,桑叶20g,甘草15g,桔梗15g,紫菀20g,枇杷叶30g,杏仁15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例风邪入肺化燥而热少,故以桑杏汤加减,稍重于润肺化痰。

【病例3】王某,男,49岁。主诉:干咳,10日,早咳重。舌红苔黄,脉弦细。辨证:燥邪化热。

治则:润肺、化痰、清热。

处方:黄精50g,瓜蒌皮30g,百合50g,沙参30g,芦根30g,半夏15g,麦冬30g,桑叶25g,杏仁15g,枇杷叶30g,细辛3g,生石膏5g,7剂,水煎服。

【按语】

燥热在肺,慎用苦寒,若苦寒过剂,一者耗气伤阴,二者伤中焦,胃气一弱,肺气无源,上焦闭塞,易成喘满,呕逆,故本证燥邪虽已化热,而仍无痰干咳,当先润其燥,以化痰理肺,佐用清热之品,津复热即减,大剂甘寒之中稍佐细辛以宣通而无生燥热之弊。

【病例4】杨某,女,76岁。主诉:咳半月,无痰,口干,咽不利,喘。舌淡红苔薄,脉细微。辨证:燥邪犯肺。

治则:润肺、理燥、化痰。

处方:沙参30g,芦根30g,桑叶25g,枇杷叶20g,杏仁10g,麦冬20g,黄精30g,甘草20g,半夏10g,款冬花20g,紫菀20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例为肺感燥邪,热象不显,亦无风寒之征,故以桑杏汤加减,以润肺理燥。古人论燥之方较风寒湿热者少,是以其时燥病少故也,数十年前于临证之时,外感咳嗽极少见燥,而以风寒为主,每多三、五剂于临床即愈,今之咳喘,燥邪尤多,恐与气候变化,体质变化有关,天气多燥,人体精耗,已成风邪、燥邪之令,故今之时气及疫,多风多燥,然临床医生,每及“炎症”即多用清热解毒之剂,以致双黄连等药盛行,忘却中医外感六邪各有其候,竟以治热邪之治统治六邪,当慎思而为之。

【病例5】

张某,女,69岁。主诉:咳半月,乏力,无痰,咽痒,微喘。风心病,手术两次。舌暗红苔黄,脉细数。

辨证:风燥犯肺。

治则:益气养阴,润燥化痰。

处方:射干15g,陈皮15g,黄精30g,麦冬30g,沙参30g,款冬花20g,紫菀20g,枇杷叶30g,太子参30g,百合50g,瓜蒌15g,甘草15g,桔梗10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证风多燥少,邪已化热,肺气不利,当润肺养阴,理肺清热。

【病例6】

关某,女,47岁。主诉:干咳,阵咳,6个月。感冒后手足热,咽略痒。舌暗红苔暗黄,脉细。

辨证:燥邪留肺又受风邪。治则:润肺理燥化痰。

处方:麦冬25g,百合50g,黄精50g,沙参30g,太子参20g,桔梗15g,甘草20g,款冬花20g,紫菀20g,枇杷叶30g,7剂,水煎服。

二诊:咳轻,无痰。舌暗红苔暗黄而干。处方:上方加瓜蒌15g,减麦冬,7剂,水煎服。

三诊: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处方:上方加知母15g,芦根15g,7剂,水煎服。四诊:有痰,舌暗红苔薄黄。处方:上方加拳参25g,穿山龙25g,7剂,水煎服。五诊:咳轻有痰,咽微痒。处方:上方加板蓝根20g,7剂,水煎服。

【按语】

燥邪留肺日久,津液耗伤,又感风邪,扰动阳气,故手足热,当益之养阴,重润其肺,勿使辛燥疏理,仅用桔梗一味,开提肺气以疏风。

【病例7】

王某,男,73岁。主诉:发热3日,静脉滴注抗生素退热,现咳,汗出,无痰。舌暗红苔薄黄。

辨证:风燥犯肺。

治则:疏风清热,润肺化痰。

处方:麦冬25g,桑叶20g,菊花20g,黄精30g,陈皮15g,沙参30g,枇杷叶25g,杏仁15g,旋覆花(包)15g,7剂,水煎服。

【病例8】

王某,男,35岁。主诉:干咳,2周余,无痰,咽不痛不痒,阵咳。舌紫暗苔薄,脉滑。

辨证:燥邪犯肺。治则:润肺理肺。

处方:沙参25g,麦冬25g,黄精30g,百合30g,百部20g,瓜蒌皮15g,桔梗10g,紫菀20g,桑叶15g,7剂,水煎服。

【病例9】

于某,男,72岁。主诉:咳1年,始干咳,时有痰,夜重,咽痒。舌暗红苔少,脉细。

辨证:风燥留肺。

治则:养阴润肺,理肺化痰。

处方:黄精50g,沙参30g,麦冬20g,百合50g,枇杷叶20g,款冬花20g,紫菀20g,桑叶20g,杏仁15g,7剂,水煎服。

二诊:咳轻,夜多热,白天冷。舌暗红略绛苔少。处方:上方加瓜蒌皮15g,桔梗10g,7剂,水煎服。

【病例10】

邵某,女,55岁。主诉:干咳1月余,初咽不利,现好转,胸中如塞。舌暗红苔白,中心少苔,脉细。

辨证:燥涩肺气。治则:润肺利气。

处方:沙参30g,百合30g,麦冬30g,桑叶20g,甘草20g,桔梗10g,黄精30g,瓜蒌皮20g,紫菀20g,枇杷叶15g,7剂,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