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带教医案实录
9158500000026

第26章 心悸(1)

【病例1】常某,男,30岁。心悸,乏力,气短,汗出,纳差。舌淡苔薄,脉细数。辨证:中气不足,宗气下陷。

治则:补中气,升中气。

处方:黄芪100g,太子参30g,生牡蛎100g,柴胡10g,升麻5g,当归20g,陈皮15g,白术30g,党参20g,3剂,水煎服。

二诊:明显好转。处方:上方加柏仁30g,14剂,水煎服。

【按语】

心悸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所以临床上,应先辨其病而后辨证。若适于西医治疗或手术的患者,不可勉强应用中医药,以免延误病情。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前者常有情志诱因,病程短,多实证;后者无情志诱因亦可发病,病程长,多虚证。《金匮要略》云:“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指出惊为气乱阳动,弱为心不得养。惊则平之,悸则养之,此为治疗大法。

本例是补中益气汤证。宗气即胸中大气,以肺气为本,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益宗气当补中气。宗气贯心脉,行气血,宗气虚陷,心失所养,故发为悸。中气不足,宗气下陷,故乏力。肺不固表,故汗出。经云“损者益之”“劳者温之”,故重用黄芪入脾肺经,补气升阳。太子参益气阴,党参补脾气,再加柴胡、升麻之气轻味薄之品,可使清气得升。白术运脾,陈皮斡旋中气。血为气之母,故加当归。生牡蛎和阴气敛汗。二诊时症好转,再加柏仁入心,养血止心悸,以善其后。

【病例2】

郭某,男,18岁。心悸2月,动则甚,焦虑,大便略难,口渴。舌红苔少,脉弦细。

辨证:中气不足,营卫俱损,心失所养。治则:建立中气,调营卫,镇心神。

处方:加味建中汤加生白芍10g,远志20g,生龙骨30g,生牡蛎100g,太子参40g,杏仁15g,7剂,水煎服。

二诊:便略难,苔仍少。处方:上方加麦冬20g,14剂,水煎服。

【按语】

经云:“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故此方已加味建中汤为基础。加重生白芍,可补阴和营、动腑气而通便,太子参补益气阴,生龙骨、生牡蛎镇心止悸,远志宁心,杏仁降气,并有润肠之功。二诊时,阴气仍不足,加麦冬甘润,补阴润肠益气力。

【病例3】

徐某,男,72岁。心悸,胸闷,气短,偶痛,“心动过缓”,面色淡黄,畏寒,二便调,近日感冒,现咳而有白痰。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右支传导阻滞1个月。舌红苔薄黄,脉迟结。

辨证:心阳不振,瘀阻心络。治则:化痰散结,补气温阳。

处方:人参10g,附子10g,枇杷叶20g,桔梗15g,白芥子15g,款冬花20g,紫菀20g,桂枝5g,天南星15g,陈皮15g,丹参10g,三七(碎)15g,7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稍可,食差,舌红。处方:上方加鸡内金20g,谷芽30g,人参5g,7剂,水煎服。

三诊:食佳,痰少,舌淡红苔微黄。处方:上方减款冬花、紫菀,7剂,水煎服。四诊:入夜期前收缩多,舌红苔稍腻。处方:上方加炙甘草30g,生薏苡仁15g,通草15g,7剂,水煎服。

五诊:胸闷,期前收缩减少,舌红苔腻,脉滑。处方:上方加神曲(包)30g,7剂,水煎服。

六诊:胸痞,心律失常,偶发期前收缩。处方:上方加杏仁15g,枳壳10g,7剂,水煎服。

【按语】

此患者畏寒,脉迟结,乃一派阳虚之象。阳气不足,心失温养,故心悸,胸中阳虚,宗气运转乏力,故胸闷气短。舌红苔薄黄为真寒假热之舌象,方用红参温润,补气温阳不伤阴。附子走少阴心肾而助阳,少用桂枝振奋阳气。久病及血,故加丹参、三七活血化瘀。桔梗载药上行。患者又伴咳嗽,是属肺病。肺主治节,故当并治之。用白芥子温肺化痰,款冬花、紫菀润肺化痰,天南星化痰散结,并用枇杷叶理肺气,桔梗提肺气而排痰外出。二诊时舌转黄,乃助阳过度,故去附子,再加人参5g。因食差,故加鸡内金健脾助胃消食。谷芽,即粟芽(北方所用谷芽实为粟芽)色黄性温,具火性,正合胃之腐熟水谷之性,乃消食佳品。四诊时,期前收缩多,心悸重,加炙甘草补气缓悸,苔略腻,故加生薏苡仁、通草利气分湿邪。五诊时,苔腻加神曲消食除秽气。六诊时,加杏仁利胸中之气,枳壳行经气,二药合用以行胸中之气而除痞。

【病例4】

李某,男,45岁。活动后、酒后、激动后心悸多年。胸满闷多年,时咳,多汗。

心电图显示房颤。舌淡苔薄有齿痕,脉细弱不整。

辨证:酒伤心脉。

治则:补气调血,和阴阳。

处方:黄芪150g,生牡蛎100g,炙甘草30g,桂枝15g,生白芍30g,山药30g,知母20g,丹参15g,15剂,水煎服。

二诊:舌暗红苔薄,脉细数,律不齐。处方:上方加皂角刺15g,仙鹤草30g,15剂,水煎服。

三诊:服药症状好转,寐不安,头晕沉。舌暗红苔白,脉沉细数。处方:上方加生龙骨30g,焦山楂30g,何首乌30g,20剂,水煎服。

【按语】

此例亦用建中汤。酒性大辛大燥,耗阴伤血。激动之时,气血散跃于全身经络,心更失其所养。故活动后、酒后、激动后心悸,此是心气血两亏之象。张仲景云:病者胸满,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是为瘀血。此人患病多年,必由气分波及血分,又加胸满闷之症,故为瘀血。脉细弱不整,接近于散脉,是属症重,故重用黄芪150g,补气升阳;炙甘草30g,以补心气缓惊悸。知母润燥益阴,使补而不生燥。桂枝、白芍、山药建中气,调营卫。丹参微辛、微苦、微寒,色赤入血分,辛可通经活血,苦可降气,寒可清火安神,与黄芪相伍,则一走气分而补气升阳,一走血分而活血通经,清火降气。两药合用,补气升阳而不致化火,降气清火而不致伤气,两相协调,乃得阴阳调和之妙。但此患症重,若稍加升麻、柴胡以升散,当归以补血和血,效果会更好。二诊时,加仙鹤草补肺益气力,皂角刺化痰瘀散结气。三诊时,诸症好转。脉转为沉细数,仍是气虚阳亏,故续用上方。因寐不安,加何首乌补血安神,龙骨镇心安神。头晕沉,非气虚而致,是血分有瘀浊,故加焦山楂入血散瘀化浊气。

【病例5】

赵某,女,75岁。期前收缩数年,心悸,眠差,多郁,不堪劳累。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滑。

辨证:气血两虚,心失所养。治则:补气血,安心神。

处方:黄芪100g,茯苓15g,远志15g,柏子仁20g,酸枣仁15g,首乌藤20g,甘松15g,丹参10g,生牡蛎50g,7剂,水煎服。

二诊:舌暗红苔白,脉滑。处方:上方加茯苓15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方以黄芪补心气,配以丹参活血。柏子仁、酸枣仁养心血安神止悸,首乌藤养心通经,远志通心窍、宁心止悸,甘松通心窍而解郁,茯苓益心脾、安心神。二诊时,脉滑,水气重,故加茯苓利水渗湿安心神。本方是以补心之气血为主,若患者伴有脾虚不运,胃虚不食之证,则当健脾强胃,而成归脾汤义。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须营卫调和,心窍通利。若心窍不通,则神志失常,可发为神昏、谵语、不寐、抑郁等。所以同为辛温通心窍之品,石菖蒲可醒神,远志可宁神,甘松可解郁。

【病例6】鞠某,女,50岁。心悸乏力手足沉,大便2~3日一行。舌淡苔薄白,脉细。辨证:中焦虚寒,心失所养。

治则:温运脾气,养心止悸。

处方:干姜15g,生白术30g,吴茱萸15g,党参20g,人参10g,当归20g,茯苓10g,甘草15g,7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乏力仍便不畅,舌淡苔白脉细。处方:上方减吴茱萸加生白芍20g,珍珠母30g,7剂,水煎服。

三诊:自觉有力,心不悸,得冷上肢不适。处方:上方加桑枝15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方以理中汤温运脾气,方中生白术运脾气生津通便,干姜温中,党参补脾气,甘草味甘可润可补,四药合用一补一温一运一调,故曰“理中”。再用吴茱萸温阳明经,降阳明气,人参补心气,当归补血和血脉润肠,茯苓安神止悸,此方以温运中阳为本,中阳健运,则营卫生化有源,心得其养,则心悸自愈。二诊时便不畅故去吴茱萸之燥加生白芍和阴动腹气,珍珠母镇心安神止悸。三诊加桑枝性平而善走肩臂,祛风湿之痹痛。

【病例7】刘某,女,46岁。劳累后胸闷心悸,心烦,失眠。舌红苔薄。辨证:气阴两虚,虚火扰心。

治则:补气滋阴,清火止悸安神。

处方:黄芪15g,柏子仁15g,酸枣仁15g,麦冬20g,生地黄15g,当归10g,人参10g,桔梗10g,丹参15g,远志20g,五味子5g,5剂为丸,每丸15g,每日3次。

【按语】

此例仿天王补心丹义。以补气滋阴为主。方用黄芪、人参补气,麦冬、生地黄益阴清虚火,并少用五味子敛阴气。柏子仁、酸枣仁养心血安心神止悸,当归补血,丹参通经,远志宁心止悸安神,桔梗作使,引诸药上行于心。上六条同为补气养心,但由于病机有别,故立方用药亦不同。有补中气、升宗气、用药刚燥者,有立中气、调营卫、用药柔润者,有补气兼顾助阳者,有专补心之气血者,有偏于益气养阴者,有以温运中阳为本者。由此可见,临证立方,当谨守病机,分清脏腑经络,辨别气分血分精分,用药方可信手拈来,头头是道。

【病例8】

宋某,男,44岁。时发期前收缩,高血压,心悸,胸闷,双手时麻,口苦。舌暗红苔薄黄,脉弦。

辨证:痰火在经,肝风内动。治则:散痰火,降经气,和阴血。

处方:夏枯草40g,牛膝50g,陈皮15g,臭梧桐20g,瓜蒌15g,黄连7.5g,半夏15g,栀子10g,玄参15g,白芍30g,7剂,水煎服。

二诊:期前收缩消失,夜间后背麻木感,舌红苔薄黄,脉细涩。处方:上方减栀子,加女贞子30g,7剂,水煎服。

三诊:头胀,血压150/110mmHg。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滑。处方:上方加石决明30g,珍珠母30g,茵陈10g,杜仲30g,臭梧桐20g,罗布麻20g,4剂为丸,每丸15g,每日3次。

【按语】

肝风内动,痰火在经,导致经中气血失和,故心悸,双手时麻。胸中气血不畅,故胸闷。痰火在经,火性炎上,故口苦。舌暗红苔薄黄为痰火耗阴血之象。本方重用夏枯草,微辛、微苦、微寒,入肝胆经,散泄痰火。重用牛膝走经降气,并有益肝肾之功。臭梧桐微辛、微苦、微凉,其叶可降肝络中之气,其茎则降肝经中之气。栀子、黄连泻火,瓜蒌宽胸,半夏散结气,白芍补肝血以潜阳气,玄参滋阴以清火。陈皮理中焦和胃气,防黄连、栀子伤中。二诊时,夜间后背麻木感,脉细涩,此属肝经精血亏,不容肝络而致。故去栀子之苦寒,加女贞子补肝。三诊时,头胀,血压高,此属肝阳亢,加石决明、珍珠母镇肝阳,杜仲补肝肾而降肝气,罗布麻利水潜肝阳。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烈,但用石决明、珍珠母强镇其阳,往往令肝怒而动其阳,故少加茵陈,得初春少阳升发之性,与肝同气相求,理畅肝气,令肝不至反动其阳。

【病例9】刘某,女,72岁。心悸,头晕困。血压170/100mmHg。舌暗红苔白,脉弦。辨证:风眩伤心。

治则:降肝气,镇肝阳,安心神。

处方:柏子仁25g,牛膝50g,半夏15g,白术20g,桑寄生30g,石决明15g,丹参15g,莲子心10g,杏仁15g,茯苓15g,5剂,水煎服。

二诊:头晕沉,项重。血压150/90mmHg。舌淡红苔白微黄。处方:上方加葛根20g,石菖蒲15g,丹参15g,莲子心10g,5剂,水煎服。

三诊:头不晕,项重,咳数月,咳白痰。舌淡苔白,脉滑时一止。处方:上方加枇杷叶20g,5剂,水煎服。

【按语】

本方重用牛膝降肝气、杏仁降气,二药从气分,用丹参降血中之气,从血分。石决明镇肝阳,四药合用则阳潜气降。并用半夏、白术、茯苓降痰湿,莲子心清心,桑寄生补肝肾而通经络。二诊时,仍头晕,故加葛根升清阳,石菖蒲开心窍醒神,并加用丹参、莲子心以降气清心。三诊时,头不晕,咳数日,故加枇杷叶理肺化痰止咳。

【病例10】

王某,女,46岁。心悸8日,因生气而致,胸闷太息,食不下,恶心,口干不欲饮,心下痞。舌暗红苔黄,脉细。辨证:肝郁化火,犯胃传心。治则:疏肝解郁,清痞和心气。

处方:枳实15g,生白术20g,半夏15g,陈皮15g,旋覆花(包煎)15g,柴胡15g,白芍15g,甘草10g,甘松20g,佛手15g,杏仁15g,茯苓15g,橘叶25g,郁金15g,百合50g,7剂,水煎服。

二诊:耳鸣。舌暗红苔厚。处方:上方加龙胆草15g,7剂,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