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传奇张家界
9156700000002

第2章 祸起萧墙(2)

清风庙里拜菩萨的香客也不算多,有时一天到晚都很冷清。几个道师每天除了打坐,念些经书之外,别的也无多事。向大坤进庙之后,师傅只是吩咐他每天扫地、担水,并没有教他多少功课。只是日子长了,他才从师傅那里渐渐了解到道家的一些玄妙知识。师傅告诉他,道家信奉的始祖是老子,也即太上老君,老子的《道德经》是道教中最权威的经典。要入道门,第一功课就要把这本真经学好。老子之后,有关尹、文子、列御寇、杨朱等著名道家人物,还有庄子为首的“老庄学派”和河上大人为首的“黄老学派”。东汉时出了个张道陵,他创办了‘天师道’,又称‘五斗米道’。这天师道其实就是道教正式创立的最早派别。在东汉桓、灵时代,还出了一个太平道,领袖是张角,组织过‘黄巾军’起义,在历史上也影响很大。

在东汉至三国期间,天师道的著名道首有张修、张鲁、张盛等。晋朝时有灵宝派和上清派,著名道家人物有葛洪、葛巢甫、杨羲、许谧等。南北朝时有创办‘南天师道’大师陆修静、创办茅山宗的大师陶宏景;唐朝时有著名教首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唐末宋初时有王玄览、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祖的“北宋五祖”,还有以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为首的‘南宗五祖’。北宋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又名“七真人”,其名为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这七大真人中,又以丘处机的影响最大,他创立了‘全真道’,主张内外双修,并赴万里大漠化胡,最后劝说成吉思汗取得巨大成功,天下道教从此都归他掌握。丘处机之后,全真道在忽必烈当天子时却遭到一次毁灭性打击。因为其时道教教首与佛教发生冲突,信奉佛教的忽必烈下令焚毁除《道德经》之外的一切道藏经书,并严格限制道教的一切活动。全真道从此由盛转衰,变得一蹶不振了。此后,道教徒们卧薪尝胆,期望着有朝一日再振教门雄风。作为天师道的承传弟子张静儒,在全真道兴盛时曾加入其派,全真道受挫后,他又回归了自己原有的天师道派。如今,张静儒从祖籍之地江西庐山流落到湖广传教,目的也就是期望多带弟子,让天师道再兴盛起来。

向大坤对道教的这些兴衰历史并不怎么感兴趣,他想弄清的是修道到底要学那些功夫才能成仙?张道师告诉他,欲要成仙,只需将外丹或内丹功修成一种均能成功。何为外丹?就是将丹砂、汞、雄黄、磁石、盐、矾石、滑石等矿物配以白参、牡蛎、羊乌、鹤卵、雀白及胡粉、苏花等数十种草木药物,用炉鼎来烧炼成长生不死的丹药。道人服了这丹药便能成仙。何为内丹,就是以人自身固有的精、气、神为药物,通过自身这座炉鼎来筑基,从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以此修炼亦可达到长生成仙之目的。过去,张道师曾广搜各类丹砂矿物及草木药物,准备照《抱扑子内篇》等经书中提供的方子炼丹药。但因炼这种丹药耗费很大,没有相当的资本实力难以进行,所以他想通过向大坤这个徒弟来获得土司的支持。

向大坤听说炼这种丹药能够成仙,心里也很感兴趣,于是决心帮助师傅开炉炼丹。在张道师的指点下,他回土司向父亲禀明了炼丹计划,在父亲的支持下,获得了一笔银钱,然后购买炉鼎,运到了天平山上。张道师又设法购了许多矿物,配齐了几百种草药。接着,弟子们在山中砍柴备薪,一切准备就绪后,张道师才亲自点火烧炼。

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炼制,第一批丹药终于炼出来了。张道师要开炉,小心翼翼从中捧出那数十粒金黄的丹丸,神情庄重地对弟子们说:“此丹虽已炼成,但不知毒性如何。我先服一料试试,倘若出现意外,你们立即给我服解药。”说罢,就将其中一粒丹药服下了肚去。

过了约几分钟,张道师便觉肚内翻江倒海般难受,渐渐地口吐白沫,昏倒在地。众弟子慌忙给他服了解药,又在他的人中、足三里等部位使劲揉捏,忙了几个小时,张道师才醒转过来。

“师傅,这丹药毒性大,看样子不能炼了吧?”向大坤道。

“不,咱们才炼一次,总能轻言放弃!”张道师道:“炼丹学道,最重要的是要有耐性,不能半途而废!失败了我们总结教训,改进处方,再炼制吧!”

弟子们照他的吩咐,遂又砍柴、采药,寻找矿物,按改进的配方再烧炼。

半个月后,张道师又主持点燃了炉火。这次又是足烧了四十九天。开炉取药那天,张道师将一只兔子捉来,把一粒丹药给兔子灌进嘴去,那兔子很快倒毙在地。弟子们再将少量丹液放进溪中,不一会,那溪中的鱼儿竟全翻了白。

连续两次炼丹失败,弟子们对这丹药都心生了畏惧,张静儒也不再坚持烧炼了。他对弟子们道:“丹不易炼,耗费也太大,看来我们只能炼内丹功了,内丹功学好了,一样可以修道成仙。”

向大坤问道:“学内丹有哪些要决?”

张静儒道:“内丹炼法有‘九步功’法,所谓‘涵养本原,救护命宝’,‘安神祖窍,翕聚先天’,‘蛰藏气穴,众妙归根’,‘天人合发,采药归壶’,‘乾坤交媾,去矿留金’,‘灵丹入鼎,长养圣胎’,‘婴儿现身,出离苦海’,‘移神内院,端拱冥心’,‘本体虚空,超出三界’。这些要诀非一日之功所能掌握,你若要学,就要付出一番苦功炼习,现在我先教你最基本的守静之法,也既抱一守终之功,你若能学到手,便可入门了。”

向大坤道:“学守静之法,能具备武功吗?”

张静儒道:“学守静是为了炼心性,心性炼成再学武功,便能事半功倍。现在,你初入道门,心情还不稳定,所以要炼守静,就是要戒去浮躁。待到守静之功初具后,我再教你学点武功。”

向大坤又道:“我学了守静功之后,再学习剑术,能行吗?”

张静儒道:“当然行,炼守静之功,学什么武功都易入门,到时你要学剑术,我会教你一剑功!”

“什么叫一剑功?”

“这一剑功是非同寻常的功夫,你现在别问,到时我会教你,你要先耐心学好守静之功。”

“好,我一定努力学!”

向大坤答允了。自此后,他便认真跟张道师又学起守静之内功来。

靖安土司衙门。两个站哨的门卫在门口警惕的观看着过往的行人。

一个头戴红巾的矮汉忽然来到衙门前问道:“这里是靖安宣抚司吧?”

一门卫道:“你要干啥?”

矮汉道:“我是红巾军统兵元帅明玉珍的使者,今日特来拜访贵宣抚司使,烦请禀报。”

门卫细看了看矮汉道:“请稍候。”说罢,转身走了进去通报。

宣抚使向肇荣这时正在司衙内理事,当门卫禀报有红巾军使者来到时,他立刻点头答应会见。门卫转身来到前门,将那矮汉带了进来。

矮汉拱手行礼道:“红巾军使者熊飞参见向宣抚使!”

向肇荣点头道:“嗯,请坐!贵军统兵元帅是谁呀?”

矮汉坐下道:“本军统兵元帅是明玉珍。”

向肇荣道:“我只听说红巾军的首领徐寿辉,明玉珍是什么人?”

熊飞道:“你说的首领徐寿辉乃我天府国皇帝,明玉珍是天皇任命的几大统兵元帅之一。现驻兵于沔阳。”

向肇荣道:“你们这位统兵元帅有多少人?”

熊飞道:“我们这位元帅拥有20多万人马,战舰100余艘,现在占据三峡,不日将进军蜀地,攻取重庆、成都。徐天皇已许诺,只要攻下重庆,就将任命明玉珍为陇蜀行省右丞。”

向肇荣道:“明玉珍大帅这次派你来有何见教?”

熊飞道:“我们大帅希望与贵土司结盟,共同出兵征战蜀地!”

向肇荣道:“我凭什么相信你的话?”

熊飞道:“我们大帅写有一封信,请你过目。”说罢,从怀中取出一信递了过去。

向肇荣接过信来,细细读了一篇。只见其信略云:“红巾军现已势如破竹,湖广江汉一带已尽归我所有。奉天皇之令,大军不日将移师蜀陇,本帅特邀贵土司加盟我军,共同出兵征战蜀地……”

此信读毕,向肇荣踌躇道:“贵军首领邀我加盟红巾军,此事容我考虑考虑。”

熊飞:“我们大帅盼能尽快回复。”

向肇荣:“明玉珍大帅说,只要你同意加盟,即可报天皇任命你为天完国的靖安宣抚使!”

向肇荣乃下决心道:“好吧,你可以回去转告明玉珍大帅,贵天皇若能给我封任,我可以答应出兵!”

熊飞道:“你能否写个回信?”

向肇荣:“我说话向来算数。不用写回信。”

熊飞道:“好,那我告辞了。”

向肇荣又问:“你是从何处来的?”

熊飞道:“我从容美而来,打算从原路回去。”

向肇荣:“一路要多小心!”

熊飞:“放心吧!我是以皮货商名义来做买卖的,没人知晓我的身份。”

三天后,熊飞从靖安宣抚司去施州,途经金峒寨时,不料被守关的士兵拦住了。

“你是什么人?”士兵盘问他。

“我是做皮货的商人。”熊飞回答。

“看你这模样,不像商人哩!”

“你说我不像商人,哪像什么?”

“看你这头巾,莫非是红巾军?”

士兵们起了怀疑,遂将他押到了寨内。安抚使覃邦彦获悉士兵抓了个红巾军嫌疑犯,立刻亲自提审道:“你到底什么人,从实招来!”

“我是个皮货商,刚从靖安司来。”

“好哇,从靖安那边来,到那里干了些什么?”

“做点皮货交易,别的没做什么!”

“你想哄骗我,不说真话?给我用鞭子侍候!”

覃邦彦一声令下,几个手执皮鞭的士兵,立刻一顿猛抽,熊飞被打得皮开肉绽,他立刻告饶道:“别打,别打了,我说实话!我是红巾军的使者!”

覃邦彦使使眼色,士兵们住了手。

熊飞随即作了详细招供,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及受命出使靖安的情况全作了交代。

覃邦彦听了熊飞的招供喜形于色。原来,金峒土司与靖安土司祖上有冤仇,两家向来不睦,覃邦彦早想借助官府之势去压制靖安土司,现在有了把柄在手,正好借此去官府告状。

第二天上午,覃邦彦即亲自将熊飞押送到了施州府。知州黄守仁见覃邦彦将红巾军的使者抓了来,立刻开堂,又亲自审问了一番。那熊飞便再次作了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