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禅的心态
9155100000029

第29章

贺若弼进军至蒋山白土冈(今江苏南京东),遭到陈将鲁达、周智安等率军拼死抵抗。贺若弼在首战告捷后,便屡战屡退。他估计陈军骄傲之气已经滋生,士卒怠惰,便立即率军回师,奋力厮杀。于是陈军一败涂地,七零八落。而后贺若弼乘胜攻入建康北掖门,直抵陈朝皇宫。此时,陈朝皇帝陈后主已经被韩擒虎擒获,将其押送到贺若弼面前。陈叔宝吓得汗流浃背,大腿战栗,叩请饶命。于是陈朝宣告灭亡,隋朝终于统一大江南北。贺若弼凯旋京师长安时,隋文帝杨坚赞赏贺若弼,认为在平南之战中,他为头功,贺若弼一时贵盛,位高望重无以复加。

因舌取祸

贺若弼平定南陈,立下首功一件,骄傲之气于是滋长起来。那时,他位高权重,其兄长贺若隆为武都郡公,弟弟贺若东为万荣郡公,并担任刺史、列将等要职。在贺若弼家中,珍玩不可胜数,奴婢仆从数以百计,荣耀、奢侈可以说到了极点。

贺若弼自认为在朝廷大臣中他的功劳最大,所以常常以宰相自居。隋军平陈归来后,隋文帝任用高颎和杨素为宰相,而没有重用贺若弼,只任他为将军。贺若弼对此十分不满。他愤愤不平,抱怨世事不公,常常讥讽杨素和高颎的不足之处。高颎宽厚仁慈,对此一笑了之,但杨素却怀恨在心,借机报复。杨素不断地陷害,隋文帝在开皇十二年(592)将他逮捕下狱,这更激发了贺若弼的愤恨之情,对朝廷大臣甚至皇帝更是抱怨不断。

当时不少大臣对贺若弼的骄横十分不满,他们对皇帝进言,认为贺若弼对朝廷心怀不满,应当将其处死。但隋文帝认为他在灭陈中功勋卓着,特免他一死。

开皇十九年(599),突厥使者来访隋朝,在隋文帝举行的射箭表演中,一箭击中目标,显示了娴熟的箭艺武功。隋文帝把左右文武大臣看了一遍,又沉思了半天,认为在诸将中只有贺若弼能够完成此任,于是命令他上场射箭。贺若弼弓拉满月,箭如流星,一发而中。隋文帝非常高兴,对突厥使者说:“此公乃天赐我也!”从此,隋文帝对贺若弼的看法也好了起来。然而,就在这一年,宰相高颎得罪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贺若弼认为高颎冤屈,到处为他说情,隋文帝大怒,再次将贺若弼逮捕入狱。后来,隋文帝觉得过分,才把他放了出来。

大业三年(607),贺若弼随同隋炀帝到北部边塞巡视。隋炀帝好大喜功,生活极其奢侈,为了向突厥显示朝廷的威风和气派,命令宇文恺修建了富丽豪华的行宫。在那里,隋炀帝大宴突厥启民可汗等北部各族酋长贵族,还赐给启民可汗帛2000万段,其余的首领也各按等级获得了许多财物赏赐。同时,他还下令大兴土木,修建长城。隋炀帝的行为引起了百姓的一片怨声,高颎、贺若弼等众多大臣也纷纷上书表示反对。隋炀帝早就对高颎、贺若弼等人心存不满,所以他听到密奏后,就将高颎、贺若弼逮捕,并用诽谤朝廷的罪名将他们处死。那一年,贺若弼64岁。不仅如此,隋炀帝还把贺若弼的妻子及儿子贺若怀亮打入官奴之列,家中其他人一律流放边疆。不久,又下令诛杀了贺若怀亮。

长孙晟

长孙晟(552-609),字季晟。他曾仕北周、隋两朝。曾被授予上开府仪同三同、右骁卫将军等职。谥号“献”。他有勇有谋,在处理突厥事务上屡见奇功。

离间突厥安定北疆

长孙晟性情通达,精通武艺,尤其善于驰射。北周时,18岁的长孙晟任司卫上士。人们对他并不在意,只有杨坚赏识他。

579年,北方突厥首领摄图向北周求婚以示友好。周宣帝将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嫁给了他,令长孙晟护送前往摄图部落。长孙晟擅长骑射,很受摄图的赏识。摄图便命贵人子弟与长孙晟结交,以学骑射,但这也方便了那些反对摄图的人。摄图的弟弟处罗侯,因为受到部众的拥戴而令摄图猜忌与不满。处罗侯便趁此机会频频出入长孙晟的住处,并暗地里与长孙晟结成同盟。长孙晟也借游猎之机了解突厥的山川地理,暗记在心。

581年,隋国公杨坚建立隋朝当了皇帝。摄图觉得身为北周的女婿不能对杨坚代周建隋而坐视不管,于是大举兴师,攻陷临榆镇,还与其他各部相约共同南征。隋文帝杨坚因建国不久,百废待兴,所以难以顾及,只能北修长城,增加设防而已,但总觉是一块心病。此时长孙晟早已回到隋国,因为他在突厥期间,对突厥有很深的了解,知道突厥摄图和其他部落诸如处罗侯、阿波、玷厥之间貌合神离,各揣心腹事,所以显得临危不惧。长孙晟向隋文帝献计说:“突厥人兵强马壮,长于骑射,居无定所,形踪不定,如果我朝大举进讨,一时难以奏效,甚至他们去而复来。最根本的办法是利用他们内部的矛盾,使其兵戎相见,自相残杀而无力南侵。”隋文帝听从了长孙晟的话,令长孙晟依计而行。

当时突厥各部中虽然摄图的位置最高,但兵力最多,实力最雄厚的还是玷厥,他位居摄图之下,自然不服摄图的调遣。处罗侯势单力薄,但诡计多端,深受国人拥戴,引起了摄图的猜忌。阿波则首鼠两端,左右观望。据此,隋文帝杨坚派太仆元晖出使突厥,颁赐给玷厥以狼头大旗这种至高无上的荣誉,玷厥使者来朝时又让他位居摄图使者之上。于是引起摄图对玷厥的不满。长孙晟还受杨坚之命进入处罗侯驻地,拉拢他归附隋朝,这也引起摄图的怀疑。结果突厥两次南征隋朝,都因内部不和半途而废,阿波与摄图甚至反目成仇,互相攻击。这样,由于突厥内部的互相牵制,一直未形成对隋朝的严重威胁。

开皇四年(584),文帝杨坚派遣长孙晟以副使随虞庆则出使摄图。还朝后,授仪同三司、左勋卫车骑将军。

开皇七年(587),摄图死,朝廷派长孙晟持节拜其弟处罗侯为莫何可汗,拜摄图之子雍间为叶护可汗,同时还将大义公主许配给他。开皇十三年(593),流民杨钦到雍闾部,谎称国内刘昶与宇文氏女共谋反隋,特派他来密告大义公主。受其蒙骗,雍闾于是不再向隋朝进贡。长孙晟奉命出使。公主见了长孙晟,出言不逊,且派心腹与杨钦计议,煽动雍闾反隋。长孙晟将此事详细地汇报给了隋文帝。文帝又派长孙晟前往索要杨钦。雍闾以并无此人为由拒不交出。长孙晟便买通其帐下达官,趁夜抓获杨钦,带到雍闾面前质问,结果连同公主密谋策反之事一并暴露。那些向来与隋修好的突厥人得知后深以为耻。雍闾不得已,将公主的心腹等人一齐交给长孙晟带回。文帝大喜,为长孙晟加授开府,并遣之再次入藩,将大义公主处死。

智燃烽火巧赚染干

随后,雍闾向隋朝上表请婚,长孙晟认为雍闾为人反复无信,不如处罗侯之子染干诚实,就此上表给文帝,还称染干也曾求婚于隋,应该答应他,并加以抚训,让他制衡雍闾,以保边安宁。于是,文帝派长孙晟告知染干许配公主于他。

开皇十七年(597),染干派500骑随长孙晟来迎娶,隋朝将一宗室之女封为安义公主嫁给了他。染干依长孙晟之说,带领本部落人马向南迁徙到度斤旧镇。

599年,突厥大可汗雍闾大造攻城战具,准备攻打隋朝大同城。隋文帝杨坚令汉王杨谅为统领六军总管,发兵分道出塞征讨突厥。雍闾得知后十分恐惧,认为这是亲隋的突厥大可汗染干从中挑拨所致,于是与另一突厥大可汗达头联合,与染干在长城脚下大战。由于染干力量薄弱,结果被杀得大败,兄弟子侄几乎被斩尽杀绝,部众纷纷逃散。当时有隋朝特使在染干部,染干与隋朝特使长孙晟只带领5名随从在夜间杀出重围向南奔逃。天亮时逃出100多里,遇到100多名部下。染干见处境如此狼狈,便与部众商议,认为如此狼狈逃到大隋会受到冷落。还不如投靠虽然此次参与围攻但无冤仇的玷厥。

此前,长孙晟作为隋朝的特使前来突厥和亲,就是为了拉拢染干归附隋朝的,染干如果投奔玷厥,前面的所有努力都会白费。长孙晟决定在这紧要关头智取染干。他秘密派一使者驰入隋朝边城伏远镇,让当地守军立即点燃四处烽火。染干见边城连起烽火,便问长孙晟:这是什么原因。长孙晟则诈称:“这是我朝的军事设施,用以传递军情,城楼高耸,视野开阔,敌军在很远的地方有行动也很容易被发现,然后就在城楼上点燃烽火以报警。按照惯例,如果敌军少就点燃两处烽火,如果敌众就点燃三处烽火,于是下令所有部众全部进城。”染干一听,十分恐惧,突厥大军已至,如何是好?在长孙晟的怂恿下,染干于是下令所有部人全部进城。说完便策马率部众飞奔伏远镇而去。入镇之后,长孙晟亲自带领染干入朝。杨坚见染干来朝,十分高兴。染干归附隋朝,为隋朝征服突厥其他大可汗准备了条件。长孙晟因此受到杨坚的褒奖,授为左勋卫骠骑将军。

仁寿元年(601),长孙晟因天有异象,上表出兵。文帝诏杨素为行军元帅,长孙晟为受降使者,送启民可汗北伐。第二年,在北河与敌帅思力俟斤相遇。长孙晟与大将军梁默击退敌军,转战60余里,收降了许多部众。长孙晟又教启民分遣使者,往北方铁勒等部招抚归附。第三年,铁勒、思结等十余个部落背离达头前来归顺。达头溃不成军,西奔吐谷浑。长孙晟送启民可汗安置于碛口(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

隋文帝驾崩后,隋炀帝拜长孙晟为左领军将军。这时,文帝第五子杨谅起兵反抗炀帝。炀帝命长孙晟为相州刺史,发山东兵马与李雄等一起将叛乱平定。还军后,炀帝加封长孙晟为武卫将军。

大业五年(609),长孙晟去世,时年58岁。唐贞观年间,长孙晟被追赠司空、上柱国、齐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