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背针疗法治百病
9153400000005

第5章 治疗机制

第一节神经节段学说

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是各种神经元集中的部位。脊髓是仅次于大脑的第二级神经中枢,通过其灰质中各种不同功能细胞核及由此发出的各种神经纤维束,指挥全身组织和器官的生理活动。脊柱是人体的控制器,一旦大脑和躯干之间“神经冲动”的正常传导出现障碍,就可能导致多种疾病。

31对背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在背部都有广泛的分布,其中丰富的表皮神经分支还依一定的规律由表皮到内脏,起全面联络作用。背部腧穴穴区组织中广泛分布的神经末梢、脊神经后支和邻近穴位的椎旁交感神经干。脊椎两旁分布着椎旁神经节,它们借节间支连成神经干,交感神经干,其交感支与脊神经的连接点在体表的投影与夹脊穴密切相关。

背部区域是脊神经所在之处。附近均有相应脊神经后支平行伴行,在与夹脊穴水平的对应关系上,相平行者占54.4%,神经后支穿皮下处有高于或低于夹脊穴水平者,后支神经纤维所支配的范围覆盖了背区部位,刺激夹脊穴可影响脊神经前后支,而前支与交感神经相联系,故背俞穴与脊神经和交感神经有密切联系。内脏病变不但可通过脊神经还可通过自主神经反应到头部、躯体和四肢。根据动物实验,证明内脏病变在耳郭上的反应点是在自主神经的参与下形成的。说明内脏反应与自主神经有关。临床针刺夹脊穴治疗血管性头痛、肢端感觉异感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脑血管病、红斑肢痛症、高血压等病取得很好疗效,即可说明此问题。

脊柱两旁的竖脊肌位于全部棘突两侧,脊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处由脊神经分出,绕上关节突外侧向后行,其外倾5支进入竖脊肌,其内侧支分布于背深肌和脊柱,也恰好是夹脊穴穴位所在之处,脊柱两旁的交感干神经节借节间支连接成左右两条交感干,31对脊神经皆与交感干之间由交通支联系。白交通支存在于胸1~腰3各脊神经的前支与相应的交感神经干神经节之间;灰交通支连接交感干于31对脊神经前支之间。交感神经干交通支于脊神经的连接点在体表的投影与夹脊穴密切相关。

针刺背腧穴时,针尖经竖脊肌沿棘突两侧进入,可刺激脊神经前支、后支、交感神经干。针感多会沿着肋间传导,可见针刺背部腧穴时不但可影响脊神经后支,还可涉及前支,并由此影响交感神经干,使其末梢释放化学物质,起到调节内脏功能的作用。试验研究证明,对针刺而言,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最重要的儿茶酚胺,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针刺夹脊穴时刺激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去甲肾上腺素就会释放到周围的组织和靶器官中,从而强有力地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并且,针刺夹脊穴还能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使乙酰胆碱的活动增强,从而影响多组织、多器官的生理活动。由此可见,针刺夹脊穴,影响交感神经末梢多种化学递质的释放,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从而影响、调节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背腧穴的分布规律与脊神经节段性分布特点大致吻合,内脏疾病的体表反应区常是相应穴位所在。通过穴位解剖表明,针体必经脊神经的后支或其附近,针尖很接近或触及肋间神经,胸部穴位针尖离交感神经干很近;电针对肋间神经干有直接刺激作用,电针同侧的镇痛效果优于非同侧,具有类似于药物局部麻醉的作用。对体表的各种良性刺激不仅缓解了肌肉痉挛,改善了局部组织代谢,缓解了神经血管的受压,消除或减轻了躯体因素对内脏神经的影响,同时治疗的良性刺激作用于躯体感觉神经末梢及交感神经末梢,通过神经的轴突反射、节段反射途径作用于脊髓相应阶段,有自主神经中枢调整了内脏功能。良性信息作用于大脑皮质,激发高级神经中枢的整合、调整功能,产生一系列神经体液的调节机制,调动起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协同达到恢复生理平衡,消除病理过程,抵御疾病的目的。

第二节脏腑经络理论

背腧穴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中医理论早已有定论,但在临床上,进行论证的还不多(1949个)日本的长滨善夫发现1例经络感传显著者现象:“在脏腑各腧穴刺针的时候,都有像带状样的围绕感觉圈。有的直接贯通他所相当的脏腑,在他的募穴上发生强的感觉点,从这里移行至他所同名的经络”。郭氏就此课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在理论上,背部腧穴通相应十二经的感传结应有12×60=720条,实际发生695条,占理论数的96.5%。其中未达到交会穴的有26条,占实际数的3.6%,到达交会穴的有430条,占实际数的61.9%,过交会穴未达手足的56条,占实际数的8.1%;过交会穴能通达手足的有183条,占26.3%[郭原.辽宁中医杂志,1990,(4):35]。感传中横行的部分线路与神经节段、海氏带,特别是平田十二反应带极为相近,这个通过背腧穴通相应十二经感传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经、穴-脏腑相关学说,也为背针疗法的治疗机制提供了有力证据。

背腧穴治疗全身性疾病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脏气所输

人体五脏六腑均集中于胸(腹)背之间,背部区域是脏腑之拱卫,也为脏腑之气所输注之处。《灵枢·背腧》即言:“五脏之俞出于背者”。其分布于背部的腧穴,即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点。这些穴点是各个脏腑直接“出于背者”,又直接通于各自脏腑。因此,各自脏腑出了问题,就全在背部相应的腧穴出现反应,通过对背腧穴进行针刺等刺激,也能治疗相应内脏的疾病。

二、原气所散

由上所述,背腧穴均为脏腑之气所发,而脏腑之气又源于人体的原气。膀胱经背腧穴具有转注功能。“所注为俞”、膀胱经“两络命门”、“结于命门”,其腧穴的功能是将命门中的元气、真气转注于五脏六腑,以激发和推动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难经·六十六难》又言:“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气。三焦者,原气之别使者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可见,背部腧穴联系于脏腑,脏腑通过三焦与原气相联,说明背腧穴与原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向之中.针灸经穴与原气,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46)。

三、经络所循

背部有多条经脉循行,其中最主要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金·李东垣云:“督脉其盛也,职巨川之水,疾职奔马,其势不可遏。”清·丁锦云:“督脉者都也,能统诸阳脉行于背,为阳脉之都纲也。”督脉在全身起到“都纲”统帅作用。此外,督脉又与足少阴经相通络于脑,“脑为髓海”;督脉又与足少阴经相通络于肾;前与任、冲相联系通于心;与任脉上下相接,构成营气运行通道。膀胱经经行夹脊“挟脊抵腰中,入循膂”,其上有众多背腧穴与五脏六腑相连,并上督脉之别与膀胱经皆夹脊而行,二者有交贯关系,都和背部区域有着密切联系。

四、气街所止

《灵枢·卫气》说:“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于膺秘背腧,气在腹者,止之于背腧……”可见,胸气腹气皆输注于背俞穴。气街与三焦之气是原气脏腑之气散布通过头胸腹胫气街及上中下三焦的形式。原气脏腑之气是通过腹气胸气,实际上是气街之气三焦之气的形式输注于背部腧穴的。

可以看出,手三阴经通于胸,相应内脏是肺、心,相应腧穴在胸前及背部;足三阴相应内脏通于腹,相应内脏是肝、脾、肾,相应腧穴在腹区及背腰部。可见,脏腑、气街、标本为脏腑与背腧之间有着特定的内在联系,即气街、标本、背腧建立横向联系搭载起了“桥梁”,同时也为脏腑病症选用有关背腧穴进行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节生物全息理论

生物全息理论是1973年由山东大学生物系张颖清教授提出的,局部反映整体是生物全息理论的精华,近些年已获得全世界科学家的广泛认同。这与胚胎学上的“个体发育反映系统发育”是一个道理。生物全息律主要研究生物内,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全息相关规律。这门学科专门研究人体各相对独立部位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并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修身养性。全息,即人体的任何局部或特定部分,都完整地反射出人体的整体信息,犹如一面镜子,能反映人的全貌,破碎后的镜片仍能反映人体全貌一样。揭示了生物体,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全息对应性。生物体内,其功能和结构与其周围的部分有相对明显的边界并为相对独立的部分,即构成一个“全息元”,机体内各“全息元”生物特性相似程度较大,各部位全息元上的分布规律与各对应部位全息元上分布规律基本相同,使每个全息元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了整体的缩影,也使各个全息元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这就是“生物全息律”。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于1973年就在人体手部第2掌骨桡侧发现了新的有序穴位群,据此发现了人类第2掌骨节段上的穴位分布与全身各部位一一对应,每一对应部位之间存在着生理或病理上的相关性。从而使第2掌骨节段的穴位分布恰似整个人体的缩影。现已被证实而且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这一穴位群反映了人体的整体和器官,包含着人体各部位的生理和病理信息,当某一器官或部位有病时,这一穴位群中相对应的部位就会有反应,我们即可根据这些反应来进行全息诊断、治疗和保养。生物全息律在医学上应用十分广泛。人体的任何一个长骨、肢节、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位,都存在类似的全息规律,存在类似的穴位规律。如桡尺骨、肱骨、胫腓骨、股骨甚至指骨等均有此规律。近些年十分流行的头针、面针、眼针、耳针、鼻针、人中针、口针、舌针、腹针、脐针、脊针、项针、手针、足针、胸针、脊背按摩疗法等,都是局部能够反映整体的较好体现,是人体全息疗法的一个部分。背针疗法也是一种全息疗法。

根据生物全息原理,以脊柱为一个局部看,在脊柱的两侧,膀胱经内侧的边缘上,分别同时存在两条全息反射区,从第1寰椎至第4颈椎为头部全息反射区;第5、6、7颈椎为颈部全息反射区;第7颈椎至第1胸椎为上肢全息反射区;第2、3胸椎为肺全息反射区;第4、5胸椎为肝、胆全息反射区;第6胸椎为胃全息反射区;第7、8胸椎为十二指肠、脾全息反射区;第9、10、11胸椎为肾(腰)全息反射区;第2胸椎至第4腰椎为下腹全息反射区;第5腰椎至骶椎为腿的全息反射区;尾椎为足的全息反射区。当然,如将整个背部作为一个局部,也同样可确定为一个反射区,这就是背针疗法。

根据生物全息律,人体背部是人体的一个缩影,包括了人体各部分的信息。它的信息传递依靠全息反射机制,即脑内全息联系的神经元作为反射中枢而形成的全息反射路。背部的每一位区内中枢的形成,都与其所对应的整体部位在中枢内的投射存在着双向突触联系。这个中枢的基本部位在脑干,从脑干到大脑皮质的各级中枢,都有神经细胞渗入这一反射过程的控制。因此,某一器官内脏发生疾病,机体即按照全息辐散原则将病理信息传向全身不同部位,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各个生物学物质特性相似程度较大的全息穴位。

使之释放出组胺等致痛物质及其他化学物质,产生对痛刺激敏感,皮肤电阻降低,痛阈降低等异常现象。临床上根据这些阳性反应,就可以从背腧穴来诊断相应脏腑的疾病。

在背腧穴上进行治疗时,背腧穴会将“损伤”信息传到中枢神经后,神经中枢会立即将穴位需要修复或调整的信息,经全息-特异性联系而激发出能修复或调整穴位的特定的生化物质组合,并使体内浓度产生变化,通过体液循环到达穴位进行修复或调整,由于这些穴位与疾病部位相对应,且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大,所以在修复或调整穴位的同时,调整信息也按辐散原则传向相对应的患病部位,从而使病变修复和调整。最后,当内脏疾病愈合,穴位也同时被修复,而背腧穴的阳性反应也会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