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背针疗法治百病
9153400000019

第19章 针刺意外及处理(1)

第一节晕针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是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或称血管减压性晕厥),属于反射性晕厥的范畴。大多发生于针灸过程中,但也有少数病人在取针后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开始出现症状。被称为延迟晕针。

一、原因

1.体质原因病人体质虚弱,饥饿,劳累过度者易发生晕针。过敏体质、血管神经功能不稳定者也易发生晕针。

2.心理原因病人恐惧、畏痛、心情紧张,特别是初次针灸者,更易发生。

3.病理原因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平素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特别是有直立性低血压史或神经官能症史者多易发生晕针。

4.刺激原因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刺激过强,可致晕针。

5.体位原因以立位及正坐位发生晕针者多见。

6.环境和气候因素如空气闷热或寒冷等,也可促使晕针。

以上原因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床(尤其是周围肌肉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脏的排血量减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性的脑血流量减少,而发展为晕厥。

二、表现

1.先兆期头部出现不适感,精神疲倦、头晕目眩,上腹区或全身不适,视力模糊,耳鸣,心悸,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打呵欠等。这一时期十分短暂,有些患者可无先兆期。

2.发作期轻者头晕胸闷,恶心欲呕,肢体发软发凉,或伴瞬间意识丧失。重者突然意识丧失,昏仆在地,唇甲青紫,大汗淋漓,面色灰白,双眼上翻,二便失禁。血压迅速下降,脉搏变缓而沉细。少数可伴抽搐发作。

3.恢复期经及时处理恢复后,患者可有显著疲乏,面色苍白,嗜睡及出汗。轻症则仅有轻度不适。轻症者可仅出现先兆期即直接进入后期,而无发作期。

三、处理

在针灸过程中,一旦病人有先兆晕针症状,应立即处理。针灸拔罐后,令患者在诊室休息5~10min始可离开,以防延迟晕针。

1.轻度晕针应立即停止施术,迅速拔去针具,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躺下。注意保暖,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一般即可消失。

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

2.重度晕针立即去针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

用毫针针刺人中、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也可用艾条点燃后在百会穴上做雀啄式温灸,直至知觉恢复,症状消退。严重者加灸关元、气海。如必要时,可配合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措施。

四、预防

1.心理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恐惧,或针刺时有哭笑、惊叫、战抖、躲避、肌肉痉挛,伴有瞳孔、血压、呼吸、心跳、皮温、面色、出汗等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改变者。均可作预先心理预防,以避免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共分三法:

(1)语言诱导:进针前,先耐心给患者讲解针刺的具体方法,说明可能出现的针刺的感觉、程度和传导途径,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

(2)松弛训练:对好静、压抑、注意力易于集中、性格内向的患者,令其凝视某物体,待其完全进入自我冥想(入静)状态后,始行进针。

(3)转移注意力:对急躁、好动、注意力涣散、性格外向的患者,可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向其提出一些小问题,利用其视、听觉功能和思维活动等,转移其注意力,促进局部组织放松。

2.生理预防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针前宜适当进食;过度疲劳者,应令其休息至体力基本恢复。

3.医生预防针刺前患者应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对初针者应简化穴位,减轻刺激量。留针期间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第二节出血

针刺出血是指因针刺等引起皮下或内部组织出血的一种针刺意外。

一、原因

1.穴位原因针刺穴区深部或附近有主要血管通过的穴位,都有可能发生误伤出血。

2.针具原因选择针具过粗或过于锐利,针尖弯曲带钩,易刺破血管。

3.操作原因多因针刺过深,提插幅度过大,或因取穴不准,导致误伤血管。

4.病理原因一为血管本身有病变,如动脉硬化后,动脉壁的弹力层与肌层破坏,使管壁变薄,易被损伤破裂。二为某些出血性疾病,在针刺过程中常出血不止。

二、表现

因针刺损伤的程度、血管的类型及其所处的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各不相同。

1.损伤的血管表浅,出针后,针刺部位可出现肿胀疼痛,皮肤呈现青紫色。

2.损伤的血管位于较薄肌层,可出现局部肿块。刺破动脉等至主要血管,鲜血可自针孔流出或呈喷射之状。

3.损伤的血管位于肌肉深层,可出现局部肿胀。

4.胸腹部血管损伤,破裂后血液流入胸腹腔,引起内出血症状。胸内出血会形成血胸,腹腔内积血,表现为腹区剧烈疼痛、压痛、腹肌强直等急性腹膜炎症状。失血过多者出现头晕眼花,口渴烦躁,出汗心悸,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降低甚至休克。

三、处理

1.浅部出血可用消毒棉球强力按压数分钟,一般即可止住。局部出现明显的面积较大的瘀肿时,可先冷敷,待血止住后,转用湿热敷,以促进消散吸收。

2.深部出血较重要的血管出血或损伤的裂口较大,用一般止血方法不奏效时,可转外科行手术结扎或修补。如腹腔内出血,引起急腹症,则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当失血过多,出现休克症状时,先行抗休克(如补充血容量)治疗。

四、预防

1.对有血管病变者,应尽量少选用可能伤及主要血管的穴位。

2.针前仔细检查针具,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

3.三棱针仅用于浅部肌表的散刺或丛刺,禁止做单针深刺。其他长或粗的针具(如粗针、芒针等),也应慎用,使用毫针刺,送针要慢。

4.应熟悉穴位局部解剖,在有较大血管分布区城,更须细心体会手感,如针尖遇到有坚韧光滑的阻力感,或病人主诉疼痛,应退针更换方向再进针。

5.针刺前,如有条件,或对有出血性倾向的患者应尽可能检测出、凝血时间。对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等的出血性疾病患者,不能使用针刺方法。

第三节滞针

滞针,是指毫针刺入后,捻转提插时,手感涩滞沉重,退针发生困难。

一、原因

1.进针原因进针时用力过猛,使患者肌肉紧张,导致肌纤维缠绕针身。

2.行针原因捻转提插幅度不匀或向单一方向捻转,使肌纤维缠绕针身。

3.患者原因患者精神紧张致肌肉痉挛,使肌纤维缠绕针身。

二、表现

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感到疼痛。严重者出针时不拔针。

三、处理

1.发生滞针后,如为患者紧张所致,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并作安慰解释。

2.在所针穴区旁指压,也可再下一针,分散患者注意力,再拔出针。

3.因捻转幅度或方向不当所致的可采用左右轻捻,或反向捻转退针。

四、预防

进针前应选择好较为舒适的体位,多给患者作解释,并用轻松愉快的语言与病人作交流,避免患者紧张。进针前可在穴区先加按压后,再进针。

进针时不可用力太猛,快速破皮后,慢慢送针至得气,避免因强刺激使患者肌肉出现紧张。手法捻针时,用力要均匀,刺激强度不能太大,捻针时不可朝同一方向捻转。

第四节弯针

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称为弯针。

一、原因

1.手法原因医生进针手法不熟练,或进针时用力的纵轴在针身与皮肤间形成角度;或进针时用力过猛、过速,导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器官,出现弯针。

2.体位原因进针后或留针期间患者体位突然变动,由于肌肉牵拉使针身产生弯曲。

3.外力原因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从而造成弯针。

二、现象

进针时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使提插、捻转和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

三、处理

出现弯针后,就不能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应慢慢将针起出。针身弯曲较小者,可顺其弯曲角度缓缓退出;弯曲较大者,嘱患者尽量放松肌肉,轻轻摇动针体,顺着弯曲的方向退出;如弯曲部位不止一处,可根据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按上法分段逐渐退出。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再慢慢退针。注意,不论上述何种情况,均不可狠拉猛抽,以免发生折针事故。

四、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并避免进针过速、过猛。选择适当体位,在留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体位,注意保护针刺部位,针柄不得受外物碰撞和压迫。

第五节折针

折针也称断针,是指针刺时针身折断,残端留于患者腧穴内的一种意外事故。

一、原因

1.针具原因针具质量粗劣、针具应用过久或次数过频,有屈折、斑痕、氧化生锈,发硬变脆等,易导致折针。折针常发生于针体与针柄连接处,有认为离针尖3~5mm处,亦易折断。通电时,毫针腐蚀的部位,以针体与皮肤接触处多见,也可在针体数处出现蚀点。

2.医者原因操作不熟练,动作粗暴。深刺致使肌肉剧烈收缩;或为了寻求满意的得气感,手法过猛,捻转角度过大,频率过快等均易造成断针。特别是穴位注射时,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针头与针体连接处折断。

3.患者原因初次接受针刺,紧张恐惧;或因得气感过强及疼痛,均可导致反射性肌痉挛,肌肉剧烈收缩;或在留针过程中,因剧咳、打喷嚏等,或体位突然大幅度变动等,均可引起折针。

4.部位原因就机体而言,凡在腹、胸、腰、背、四肢和关节等部位,特别是在活动程度较大的部位容易断针。

二、表现

非重要脏器或关节部位折针,一般都不产生严重后果。折针之后,断针局部可有压痛,并逐渐减轻。有时折针处有重压感,活动时偶可出现疼痛,但往往无运动障碍;关节内折针。不论在大小关节内折针,都会呈现严重的运动障碍和疼痛,如肋间关节折针,多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脊柱关节折针,长时间活动后有剧烈的疼痛及运动障碍。

另外,如断针涉及周围神经,局部疼痛,其末梢处麻木,感觉减退,如针断入血管,则可能随血液流动,自动脉血管进入较小血管,出现疼痛或有栓塞的危险。

活动度较大的部位断针的移动幅度较大;活动度较小的部位移动的幅度较小有时相对静止。质地较硬,针体较粗的断端易于运动,而柔软弯曲之针不易移动。断针位于机体内相对静止的部位,可发生感染,或被结缔纤维组织所包裹,长期留于体内。

三、处理

发生折针后,医者应冷静沉着,令病人不必惊慌,应尽可能保持原来的体位不动,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再行处理。

1.浅部折针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

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示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使断针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

2.深部断针。原则上应手术取出。手术时针灸医师须协助外科医师确定折针部位,经X线摄片(拍正、侧位片),并进行具体计算后,用手术刀寻获。

如有条件,可通过2个不同角度的X线照片,CT扫描等,立体地确定断针位置。如折针时间不长,位于四肢,亦可直接在X线透视下,手术取出。

四、预防

1.检查和选择针具。经常更新毫针,不使用弯曲、生锈或有其他损伤的针具,应用电针时,对电针仪应作选择,不要用直流电针仪和自行制作或使用太久的脉冲电针仪。对电流强度、频率和波形,都应注意调节。

2.针刺之前,充分揉按穴区,以解除局部痉挛,对初诊病人或精神紧张者,应先予以心理上的安慰。小儿患者,须令家长配合固定体位。

3.病人咳嗽或变动体位时,应停止进针或将针向上拔,在刺入或拔针过程中,遇到阻力时,不要强行进针或拔出,可改变方向刺入或稍待片刻拔针,针刺到所需的深度后,针体应露出皮肤0.5cm以上,不可全部刺入。

4.对得气感差的病人,应采用停针待气的方法,不要为求得气而一味加强手法。

第六节针灸感染

针灸感染是由于针灸时消毒不严等原因,导致局部出现感染。包括针灸损伤所致的外科感染和针刺传播两类。

一、原因

1.消毒原因针刺消毒不严,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针具、穴区皮肤和术者手指,任何一个环节的忽略,都可导致感染。

2.操作原因在针刺过程中,将皮下各层组织内的原有病灶中的细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带入较深层的组织内。

3.其他原因穴位注射时,除因不注意严格的无菌消毒外,对所注射药物的情况不了解,也是造成感染的原因之一。如有穴位注射过期卡介苗,结果引起多发性寒性脓肿,并残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二、表现

因感染的程度、性质等的不同,而表现为较大差异。

1.局限性化脓性感染开始为针孔或灸区发生硬结,颜色潮红,并有疼痛。继续扩大可有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化脓及骨髓炎与骨膜炎。

2.全身化脓性感染局限性化脓性感染未能控制,会产生毒素而引起全身化脓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