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
9153100000082

第82章 礼仪文书写作(4)

三是要符合死者身份,注意篇幅简短,有详有略要选择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经历,突出其成绩的优点,不要面面俱到,形成“年谱”。

四是语言朴实、严肃,避免使用带有消极、迷信色彩的词语。

【例文1:悼词】

刘震云在傅彪追悼会上的悼词

朋友们想说的话

今天到场的都是傅彪的好朋友。傅彪生前曾给朋友们和全国观众带来很多欢乐。他身上的喜剧天赋,在中国演艺界是别具一格的。在生活中,因为他,大家也有过许多聚会。但今天是最后一次了。他离开了朋友们,离开了大家。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个现实深深地打在朋友们的身上和心上。

傅彪,1963年9月27日生于北京,2005年8月30日9点35分告别大家。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他对人世的谢幕显得太早了,年仅42岁。

傅彪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活在大家心中的。他1984年考入中国铁路文工团,演过话剧,说过相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他在影视表演上创造了自己的艺术巅峰。他演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甲方乙方》、《没完没了》、《一声叹息》、《老爸向前冲》、《考试一家亲》、《大腕》、《天下无贼》等电影,演过《梦开始的地方》、《大明宫词》、《青衣》、《啼笑因缘》等电视连续剧,成为最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演员之一。他曾获得第二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奖、第二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第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中央电视台观众最喜爱的“十佳演员”称号等。

傅彪在演艺生涯中取得了这些别人无可替代的建树,绝不是偶然的。他对影视的理解,对角色的理解,对自己的理解,对自己表演的理解,对生活和艺术之间关系的理解,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体系。他最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创造是塑造了我们身边每天都见到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这些芸芸众生的行为、动作、表情、一颦一笑,汇聚到一起,就是一种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而不是别的,推动着生活和历史的车轮。上升到艺术创作,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创造,使艺术更加接近了生活的真谛和本质。傅彪的离去,会使生活和广大观众失去独特的欢乐。也使生活和艺术缺失另一种认识。本来他还可以创造出更多更成熟的角色,但因为他的离去,给中国演艺界留下了一块空白。这种空白我们可以逐渐感觉到。这也是我们怀念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傅彪去年患病以后,也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残酷、面对现实的。当时他向朋友们表达了三个愿望:一是想写一本自传;二是想成立一个肝移植手术的专项基金;三是想拍一部以自己患病体验为基础的戏《冷暖人生》。但冷暖人生向我们的朋友显示出冰冷的一面,现在这三个愿望,竟成了傅彪的遗愿。

我们的朋友是带着遗憾离去的。因为他是热爱生活的,热爱他的表演事业的,热爱在场的所有朋友的,热爱生活中广大观众的。但他也是带着满足离去的,因为所有这些人,也是热爱他的。现在虽然阴阳相隔,我们仍想代表在场的所有朋友向我们的朋友傅彪说一句话:你是一个坚强的人,你是一个无愧于自己努力的人,你是一个无愧于家人和朋友的人,你是一个帮助过生活的人。

作为傅彪的朋友,我们还想代表治丧委员会向傅彪的妻子张秋芳及所有的亲属表示问候。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才有了傅彪。

最后,请允许我们代表我们的生前好友傅彪向到场的所有人表示感谢,也向热爱傅彪的广大观众表示感谢。也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才有了傅彪。

傅彪,我们的朋友,你带着你惯常的笑走进天堂吧。

刘震云

傅彪治丧委员会

生平

生平是用于悼念去世者,评价其一生经历、功绩及品德,昭示活着的人向去世者学习的纪念性的文书。

第一,生平的特性。

一是一般不当众宣读,只是发给参加向遗体告别的人员或随讣告发出。

二是根据有关规定,有的人的生平可在报纸上发表。

三是除特殊情况外,生平一经组织审定,一般不作改变。

四是生平不同于悼词,通常最后不写向死者学习的有关内容。

第二,生平的写作内容。主要有:逝者生前所任职务、逝世时间、地点;出生年月及一生的主要经历,可按年代顺序写,也可按历史时期集中写;逝者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年代的功绩和成就;综述逝者的品德和贡献。

第三,生平的写作要求。

一是对死者的介绍要准确无误,客观公正。

二是语言要得体、公允,经得起推敲。

三是篇幅要适中,不宜过长,也不宜太短。

【例文1:生平】

张爱萍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务院原副总理,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原副秘书长,原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爱萍同志,因病于2003年7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张爱萍同志1910年1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达县罗江口镇张家沟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春入达县中学,开始参加革命活动,任学生会副主席。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罗江口党支部书记、临时县委委员,积极组织学生、群众进行革命活动。1929年6月赴上海参加党的地下工作,任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委员、副书记。曾两次遭外国巡警和国民党保安队逮捕,在狱中进行了坚贞不屈的斗争,保持了革命气节。1929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14军1师历任小队长、政治指导员、中队长、大队长。在攻打老虎庄、泰州的战斗中,作战勇敢,左臂负伤。

1930年底,张爱萍同志到中央苏区工作。历任共青团闽西特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共青团苏区中央局秘书长,共青团万(安)太(和)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部训练部部长、参谋长、总队长,中央反帝拥苏大同盟青年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参与创建少共国际师和红军后备兵源的组织动员工作,创作了少共国际师师歌歌词,参与编辑团中央机关报《青年实话》,主编少先队中央总队机关刊物《少年先锋》,发表数十篇文章。先后参加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春入红军大学学习,同年9月任红3军团第4师第12团政委。长征中,历任红3军团第4师政治部主任,第11团、第13团政委。在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四渡赤水、勇夺娄山关、大战老鸦山、保卫遵义城以及抢占白层渡口、金沙江堵敌、青石嘴痛歼敌骑兵等战役、战斗中,他率部英勇战斗,冲锋在前,多次担负军团前卫和后卫,为红军主力开道,掩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的安全。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军委骑兵团政委兼代团长。他刻苦学习骑兵技术和战术,很快成为优秀的骑兵指挥员。为配合红军大部队东渡黄河抗日,他率部转战长城内外的榆林、靖边、定边、安边地区,纵横驰骋,屡建奇功,有效地牵制了敌军。1936年6月,进入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上半年,任抗日军政大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张爱萍同志受毛泽东同志委派赴上海任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组织沪杭宁地区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春,任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做统战工作。同年4月下旬,赴浙江金华进行统战工作,秘密发展党员,组织抗日队伍。8月中旬赴河南确山,发展武装力量,组建新四军挺进纵队。1939年1月,任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同年6月,赴津浦路东开辟敌后根据地,任八路军、新四军皖东北办事处处长,广泛团结、扩大抗日力量,仅用3个月就建立了包括5县16区的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同年12月,任新四军第6支队第4总队总队长兼政委,开辟苏皖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后任八路军苏皖纵队政委。1940年8月,任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淮海、盐阜地区,接应江南新四军渡江北上,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3师第9旅旅长,第3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1942年12月,任第3师副师长兼第8旅旅长、政委,兼盐阜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及盐阜地委书记,统一指挥盐阜地区的反“扫荡”斗争。他运用灵活多样的作战样式,领导军民粉碎了2万余日、伪军的大“扫荡”。1944年9月,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率部转战在徐州以南、津浦路东西的广大战场,连续作战,收复失地,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解放战争初期,张爱萍同志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在指挥部队破击津浦铁路顽敌的战斗中头部负重伤,后赴苏联治疗。1948年底,他伤愈回国,任第三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委员。渡江战役伊始,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他坚持以人民军队为基础,招贤纳士,广罗人才,团结教育原国民党海军人员,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创办了我军第一所海军学校及第一个海军技术研究指导机构——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从接管国民党海军机构、舰船开始,不到两年时间,就建起一支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海军部队。

1951年初,张爱萍同志任解放军第7兵团暨浙江军区司令员。后任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华东局委员。他组织指挥沿海岛屿的剿匪作战,消灭了国民党军残部及潜伏特务,深入海防前线勘察地形,部署修筑工事,有力地加强了浙东地区海防建设。1954年8月,任浙东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负责组织指挥大陈列岛战役。同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他于1955年1月组织指挥了我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一举攻占一江山岛,大陈列岛不战而克,解放了浙东沿海全部敌占岛屿,给国民党反攻大陆的图谋以沉重打击。他到总参谋部任职后,任总参党委副书记、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负责军事行政、装备、军务等工作。他反对一切照搬外军的做法,主张从我军实际出发进行编制体制建设,注重建章立制工作,主持制订了《关于改变组织体制的决议(草案)》、《总参谋部工作制度及工作方法十条》、《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解放军的发展方向及组织编制》、《全军组织、装备八年规划》、《对改变我军陆军师编制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为我军正规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张爱萍同志长期从事国防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战线的领导工作,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领导者。1955年12月,他参加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研究制订全国科学技术远景规划工作,拟制了《关于十二年内我国科学对国防需要的研究项目的初步意见》、《关于军队内部建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自1959年9月,先后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专委委员兼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委员,主持国防科技、装备和国防工业工作,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大协作、大会战,先后4次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场试验总指挥,成功地组织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导弹、首次原子弹塔爆、空爆及第三次原子弹爆炸试验。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面临严重困难的关键时刻,他深入全国各地的核工业单位调查研究,向中央建议集中全国力量,加速攻关,并呈报了《关于原子能工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为中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他长年奔波在大漠深处、深山僻壤,与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参试部队官兵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为解决核试验中的难题,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提出了许多关键的指导性意见。1964年2月,任地地导弹专门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建立导弹作战基地及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的工作。1965年6月,向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问题的报告》,得到军委批准。

1966年6月6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他亲赴全国各地勘察、选址,为第二炮兵和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设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中,张爱萍同志惨遭迫害,被批斗、囚禁达6年之久,左腿致残。但他刚直不阿,正气凛然,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75年3月,他复出后任国防科委主任,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工作,提出“要尽快拿出武器装备上的‘杀手锏’来”,领导制订并组织实施了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等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制计划,成功组织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的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