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
落枕又名失枕。本病无论男女老幼皆可发生,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病因】
多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睡眠时头颈部位置不当或枕头高低不适或太硬,使颈部肌肉(如胸锁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等)过长时间维持在过度伸展位或紧张状态,引起颈部肌肉静力性损伤或痉挛;或因起居不当,严冬受寒,夏日受凉,受风寒湿邪侵袭,使肌肉气血凝滞,经脉瘀阻;或因患者事先无准备,致使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颈部肌肉扭伤或引起痉挛等因所致。
【症状】
颈项强直,酸胀,转动失灵,强转则痛剧。轻者可自行痊愈,严重者可延至数周。
【疗法】
配穴方一主穴:落枕穴、阿是穴、悬钟、天柱。配穴:肩痛者,加肩髃;背痛者,加大杼、肩外俞;风寒侵袭者,加大椎、合谷。
灸法:①用艾条回旋灸,每次取3~5穴(常选局部或邻近腧穴),各灸20~30分钟,每日灸1或2次,中病即止;②用艾炷隔姜灸,每次取3或4穴,各灸7~10壮,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③用温灸器灸,取颈、肩部穴位(如天柱、大椎、肩髃、肩外俞),每次灸20~30分钟,每日灸1或2次,中病即止。
主治:落枕。
附记:引自《艾灸疗法》。屡用效佳。一般1~3次即愈。
配穴方二阿是穴(痛处)、大椎、肩井、落枕穴。
灸法:①用艾条温和(或回旋)灸,在上述穴位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或2次,中病即止;②用艾炷隔姜灸,在上述穴位各灸3~5壮,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③用温盒灸,在阿是穴、大椎穴各灸20~30分钟,每日灸1或2次,中病即止。
上法任用一法灸治,若配合推拿手法效果更好。即先捏筋通关,再按摩患部,然后术者(以颈右歪为例)站在患者背后,面向患者,左手握住患者下颌骨,右手握头部,先轻摇晃数下,以消除患者恐惧状态,再突然两手相反用力,使头颈项猛向左转一下(不可过度),听到“咯哒”声即效。据临床观察,两法并用比单一疗法为优。
主治:落枕。
附记:笔者经验。用此二法治疗各种落枕,1次即可,治愈率达100%。
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指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椎间盘、后纵韧带、黄韧带、脊髓鞘膜等发生病理改变而导致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而引起的综合征群。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成年人,无论男女皆可发生,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病因】
多因身体虚弱,肾虚精亏,气血不足,濡养欠乏;或气滞、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积累,而致经络瘀滞,风寒湿邪外袭,痹阻于太阳经脉,经隧不通,筋骨不利而发病。
【症状】
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肢体酸软乏力,甚则大小便失禁、瘫痪。若病变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时,则可出现头晕、心慌等症。
【疗法】
配穴方一颈部病变椎体的夹脊穴(双)、顶结、百会、前顶、悬厘、曲实、神庭。
灸法:用温针灸,取颈部病变椎体的双侧夹脊穴,用28号或29、30号的1.5寸毫针快速进针,在提插捻转得气后,再用输刺法,将针尖刺入至骨,然后温针(各灸3壮或10~15分钟)。
再随证配用头皮针:①颈或肩胛内上角疼痛者,取顶结后线,向百会穴透刺1寸;②上肢麻木酸胀、疼痛、功能有障碍者,取顶颞前斜线(前顶透悬厘)和顶颞后斜线(百会透曲实)的1/3段;③头痛、眩晕,至而昏厥者,取顶中线(百会透前顶)和额中线(自神庭沿正中线下针刺1寸)。手法用抽添法中的抽气法,即用30号1.5寸毫针,快速进针,达帽状腱膜下层时,将针体平卧,缓插进1寸许,然后用暴发力速提3次,每次至多提出1~2分。如此重复运针,以症状消失或减轻为度,再留针4~8小时。在运针和留针的同时,要求患者不断地运动患部。
以上针灸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休息3~5日。
针灸治疗结束后,部分患者加服骨刺风痛灵酒(主要成分为乌梢蛇、透骨草、老鹳草、威灵仙等),以巩固疗效。
主治:颈椎病。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针灸疗法》。用此法治疗162例,经治3个疗程后,治愈65例,显效72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
配穴方二主穴:阿是穴(压痛点)、风池、肩井、天柱、大杼、隔俞、肾俞、大椎、曲池、列缺、合谷、后溪。配穴:经脉闭阻者,加颈椎夹脊穴、昆仑;气滞血瘀者,加血海、三阴交;肝肾不足者,加颈椎夹脊穴、完骨、太溪、太冲、三阴交。
灸法:①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3~5穴(以局部及上肢穴为主),各灸15~20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②用温针灸,每次取3~5穴,各灸3壮(或10~15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用艾炷隔活络丹灸,每次取3~5穴,将大活络丹切成薄片,贴在穴位上,上置艾炷施灸,各灸5~7壮,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颈椎综合征。
附记:笔者经验。多年使用,坚持治疗,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若配合先按摩,再艾灸,则效果更佳。灸治时和灸治结束后,配服颈椎病药酒,可提高、巩固疗效。
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属中医伤筋范畴。是指除骨骼以外的组织损伤,包括筋膜、肌腱、韧带、脂肪垫、皮下组织、肌肉、关节囊及关节软骨等部位损伤,是临床常见外伤病。
【病因】
多因碰撞、挤压、跌打、牵拉或扭曲、闪挫等因所致。日久或加上风寒湿邪之侵袭而重病情。
【症状】
局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和损伤部位有压痛等。
【疗法】
配穴方一取阿是穴(患部)。
灸法:用灯火灼灸,灸前准备:用小纱布一小块将棉花(适量)包裹成长球形状,用普通血管钳(或一般钳子)夹紧,充分浸取乙醇,点着火(为避免烧伤皮肤,可将圆形纱布条对准地下轻甩几下,去掉多余的乙醇),然后对准所需灸烤的患部(阿是穴)快速轻轻敲打,使少许乙醇在患部燃烧,并用医者之另一手掌快速地拍打着火部位,压灭皮肤上的乙醇火焰,如此反复多次,并上下移动,使患者感到熨热、舒适,局部皮肤出现红润为止。隔日治疗1次,中病即止。
主治: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麻木,瘫软及腰背四肢关节扭伤和软组织损伤等。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①疗效:屡用屡验,均收到良好效果。此法有温通气血、舒筋活络的作用,故用之多收良效。②注意:棉条浸取之乙醇不宜过多。施灸时医者双手配合协调,避免烧伤患者皮肤和衣物。头面部及毛发丛生处不宜使用本疗法。③对于感觉麻痹患者,施灸不宜过量,以防烫伤。④外感热证及阴虚患者忌用。
配穴方二随扭伤部位取穴,例如颈部取风池、天柱、后溪、绝骨;肩部取肩髃、肩髎、肩负、臑会、条口、阳陵泉;肘部取天井、曲池、小海;腕部取外关、液门、阳溪、阳池;腰部取人中、肾俞、腰阳关、后溪、委中;髋部取环跳、秩边、承扶;膝部取膝阳关、膝眼、梁丘、阴陵泉、足三里;踝部取解溪、昆仑、丘墟。
灸法:①用艾炷无瘢痕灸,选扭伤局部穴位,各灸3~5壮,新伤重灸阿是穴,每日灸1次;②用艾炷隔姜灸,选扭伤局部穴位,各灸3~5壮,每日灸1或2次,或在姜片上再置预制的硫黄灸料,用艾炷灸至局部灼热时压灭未燃尽的艾炷,每日灸1次;③用艾条温和灸,选扭伤局部穴位,各灸5~10分钟,阿是穴灸20~30分钟,每日灸1或2次;④用雷火神针灸,闪挫肿痛,选局部穴位,各按灸5~7次,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
主治:扭伤(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附记:引自《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急性扭伤:24小时内应用冷敷以加强止血作用,24小时后用热敷及艾灸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若韧带断裂,则应由外科处理。
配穴方三取阿是穴(患部)。
灸法:用艾条温和灸,先用揉按、振颤法后,再用艾条温和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中病即止。主治:筋膜综合征。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屡用屡验。
配穴方四阿是穴(患部)、陷谷、公孙、内关、章门、期门。灸法:用艾条温和(或雀啄)灸,先对上述穴位进行揉按各3~5分钟,再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
主治:胸壁挫伤。
附记:引自《外治心悟》。本方组方原则是根据中医病在上,治其下之古训,两法并治,颇具效验。
配穴方五阿是穴、解溪。
灸法:用艾条温和灸,在上述穴位各灸5~10分钟,灸至以局部皮肤潮红灼热为度,每日灸1次。
主治:踝部筋伤。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奇穴疗法》。屡用效佳。
腰扭伤
腰扭挫伤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病因】
多因姿势不正确或用力过度,或突然活动扭腰,而致肌肉用力失调;或跌仆闪挫等因而致气滞瘀阻,经脉失畅,不通则痛,故发生腰痛;或因职业使然,长期弯腰工作而致腰肌劳损。
【症状】
腰部剧痛,甚则倒下不能翻身。多持续疼痛,活动则加剧,静则稍减。中医认为,痛无定处,窜痛者以气滞为主;痛有定处、刺如刀割,以气血瘀阻为主。若腰痛迁延反复,经久不愈,又可诱发他症。
【疗法】
配穴方一取阿是穴(压痛点)。
灸法:用指针加隔姜灸,按掐痛点:先在痛区找到明显压痛点,即用右手拇指指面按压于痛点上,拇指指面与被压部位呈45°~90°,按时由轻渐重,达到患部感到酸胀即为得气。得气后持续1~2分钟,将指缓缓放松,反复5~7次。然后用拇指指尖施以掐法,操作渐渐施劲,由轻到重,切勿突然用力,以防损伤皮肤。得气后再持续0.5~1分钟,指力逐渐减轻。并配合指揉法,以缓解掐后所出现的不适感。
按掐痛点后,即用艾炷隔姜灸:即取铜钱厚的生姜片一片,中心穿刺多孔,置于痛点上,再取黄豆大小的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若姜片烤干皱缩,可更换姜片,一般灸4~6壮即可。务使温热透入皮肤,局部出现潮红为度。灸毕去掉姜片,用手掌或大小鱼际,在痛点处以缓和的回旋揉动片刻,患者即可下床活动。
主治:急性腰部肌肉扭伤。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用此法治疗166例,痊愈(腰部疼痛、局部压痛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88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腰部活动正常,但局部仍有轻微疼痛)71例,无效7例。
配穴方二肾俞、大肠俞、志室、腰眼、委中、天应穴。
灸法:用微波针灸法,患者取俯卧位,每次选1~3个穴,直刺,行捻转提插手法,得气后将DBJ-1型微波针灸仪输出天线套在主穴针柄上,打开开关,调节各路微波输出功率,以患者穴位局部出现温热酸胀或轻微刺痛感为宜,每次15~20分钟,治疗后穴位局部出现红润和红斑属正常现象。每日治疗1次,10~12次为1个疗程。急性患者一般1或2次即愈。
主治:腰扭挫伤。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针灸疗法》。用此法治疗86例,治愈(症状消失、体征阴性、恢复原工作者)32例(其中6例为1次治愈),显效(症状明显好转、体征呈阴性)28例,进步(症状减轻、体征呈弱阳性)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
配穴方三主穴:肾俞、夹脊穴、委中、阳陵泉、阿是穴。配穴:寒湿者,加腰阳关、风府;恶寒发热者,加大椎、合谷;劳损甚者,加膈俞、次髎;肾阳虚者,加关元、气海;肾阴虚者,加照海。
灸法:①用艾条温和灸,根据辨证,每次取3~5穴,各灸30分钟,至局部发红为度,每日灸1或2次,10次为1个疗程。②用艾炷隔姜灸,每次取3~5穴,取适当大小的艾炷隔姜灸(先将姜片贴穴位处,上置艾炷施灸),各灸5~7壮,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用温针灸,每次取4~6穴,各灸5壮(或20~3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腰脊痛(寒湿腰痛、劳损腰痛、肾虚腰痛)。
附记:引自《艾灸疗法》。屡用效佳。
配穴方四一般选取1~4穴(局部取穴、痛点取穴)。
灸法:用叩刺、贴敷艾灸法,穴位经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刺,至轻度充血或用手按摩穴位至轻度充血止,再穴位贴敷:取丁桂散(丁香、肉桂各等份,共研细末,备用)约0.5g,放在穴位上,然后用一小块胶布贴紧,使丁桂散固定在穴位上,然后取艾条1支点燃,在贴药穴上灸2~3分钟,也可达5分钟,至有温热感止,2~3日换胶布1次。
主治:急性腰腿扭伤。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用此法治疗41例(其中急性腰扭伤22例,急性膝踝关节扭伤17例,肘关节损伤2例),痊愈22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
网球肘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本病多见于网球、乒乓球运动员和钳工、木工、泥瓦工等特殊工种人员。
【病因】
多因长时间反复地屈伸腕关节和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过度所致。此系筋膜劳损、血不养筋之故。
【症状】
肘关节外侧部疼痛,手臂无力,前臂与腕提举及旋转活动不利。如做提拿热水瓶、扭毛巾等动作时,均感肘部疼痛、乏力。静息时多无症状。
【疗法】
配穴方一取阿是穴(压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