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9148700000010

第10章 社交心理学——你的“心”魅力,拉近心距离(1)

社会交往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人与人心理的交流。现代健康观把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作为身心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不仅影响着其成长与发展,而且决定着其事业的成败。我们若能掌握人们的交际心理,那么,我们就能很快地与对方展开交流,并拉近彼此的距离。

注重礼仪能拉近交际中的心理距离

生活离不开社会,人人都要参与到社会交往之中。社交的范围与每个人的职业、爱好、生活方式及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社会交往中总是交不上朋友,或者是交了朋友没多久,朋友又离他而去,平时和同事的关系也不融洽。究其原因,除了一些社交心理障碍之外,多半是不懂得社交礼仪,使交往对象在心理上不愿与之交往所造成的。

礼仪是个人、组织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对于个人来说,适当的礼仪既是尊重别人,同时也是尊重自己的表现,在个人事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提升人的涵养,增进彼此的了解与沟通。对内可融洽和谐关系,对外可树立良好形象,是社交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礼仪包括仪容仪表、待人接物、礼节等各方面,它贯穿于社会交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打招呼、握手、递名片、入座等司空见惯的行为也有很多的学问与规矩。我们在交际中常常不经意间,稀松平常的事情上做出的动作可能就是不符合礼仪要求的,但正是这些被人们认为稀松平常的事,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涵养来。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懂礼节,尊礼节不仅不会被别人厌烦,相反还会使别人尊敬你,认同你,亲近你,无形之中拉近了同他人的心理距离,也能为日后合作共事创造宽松的环境。相反,若不注重这些细节问题,犯了“规矩”就可能使人反感,甚至会使关系恶化,导致事情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把握原则问题的前提下还应注重礼节,并尽可能地遵守这些礼节,才能确保事物的正常发展。

与人交谈用语要谦逊、文雅。如称呼对方为“您”、“先生”、“女士”等;用“贵姓”代替“你姓什么”,用“不新鲜”、“有异味”代替“发霉”、“发臭”。如你在一位陌生人家里做客需要用厕所时,则应说:“我可以使用这里的洗手间吗?”或者说:“请问,洗手间在哪儿?”等。多用敬语、谦语和文雅语句,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

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忌用礼貌忌语。礼貌忌语是指不礼貌的语言,或会使他人引起误解、不快的语言。如粗话脏话,这是语言中的垃圾,必须坚决清除。他人忌讳的语言是指他人不愿听的语言,交谈中要注意避免使用。比如谈到某人死了时,可用“病故”、“走了”等委婉的语言来表达。

与人交谈要态度诚恳、亲切。说话本身是用来向人传递思想感情的,说话时的神态、表情都很重要。例如,当你向别人表示祝贺时,如果嘴上说得十分动听,而表情却是冷冰冰的,那对方一定认为你只是在敷衍而已。所以,说话必须做到态度诚恳和亲切,才能使对方对你的说话产生表里一致的印象。

有的礼仪专家认为,如果两人面对面交谈30分钟,而你看对方的时间却少于10分钟,那么,你一定是没把对方放在眼里,说明你对他没有足够的重视;如果你注视的时间在10到20分钟,则说明你对对方是非常友好的。但是,当你注视的时间超过了20分钟这个临界值,问题又变得复杂起来,表示你对对方极为重视,但也不排除“敌视”的可能性。所以,在社交中,在交谈时我们应该注视着对方,但是也不能够太“专注”。这就对我们脑内的生物钟功能提出了高标准,要求精确到分钟级,一旦不慎,就有“化友为敌”的危险。

“目光相接”这种行为,被视为社交中一种表征“亲密”关系的信号。当在心理上认为并不是很亲密的人陷入不可避免的面对面“亲密式”交谈,大脑就会自发移动你的目光,以减少这场谈话的“亲密指数”。还有实验表明,谈话者在空间上越是“亲密无间”,眼睛注视对方的时间将随之减少,以维持心理的一个平衡。

交际中有人示好向人赠送礼品,但是受赠人又不愿接受时,受赠人应该采用委婉的、不失礼貌的语言,向赠送者委婉地表示自己难以接受对方的礼品。比如,当对方向自己赠送手机时,可告知:“我已经有一台了,谢谢。”当一位男士送舞票给一位小姐,而对方打算回绝时,可以这么说:“今晚我男朋友也要请我跳舞,而且我们已经有约在先了。”

有时,拒绝他人所送的礼品,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往往会使受赠者有口难张,使赠送者尴尬异常。遇到这种情况,为了不使赠送者面子上过不去,可采用事后退还法加以处理。这样对方心理上也会对受赠者有一份感激。但是,退还时一定要注意别破坏包装,如果其中包括一些易坏的食品,就别往回送了,或者给买点新鲜的送回去,或者以价值相当的礼物回赠给人家。但要注意的是,事后归还应该在当天把礼物送回去,不要拖得太久。否则意义就变了。

心理常识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效应,比如你对人诚恳,待人周到细致,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很友好,对你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和细致。

当你看到某个你喜欢的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会很惊讶,觉得这种丑闻怎么可以发生在这个明星身上,你一定认为是假的;或者你因为这个丑闻而不再喜欢这个明星。而事实上,我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她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的。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架起交际桥梁的基石

初次见面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是大多数人追求的目标。一般认为,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主要来自动作、姿态、外表、目光和表情等非口头语言。

对无缘得见的社会名人,多数人也会产生或好或坏的第一印象,影响因素包括他们的外貌以及媒体对其公众形象的评价。此外,女人比男人感性,所以,更容易先入为主;男人相对比较理性。心理学上有一个规律,在和比较陌生的人交往中,他给我们的早期印象往往比较深刻,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倾向于最先接收到的信息来形成对别人的最终印象。

美国俄亥俄大学的研究人员小罗伯特·劳恩特告诉人们:“第一印象无论好坏都很难抹去,如果你给人留下一个坏的第一印象,那是很难纠正过来的,有时候甚至一辈子都改变不了,因为很多人根本不会给你修正错误的机会。”第一印象不佳,在接下来的交往中,是很难建立持久信赖关系的。可以这样说,人际关系上,第一步迈错了,后面无论多么努力都很难改变了。可见,初次见面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非常重要。

第一印象的好坏取决于初见时第一眼的感觉,而人与人初次见面时,表情就是决定印象好坏的关键的因素。在心理学中,第一次见面时若没有笑容的话,会让对方心理上感到紧张,以为你在拒绝他,难与你亲近。嘴角上扬、连眼神也在笑的表情就是一种好感的表示。微笑能给人安心的感觉,一直微笑看着对方,就能消除对方的警戒心。

接着就要交谈了,能不能开口交谈,则取决于姿势。肯接受对方,自己也表现出接纳开放的态度,从见面到开始交谈的时间就会缩短。如果你以轻松的站姿,正面面向对方,对方就会感觉你容易亲近,愿意与你交流。相反,将手背在后面或双手交叉抱于胸前,都会让人有距离感,这样对方就很难主动与你用心交流。

服装可以说是一种无声的交际语言,它能告诉人们你的品味如何、身份如何、性格怎样等。所以,在打造完美第一印象的规划中,要把衣着打扮高度重视起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观得体的衣着,往往首先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让人产生与他继续交往的愿望。但是也不要太过追求时尚,打扮太过时髦艳丽,会让人觉得轻浮幼稚,不成熟。对于女性来说,虽然可以适当地表现出女性的曲线美,但是穿着如果太暴露,就会让人有所误解了。

著名哲学家笛卡儿曾说过,最美的服装,应该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的服装。不恰当的衣着会引起人们的反感,给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比如,一位教师如果以“西部牛仔”或“伴舞女郎”的打扮走上讲台,肯定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即使课讲得再好,水平再高,也难以改变学生们对其的第一印象。

一个人的穿衣打扮要做到两和谐:一是服饰与人的身体、相貌、年龄、性格等因素和谐;二是服饰与时间、气候、场合、职业等要和谐。

恰当的着装,并不是说一定要穿上华贵的衣服,事实正好相反。一味追求华贵,反而给人以庸俗的印象,关键是要整洁大方,能体现人的内在素质。美国有许多大公司对所属雇员的着装都有“规定”,而它并不是说要穿得怎么好看,或衣料质地的好坏,关键是要符合审美的要求。

与人初次见面,你的一举一动都十分的重要,都会给对方留下或好或坏的印象。而且你的一举一动也代表了你的素质和涵养,所以,初次见面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有什么小动作。如果你跟对方说话的时候,小动作不断,一会儿搔首弄姿,一会儿整理衣服,那说明你对对方缺少起码的尊重。如果有紧急情况,需要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可以告诉对方,说一声“不好意思”。一般人都会理解这一点。

不要和初次见面的人保持太近或太远的距离,从心理学上讲,太近会给对方一种压迫感,太远则会人一种难以逾越的距离感。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最好以柔和的目光平视对方,并认真聆听,不要让人说第二遍。坐的时候应该挺胸抬头,双腿并拢,不要一副松散的坐姿。这些,都是能够间接反映一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的,要多加注意。

心理常识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般指的就是第一印象,这里就存在着首因效应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

真诚待人能够让你顺利迈进社交“门槛”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有五大类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看上去,这里似乎没有交际需要的位置。可仔细想想,哪一种需要离得开人际交往呢?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涉及的物质资料的取得,是离不开人际关系的;生理需要中食物的购买离不开买家和卖家的交往;安全感也离不开他人,恐惧而缺乏安全感的人有企盼同类群体的倾向;个体的归属就是个体对另一个体或群体的某种依属关系;对他人的尊重或者得到他人的尊重,需要在交往中产生,自尊也不可能在人际交往之外形成:自我实现无非是个人潜能的发挥和事业的成功,而发挥和成功的舞台是人际交往的社会。

社交活动伴随人的一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缺乏或被剥夺了正常的交往活动,个体就会出现消极情绪反应和心理紊乱,久之便导致身心疾病。因此,人际交往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生理健康的必要因素。而在人际交往中,待人真诚,不说谎,坦率地表白自己,一定程度的自我暴露是给人好感的前提。

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开学之初,他的一言一行给每一位任课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其他学生相比,他显得特别能干和老练,也常常获得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下课时,他的身边总有不少同学在一起玩耍。可是,一段时间以后,他身边的玩伴越来越少,他几乎变得没有朋友了。经过调查老师们了解到是因为他爱说谎,待人不够真诚。连小孩子都不喜欢和待人不真诚的人在一起玩,何况成年人呢?人与人之间按的交往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如果在交往中自己不用心,态度不够端正,内心不够诚恳,说话办事不够尽力,那么,是很难赢得别人的接受和信任的。

有些人擅长社交,交际场上如鱼得水,但却很少有真正的知心朋友。因为习惯于说场面话,做表面功夫,交朋友多又快,但是感情却都很浅。其实,人人都不傻,都能凭直觉感觉对方和自己交往是出于需要还是出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