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金匮要略》导读
9145700000049

第49章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3)

【释义】 本条论述呃逆属于胃虚有热的治法。

呃逆证,用橘皮竹茹汤主治。

原文叙证较简,以药测证,可知本证当伴有虚烦不安,少气,口干,手足心热,脉虚数,舌红少津等见证。呃逆是胃虚夹热,胃气上逆所致,故用橘皮竹茹汤治疗,以补虚清热,降逆和胃。方中橘皮、生姜理气和胃降逆,竹茹清热安中,人参甘草大枣益气补虚。

【辨治要点】

主证:哕逆,或伴有虚烦不安,少气,口干,手足心热,脉虚数,舌红少津。

成因:胃虚夹热,胃气上逆。

治法:补虚清热,降逆和胃。

方药:橘皮竹茹汤(橘皮、生姜、竹茹、人参、甘草、大枣)。

本章论治呃逆的原文,虽仅有第七、二十二、二十三3条,但内容精要,其所论胃寒气逆,胃虚挟热,及腑气不通、浊气上冲三种证型;通阳和胃、补气清热、及通利二便三种治法,为后世对该病证的辨治方法奠定基础。

【原文24】 夫六府气绝①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②;五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词解】

①气绝:脏腑之气虚衰之意。

②脚缩:指下肢痉挛性抽搐,或蜷缩不能伸展。

【释义】 本条总论呕吐、哕、下利病的病机和预后。

六腑气机衰竭于外,就会发生手足寒冷,气机上逆,下肢挛缩;五脏气机衰竭于内,就会发生难于制止的下利,下利严重的,手足麻木不仁。

六腑属阳,阳主卫外,以胃为本。胃阳虚则诸腑之气不达于四末,故手足寒冷;胃之受纳和降失职,故吐、呃逆;胃阳虚,津气不布,筋脉失去阴津的润养和阳气的温煦,则脚挛急蜷缩;上焦亦受气于中焦,胃阳的虚衰,可使上焦宗气亦随之不足,故而出现上气喘促之象。五脏属阴,阴主内守,以脾为后天之本,以肾为先天之本。

脾胃阳虚,穷必及肾。肾阳虚衰,不能固摄内守,脾肾皆虚,清气下陷,故久利不禁;阴液随利而下泄,以致四肢筋脉失其濡养,故手足麻痹不仁。

本条“六腑气绝于外”和“五脏气绝于内”不是分割开的两种病证,而是五脏六腑尽皆“气绝”。本条列于本章呕、哕与下利原文中间,承上启下,旨在阐明呕吐、哕、下利病变的一般规律。从总的病机来说,呕吐、哕、下利是升降失序所致;初病在脾胃,终必及肾,是其病变的基本规律。

【原文25】 下利①脉沉弦者,下重②;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词解】

①下利:本条指痢疾。

②下重:即里急后重。

【释义】 本条根据脉象来判断痢疾的病情和预后。

患痢疾的病人,脉象沉弦的,有里急后重的症状;脉象大的是痢疾没有停止;脉象微弱兼数的是痢疾将要自行停止的表现,虽然有发热症状也不会死亡。

沉脉主里,弦脉主痛主急,下利而脉见沉弦,是病邪在里,气机不畅,传导失常,故见痢下脓血,赤白相杂,滞下不爽,里急后重,腹中疼痛;下利而见脉大,大主邪气盛,乃正邪交争之象,故云未止;下利而脉微弱数,正气虽不足,然邪气亦衰,脉数乃阳气渐复之征,邪衰正复,故云为欲自止,虽有身热,而必不甚,且不久将退,故云不死。

下利而脉见大而有力,是邪气既盛,痢疾尚在发作期,顷刻之间不能痊愈;而阳亡于外,阴亡于内的下利危重证,亦可见脉大无力,应注意判别。

【原文26】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①者,为顺也。

【词解】 ①少阴负跌阳:就是少阴脉比趺阳脉弱小的意思。

【释义】 本条辨下利危候的顺逆情况。

病人下利,四肢厥冷,诊不到脉搏,用灸法治疗以后,四肢仍不转温,脉亦不复,反而又出现微喘的,多主死证。少阴脉小于趺阳脉的,则为顺证。

利下无度,手足厥冷,脉微欲绝,此为脾肾两衰,阳气将亡之象。此证虽用艾灸之,其阳难以骤回,因而厥冷不去,故灸之不温;若更见微喘,则是肾阳衰微,肾不纳气,肺肾之气将脱,阴阳欲将离绝之危候,预后不良。若病人虽下痢甚,正气亦虚,但在未喘之际,诊得少阴脉小于趺阳脉,则胃气尚存,脉得胃气则生,脾胃阳气来复,病有生机而可向愈。

本条亦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362条。上条言脉大发热,本条言下利厥冷脉伏,这是仲景明示痢疾之病,亦有寒热阴阳虚实证不同,对临床治疗痢疾有指导意义。本条说明胃气存亡与否,是判断疾病预后吉凶的依据,这种握手及足的切脉方法可供诊断危重疾病参考。

【原文27】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释义】 本条论述阴寒下利病情向愈的脉证。

病人下利,身有轻度发热,口渴,脉象弱,其病将愈。

若泄泻以后,微热而渴,则是胃阳将复之象,脉弱为邪气衰而正气安,故其病将向愈。

本条亦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360条。发热而渴,亦可见于阳盛,阳盛则见大热大渴,其脉必数大有力;本条则是微热而渴,脉弱,据此可相互鉴别。

【原文28】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释义】 本条论述虚寒下利向愈与未解的脉证。

病人下利而见脉数,身有微热而汗出,是病将自愈之征,若病人脉紧,则邪气未解,其病未愈。

病人在虚寒下利之后出现脉数,是阳气来复之征,而不是邪气未尽。身有微热汗出,此为邪去正安,表和里解,阳气宣通的表现,故云“自愈”。下利而脉紧,因紧主寒为邪盛,故云未解。

本条亦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361条。假若湿热下利之病,脉数则为邪热未解,其病不愈。

【原文29】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圊①脓血,以有热故也。

【词解】 ①圊:赵刻本作“必清”,今据陈、尤注本改。圊音清,本义是“厕也”,在此即大便之意。

【释义】 本条论述虚寒下利而阳复太过的病机。

病人下利,脉象数而口渴的,病将自愈;假设病未愈的,大便必下脓血,因为有热的缘故。

本条是承前二条,继续论述虚寒下利自愈,或阳复太过,其病加剧的脉证和病机。虚寒下利出现脉数、口渴,为阳气来复,其病有向愈之势。下利伤阴,若阳复太过,热甚必伤阴络,则见利下脓血。阳复太过之证,脉数必有力,口渴必喜凉饮。

本条亦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367条。

【原文30】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释义】 本条再论虚寒下利向愈的脉证。

病人下利,反而见弦脉的,但身有发热汗出的,其病自能愈。

虚寒下利,为病在里,故当见沉脉,今脉不沉而反弦并见发热,汗出者,为阳气来复,营卫调和,则病情向愈。

以上六条主要论述虚寒下利的病机进退状况,并以阳气的消长,病邪的盛衰作为判断其预后的关键。

【原文31】 下利气①者,当利其小便。

【词解】 ①下利气:指下利时伴随有频颇的矢气。

【释义】 本条论述下利气的证治。

病人下利而矢气的,应当用利小便的方法治疗。

下利气是指下利而又矢气,气随利失,频频不已,故又称气利。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是脾虚湿盛。气郁湿滞,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故水湿与郁气并下,下利而又频颇矢气。本证虽有脾虚的一面,但以水湿过盛为主,故治当利小便,以分利肠中湿邪,使湿去气行,气机通畅,而泄利,矢气自止。

后世医家受本条的启发,提出了“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和治疗泄泻时的“急开支河”法。

【原文32】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①涩者,必清脓血。

【词解】 ①自:作“本”字解,原来的样子。

【释义】 本条从脉象论述热利脓血的病机。

病人下利,寸脉反而浮数,尺脉涩的,必大便脓血。

下利,反而表现为寸脉浮而数,说明此下利属于阳热亢盛之证;尺脉属阴以候血,尺脉涩乃为阴血虚损;阳热亢盛,阴血不足,热灼营腐,则下利脓血。

本条亦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363条。

【原文33】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释义】 本条论述虚寒下利的治禁。

病人下利清谷,不能用解表药强发其汗,误汗则必然导致腹中胀满。

下利清谷,乃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不能温化健运水谷所致。此时纵有表邪,里虚寒为本为急,外感风寒为缓为标,当急温其里,不可径用汗法攻表。若误攻其表,则使阳更虚,阴寒更甚,又增腹部胀满之症。

本条体现了仲景以顾护人体阳气为要的精神。

【原文34】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①,汗出而解。病人必微热,所以然者,其面戴阳②,下虚③故也。

【词解】

①郁冒:即郁闷昏冒。

②戴阳:此指虚阳上浮致面赤如妆者。

③下虚:下焦虚寒。

【释义】 本条论述虚寒下利见虚阳浮越的病机变化。

病人下利,脉象沉而迟,面色微有红赤,身有轻度发热,泻下没有消化的水谷,很可能会郁闷头昏,发热汗出而愈。四肢必然微有不温。这是由于虚阳上浮,下元虚冷的缘故。

下利清谷,脉象沉迟是脾肾阳虚;寒盛于下,而格阳于上,则面色微有红赤,格阳于外,则身有微热,里虚阳微,则下利清谷。病人在下利过程中,或利后出现面稍赤,并感觉面热而头目昏冒,又身有微热汗出的,则阳气虽虚,但尚能与阴邪相搏,且正胜邪却,则汗出而病解。虚阳初复,尚不足以温养四肢,则四肢欠温。此虚阳并非将脱越之阳,而是阴阳格拒,正邪相争之阳,阴阳相和,上下交通,汗出而病解。

本条“汗出而解”非因寒邪在表而用汗法,而是温阳散寒,待自汗出而病解。

【原文35】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①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词解】 ①晬时:即一昼夜,又称一周时。

【释义】 本条论述虚寒下利而阳微欲绝的转归。

病人下利后诊不到脉搏,手足厥冷,待一昼夜之内,脉搏复出,手足转温的可生,若脉搏仍不复出的则死。

本条与26条意义相似,故应前后合参。虚寒下利后脉伏不见,手足厥冷,为阳气衰竭之候,病情凶险,如在一昼夜之内脉搏恢复而手足转温,是阳气来复,生机未息之象,故主生,否则预后不佳。

本条亦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368条。本证在临床多发生于暴注下利后,尤其是霍乱病多有此证。可用白通、四逆汤治疗。

【原文36】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四逆汤方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一个口一个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释义】 本条论述虚寒下利兼表证的治法。

病人下利,腹部胀满,身体疼痛的,治当先温其里,再治其表。温里可用四逆汤,治表可用桂枝汤。

【辨治要点】

(1)表里同病,里虚为急

主证:下利,腹部胀满,身体疼痛,恶寒发热。

成因:表里同病,以里气虚寒为急。

治法:先温里回阳,补火暖土以止泻。

方药: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

(2)阳复后解表

主证:身体疼痛,恶寒发热。

成因:阳气恢复,表邪未解。

治法:疏风解表,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

下利腹胀满为里有虚寒,身体疼痛为外有表邪,此表里同病,但以里气虚寒为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14条,指出表里同病里虚寒为急,应当先治里。此时若先行解表,则卫阳更伤而表亦不解,且有里阳虚脱之危。故先用四逆汤温里以回阳,然后用桂枝汤解表以调和营卫。

本条亦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372条。

【原文37】 下利三部脉皆平①,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词解】 ①三部脉皆平:指寸、关、尺三部皆现平人脉象。

【释义】 本条论述实热下利的证治。

病人下利,寸关尺三部皆如平常人之脉象,用手触按心下,感到坚硬胀满的,要急用下法治疗,宜大承气汤。

【辨治要点】

主证:下利,三部脉皆平,心下和腹部痞坚而胀满。

成因:实邪内结。

治法:急下实积,通腑导滞。

方药:大承气汤(枳实、厚朴、大黄、芒硝)。

三部脉皆如平人之象,可知里气不虚,按之心下和腹部痞坚而胀满,此为实邪内结,正盛邪实,正可用下法。本条下利为实热积滞,内停肠腑,下利以利下不爽,臭秽浊垢为特点,并一定还有腹痛拒按,舌苔黄燥等。治用大承气汤急下实积,积滞一去,则利亦自止。此亦“通因通用”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