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金匮要略》导读
9145700000046

第46章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2)

本条提出“瘀血”的概念,并对其主要脉证做了描述。其中“舌青”对瘀血的诊断最有意义。因为不论瘀血的部位、时间、程度如何,都必在舌上有所反映。后世医家根据此证,进一步观察到瘀血还可导致舌体出现青紫、瘀斑、瘀点,对完善瘀血的诊断,作出了贡献。

【原文11】 病者如热状①,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②,是瘀血也,当下之。

【词解】

①如热状:好像发热的样子。

②阴伏:血为阴,阴伏指瘀血久郁化热,热伏于血分。

【释义】 本条论述瘀血化热的脉证,并出其治法。

病人好像发热,心烦胸满,口中干燥而渴,诊其脉反没有热,这是瘀血郁热深伏于血分所致,治当攻下瘀血。

瘀血内伏,郁久化热,令病人自觉发热,烦满。瘀血阻滞,津液久不上承,令口中干燥而渴。但诊其脉,不见洪大滑数之热象,这说明热不在气分,而伏于血分。

治疗当用下瘀血法,使瘀血去则郁热解,诸证自除。

本条与上条提出的瘀血见症,特别是舌质青或舌边、尖有青紫色筋斑,对瘀血辨证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此二条虽均论瘀血,但其脉证略有不同,上条所论为单纯的瘀血证,而本条所述则是瘀血化热的证候。至于“当下之”之方,《金鉴》提出“宜桃核承气汤及抵当汤、丸之类”,可审情酌用。“当下之”,仅是提出瘀血病的一种治法,在临证时,还应根据病情的寒热、轻重、缓急和瘀血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化瘀、散瘀、行瘀、逐瘀等方法。仲景创立了众多活血化瘀方剂,现仍广泛地、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为瘀血学说的发展和活血化瘀方法、方药的广泛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文12】 火邪①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大枣十二枚蜀漆三两(洗去腥)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词解】 ①火邪:指误用烧针、艾条、火熏等法劫汗亡阳,引起惊狂、起卧不安的变证。

【释义】 本条论述火劫致惊的治法。

惊病由于火邪者,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治。

本条详于方而略于证,当与《伤寒论》合参,其义始明。《伤寒论》114条云:“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故知本条之“火邪”,当泛指各种原因(包括温针、火灸,熏法等)所致的火热之邪为患。

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本证当有心悸、惊狂、卧起不安等症。火热为患,一可逼津外出,损伤心阳;二可灼津为痰,由此导致心胸阳气不足,心神不得敛养,水饮痰邪乘机扰心,心被痰扰之惊证。治以宣通心阳,敛镇心神,祛除痰邪之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方用桂枝汤去芍药之阴柔以补益心阳,宣通血脉,蜀漆涤痰逐邪以开心窍,牡蛎、龙骨镇惊安神,合为益心阳,祛痰饮,宁心神之剂。因其所主证候紧急,且由火邪所致,故方名“救逆”。临证不必拘泥于火邪致病,凡属心阳不足,痰扰心神而见惊狂,卧起不安等症者,均可应用。

【辨治要点】

主证:心悸、惊狂、卧起不安。

成因:火劫致惊。

治法:宣通心阳,敛镇心神,祛除痰邪。

方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蜀漆、牡蛎、龙骨)。

【原文13】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麻黄等分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释义】 本条论述水饮致悸的治法。

心下悸动的,用半夏麻黄丸主治。

心下即胃脘部位。水饮内停心下,上凌于心,心阳被遏,故心中悸动不宁,并多伴有胸脘痞闷、纳少、泛吐痰涎、舌苔白腻。本条之悸因阳郁而水饮上逆,故用半夏麻黄丸蠲饮降逆,通阳宣肺。方中半夏蠲饮降逆,麻黄宣发阳气,但阳气不能过发,停水不易速消,故以丸剂小量,缓缓图之,不仅可蠲除饮邪,而且以蜜为丸还能和养中气,不治悸而悸自定。

【辨治要点】

主证:心中悸动不宁,或伴有胸脘痞闷、纳少、泛吐痰涎、舌苔白腻。

成因:水饮内停心下,上凌于心,心阳被遏。

治法:蠲饮降逆,通阳宣肺。

方药:半夏麻黄丸(半夏、麻黄)。

痰饮心悸,一般多采用桂枝、茯苓通阳利水。而半夏麻黄丸证,则属饮盛而阳郁的病变,且有或呕或喘等肺气闭郁,胃失和降的症状,故用麻黄通阳宣肺以泄水气,半夏降逆和胃以蠲痰饮。本条说明,悸证不一定全是气血亏虚所致,也有因水饮内停等实邪为患的,本章举此例,正所以广悸证之治法也。

【原文14】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柏叶汤方

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释义】 本条论述虚寒性吐血的治法。

吐血不止的,用柏叶汤主治。

本条叙证简略,所主之证当从分析方药功效入手。方中柏叶味苦、涩,性微寒,折其上逆之势而又能收敛止血;干姜辛热,温中摄血;艾叶苦辛温,温经止血,姜艾合用能使阳气振奋而摄血;马通汁即马粪用水化开滤过取其汁,其性微温,能引血下行以止血,四药合用,共奏温中止血之效。可知柏叶汤为温中止血之剂,故本条所主,当为中焦虚寒,血不归经所致虚寒性吐血证。“吐血不止”,此指吐血量多,或量少日久,当伴见面色萎黄、肢冷,精神不振,舌淡胖大,脉虚软无力等虚寒体征。

【辨治要点】

主证:吐血量多,或量少日久,面色萎黄,肢冷,精神不振;舌淡胖大,脉虚软无力。

成因:中焦虚寒,血不归经所致虚寒性吐血。

治法:温中止血。

方药:柏叶汤(柏叶、干姜、艾叶、马通汁)。

临床应用,尚不限于吐血,对衄血、咯血或下血等证属虚寒者均可用之,阴虚火盛迫血妄行者,非本方所宜。马通汁,后世医家多用童便代之,疗效尚可。有人将柏叶、干姜、艾三药,炒炭应用,加强止血效果,临证时可供参考。

【原文15】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黄土汤(亦主吐血衄血)

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 阿胶黄芩各三两灶中黄土半斤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释义】 本条论述虚寒便血的证治。

便血,大便在先,出血在后,此称为远血,用黄土汤主治。

便血,大便在先,便后出血,血来自直肠以上的部位,称为远血。多由中气虚寒,统摄无权而血渗于下,从大便而出所致。治宜黄土汤温脾摄血。方中灶心黄土,又名伏龙肝,温中涩肠止血,配以附子、白术温阳健脾以摄血;地黄、阿胶滋阴养血止血;甘草甘缓和中并调和诸药;黄芩反佐,以防温燥动血之弊,诸药合用,刚柔相济,温阳止血而不伤阴,滋阴养血而不碍脾,合为温中健运,养血止血之剂。

【辨治要点】

主证:便血,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成因:中气虚寒,统摄无权。

治法:温中健运,养血止血。

方药:黄土汤(灶心黄土、炮附子、白术、地黄、阿胶、甘草、黄芩)。

灶中黄土是烧杂草或木柴的灶中土块经火久烧而成的焦黄土,以釜脐下外赤中黄者为佳,其性味辛微温,入脾胃、肝经。有温中降逆、止呕止血之效,为镇吐、止血与妇科要药。灶中黄土现药房多不备,目前多用赤石脂代之。黄土汤不仅用治远血,凡属脾气虚寒的吐血、衄血、崩漏、泄泻、呕吐、血尿等病证,均有良效。

【原文16】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释义】 本条论述湿热便血的证治。

便血,出血在先,大便在后,此称为近血,用赤小豆当归散主治。

便血,先血后便,是为近血,说明血来自直肠附近,其血色多鲜红。其证多因湿热蕴结大肠,损伤脉络所致。若湿热腐肉成脓,则便中可夹有脓液。治用赤小豆当归散清利湿热,活血止血。方中赤小豆清热利湿,排脓解毒。当归行血散瘀。浆水清凉解毒,调和脏腑。诸药合用为消瘀排脓,清热利湿之剂,使湿热去,则下血止。

【辨治要点】

主证:大便下血,先血后便,血色鲜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成因:湿热蕴结大肠,损伤脉络。

治法:清利湿热,散瘀止血。

方药:赤小豆当归散(赤小豆、当归、浆水)。

上述两条所论之远血与近血,其远近的含义,后世医家皆认为是出血部位距离肛门的远近。其病证有虚实寒热之分,黄土汤所治之远血,属脾气虚寒,失于统摄;而赤小豆当归散所治之近血,则为大肠湿热,灼伤阴络。出血部位距肛门远(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便血以柏油样黑粪为主,亦有暗红色血便,且多为血便混杂而下,很少见“先便后血”。出血部位在肛门或距离肛门近(直肠)的便血,为便后滴血或射血,或便前射血。临床当从出血的颜色及病人全身症状和舌脉加以辨析。

【原文17】 心气不足①,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泻心汤(亦治霍乱)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词解】 ①心气不足:当从《千金》作“心气不定”,即心烦不安之意。

【释义】

本条论述热盛吐衄的证治。

心烦不安,吐血、衄血,用泻心汤主治。

心藏神,主血脉,邪热内炽,扰乱心神,迫血妄行,故见心烦不安,吐血、衄血。

病机为心火亢盛,迫血妄行。泻心汤方中黄连善泻心火,黄芩泻上焦火,大黄苦寒降泄,引火下行,并有推陈出新、止血消瘀之功,全方苦寒清泄,直折其热,使火降而血自止。即所谓泻心即是泻火,泻火即是止血。

【辨治要点】

主证:心烦不安,吐血、衄血。

成因:火热亢盛,迫血妄行。

治法:苦寒清泄,直折其火。

方药:泻心汤(黄连、黄芩、大黄)。

泻心汤与柏叶汤均治吐血,但有寒温之别,前者主治气逆血热,常见面赤,舌红,烦渴,便秘,脉数有力等症;后者主治气寒血脱,常见面色白而无华或萎黄,舌淡,脉微弱或虚数无力等症。

二、小结

本章论述了惊、悸、吐血、衄血、便血、胸满、瘀血等疾病的证治。但惊悸是心脏疾患,胸满是血证中的偶然见症,血又是心之所主,所以合为一章。引起血证的原因很多,外感内伤均能导致血证的发生,本章重点则在于血证,以内伤血证为主。

惊与悸是两种不同的病证,本章从“动即为惊,弱则为悸”,将两者作了区分。

惊者,多因猝受精神刺激,惊则气乱,病多属实,故脉见动;悸者,多因心血不足,心失所养,病多属虚,故脉见弱。但惊与悸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突然受惊,必导致心悸,心悸不已,又极易受惊。本章所举二方,一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有通阳、镇惊、安神之效,用治因火劫致心阳不足、神气浮越之惊狂证;一为半夏麻黄丸,具蠲饮通阳之功,治水饮凌心之心下悸证。

血证是本章所论述之重点,内容包括吐血、衄血、下血及瘀血。导致出血的原因很多,本章主要从火热迫血妄行和虚寒气不摄血两方面进行了讨论。关于瘀血,本章论述了瘀血的主要症状特点: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自觉胸满和腹满。并提出了“当下之”的治疗原则。血证的产生,或因四时气候的变动,或因饮酒过度,或因五脏损伤,均可导致阳络伤则血外溢而吐衄,阴络伤则血内溢而便血,离经之血,蓄结不散,则成瘀血。关于血证的治疗禁忌,本章特别提出了“衄家不可汗”和“亡血不可发其表”的治疗禁忌。若误汗伤阴,则出现直视不能眴的阴虚变证;若误汗伤阳,则出现寒栗而振的阳虚变证。关于血证预后,若吐衄而见目睛晕黄,为肝肾阴虚,虚热上扰,故吐衄不止;若晕黄已去,说明虚热已退,吐衄自止。吐血而见咳逆上气,脉数身热不得卧者为阴竭阳浮,预后多属不良。

至于血证的治法,是本章的主要内容,虽然方剂只有四首,而宜温宜寒各有法度,如吐血一证,既有柏叶汤的温法,又有泻心汤的清法;便血一证,既有黄土汤的温摄脾肾,又有赤小豆当归散的清热利湿,这些皆是指出治病大法,给后世医家以规矩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