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金匮要略》导读
9145700000023

第23章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2)

【释义】 本条论述精血亏损、阴损及阳的虚劳脉象。

本条文开始先说明了脉象的形态以及产生的机制。革脉包括弦大两象,但弦脉是按之不移,而革脉的弦,重按则减,所以说弦则为减;大脉是洪大有力,但革脉之大,是大而中空,类似芤象,所以说大则为芤。重按减弱的脉象主寒;大而中空的脉象主虚,这两种脉相结合同为革脉。所以说虚寒相搏,此名为革。条文的后半段说明所主之病。革脉主精血亏损,故妇人见革脉是漏下或半产;男子见革脉为亡血或失精之患。

【原文14】 虚劳里急①,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词解】 ①里急:指腹部有挛急感,按之不硬。

【释义】 本条论述阴阳两虚的虚劳证治。

虚劳病皆因久虚成损,久损成劳;或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终致阴阳两虚之证,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若阴虚阳浮则生虚热,则衄血,手足烦热,咽干口燥;阳虚阴胜则生内寒,则里急,腹中痛;心营不足则心悸;肾虚不固,心肾不交,则梦遗失精;气血虚衰不能营养四末,则四肢酸疼,这些都是阴阳失调的虚象。由于阴阳失调,寒热错杂,治疗就不能简单地以热治寒,以寒治热。脾胃为后天之本,故须先建中气。中气足,则气血生化有源,阴阳才得以调补。正如《心典》所谓:“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故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虚,调和阴阳。

方中用甘草、大枣、胶饴之甘以建中而缓急;姜桂之辛以通阳调卫气;芍药之酸以收敛和营气。中气得立,升降得宜,阴阳得以协调,则寒热错杂之证可愈。

小建中汤是补益脾胃的祖方。因其具有益气生血,调和阴阳之功效,临床应用较广泛,凡辨证属脾胃虚弱者,均有良效。并可治疗因脾虚所致的内伤发热。这种“甘温除热”的治法,对李东垣创设补中益气汤类方具有指导意义,影响颇为深远。

脾胃亏虚有阴阳之别,小建中汤毕竟偏于甘温,辨证当为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如阴虚内热明显,见舌红、脉数者,不宜使用本方。

【辨治要点】

主证: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成因:阴阳两虚,阴阳互损。

治法:温中补虚,调和阴阳。

方药:小建中汤(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

【原文15】 虚劳里急,诸不足①,黄芪建中汤主之。

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词解】 ①不足:指虚证。

【释义】 本条承上条继续论述阴阳两虚的证治。

本条采用的是省文的笔法,因为上一条已经详述了阴阳两虚的症状,这里就用“虚劳里急,诸不足”来概括。里急是腹中拘急,诸不足是气血阴阳俱不足,故用小建中汤加黄芪补中益气以缓急迫。从加用黄芪推测,本证应有自汗或盗汗,身重或不仁等气虚的症状。

黄芪建中汤临床常用于脾胃虚寒的胃脘痛,症见面黄体瘦,饮食减少,脘痛绵绵,得食则轻,喜温喜按,舌质淡,舌苔薄白者疗效较好。也可用于脾胃素虚,卫阳不固,复感外邪者。

【辨治要点】

主证:虚劳,里急,诸不足。

成因:阴阳两虚,气虚偏重。

治法:温中补气,调和阴阳。

方药: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

【原文16】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①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肾气丸方

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牡丹皮茯苓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词解】 ①小便不利:小便失调。

【释义】 本条论述肾气不足的虚劳证治。

腰为肾之外府,肾虚则腰失所养故痛;肾气不足,则膀胱气化不利,故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故用八味肾气丸温补肾气,化气行水,则诸症自愈。方中用干地黄滋阴补肾,益髓填精;山茱萸补肝涩精气;山药健脾益肾;附子、桂枝温肾助阳,鼓舞肾气;茯苓健脾利水:泽泻、牡丹皮清泄相火。诸药合用,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

《伤寒来苏集》说:“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凡因肾气不足审无内热之病证皆可治之。本方原用桂枝,后改用肉桂,桂枝、肉桂虽同属温阳之药,但同中有异,桂枝善于通阳,其性走而不守,故对于水饮停聚,应用为宜;而肉桂善于纳气,引火归元,其性守而不走,故对命门火衰、虚火上浮、肾不纳气、下焦虚寒、真阳亏损,用之为上。原方干地黄,近多用熟地黄。临床上本方常改用水煎剂服之效佳。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五次,学习时宜前后对照合参,加深理解。

【辨治要点】

主证: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成因:肾气不足,阴阳两虚。

治法:温补肾气,化气行水。

方药:八味肾气丸(干地黄、山茱萸、山药、附子、桂枝、茯苓、泽泻、牡丹皮)。

【原文17】 虚劳诸不足,风气①百疾,薯蓣丸主之。

薯蓣丸方

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 曲干地黄豆黄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人参七分川芎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六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词解】 ①风气:是泛指病邪,因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侵入人体,能引起多种疾病。

【释义】 本条是论虚劳气血两虚兼风气的治法。

本条的虚劳诸不足,主要是指人体气血阴阳诸不足。人体正气不足则抗病能力弱,容易感受外邪。治疗方法,就应正邪兼顾,但以扶正为主,正复则邪除。故以薯蓣丸健脾调中和五脏兼以祛邪。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营卫生化之源,故方中用薯蓣专理脾胃,人参、白术、茯苓、干姜、豆黄卷、大枣、甘草、曲益气调中,当归、川芎、芍药、地黄、麦冬、阿胶养血滋阴,柴胡、桂枝、防风祛风散邪,杏仁、桔梗、白蔹理气开郁,诸药合用,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辨治要点】

主证: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成因:气血两虚,兼受风气。

治法:补气养血,兼以祛邪。

方药:薯蓣丸(山药、人参、白术、茯苓、干姜、豆黄卷、大枣、甘草、曲、当归、川芎、芍药、干地黄、麦冬、阿胶、柴胡、桂枝、防风、杏仁、桔梗、白蔹)。

本方在补正方面注重脾胃,这对李杲脾胃论及补中益气汤的形成不无启迪。

本条首言“风气百疾”,症状无定,方后又注明“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说明薯蓣丸既可治疗虚劳挟风的头眩、瘾疹、体痛或麻木等症,又能益卫实表,预防虚劳病人风气百疾的发生。因其能治能防,故临床应用范围较广。近代医家以此治疗肺痨,能明显增强体质,促进空洞愈合;又以本方治疗多种老年性疾病、溃疡病、脱肛等,亦有良效。

【原文18】 虚劳虚烦①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酸枣仁汤方

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川芎二两深师有生姜二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词解】 ①虚烦:虚热扰神所致心烦,称虚烦。

【释义】 本条论述虚劳阴虚而心烦失眠的证治。

本证心烦失眠的关键是“虚烦”。所谓的虚烦由肝阴不足,心血亏虚所导致,肝阴不足则生内热,心血不足则神不内守,所以虚烦失眠,治当养阴清热,宁心安神,方用酸枣仁汤,用酸枣仁以养肝阴安肝魂;茯苓、甘草以宁心安神;知母以清虚热;川芎以理血疏肝,共奏养阴清热,安神宁心之效。

【辨治要点】

主证:虚劳,虚烦不得眠。

成因:肝阴亏虚,心血不足。

治法:养阴清热,宁心安神。

方药:酸枣仁汤(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

《伤寒论》亦有虚烦不得眠,治以栀子豉汤,与本条不同。栀子豉汤主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其病机为外感热病,因汗吐下而虚其胸胃,余热留恋不去,故有胸脘痞塞而按之濡,心中懊憹,舌苔薄黄而腻等兼证;本条之证则为虚劳肝病,以阴虚为主,兼有郁热,故常兼见情绪激动,头目昏眩,舌红少苔等症,应善于鉴别。

【原文19】 五劳虚极羸瘦①,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②,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

大黄蛰虫丸方

大黄十分(蒸) 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蛰虫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词解】

①羸瘦:羸弱消瘦。

②干血:瘀血。

【释义】 本条论述虚劳有干血的证治。

“五劳”是指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为七伤。五劳七伤是导致虚劳干血的原因。羸瘦,是五劳伤害到了极点的结果,腹满不能饮食,是脾胃运化失常的表现。由于虚劳日久不愈,经络气血的运行受到影响,从而产生瘀血,停留于体内,日久则谓“干血”,瘀血内停,妨碍新血的生成,肌肤两目失其营养,故粗糙如鳞甲状,两目黯黑。本条因虚致瘀,瘀血一旦形成,必加重其虚,“虚”与“瘀”两者互为因果。干血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因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故治宜祛瘀生新。治宜缓中补虚的大黄蛰虫丸。方中用大黄、蛰虫、桃仁、虻虫、水蛭、蛴螬、干漆活血化瘀;芍药、地黄养血补虚;杏仁理气;黄芩清热;甘草,白蜜益气和中,为久病血瘀的缓方。因取其攻补兼施,峻剂为丸服,意在缓攻,达到扶正不留瘀,祛瘀不伤正的作用,故曰:“缓中补虚”。

【辨治要点】

主证:五劳七伤,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成因:气血亏虚,瘀血内生。

治法:补益气血,祛瘀生新。

方药:大黄蛰虫丸(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蛰虫)。

本方活血药与补肾药、活血药与养阴药、活血药与扶正药同用,实是补肾活血法、养阴活血法、扶正祛瘀法之祖方。本证后世一般称为“干血劳”,在症状表现上多为胁下或少腹有硬块,按之痛而不移,面黄肌瘦,两目呈青黑色,舌有瘀斑,肌肤甲错,脉多涩中带弦。临床中多据此而用于久病肝脾大、子宫肌瘤、腹部手术后之粘连疼痛以及妇人子宫内膜结核所致经闭等有一定疗效。但毕竟大黄蛰虫丸以攻瘀为主。如正气极虚,前贤多主张兼用琼玉膏以增强补虚润燥作用,可资参考。

附 方:

《千金翼》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甘草四两(炙) 桂枝 生姜各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 人参 阿胶各二两 大枣三十枚 生地黄一斤上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肘后》獭肝散:治冷劳,又主鬼疰一门相染。

獭肝一具,炙干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二、小结

本章论述了血痹、虚劳的病因、病机、脉证及治疗。

血痹是由于气血不足,外受风寒,血行阻滞所致。其主要症状为肢体局部的麻木不仁。治疗上是以补气行血,温阳通痹为主,轻者针刺,重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治之。

本章重点论述了虚劳的脉因证治。尤其在治疗上特点明显,首先指出五脏气血阴阳虚损成劳,在治疗上重视补益脾肾二脏,培补先后天之本;二是对阴阳两虚证治疗的重点是补脾胃,建中气,在补中的基础上调和阴阳;三是虚劳病虚实夹杂证的治疗,注意分清虚实,虚多邪少者,宜扶正以祛邪,邪重而致虚者,宜以祛邪为主;四是治法上总体上侧重甘温扶阳,故在治疗虚劳的七首方剂中有五首都是以甘温调补脾气为主。

虚劳病的具体证治,若阴阳两虚,心肾不交的虚劳失精证,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交通心肾;阴阳两虚,寒热错杂,用小建中汤;偏于气虚的则用黄芪建中汤;肾气不足的虚劳腰痛,用肾气丸;虚劳气血阴阳均不足,复感外邪侵袭证,方用薯蓣丸扶正祛邪;肝血不足,心血亏虚的虚劳失眠证,用酸枣仁汤;虚劳日久的干血内停证,用大黄蛰虫丸缓中补虚,祛瘀生新。以上治疗特点和主方适应证,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有关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