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社科放荡的压抑(约会)
90800000023

做知己比做恋人好

我们回到了会议室,桌子上摆好了水果和饮料,我拿起一个橘子递给我身边的安奕,她摇摇头,告诉我她不吃橘子。

“大家经过刚才的剧烈活动,一定累了,下面时间我们就“做知己好,还是恋人好”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以便大家找到志同道合之人。”领队慢条斯理的说。

知己是什么?

恋人是什么?

“做知己有时比做恋人好一些,因为做知己,即使分开,双方也不至于那么伤心”,江南看了看大家说。

“我觉得这种想法是很自私的,只顾保护自己,没有勇气去面对爱情的表现。如果对方是爱你的,那这句话犹如是对他无情的拒绝。”马明清了清嗓子说。

一直没发现马明还挺能说的,可能是亲身感受比较深吧。

“如果你追求的女孩,只把你当作“蓝颜知己”,而希望你把她看成“红颜知己”,那要再想跨越一步,难度将会非常大。这时候只能劝你——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只吃窝边草”王见看着马明说。

“知己是关心你的人,恋人是你所关心的人,所以做知己更没有压力”,孙菲说。

“知己、恋人只在一线之间,有些恋人就是从知己发展而来的”,高媛说

“我也觉得知己和恋人之间在某种情况下是共通的,就象高媛说的,有些人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时,却没发现自己要找的目标就在身边”,李飞附和的说。

“大家都知道徐志摩吧,他一生中的三个女人,既是他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刘沛说。

“是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吧?”,张志说。

“恩。张幼仪,生性倔强,求知欲强,15岁就嫁给了徐志摩,却一直没有得到他的青睐。当徐志摩死后,她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直到56岁才再次结婚,得享天年。你们说她和徐志摩是做知己好呢,还上做恋人好?”

“如果她们不是过早的结婚,我想徐志摩也不会这么抗拒她,以张幼仪的能力,他们至少还有做知己的可能”,姜平川略有所思的说。

“张幼仪应该是深爱徐志摩的,她更想做他的恋人而不是所谓的知己,可当她成为了徐志摩的妻,才发现只得到人,而没有得到心的滋味更难受,要给她再次选择的机会,我想她会毅然选择知己而不是恋人”,赵鑫深有体会的说。

“我们再说林徽因,秀外慧中,是有名的才女,17岁与徐志摩相识,虽然两人相知很深,但最后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思成,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你们说他们是做恋人好,好是知己好呢?”

“林徽因无疑是明智的,她深知和徐志摩之间选择知己更能长久。即使伤了他颗炽热的心,但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他们之间那份美好”,我不无慨叹的说。

“如果徐志摩不死,真不知道他们之间如何处理这复杂的感情。梁思成和林徽因把一块徐志摩乘坐的失事飞机碎片挂在墙上,一直珍藏到去世,后来在林徽因的提议下设置了“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安奕说。

“林徽因更希望把徐志摩作为自己人生中的蓝颜知己,而不是生活伴侣,这也是她聪明所在”,王见有些得意的说。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其实徐志摩已经看开了,知己抑或是恋人,对他来说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他又爱上了陆小曼”,我突然想起了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诗。

“陆小曼算是徐志摩完美追求的最终实现,这个有夫之妇的才女加美女带给徐志摩的是生命终结”,刘沛惋惜的说。

“其实当徐志摩把陆小曼从知己变为恋人,也预示着他从天堂落向了地狱。”我也附和了刘沛一下。

“他们做知己的时候,不用为生活考虑,整天在一起谈诗论文,一旦成为恋人,现实问题就把他们压的喘不动气了”,姜平川说

“所以说还是做知己的好,恋人留给别人吧”,赵鑫又感叹了一下。

……

…………

“大家休息够了吗?下面还有精彩活动,大家准备一下啊”,领队神秘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