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9050400000027

第27章

2.配送中心的送货时间在适当的时间将商品配送到经营商店是配送中心的基本运作要求。延晚送货,会导致商品脱销,影响销售;提早送货会使经营现场存量增大,占用库位或堆积店面、影响店容;运送力量不够,交通状况不好会影响商品及时到位;采取应急送货,会使商品运输成本提高;相对集中组织送货,又会使个别商品脱销。

要货时间或到货时间与商店存量可供销售的时间差异,配送中心内部车辆、人力安排是否合理,路面交通状况好坏等均会影响商品到货时间,以致影响商品的销售和利润。

配送中心提供无限的物流服务将把配送成本提高到更大,只考虑成本又会降低服务水平,二者均会影响配送企业利益。只有按市场情况和企业实际状况确定自身服务水平和目标,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费用,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商流、物流都得以正常进行,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3.配送中心的功能配置配送中心的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配送中心在很大程度上会以效益为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在完善功能上,会偏重自身效益;这就要求配送中心摆正位置,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正因为配送中心承担了商品的储存保管、加工包装等多种功能,要完成这些功能,便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精心组织与安排,另外各功能之间的环节安排与协调也十分繁琐,某一方面操作不好,就会影响配送中心的整体运作。配送中心通过合理科学的组配方式,创造更大商品价值的功能,如重新包装、规格重组、花色重组、品种搭配、拆零配送等,使商品配送,直接为商品销售创造机会。

6.2.5现代企业配送中心运作管理的特征

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管理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电脑化、商品分拣自动化、商品储存立体化、商品配送共同化。

1.信息管理电脑化物流信息管理是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传统的人工管理物流信息的办法已不适应配送中心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物流管理部门为了能有效地管理物流活动,必须建立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

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的电脑化不仅需要配送中心自身完善信息设施,而且还需要以门店的POS系统、EOS系统以及社会性的VAN系统和EDI系统的建设为基础。只有全公司、全社会的相互配套,才能充分发挥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的效率,最终实现整个配送作业的无纸化运作。

2.商品分拣自动化大型的配送中心,商品种类多达上万种,客户数量多、分布面广,而且要求拆零配送、限时送达。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分拣作业就成了配送中心内部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为了提高商品分拣的效率,国外的配送中心参照邮局分拣信件自动化的经验,配置了自动化分拣系统。自动分拣系统一般包括:

(1)输入系统。商品由皮带或辊道输送机,输入分拣系统。

(2)分拣信号设定装置。一般采用激光扫描办法,对物流条码进行扫描,以区分配送商品的目的地、配送商品的对象等物流信息。

(3)分拣传输装置。这包括传送装置,即把混杂的商品自动分送到设定的分拣道口位置上;分拣装置,即把分拣的商品送入分拣道口。在上部接口处设置动力轨道,把分拣商品“投入”斜道,以暂时储存,等待装车取走。

由于自动分拣系统的设备复杂,投资及营运成本也相当高,因此,不一定所有的配送中心都必须配置。配送中心要实现分拣的自动化,首先必须提高商品的条码化率和实现包装的标准化。

3.商品储存立体化

商品储存立体化是指用高层货架储存商品,以巷道堆垛起重机(简称巷道机)存取商品,并通过周围的装卸运输设备,自动进行出入库作业。这类仓库称为“高层货架仓库”。高层货架仓库具有普通仓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节约空间,节省劳力。一般认为,高层货架仓库的单位面积储存量为普通仓库的4-7倍。

(2)提高仓库管理水平。例如,减少货损、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库存量、缩短库存期、节约资金等。据日本物流界对未来高层货架仓库的展望,认为美国发展高层货架仓库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而日本则是节约土地,这正是高层货架仓库最显著的两个优点。

(3)实行无人化操作。特别适用于低温、有毒、黑暗等特殊储存环境,保证人员和商品的安全。

4.商品配送共同化

商品配送共同化是指生产、批发或零售、连锁企业共同参与,由一家配送中心承担它们的配送作业。共同配送的实质是相同或不同类型的企业联合,其目的在于相互调剂使用各自的仓储运输设施,最大限度地提高配送设施的使用效率。

配送中心发展社会化共同配送的基本模式包括:

(1)利用自有配送中心开展共同配送,即企业自有配送中心既承担本企业全部的配送业务,而且也为其他企业提供配送服务。

(2)通过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进行共同配送。这类配送中心可能是由专业的物流公司建立的,也有可能是大型的连锁公司独资兴建或控股的物流子公司兴建的。这类公司不仅承担物流作业,而且往往也兼有采购和批发的职能,实际上是一种配销中心。当然也有可能只从事物流作业活动。

(3)通过厂商共建配送中心发展共同配送。这种共同配送有两种策略和方式:一是众多厂商按区域进行区域化共同配送;二是众多厂商通过配送中心的共同配送向众多的连锁总店配送商品,每个厂商都将要配送给各连锁店的商品先集中到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为各连锁店进行共同配送。

6.3企业配送中心规划建设

6.3.1企业配送中心规划基础

1.企业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1)根据系统的概念、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求得整体优化。同时也要把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个人经验结合起来。

(2)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并贯穿在设施规划的始终,因为企业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化。

(3)从宏观(总体方案)到微观(每个部门、库房、车间),又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例如,布置设计要先进行总体布置,再进行详细布置,而详细布置方案又要反馈到总体布置方案中去评价,再加以修正甚至从头做起。

(4)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这是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减少消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在时间上缩短作业周期,空间上少占有面积,物料上减少停留、搬运和库存,才能保证投人的资金最少、生产成本最低。

(5)重视人的因素。作业地点的设计,实际是人机环境的综合设计。要考虑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

2.企业配送中心规划

资料分析企业配送中心规划资料必须通过整理分析,才能作为规划设计的参考依据。

(1)订货变化趋势分析。在企业配送中心规划过程中,首先分析总结历史的销售和发货资料,从而了解销售趋势和变化情况,把握有关的变化趋势与周期性变化规律。主要采用时间数列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

(2)订单分析。订单是企业配送中心经营重要因素。订单的品名、数量、发货时间千变万化,是企业配送中心运营的不确定因素,往往随订单的变化而波动。主要应用日本铃木震先生所倡导的EIQ(E-订单件数,I-商品种类,Q—一数量)规划法进行企业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EIQ规划法,是指针对不确定和波动条件,根据设置目的,掌握物流特性和物流状态,规划出符合实际的企业配送中心系统的一种方法。

(3)商品特性分析。结合商品的相关特性、包装规格及特性、储运单元等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对仓储和分拣区的规划。

(4)物流工作分析。进行规划时,需要进行作业流程分析、作业时序分析、事物流程分析、人员素质分析及自动化水平分析等。

3.企业配送中心的规模设计

根据市场总容量、发展趋势以及该领域竞争对手的状况,确定目标份额,从而决定该企业配送中心的规模设计。规模设计中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是要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第二是要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包括生产能力、占有市场份额、经营特点、发展规划等。因为市场总容量是相对固定的,不能正确地分析竞争形势就不能正确地估计出自身能占有的市场份额。如果预测发生大的偏差,将导致设计规模过大或过小。在对企业配送中心各功能项进行逐个分析的基础上,再突出重点,统一协调,对配送中心的总体规模进行设计和决策。一般来说,规模设计和实施步骤没有必然的关系,可以一步到位,也可以分步实施,要根据资金、市场等具体条件决定。

企业配送中心总体规模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预测物流量物流量预测包括历年业务经营的大量原始数据分析,及根据企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进行的预测。在确定配送中心的能力时,要考虑商品的库存周转率、最大库存水平。我们通常以备齐商品的品种作为前提,根据商品数量的ABC分析,做到A类商品备齐率为100%,B类商品为95%,C类商品为90%,由此来研究、确定配送中心的平均储存量和最大储存量。

2)确定单位面积的作业量定额根据规范和经验,可确定单位面积的作业量定额,从而确定各项物流活动所需的作业场所面积。例如,储存型仓库比流通型仓库的保管效率高,即使使用叉车托盘作业,储存型仓库的走、支道面积也只占仓库面积的30%以下,而流通型仓库往往要占到so%。但也要避免一味追求储存率高,而造成理货场堵塞、作业混杂等现象,以致无法达到配送中心要求的周转快、出货迅速的目标。

3)确定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一般来说,辅助生产建筑的面积为配送中心建筑面积的5%一8%,另外还要考虑办公、生活用户建筑面积,为配送中心的5》《左右。于是,配送中心总的建筑面积便可大体确定。再根据城市规划部门对建筑覆盖率和建筑容积率的规定,可基本上估算出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

4.企业配送中心设备系统规划一般来说,企业配送中心软硬件设备系统的水平常常被看成是配送中心先进性的标志。企业配送中心必须合理配备配送设施设备,以适用的简单设备、适当的投资,实现预定的配送活动功能。

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对于配送中心的建设,应贯彻软件先行、硬件适度的原则。就是要加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软件的开发,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而机械设备等硬件设施则要在满足作业要求的前提下,更多选用一般机械化、半机械化的装备。例如,仓库机械化,可以使用叉车或者与货架相配合的高位叉车;在作业面积受到限制、一般仓库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建设高架自动仓库。

6.3.2企业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

企业配送中心要统一规划,统一运筹,重视环境保护,实现外部网点和内部区域的合理布局。发展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应以现有物流企业为基础,逐步发展大型物流中心与区域性配送中心相结合,建立起多功能化、信息化、优质服务的配送中心。

1.企业配送中心作业功能规划(1)企业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规划。企业配送中心根据运营需要和运作特性进一步分析,制定合理的作业程序,以便选用设备和规划设计空间。经过对各项作业流程的合理化分析,从中剔除不合理和不必要的作业,以提高整个企业配送中心的效率。

(2)企业配送中心作业区域的功能规划。在作业流程规划后,可根据企业配送中心运营特性对物流作业区和周边辅助活动区进行规划。主要包括:一般性物流作业区;退商品流作业区;换货补货作业区;流通加工作业区;物流配合作业区;仓储管理作业区;办公事务区;车辆设施维修区;劳务性活动区;计算机作业区;厂区相关活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