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少林十大健身功法
9049400000009

第9章 少林铁臂功(1)

§§§第一节格臂功

“铁臂功”是少林传统武术基本功的关键功法之一,内容包括:鼎功、猫行功、推起功、格臂功、运石功、铁球功、旋臂功、抖大杆子等。“铁臂功”不仅是提高手臂力量等素质的锻炼方法,还可以通过它体会对抗中臂部肌肉力量运用的各种不同感觉,体会“以柔克刚,以刚制柔”技法的运用。“铁臂功”的训练是武术从基本功过渡到实战练习的基础功,而且具有健身和技击双重的锻炼意义,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传统功法。

“铁臂功”练习方法简单、易掌握。但练习中一定要遵循要点,才可避免出现偏差。

初学时,最好有练功实践经验的老师在旁指导。

古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须扎扎实实地练功,不可急于求成。器具练习,要选择比较光滑、结实耐用、干净、无裂痕,轻重粗细适宜的木柱、树干、沙袋、石锁、石担、石砖、哑铃、壶铃、杠铃片等物。

练功前,充分注意准备活动,使各关节、韧带、肌肉充分伸展和放松,也可以配合自我肢体的“排打”和按摩,使肌体充分适应重力锻炼的感觉和活动幅度,避免关节、肌肉、韧带在运动中扭伤或拉伤。

这里从少林拳传统的“铁臂功”中,选择两类主要锻炼方法介绍如下:

一、肩靠

1.动作说明

①面对桩靶(或沙袋、树干等),距离20-30厘米,两腿开立,两脚间距离约本人脚长的两倍,两腿略屈;左掌按于腹部丹田处,右掌按于左掌背上,两眼注视沙袋,此动为“调息”,使精神逐渐集中,气沉丹田,为下一步做好思想、呼吸、意识等方面的准备。

②接上动,身体略向左转,右脚跟提起外旋90度,腰胯随势左拧成右跟步;同时右手握拳,以右肩部向前方偏左撞击沙袋(并配合短促呼气);眼看沙袋。

③接上动,身体向右转,以左肩撞击沙袋,动作与上述相同,唯方向相反。

2.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①左右肩部顶撞沙袋时,全身协调用力,用腰胯发力,撞击要准确(以三角肌为着力中心点);转身时以前脚掌为轴碾地转动,两腿变换要协调、灵活。

②肩部不可上耸。

③左、右肩撞靠沙袋的练习,要连续进行,次数可因人而定,以感到肩部产生酸、胀和适度的疼痛感为宜。

④撞击时,两手在腹前的位置,可根据左右转身的幅度,适当进行调整;呼吸要自然、顺畅,功法练习中以“蓄吸发呼”为原则。

⑤撞击不宜硬靠、硬顶。初学时最好先利用活动的沙袋,或在木桩上缠上较厚、软的布袋(内装棉、锯末、沙等物)

进行适应性练习。

⑥撞击时肩臂部肌肉要紧张,撞击后应即时放松。

二、臂靠

1.动作说明

①面对沙袋(或桩靶、石柱、树干等),屈膝半蹲成马步;两手握拳,屈肘握于腰间,拳心朝上;眼看沙袋。

②接上功,身体左转,右脚跟提起外旋90度,随腰胯拧转成右跟步;右臂向体左前伸出,前臂稍屈拳心朝左,高与头平,同时以上臂外侧向右前方成斜向横靠沙袋(内含撞击、靠托之功);左拳不动,眼看沙袋。

③接上动,右拳收至腰间,左拳随身体右转由腰间经体前向右前上方伸出,随势以左大臂外侧向左前方成斜向横靠沙袋,动作完全与上述相同,唯方向相反。

2.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①两臂斜向横靠沙袋(类似于武术动作中的靠山掌)时,可结合掌法、步法进行进、退活步练习,即靠右臂斜上右步,靠左臂斜上左步的前后步法互换练习。

②两脚与沙袋之间的距离要根据自己的身高和臂长而定。距离较远时难度较大。

③初学此功时,两拳沿体前成弧形斜上撩(撞)靠,摆动幅度不宜过大,肘部约屈120度即可。还可采用近距离大臂紧贴上体的办法靠出,借用身体的转动,以避免臂部受伤。

④撞靠时,臂部肌肉要适度紧张,动作力求自然、顺达;呼吸仍以“蓄吸发呼”为原则。

三、横撞

1.动作说明

①面对沙袋(树干、桩靶、石柱等),相距约20-30厘米,两腿开立,脚尖朝前,两脚距离约为自己脚长的三倍,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两臂在体侧平行展开,高与肩平,两手成立拳,拳眼朝上,拳心朝前;眼看沙袋。

②接上动,身体略向左转,右脚跟抬起外旋90度,腰胯随之左拧转成右跟步;同时以右大臂由右向左侧横向撞击沙袋。眼看沙袋。

③接上动,用左臂横击沙袋。动作要领同上,唯方向相反。

2.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①眼看沙袋的位置,是两臂撞击的受击点。

②横向撞击时,两臂要微屈,肩、肘下沉,腕部挺直,双拳握紧;两臂始终成侧平,握拳状态。

③身体左右转动要灵活、有力,通过足、膝、胯、腰、背、臂的顺序,使力量做到和谐、统一、完整。

④初学此功时,用力要略轻些,逐步适应;呼吸法同上。

⑤动势中出现的跟步姿势,是武术中的重要步型之一;其动作要点是前腿屈膝半蹲略内合,后腿前脚掌着地,脚后跟抬起,膝部弯屈下蹲,大腿与地面垂直,小腿基本与地面平行,转动变换时,以前脚掌为轴。

四、格打

(一)定点打法

1.动作说明

①甲(穿白色上衣)、乙(穿深色上衣),双方面对站立,相距约一步远,双手自然下垂互相对视。两脚距离约为本人足长的二至三倍。

②接上动,甲、乙双方同时屈膝半蹲成马步;两手变拳由体侧抬起至肩平,拳眼朝上,拳心朝前;对视。

③接上动,甲、乙双方同时右腿蹬直,成左弓步,身体略前倾;左拳由体侧屈肘收至腰间,拳心朝上;随势双方同时右臂向体前下方、向左成横臂斜向格撞对方小臂内侧,格撞时成X形交叉,肘部略屈;格撞时配以短促呼气;眼互视格撞处。

④接上动,甲、乙双方同时将右臂由体前下方向左、向上,成弧形反臂抡摆至体前上方,拳高与头平,拳眼朝内上方,肘部略屈;双方用力以小臂外侧相互格撞,两臂成X形交叉,左拳不变,格撞时配以呼气;眼视格撞点。

⑤接上动,甲、乙双方左拳不动,右臂由头前上方向左、向下、向右下方成弧形抡摆,至腹前时,以小臂后侧为力点,用力与对方同时格撞,“拳轮”相对;肘部略屈,两臂成X形交叉,同时配合动作呼气;眼视格撞点。

⑥接上动,甲、乙双方同时左腿蹬直,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上体略前倾,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右拳屈肘收回至腰间,拳心向上;左拳由腰间随势向前、向右横击,以小臂内侧与对方格撞于腹胯前,格撞时成X形交叉,“拳心”相对同时配合动作,短促呼气,眼视格撞点。

⑦接上动,甲、乙双方同时将左臂由体前下方向右、向上、向左成弧形反臂抡摆至体前上方,同时用力以小臂外侧相击。

⑧接上动,甲、乙双方右拳不动,左臂由头前上方向右、向下、向左下方成弧形抡摆,至腹前时,以小臂侧面相击。

⑨接上动,甲、乙双方同时右腿蹬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上体略前倾,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左拳屈肘收回至腰间,拳心朝上;右拳由腰间随势向前、向左,以小臂内侧相击,“拳心”相对。动作至此,回到原姿势。

2.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①甲、乙双方左、右弓步的反复变换,不移动位置。

②两臂格撞逐渐加大力量;两臂循环往复地不间断练习。次数可因人而定;速度初学时不宜过快。双眼视撞击点。

③呼吸配合采用“蓄吸发呼”的原则:击打的方位:内、外、后侧,格撞时要准确。

④此功法简单,易掌握。适宜初学者锻炼。

(二)活步打法

1.动作说明

①做好准备姿势后,接前动作完成。

②接上动,甲、乙双方右腿向体前上一大步,屈膝半蹲成右弓步,上体略前倾;左拳不动,右拳由体前下方向下、向左、向右上方成弧形抡摆,至头前时双方以小臂外侧为力点,同时反臂相互格撞,成X形交叉,拳高与头平,两“拳背”相对,肘部略屈,腕部挺直;随势配合动作短促呼气;眼看双方互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