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9049100000012

第12章 挺拔放松的歌唱形体

歌唱是一门表演艺术,不同的舞台形象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有经验的演员,从走向台前到进入台后,都使人有一种完整的美感。这就是最佳的歌唱形态。对歌唱演员来说,舞台就是音乐殿堂,我们讨论歌唱形态的目的,也不只是为了使演员在台上的形体富有美感,而主要是要通过形态美促使声音美。什么样的形态利于歌唱呢?对此我有如下体会:

两脚分开,左脚稍前,右脚在后,两脚跟距离约五公分。这样容易站稳又有挺拔感,也利于用气。不要“立正”,更不要两脚尖并拢,否则不易站稳,又显僵硬。特别不要两脚平分开站,这种站法左右是稳了,但前后不稳,且又降低身高,两脚分得越开人就越矮,既影响形象又不好用气。

两腿直立,平均受力。不能成“稍息”状,更不能弯曲,否则身体歪扭,难看又泄气。

臀部微往上方收,这样小腹便自然收缩,腰椎挺起,上身直立并略微水平地前移,使身体的重心落在两个前脚掌上。上身不要前倾也不要后仰,气息才能通顺。

由脚至腰构成身体的支架。具有由下往上耸立起来之感,歌唱时这种支架要始终保持不变。

两肩不抬不夹,要平展放松,并带动后背、胸口及两臂一起放松,可用很痛快地叹一口气来达到完全放松的效果。放松后的两臂犹如用丝线吊在肩上一样,轻松自如,若做手势也不能牵动肩部用力。后背放松时有一种往下坠的感觉,以背部这种放松的感觉促使胸部的放松更能达到效果。这时胸部有如不存在一样,非常宽阔,真正是“胸怀坦荡”。若单纯以胸部主动放松,易带有压迫感,这与挺胸时产生的堵塞感一样不利于歌唱。

肩、臂、后背及胸部完全放松后,便会感到浑身的重量从上往下窜,通过直立的两腿直达脚尖,将身体稳稳“钉”在地面上。这时腰椎感到压力很大,小腹也产生收缩的力量,这种从上往下窜的力量与前面讲到的“支架是由下往上耸立的感觉”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上、下两股力量的汇合点就在腰椎及其两侧,使整个身体达到既挺拔又放松;既稳定又灵活的效果。

这里很值得提醒注意的是:腰椎以下是身体的主要支撑部位,当上身完全放松,整个力量下窜时,它受的压力是很大的。这时支架绝不能松软,而应挺得住、有力量,但是,这种支撑的力量绝不能是人为的、故意使劲的,而是自然的受力,有如往支架上放东西一样。支架只是自然挺住就行,其本身也应有放松感。再讲明白一些:这些部位只要骨架子挺住就行,而肌肉则应放松。如果肌肉也使劲,必定是缩紧的,这样支架支持不了多久就会累“垮”了,支架一垮,何谈唱歌?

肩放松时,脖子也随之放松,但不能软、歪,而应直立,才能保证喉头放松通畅。当轻轻呵气时,喉头是最放松的。喉结不能往上顶,也不能往下拉,上顶下拉都使喉头堵塞,难于歌唱。有人主张喉结应拉下来,特别是针对中、低声部,对此我认为不妥,因为喉结下拉胸部也紧张,胸、喉之间形成堵塞,不利于用气,声音也沉闷混浊,音色变暗,这绝不是中、低声部应有的音色。

下巴与胸部之间应有舒展开的感觉,呈下巴悬起,胸部放下状,这样气息通畅,声音圆润集中。

头部摆正,不低、不仰、不偏,否则会牵动喉部的紧张。头部动作不能多,更不能大,应灵活自如。

嘴要张得适中,太小则声音放不出来,太大声音散。嘴的张度以牙关不紧张为限。张嘴时主观上应以上腭为主往上松开,下巴不仅不张,甚至感到跟着上腭往上悬起似的,这种张嘴的感觉尽管从外观上看还是下巴在张,但这时的下巴已成了下意识的动作,这才是真正做到了下巴放松,牙关也很松。这种张嘴法能使声音既容易放出来,又集中圆润,更可取的是容易得到头腔共鸣。

双唇自然舒展,不嘬不撅,这样喉头很松。双唇嘬、撅,喉头就僵。这一点常被忽视,请大家不妨一试便知。吐字时双唇(特别是上唇)的动作尽量小和少,做到轻松伶俐。

舌尖灵活,舌根放松,舌面平展,不缩不翘,吐字主要依靠舌尖的灵活,只有舌根放松,舌尖才能灵活。将舌头轻轻地、稍快地往前伸几下,便能体会到舌根放松的感觉。有人问我:“某歌唱家唱歌就是翘舌头的,您作何解释?”我讲:“他不是因翘舌头才成名的,最初练习时若不翘舌头,现在或许会唱得更好。当然既已成名,翘舌已成习惯,重新改进已不可能,也不必要。”实际上翘舌总带有喉音成份,音色不够美,语言也不容易清晰。初学者切勿翘舌。

鼻子自然不能有动作,但鼻梁的两侧要有膨胀感,颧骨部位有上抬感,呈兴奋微笑状,这样既富有感染力又容易得到面罩共鸣。

耳朵更不能有动作,它似乎与发声无关,本无赘述必要。但近年来我发现耳朵与歌唱关系很大,若张嘴时犹如从耳根张起,即刚刚想打呵欠的感觉,这时就会感觉耳朵张开,发出的声音犹如从耳朵送出一样,这样发出的声音很宽松,头腔共鸣好,富有立体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声音效果。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眼明亮有神,充满柔光,好像眼睛也能发声,并依据歌词的意境,时而柔情含笑,时而忧伤深沉,时而局促徘徊,时而远眺向往,把所有内心的感情和语言都用目光传送给观众,以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

歌唱形态讲到这里,本人产生一些顾虑,如此具体、详细地讲明歌唱时的肌体各部位、各器官所应有的状态,会不会像条条绳索一样把人们捆死了,这就要请年轻的读者自己好好领会。要知道,歌唱形态讲的不是体形,而是讲从歌唱的需要出发,人体器官所应具有的最佳状态。领会准确时,整个人很兴奋,有腾飞感,浑身充满气息。用这种形态歌唱很有好处:①声音松而有威力,幅度很大。②明亮而又宽厚丰满。③具有整体共鸣,富有立体感。

歌唱神态与歌唱形态是统一而不可分的。没有神态,形态便是僵死的;离开形态则神态便无从表达。因此学者应全面领会其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