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震惊乐坛的指挥大师
朱建
在音乐史上,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杰出人物,他既是作曲家、钢琴家,又是指挥家,并且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应该说这是十分不易的。但是,还有一位比他更多能的音乐家,这位音乐家既是指挥家、作曲家、钢琴家,又是教师与作家,这就是煊赫于国际乐坛的大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
1918年8月25日,伯恩斯坦出生于美国麻城一位美容院老板的家里。不久,随父亲移居波士顿。伯恩斯坦十岁那年的一个秋日,他的姑母克拉拉在他家寄放了一架钢琴,这下子,小伯恩斯坦就像着了迷一样,他不仅每天去琢磨、玩弄,而且几乎可以将听到的各种音乐立即在钢琴上即兴演奏出来,有时还作一些技巧上的发挥,表现出很高的天赋。父亲感到他可以造就,就让他跟随当时著名的钢琴教师格布哈特学琴。但格布哈特觉得他年幼,就让助教科茨女士教他。科茨女士十分理解她的学生,对他高度的赏识与信任,师生之间合作无间。可以说,科茨女士在伯恩斯坦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此,伯恩斯坦成名之后,就聘科茨女士为他的私人秘书和代理人,作为对她的一种报答。1935年,他进入哈佛大学攻读音乐,随梅里特学理论,跟辟斯顿学对位与赋格,跟希尔学配器。1939年毕业,再去费城,进科蒂斯音乐院深造两年。在那里,他跟普罗科菲耶夫原先在俄国时的老师凡格罗娃学习钢琴,跟雷纳学指挥,跟汤普森学配器。1940年和1941年的夏天,他又在伯克夏音乐中心跟世界著名指挥家库塞维茨基学习指挥,获得许多宝贵的知识、经验。通过十多年的勤耕苦读,他完成了音乐的学业,开始了辉□的艺术生涯。
在他所有的艺术造诣中,首先,他是以指挥家的声誉而名扬天下的。但他的成名也像托斯卡尼尼一样,富有戏剧性。1944年11月,著名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原拟举行一场曲目艰深的音乐会,其中包括舒曼、瓦格纳、施特劳斯等人的作品。但不巧瓦尔特病倒了,于是,就请伯恩斯坦替他指挥。二十五岁的伯恩斯坦初生牛犊不怕虎,经过短暂的准备,就上台指挥了这场音乐会。他那卓越的技艺和大胆、果断的风格,使观众大为赞赏,音乐会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伯恩斯坦一举成名,踏上了指挥家的道路。
其实,伯恩斯坦的指挥才华在此之前就为许多大指挥家所赏识了。1942年,库塞维茨基就聘他为助理指挥,经过在纽约的一段时间的演出,大指挥家罗津斯基也看上了他,聘他为1942年—1943年纽约爱乐乐团的助理指挥。到五十年代后期,他已是纽约爱乐乐团的常任首席指挥。这是第一位美国出生的指挥家担任此职,为此他感到无比的光荣。从此,他不仅在国内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同时,也开始走向世界。1953年,他成了第一位走上米兰斯卡拉剧院舞台的美国指挥家。1958年,他率领纽约爱乐乐团到拉丁美洲去巡回演出。翌年,他的计划更为庞大,竟然率领乐团到苏联及其他17个欧洲和中东国家作大规模的巡回演出。1960年,又率团去日本、阿拉斯加及加拿大等地演出。1967年,还去耶路撒冷指挥以色列交响乐团,为纪念“六天战争”演出了门德尔松及马勒的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69年退休以后,他还于1976年率团去欧洲17天,在11个城市中演出13场音乐会,专门介绍美国音乐作品。伯恩斯坦以他高超的技艺、深邃的理解力在美国的指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因此,在他退休之时,纽约爱乐乐团赠予他一个“桂冠指挥”的荣誉称号,以表彰他对指挥艺术所作的巨大贡献。
二、才华出众的大作曲家
伯恩斯坦不仅是一位才气横溢的指挥大师,同时,还是一位颇负盛名的著名作曲家,在美国现代音乐中占有一席地位。伯恩斯坦不但写了不少严肃音乐,而且还写了不少通俗性的音乐,其中有不少传世佳作。伯恩斯坦之所以取得这些成就,主要在于他的勤奋。早在十三岁的时候,伯恩斯坦就写过一部钢琴协奏曲,称之为《俄罗斯人与吉卜赛人之间的战斗》,而且为此设计了自己的和声体系。此后,他进了哈佛大学,受科普兰的影响,急切地希望成为一位作曲家,于是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他着重研究了斯特拉文斯基的特殊节奏,科普兰的乐曲结构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的变异调性,以此来创造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第一交响曲《耶利米》是写圣经中的一位先知的,曾获得1944年“纽约音乐评论界奖。”他的第二交响曲《焦虑的年代》是一部以奥登的诗歌为依据而写就的、被认为是伯恩斯坦最成功的一部作品,后来由罗宾斯改编为一部芭蕾舞,长期来成为纽约市立芭蕾舞团最受观众欢迎的一个节目。他的芭蕾舞剧《不解风情》是为舞剧家罗宾斯所作,这部作品于1944年4月18日在大都会歌剧院的芭蕾剧院内首演,取得了轰动的成功。后来,他还将它改编为一部交响组曲,流传甚广。他的三大音乐喜剧《镇上》、《康迪德》以及《西城故事》征服了整个百老汇,成为美国音乐喜剧的经典之作,仅《镇上》一剧,就一次连续演出了463场。他所写的电影配乐《滨水区上》十分精彩,可以证明他是第一流的电影音乐作曲家。此外,他还写了一些钢琴小品和一首匠心独运的单簧管奏鸣曲。甚至到了1981年,他还写了一部意境深邃的长笛与管弦乐的《哈里尔》,继续显示了他在创作上的才华。
三、技艺高超的钢琴家
以指挥艺术闻名的伯恩斯坦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钢琴家。钢琴是他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平时见到钢琴,他总要上去抚弄一番。要是在联欢会上见到钢琴,他就会毫不迟疑地上去自弹自唱。作为一位地道的钢琴家,他经常与乐团一起演奏古典与近代的钢琴协奏曲,而且是自己弹奏、自己指挥,显示了很高的才能。他的第二交响曲《焦虑的年代》采用乐队与独奏钢琴的形式,类似一部协奏曲。首演的时候,就是由他担任钢琴独奏,库塞维茨基任指挥的。1967年,他曾和著名的朱丽亚特四重奏团一起演出了舒曼的《钢琴五重奏》,受到好评。1973年,他还与以色列交响乐团一起合作,录制莫扎特《C大调钢琴协奏曲》的唱片,显示了卓越的钢琴演奏水平。这样的聪明才智,恐怕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的。
四、伟大的教师及作家
伯恩斯坦的艺术才能还不止于此。1951年—1956年之间,他曾在布兰迪斯大学执教,并且教出了一些出色的学生。但是,伯恩斯坦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却不在于此,而是他在电视节目中举办的音乐讲座。从50年代开始,他几乎与电视节目打了30年的交道。他在电视节目中讲解音乐,从爵士音乐讲到莫扎特,从音乐的构成、风格一直讲到音乐的精神作用。靠了他那雄辩的口才,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的讲述,同时还弹琴示范,吸引了无数的观众。据统计,仅在“公共汽车”电视节目的音乐系列讲座中,估计听众就可达到1100万人次。1958年,他与纽约爱乐乐团在电视节目中举办了一系列的青年音乐会,也成了一件轰动乐坛的大事,受到了听众热烈的欢迎。伯恩斯坦还把所有讲座的讲稿整理成册,1959年出版了一本《音乐的乐曲》、1966年又出版了一本《音乐的无穷变化》。这两本书在美国广为流传,对普及音乐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继此之后,1973年他还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中作了一系列有关音乐问题的讲演,受到了音乐界的重视。1976年,他又将这一讲座的讲稿整理成集,出版了一本名为《未答复的问题》的专著,震动了乐坛。
伯恩斯坦在他勤劳的一生中,为人类的音乐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