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传统杨氏太极剑
9046800000004

第4章 传统杨式太极剑基本动作规格说明

一、身型、身法

(一)头正顶悬,沉肩垂肘

1.头部:精神提起,贯至头顶,不可左歪右斜,上仰下俯。

2.肩部:双肩松沉,不可耸肩、扣肩、扩肩。

3.肘部:自然下坠,肘尖不夹腋、不外扬、不僵直。

(二)含胸拔背,身体正直,尾闾收住

1.胸部:自然舒松,不外起,不弓背内含。

2.背部:自然舒展,向上拔伸,不可驼背。

3.腰部:自然放松,不可缩腰,前挺后弓;松腰活腕,才能气沉丹田,劲由脊发。

4.脊:随腰而动,自然竖直,保持身体正直。

5.臀、胯:臀要收敛,不后凸或摇摆,胯要松正,尾间上提。

(三)身法总的要求

周身轻灵,端正自然,舒展大方;上下一致,处处求圆满;动作以腰为轴,带动上下一致,阴阳刚柔分清。

(四)腰腿灵活一致,虚实分明

稳定有劲,前进、后退、闪避、升降、蹬踢,随心所欲。

二、步型、步法

(一)主要步型

1.弓步

无论前进、后退,弓步如同太极拳。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朝前,屈膝前弓,膝部不过脚尖;后腿自然微屈前蹬,脚尖外展斜向前方45度(即传统剑术中的弓腿)。

2.虚步一腿屈膝半蹲,全脚掌着地,脚尖斜朝前45度,另一腿微屈以脚前掌点于身前,脚尖朝前(即传统剑术中的闪势)。

3.仆步一腿全蹲,膝与脚尖稍外撇;另一腿自然伸直,平铺接近地面,脚尖内扣,两脚全脚着地(即传统剑术中的避势、降势)。

4.丁步一腿屈膝半蹲,重心落于屈膝腿上;另一脚以脚前掌点于半蹲脚的内侧(即传统剑术中的衬脚)。

5.独立步一腿自然直立,另一腿屈膝提起,大腿高于水平(即传统剑术中的升势)。

6.高势歇步两腿交叉,前脚尖外展,重心在前腿,屈膝不过脚尖,全脚掌着地;后脚外侧斜向前,膝部自然伸直于前腿内侧,脚前掌着地,脚后跟提起(即传统剑术中虚实步之一)。

7.平行步两脚分开,膝尖向前,屈膝下蹲,两脚外缘同肩宽(即传统剑术中起势、收势等所用步型)。

(二)主要步法

与太极拳术中主要步法基本相同。

1.上步

一腿支撑,另一腿提起经支撑腿内侧向前上步,脚跟先着地,随重心前移,全脚着地。

2.退步

一腿支撑,一腿经支撑腿向后退一步,脚前掌着地,随重心后移,全脚着地;前脚以脚尖为轴,脚跟扭正。

3.碾步

以脚后跟为轴,脚尖外撇或内扣,或以脚前掌为轴,脚跟外展。

4.跳步

前脚蹬地跳起,后脚前摆落地。

5.盖步

一脚经支撑脚前横落,脚跟着地,脚尖外展,然后全脚掌踏实。

6.跟步

后脚向前跟进半步,脚前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掌踏实,后脚内侧斜向前方45度。

以上只是传统杨式太极剑主要步法,还有其它步法,均要求做到;腰腿灵活一致,虚实转换分明,前进后退轻灵稳健,膝部要松活自然伸缩,不可僵挺。

三、腿法

传统杨式太极剑的腿法主要有蹬腿和摆腿。

1.蹬腿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屈膝提起,勾脚,以脚跟为力点慢慢蹬出,腿自然伸直,脚与腰平。

2.摆腿(带拍脚)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从异侧摆起,经胸前向外摆动,脚面绷平(用左手迎拍脚面,击拍要响)。

以上腿法都要求做到:用腰带腿,膝部灵活,支撑腿稳定,上体保持中正,不可前俯后仰或左右歪斜。

四、眼法

传统杨式太极剑在演练过程中,非常注重眼神的运用,即眼光与精、气、神内外合一。澄心敛神,全神贯注,眼光随剑指或持剑之手转动,腰必自转。

眼光有时随剑指而行,眼光到,神到,意念亦到(指技击含义而言);有时眼光凝视剑,眼光到,神到,有利于劲由脊发;有时眼光平视前方或左右,即所谓左顾、右盼、中定。可见眼法的运用,在太极剑演练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